高手如林

第16章


  狭窄的过道已经走完,一个婉转,摆在眼前的是两条道路,他不知该往左还是往右。踌躇于岔路面前,他摇摆不定,对着那路口正中的半块石碑久久发呆,只见那半块石碑碑身大多已经脱落,但仍然矗立不倒,像是一个倔强的战士,头可断血可流,但是仍然屹立于此,任凭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他迈起步子,走向前去,却偶然发现这石碑上原是有字的,但碑身上的小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隐隐约约看到几个似乎关于年份的字眼。
  “天启三十年,余领众徒出西域,远赴中原此地,开宗立派......”他念道此处,却再也没有办法念下去,因为下面的字体随着年代久远,早已模糊不清,凭着人体的肉眼是根本无法辨识。他也不管这碑上叙述的是什么事,也不知道这天启三十年到底是哪一年,至于那碑上文字所说的开宗立派他更是不知所云。
  “到底是那一派?”他在心底问自己,然后又自嘲道,“管他是哪一派,反正现在都没了!”
  都没了!时光可以淹没一切,不管曾经如何辉煌,如何不可一世?现在不都得被埋藏于此吗?无人问津,无人知晓,就好比沧海一粟,大漠一沙,谁又在乎,谁又关心?
  他继续往碑身上面看去,这残碑破壁,已经被风腐蚀了半块碑头,像是被谁挥剑斩掉了半边脑袋,现在只还剩下半边,这半边还露出两个大字。这两个字却是遒劲有力,龙飞凤舞。
  “红衣!”他念道,看着那仅剩下的两个红衣大字,却不知红衣所指什么,是红衣神坛,红衣道场?或者只是红衣少女!总之无从得知。
  他看了看摆在面前的两条道路,偶然间发现,那两条路口边上还各有一小的石碑,那两石碑居然得以幸免,没有坍塌剥落,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他向左边石碑上走去,发现那石碑上写着一个“生”字,生字旁还有一句话如是:生不如死!
  生不如死?又是何意?竟然要活着,就算苟且偷生也总比死了好啊,为何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他少不经事,没有体会过生离死别,亦不知人生无奈不如死去的辛酸感慨,所以只道那立碑之人是个厌世之徒。看着这条立着“生”石碑的道路,他摇了摇头,竟然生不如死,为何还要走下去?
  他脚步一移,又走到另一边,这另一边的石碑却和右边的石碑截然相反,原来这左边石碑是一块写着“死”字的石碑,向右边一样这“死”字旁也有四个字,这个字为: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哈哈!这个好!这说明还有活着的希望!”他兴奋叫道。
  但这文字又能说明什么?他还是不敢轻易地跨出那一步,往前走去,因为如果走错了,那自己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哪还有什么生路可言!
  他退后三步,看了看那条标明生的道路,又看了看那条写着死的道路,何去何从,他拿捏不定。
  “唉!”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管他那么多呢!竟然石碑上都已经标明了生死路,
  那自然便选择生路呀,哪有人会选择死路的?”
  他一念及此,正准备朝右走去,但是脚步一滞,转念又想道:“但生路上说的是生不如死,死路说的却是死里逃生!这说明两条路上都是凶险无比,生路生死未卜,死路却犹可放手一搏!”
  “好吧!就选你了!”他迈开大步,朝前走去,选的却是那条标明着死亡的道路。
  那条路上透露出一丝丝光线,但却不是那么明显。路很笔直,但却看不到前面的方向,不知是什么在等待着这个英勇无畏的少年。
  我们下回分解。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www.17k.com)
 第十五章 少年误入轮回道 [本章字数:3142 最新更新时间:2015-08-18 16:39:53.0]
  骤雨初歇,明月高悬。
  晴天碧空之上愁云初散,皇城紫禁之巅旌旗翻飞。头顶之上清辉普照,眼前之下月色娆人。皇城之内守卫甚是森严,五步一哨,十步一岗,还有禁军巡逻,轮班换岗,彻夜不休。
  是夜,吴都依然如是。
  养心殿旁重兵把守,全束武装,严正以待。
  忽的有声传出,红木漆门月光辐照,两侧微开,有人走出。
  只见出来之人轻手蹑脚,低头哈腰,分两侧而出,井然有序,那众人都是作宫女、太监打扮,陆陆续续走出那养心殿,细算下来,一共有那十几二十来人,他们都是平日里照顾皇帝休息的宫女太监,对于皇帝的生活规律都是熟烂于心,只要那九五之尊一举手一投足,甚至只是一个眼神,他们便知道皇帝老爷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了,用一句粗俗的话来说便是“皇帝屁股一举,他们便知接下来他要拉屎的颜色”!都说官场上的人最善于察言观色,实际不然,那些整日在皇帝眼前招徕晃去的宫女太监才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因此中国古代便有什么皇帝身边的红人,比如“假太监韦小宝”,“大内总管魏忠贤”等等,不甚枚举,像这样整天跟在皇帝屁股后面拍须遛马之人,哪个不是一惹得皇帝老子高兴了就谋得个一官半职,甚至如日中天权倾朝野,所以中国古代那些太监把持朝政的例子便是家常便饭了。至于那宫女也是有红颜祸水之说的(注:本人并不赞同此观点,所谓“男人不色,何来红颜祸水之说”?)殷商的妲己狐媚惑主,周朝的褒姒一笑倾人国,武曌更是直接李代桃僵,鸠占鹊巢......这些祸起后宫的人,总有那么几个是从宫女干起的。
  还好这东吴之主是那明白之人,有那前车之鉴,所以尽管这些宫女太监们知道自己何时需要那碧螺龙井,何时需要脱衣就寝,他也不会过分宠爱,一切都是赏罚分明,不偏不倚。今日他日理万机应是困了,所以圣旨一下,金口一开,原本在养心殿内忙碌的一干人等竭尽退出,这自不在话下。
  现在这养心殿内人走房空,那东吴之主本因宽衣就寝才是,但他却仍然还没有睡去,那月色穿堂入户,撩拨这东吴之主的心绪,他顿时睡意全无,想起前几日那德高望重的东吴第一国师的话语“五星连珠,天生异象”,他怎能不重视?要知道如果此预兆为真,那自家王朝岂不是要改朝换代,这千年基业如若在他手上丢失,那他又有何面目去面对下面的列祖列宗?一念及此,这一代明君的思绪更是不宁,“剪不断理还乱”,最好的办法便是“快刀斩乱麻”,只见这英气逼人的东吴国君,双手负背而起,目光去处是那窗外遥远的国土南疆,那是自己的叔父南平郡王柳程勋的封地所在,那人那事涌上心头,他脸如刀霜,握拳在手,把心一横,口中念道:“绝不能让祖宗基业在朕的手上断送,绝不能!”他语气激动,握拳的手骨骼交错,咯咯作响,接着说道,“来人,立即给我传唤司马长空!”
  北方夜空颇不宁静,这南方之地却是寂夜无声。
  此刻月朗星稀,微风习习,都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如今骤雨初歇,良辰美景初上,不知今夕何夕,这青云后山风景一片独好,但是却是无人前来观赏。
  说到观赏,那月下吟诗作对之人自是没有,但迷路困于这后山的少年却是有一个,那少年名叫丁云飞,是那子虚道观里松木道长的顽皮劣徒,因一时赌气下山,如今下山不成,却是困于这青云后山之中,又因途中天降暴雨,寻了一山洞躲雨而去。如今这少年就在这青云后山一神秘洞穴之内,不知具体方位,应该是那青云山腹之中便是对了。
  “咦?这路怎么越走越感觉是在往地下走啊!”丁云飞不禁心生狐疑,但说来也怪,这洞穴之内应该是光线颇为暗淡才对,如果想要前行,那必须要手执火把蜡烛方可,可现金这洞穴之内却是隐隐有光线映射,周遭之处还是可以通过肉眼辨识,无需灯火照明。
  丁云飞如今走进这标明着“死里逃生”的甬道,一路前来,洞穴里面的光线却越显充足,漫漫长道,时而向左拐,时而往右移,也不知此道通往何处?丁云飞走在这洞穴腹中本是饥寒难耐,但因这洞中各景却是心生好奇,一时便将这茬子事给忘了,甚至他都不记得自己为何要进这洞中,原本只是想避雨休憩,可现如今却像是前去寻宝探险,一路前行,却不心生害怕。
  “哇!怎么会越来越亮?”丁云飞张大着嘴巴惊讶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唧唧唧唧......”忽然背后传来阵阵难听刺耳的声音,也不知是何物,让人感觉毛骨悚然,那唧唧之声在这甬道之内开始越来越响,初像小弦拉弹,后像密锣紧奏,丁云飞猛然回头,那声音又小了几分,但他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有那阴风扑面,寒意阵阵。
  “唧唧唧唧......”一声未平,一声又起,那奇怪声音又近了几分,洞内的光线似乎也亮了几许,丁云飞本是内心忐忑,但由于光线的原因胆子也大了一点。他本想打算掉头往回走,但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声音似乎就是从那身后传来,如果自己真的掉头往回走,只怕一个不小心就与那发出此声音的神秘之物相遇。
  他一念及此,只好加快脚步,借着光线壮着胆子不断往前走,只待那声音消除,自己就连忙掉头往回跑,但那奇怪之音却是没有消除,而是越来越响,而且似乎不是不是从一个物体上发出,而是一群,像蜜蜂嗡嗡叫声集合,又像群聚蝙蝠叫声杂糅在一起的效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