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如林

第19章


如果这剑魔前辈生在当下也不见得有多厉害。他想到如此这般,脸上开始露出鄙夷的神色,但好奇之心仍然勾引着他继续往下念去。
  “唯有一人......”他念道,心想终是有一人入了你的眼,不知这人是谁,他接着往下看去,只见那文字如此载道,“人称剑神李伯清,此人一剑动四方,举袖舞乾坤。”
  居然还有人如此厉害!这石像本人已经自称剑魔,即使再如何不济,能得到他如此盛赞,料想那文字中所记载的剑神也不会差到哪去,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个响当当的绝世人物吧,这剑魔既然提到了剑神,肯定是事出有因,丁云飞心想难道是剑魔与这剑神交过手,才会得出此言,他继续往下读道,希望能从后面的文字中的得到答案。
  “余平生未遇此人,不能以剑会友,遂引为平生憾事。”丁云飞念道,心中又开始可怜起这剑魔起来,想那孤独老前辈,平生憾事也只是但求一败,但终不能得偿所愿,以至于最后将剑封起,终日与雕为友,导致最后抑郁而终。现在这剑魔前辈也发出如此感慨,看来高手中的高手都是寂寞的呀,即使天下无敌那又如何?
  他接着往下念道:“余今特将平生所学留余此处,直待那有缘之人,学得此功,完我所愿!”丁云飞一口气将下面所有的文字看完,心中一凛,那“平生所学”四字格外抢眼。
  “平生所学!”丁云飞重复道。
  但这平生所学又在何处?他在这石人身上细细观察,却哪还发现半点文字,他暗暗苦笑,自己真是一个贪得无厌之人,终究是免不了贪欲之心,现今自己两日滴水未进,很快就是那将死之人,即使学得神功那又如何?更何况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神功存在。他想到如此,便放弃了寻找神功,到了最后索性坐了下来,将疲惫的身子靠在了这石人身上。
  迷迷糊糊之中,不觉人已经进入了梦乡。此刻正值旭日东升不久,朝霞满天之际,也不知青云神秘之地怎会突现一缕光线,穿透那平台之上的缭绕云雾,斜射而下,那道明媚光线直铺在那平台对面的断崖之上,那断崖平整如镜,像是谁用锋利的刀剑切削过后,又用专门的工具打磨一般,平平整整,竟然没有丝毫凹凸在面。
  丁云飞浑身乏力,体力早已不支,现在靠在这石人身上哪有这么快醒过来的道理,这对面断崖之上突现金光普照奇景他又如何得见?
  只见那平面断崖被这金光一照,却倏忽间有文字显现,文字旁还有诸多图画,那图画画的竟然是一人手执青剑,舞剑于上。看那图画总共有一百零八幅,一共载有一百零八个剑法招式,那招式剑风凌厉,出神入化,飘忽不定,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再看那图画旁的文字却是注解,只见那注解文字如此叙述道:
  天地无名剑法,一断无明贪嗔,二断无明爱欲,三断无明烦恼,飞剑屠黄龙,去剑斩妖邪。
  又有剑法如是:
  灵剑匣中藏,聚因含道情。剑心不可息,神缘无为擎。正义三尺剑,摒邪驻帝京。束之灵霄殿,十方放光明。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天兵。 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龙吟常思去,跃侠削不平,此剑在人间,百妖共炼形。奸邪与恶魔,胆破魂亦惊。拭拟向日月,神光射幽冥。人间永无念,可息天下兵。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www.17k.com)
 第十八章 秋风秋雨愁煞人 [本章字数:2978 最新更新时间:2015-08-21 15:39:54.0]
  有诗云: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曹松《己亥诗》
  又有词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时逢多事之秋,北方蒙古大军压境,一时东吴境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想那蒙古鞑子多以彪悍著称,兵强马壮,凶猛强悍。更有那蒙古万余铁骑,长枪剑戟,所向披靡。
  说到这军队,蒙古铁骑可谓称得上是精兵良将,势如猛虎。可放眼现今天下东吴乃世间第一强国,这第一强国说的可不光是文化昌盛,政治开明,其中更多便是东吴军队。东吴自古以武立国,又经过这千年发展,四方良将数不胜数,天下兵马横扫千军如卷席。其中这千军万马之中有一方军队却尤为突出,鹤立鸡群,那就是东吴的江北大营。
  这江北大营守护着东吴的北方门户,直接面对的便是天下第二强固蒙古乎汗金帐王国。从古自今两国交手不断,小规模战争不计其数,大型战争也不下二三十场,彼此双方各有胜负,不相伯仲,但要论人数伤亡,战争技术上来说,却是东吴略胜一筹。近年来随着东吴经济不断发展,科举取士以及均田制的提出,东吴实力更是一马当先,遥遥领先诸国,加之这两年蒙古乎汗金帐王国内乱不断,东吴抓住契机得意休养生息,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但好景不长,蒙古乎汗王国虽然内乱三年,但这三年之中却突现一勇猛之人,此人三年前不过是乎汗金帐王国一小部落领主,但不知为何,此人的部落发展迅速,在蒙古王国内乱三年义兵兴起,连续攻城拔寨,如今已成了这蒙古王国最大的部落,最可怕的不只如此,此人如今已经将蒙古大小三十六个部落统一,军队编制,学起东吴建立起了朝廷制度,只不过这蒙古国的朝廷分为南北朝廷,北方朝廷是王国的政治中心所在,由蒙古人统治,这南方朝廷虽说也是蒙古人统治,但朝中官员多以汉人为主,原是这蒙古南境靠近中原之地,多有蒙汉人群杂居,为了方便管理,这蒙古之国便学起了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办法来治理天下。从这诸多实况看来,多是这蒙古王国中有了高人出现,而这高人隐约之中可以猜出是这中原之人,只是不知这中原之人怎会出现在这蒙古朝堂之上,还要为虎作伥,助那蒙古王国侵我江山,欺我百姓,我们日后再作细谈。
  重新回到这江北大营上来,如今蒙古陈兵百万于境,东吴当然也是四地调兵遣将,秣马厉兵,日夜操练,随时做好开战的准备。军队前方未雨绸缪,后方更是做好了积草屯粮的准备,不计其数的粮草车队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不远万里从江南之地运来万吨粮草,东吴漕运道路畅通,这运送粮草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况且东吴本来就民富殷实,知道国难当头,各方百姓纷纷慷慨解囊,有钱捐钱,有力出力,一时这粮草之事很快便得到解决,如今粮草队伍早已上路,连绵不绝的队伍由南至北开去,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今夜这北方之地阴雨连绵,恰逢秋季降至,北方毕竟不比那南方温暖湿润之地,如今只是初秋季节便已经开始草木枯黄,寒风咋起。尤其是这北方天气干燥,寒风扑面,有如刀割,今夜却不知为何下起了这连绵之雨,虽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干燥问题,但是雨水打在身上却是愈加冰冷刺骨,寒气加身。
  只看见这江北大营某处重兵把守,火光照耀,一巨大帐篷之内更是身影晃动,议论传出。那守在帐篷之外的士兵们各个精神抖擞,尽管雨水加身,却是毫不理睬,手中兵刃紧握,神情专注,却是丝毫分心没有。
  “哼!蒙古鞑子一旦入侵,定叫他们有去无回!”帐篷之内高音传出,这雄浑之音多是一位将军所诉。
  走近帐篷一探,此言却真是一满脸虬髯的粗狂将领之口,但看此人朝天鼻,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他此言一出,鼻息一哼,更是面目可憎,鬼神惊惧。
  再看这帐篷之内,四方围坐,多是金盔银甲,身材魁梧之人。
  原是这阴雨之夜,战争前夕,这江北大营正聚于此处开会,也不知他们今夜所说之事是那排兵布阵要事,还是详细的作战安排?
  只见得这这围坐众人各个意见纷纷,七嘴八舌,或低头耳语,或摇头轻点,形态各异,互不相同。
  正在这众人你言我语之下,这粗犷将军之侧有一人抱拳一礼,言语轻出,虽没有他旁边之人言辞激烈,却是句句在理。
  “李将军何必如此动怒,量那蒙古贼人一时也不敢动手的,我东吴现今已做好了十分准备,只待他们成那瓮中之鳖,现今我们又有征北大元帅坐镇。”说到此处,但见这说话之人向那正位之上拱手一礼,继而说道,“我们定能将那等蛮夷之人赶回大漠!”
  这说话之人,在那李将军之侧,却不似这李将军之容,但看此人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一身银盔银甲,宝刀悬腰,若不是这一身军容装扮,只怕很多人便会把他当作那风流倜傥的俊俏书生了。
  再看那正位之上坐的正是这如书生状将军口中的征北大元帅诸葛青云,这诸葛青云已年逾六十花甲,但看起来却全无病态老状,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颇具天神之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