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似狂潮

11 第 11 章


老家在印象里只是个模模糊糊的影子。自从爷爷去世,奶奶被接到东北以后,我就没回去过了。
    走到机场接机口,雨梧的舅舅,一个个头不高的中年人举着个牌子在那等着。这是个有点木讷,却很友善的男人。他一面开着白色厢型车,一面解释道:“小梧一大早就去江边买黄腊丁了。渔船清早打鱼回来就在江边卖,去晚了一般买不到。等下我们回去应该可以喝到鱼汤。”
    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真是爬山又越岭,翻山又涉水。车子好不容易才进了厂区。
    街上过节的气氛很热闹:灯笼、彩带挂得满满的,街边的摊位全都是摆的年货。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辆接一辆的机动三轮车突突突地穿梭着。老军工企业军转民再困难,也阻挡不了人民群众过节的热情。
    家属区的住房从平地一直延伸到山上,很多人买了菜都背在背篓里往家运。雨梧的舅舅在一处山坡上停了车,带着我往山上走去。
    第一次上门,我大包小包带了不少东西。除了燕翅参鲍、杂粮干果,我连橄榄油、德国炒锅、小暖手炉这些东西都抗上了。——邻出发我专门跟楚鹏扫了一圈儿的年货,让他这毛脚女婿也补充一点儿贡品。楚鹏凉飕飕地说:“我看你这样儿比我还像要去媳妇儿家拜年呢!”
    斑驳陈旧的石阶窄窄的,弯弯曲曲好像没有尽头。我跟雨梧的舅舅正吭哧吭哧地抗着东西爬楼梯,雨梧的姨爹和表弟飞快地迎了过来,把我们手上的包袱硬接了过去。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繁忙而新旧交杂的景象,我不禁想——原来雨梧就是在这儿长大的啊。
    爬上一栋家属老宅的七楼,雨梧舅舅推门进去,喊道:“鸿嘉来了!”
    一屋子的人都迎过来了:雨梧的外公、外婆、 舅妈、小姨妈、上小学的表妹,加上一路过来的这几个,真是热闹得很。
    雨梧系着一条旧围裙,站在后面,笑意盈盈地望着我。他穿着一身灰扑扑的厚毛衣和运动裤,头发剪成了只有两公分的板寸,看起来哪有往常那种讲究的样子?
    连话都没跟他讲到,我就被带进了客厅。我被中老年同志们团团围住,雨梧跟他外婆在厨房做饭。
    正唠着嗑,我忽然听见有什么东西在叫——“呱呱 . . . 呱呱 . . .”
    “青蛙买回来了!”雨梧的表弟和表妹扔下手里的游戏机,跑到门口去了。
    我也跟过去一看——雨梧的舅舅居然真的提着一小麻袋的青蛙回来了。他说这个是专门定来晚上吃的。
    雨梧走过去接在手里,把青蛙倒进一个大盆子,上面罩上一张戳了洞的纸板。我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等下该不会是这孩子来杀这一大堆东西吧?
    这时候也到了开饭时间,一家人端菜摆碗筷,一阵忙乎,总算都坐了下来。我是客人,被夹在雨梧的外公和姨丈中间,跟小孩儿还是只能遥遥相对。
    桌上凉菜熟食摆了十好几样。其中最特别的就是一大瓷盆的黄腊丁汤了:鱼汤熬成了浓浓的奶白色,没加任何人工调料,只是放了满满的姜丝、葱段,就已经鲜美无比;爽滑细嫩的鱼肉入口即化,鱼刺细细的,真是少有的美味。在上海这种鱼应该叫昂刺鱼,可是我还从来没吃到过味儿这么好的。
    雨梧的外公和姨爹真乃酒中豪杰,大中午的就跟我整了两三瓶白的,搞得我都有点儿喝高了。雨梧给我盛了几次鱼汤,我喝完还是有些晕乎。
    外婆叫雨梧把我送到房间里躺着休息。这本来是一套两室一厅的屋子,被改成了三个卧房,刚刚吃饭的地方就摆着一张床。小姨妈一家住在别的地方。三个房间里,外公外婆一间,舅舅舅妈一间,我正躺着的这间本来是雨梧表弟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