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后养成史.

第104章


冠服华丽庄重,金翅明珠之下,皇后明艳动人,皇帝英武俊挺,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偶天成的璧人。新帝年方十九,皇后则年才十三,年轻的帝后在艳艳春日入主皇宫,带着勃勃生机。就连那沉闷的红墙绿瓦,在百花齐放的春天,都隐隐透出点生机来。
    皇宫中一切已然打理清楚,徐奉先作为国公时并无妾侍,称帝后为了收服人心,也纳了一妃二嫔,如今都成旧人。而在徐朗身边,除了琳琅外再无旁人,是以皇宫之中,大多宫室都还空着。
    对琳琅而言,这一切陌生又熟悉。
    前世她当然也曾入主皇宫,然而那时她却是以正妻之位做了妃子,继而迅速被废,囚禁在宸华殿中,根本不曾接手过宫务。如今突然将整个后宫交在她手里,纵然实权还在楚寒衣手里,纵然琳琅也曾活过一世,却也觉得万事陌生,头绪纷乱,还得从头学起来。
    好在楚寒衣当了半年的皇后,雷厉手腕之下,也将宫人管得颇严,倒是将旧朝时那些毛病收整了不少。琳琅但凡有不懂之处,难免要去那里请教。
    把整个后宫交在十三岁姑娘的手里,楚寒衣自然是不放心的,诸事当然还会插手。好在以前她向贺文湛和秦氏承诺过会照顾琳琅,虽然时过境迁,如今她和琳琅已不再是单纯的婆媳关系,她指点琳琅时倒也算是尽心,唯有一件事,始终夹在两人中间——
    徐朗年近二十,身边却只有个十三岁的皇后,且因琳琅年龄尚小,两人还未行周公之礼,若是等琳琅生孩子,恐怕还得有得等。
    楚寒衣固然爱护琳琅,却更看重权势的稳固。徐奉先当年战功赫赫,那一众武将皆对他心服口服,所以铁骑入主京师,徐家军齐心协力,能在段时间内制住旧党,收服朝臣。而今徐奉先驾崩,徐朗虽然颇有手腕,到底在漠北呆的时间有限,虽然皇帝在他做太子时略有部署,到底时日有限,人心未安。
    在这个时候,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便是联姻了。
    这一日议罢后宫的琐事,楚寒衣并不急着让琳琅走,而是挥退了侍立在侧的小宫女们,只留贴身大宫女伺候着,向琳琅道:“如今宫中人少冷清,妃嫔之位大多都空着,总是这样也不妥,该选些人进来了,你怎么想?”
    琳琅心中悚然一惊,却道:“母后所言甚是,只是若要选妃,还是得问问皇上的意思。”
    “这是自然。”楚寒衣颇为欣慰,“我就是先问问你的意思,毕竟你和皇上感情好,怕是未必愿意。”
    琳琅微微一笑道:“儿臣不敢。”
    出了太后所居的慈安宫,锦绣小心翼翼的扶着琳琅,偷偷打量她的脸色,却也只见琳琅垂眸不语,不见悲喜。待回到皇后寝宫,锦绣这才敢开口,“娘娘,您真的要给皇上选妃?”
    “是太后要选妃。”琳琅揉了揉鬓角,有些头疼。
    锦绣体贴,便请琳琅在桌边坐了,她站在身后慢慢的按摩着鬓角,有些不平,“娘娘和皇上成婚才一年,太后怎么这么心急。而且娘娘这里还没有子嗣,若是选妃……”
    琳琅当然明白。她若想生孩子,起码还得两三年,若这期间妃嫔生了孩子,长子便是庶出,难免麻烦。可按楚寒衣雷厉风行的手段……琳琅微微冷笑,“这等小事,母后不会放在心上。”
    楚寒衣想要的不过是子嗣,至于出于谁的腹中,重要吗?到时候孩子降生便可认在琳琅膝下,而女人头回生孩子就是往鬼门关走一遭,到时候谁能保证孩子的母亲会顺利的活下来呢?更何况,如今在太后的心里,皇嗣还在其次,重要的还是那些有势力的朝臣吧!
    锦绣瞧着琳琅神色变化莫测,不由叹了口气,“其实以前也挺好……”
    “锦绣!”琳琅喝止。她自然明白锦绣的意思,以前虽没有这样的无双尊荣,却能夫妻和睦厮守,哪会有这些麻烦。可乱局纷争,不是朱家便是徐家,而能保贺家无恙的唯有徐朗。有失有得,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她转身叮嘱锦绣,“宫里和王府不同,如今上头有太后和皇太后压着,你呀,怎么还改不过来。”
    “是奴婢失言了。”锦绣歉然,“不过,娘娘当真要给皇上选妃?”
    又回到了刚才的问题,这丫头……琳琅转而笑着瞧她,缓缓道:“我作为皇后,确实不能反对选妃的事情,可皇上那里呢?给他选妃,总得他答应才行吧。”
☆、85|
后晌的时候,琳琅便带着小厨房专门做出来的菱粉糕往徐朗所居的垂拱殿去了。徐朗这会儿正在批折子,旁边放着的茶许久未动,凉了后正由旁边的大太监李瑞换热茶。见得琳琅进门,李瑞忙躬身行礼,徐朗察觉他的动作,抬起头来。
    “琳琅。”徐朗皱着的眉头舒展,见着她身后小宫女手中的食盒便笑道:“又来给我送好吃的?”
    “晌午的时候皇上和朝臣议事,午饭用的匆忙,我想皇上批了半天折子也该饿了。”琳琅虽贵为中宫,平常却不大喜欢带着沉重繁杂的金银首饰,然她天生容色明艳,稍加妆点就已是动人之姿。徐朗眼瞧着她一点点长大,容颜愈来愈美,真是怎么都桥不够。
    见她接过食盒缓步上前,徐朗也离了御案迎过来,将那食盒掀开一瞧,喜道:“是菱粉糕啊。”
    外间是批折子议事之所,徐朗携琳琅的手入内,里面则是起居用的内室。
    “尝尝?”琳琅一招手,便有宫女奉上清茶,她将糕点取出来放在桌上,两人同用了些,徐朗这会儿也有点累了,便遣退宫人,只留琳琅在内。
    五月时节里天气已热了起来,垂拱殿前面修得庄重肃穆,内室的后面却是一湾池塘,里面荷叶丛生,游鱼悠然。这会儿窗扇已被支起,外面清风徐来,池塘边上柳姿婆娑。
    窗下设了张极宽大的罗汉床,徐朗将琳琅拦在怀里走过去暂歇,两人盘膝并肩,瞧着窗外的景致。宫城虽巍峨荣华,到底宫室连绵占去了大半,虽然各处皆有点缀,到底有限。
    琳琅靠在徐朗肩上,她不敢同楚寒衣说心里话,跟徐朗却是不怕的,低声道:“若是在宫外,这样的天气里该是乘着马车去山里避暑了。我记得西山风景秀丽奇绝,去过几次,怎么都看不够。”
    “是啊。那次我们去碧纹湖边散心,你才十岁。”徐朗将她揽入怀中,冗杂政务压身,倒也颇怀念那里的景色,“那时候湘儿教你骑马,你还折了好多花抱着,漂亮极了。”侧头,在她的脸蛋轻轻一啄。
    “明明是你的摘的,居然赖我。”琳琅吃吃的笑,扶着他的脸端详,认真道:“怎么成了皇上,脸皮反而越来越厚了。”
    “是吗?”徐朗自顾自的摸了摸脸,忽然一笑,在琳琅猝不及防之时,俯身将她压住,“我什么时候脸皮厚了?”
    “说正经的,别闹!”琳琅哪里抵得住他一介武人的力道,被徐朗按住腰间软肉,缩在他怀里努力的忍笑,“今儿去母后那里,她果然提起给你纳妃的事了。”
    “这么按捺不住啊。”徐朗喟然一叹,“我还以为她至少能再等几个月呢。”说着俯视琳琅,“你怎么回答的?”
    “我还能挡着不让选妃?只能说没意见罢了。”琳琅勾了勾唇角,“昨儿母后请了荀良的千金、楚淮安的千金,还有沈惟之、邓俨、陆德明等人的女儿入宫赏花,一园子的莺莺燕燕,我瞧那情形,母后对这几位的姿容都是很满意的。”
    “荀良是右相,楚淮安在兵部,沈惟之、邓俨、陆德明等人也都是炙手可热的侯爵,母后当然会满意。”徐朗无奈,“她也是为了社稷着想,这事你且不用管,交给我就是了。”
    “那就辛苦夫君。”琳琅贴在徐朗的胸前,抱紧他,“只是别让母后伤心就好。”
    “稳固朝政,姻亲固然有用,却也不是非此不可。”他瞧着妻子蹙眉的模样,忍不住便是心疼,“若我连答应你的事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取信于天下人。放心,你的夫君没那么弱。”
    琳琅点头道:“我知道。”毕竟还是怕徐朗对女人的心思揣摩不透,便问道:“你打算怎么跟母后说?”
    “此生只爱皇后一人,绝不纳妃。”
    “那母后不气死才怪。”琳琅无奈摇头,“到时候恐怕会让她老人家觉得你偏心太过,为了一介女子胡闹。”
    “那你觉得呢?”徐朗饶有兴味。
    “母后提起纳妃,不过是为了帮你稳固朝政、繁衍子嗣,你若一口拒绝,岂不令人心寒。据我看呢,绝不纳妃之事还是别提了,往后拖一拖就是。”
    “拖到何时?”
    琳琅抿唇笑着,“能拖一时是一时,总该徐徐图之,才能令母后接受。”
    “那就听你的。”徐朗微笑。其实主持朝政之人,又如何不懂这道理,想出一口回绝的主意,不过是为了让心爱的人安心罢了。当初皇帝立次子为太子,朝野中本就多有非议,若此时皇上和太后再出什么龃龉,毕竟难安。他亲了亲琳琅的额头,“晌午还没歇息吧?你在这里睡会儿,我去外面看折子。”
    “好啊,看完了咱们再去御花园走走。”琳琅答应,瞧着明黄的身影步出内室,微微叹了口气。
    其实又何尝愿意用这等事情去烦徐朗呢,前朝那么多事情需要忙碌,每回看着他深夜未展的眉头,琳琅总是格外心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