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不需要三国

第55章


他的好,还在于他有着民族一统的思想:东汉末年,战乱频生,外邦异族也乘机进行入侵。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前中山太守张纯投靠乌桓辽西部大人(即首领)丘力居等人发动叛乱,并自号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桓元帅,抢劫青、徐、幽、冀四州,杀略吏民,扩充地盘。面对复杂的形势,刘虞立即派遣使臣到丘力居处晓以利害,成功瓦解了叛乱,避免发生民族之间的更大纠纷,并成功镇压了这场多民族参与的叛乱。在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面,刘虞主张安抚,和平相处。他任内“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在各民族之中享有崇高威望。甚至,在刘虞被公孙瓒杀死之后,异族靑壮主动替刘虞报仇,大败公孙瓒于鲍丘,使得公孙瓒从此一蹶不振。
他的好,最后在于,他对大汉忠心耿耿:刘虞声望如此之高,自然引来那些诸侯们的觊觎——当然,刘协不知道,此时还引起了长安士人们的觊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春,袁绍、韩馥等诸侯欲拥立刘虞为帝,遭到刘虞的严词拒绝。刘虞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作为大汉王朝的忠臣,刘虞心中想的只有尽心王室,重振朝纲。最后对那些诸侯说道:“丫你们别逼老子,老子虽然打不过你们,却绝不会做对不起汉室的事儿。谁再逼老子,老子就跑到匈奴那里去!”
这样一个人,虽未在演义里辉煌,但绝对会成为历史上一颗永远明亮的星辰!
所以,虽然还不知道这些士人们要搞什么鬼,但刘协却绝不加思考便答应了种辑的提议:董卓当初曾经封刘虞为太傅,但因为路途遥远,刘虞并没有接到诏令。而刘协此时便又以大汉天子的名义,拜谒刘虞为师,诏令刘虞回长安。
至于说幽州那片儿?让公孙瓒去闹腾去吧:公孙瓒实力越强,越能牵制袁绍。最好两人不相上下,打个你死我活才好。
“温侯已然出征?”处理了种辑的提议后,刘协还是比较关心并州军同凉州军的交战。毕竟,刘虞再好,也解决不了关外的叛乱。
“温侯已于昨日星夜出城,相信两日后,便会与叛军交战。”卢植目前是武职最高的长官,自然也由他负责回答:“皇甫将军也于昨日出城,临走前告知于臣,三日后便可将三郡郡兵屯守长安城外。”
刘协点了点头:卢植这老家伙,都不用自己问皇甫嵩,自己就能答出来。果然不愧是人老成精的狐狸。
目前看来一切进展顺利:吕布带着叟兵跟关外叛军死磕去了,而皇甫嵩也可以在三日后归来,届时便可以用李儒之计,整顿好长安内的凉州军。好吧,刘协不相信,吕布那个二百五,连几天的时间都撑不了?
大殿这种风平浪静让刘协没半点兴趣了。问了问这些人都没啥事儿了,刘协便抬起屁股退朝了。
退朝之后,刘协却没直接回寝宫,而是又拐进了李儒的小黑屋里:好吧,刘协也承认,自己的骨子里的阴险基因,已经开始召唤刘协寻找相似的味道了。
“那群傻帽儿又开始不老实了?”翘着二郎腿,刘协端着那盅茶就是不喝,悠悠向李儒问道。
“然,昨晚众士人齐聚王允密室,只是不知商议了什么。”李儒虽对刘协也有说不出的感觉,但经过几次接触,李儒发现,这孩子,跟自己还真是同一路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阴暗。
“嘿嘿,那群傻帽儿还以为朕猜不出他们的心思。”刘协将茶盅放下,心中却兴起了赶紧把炒茶弄出来的渴望。看了一眼李儒之后,才继续说道:“这群傻帽儿,估计是看拿不住朕了,居然想换皇帝玩儿。娘的,他们以为自己比董卓还能耐?”
换皇帝这个点子,是李儒给董卓出的馊主意。所以,刘协说道这里,李儒无法搭腔。可这样,却不代表刘协会放过李儒:
“少了你这条毒蛇,估计董卓当初也撤换不了朕的那个便宜哥哥,朕也不会登上这九五宝座。如此说来,朕还要感激你啊。”
“臣不敢,臣罪该万死!”这个时候,就算是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磕头请罪。
“起来,起来,别玩儿这虚的,你真的觉得自己该死了,立马朝着这堵墙上狠命撞,朕绝不拦你。”刘协知道李儒是在扯淡,就有心逗逗他。
“陛下昨日说过一句话:君让臣死,臣岂不是很没面子?”李儒嘿嘿笑道,发现自己居然还能用刘协的话来反驳刘协。
“擦!你信不信,朕让你死,可以让你欲仙欲死?!”
PS:谢mon浮大人的回答,貌似不爱你的我,也跟俺说过月票有啥用来着。既然这样,那大家就多投点儿,咱们一起也享受一下高踞榜首的味道!哈哈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www.zongheng.com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五十五章  装啥纯情?
刘协以为那些长安士人能玩儿出什么高明的手段,没想到居然会玩人家袁大公子玩儿剩下的招数儿,真让刘协没了半点争斗的心思:一群傻帽儿!你们让刘虞当皇帝,人家是那种人吗?就算人家肯当,那个时候长安早被攻破了,你们还都玩儿个屁啊!
之前,刘协还想着跟这些士人好好斗一斗,可自从得到李儒和荀攸后,刘协发现,这些人居然没啥挑战性了。可能,所谓高手寂寞,说的就是自己此时的感觉吧?
“对了,朱儁那里有消息了没?”对于那些大汉铁杆儿忠臣,刘协绝对是念念不忘的。这些人虽然年老,但历久弥坚,是足以扛起汉室复兴的柱梁。
“朱将军已有回信,说是时刻心念汉室,随时听候陛下差遣。”李儒也是刚收到朱儁的回信,就算刘协不问,他待会儿也会主动汇报的。
刘协将朱儁的回信看完,心中很是感动。朱儁信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汉室的痛惜和希冀。再想想卢植和皇甫嵩这两位迟暮的老人,刘协心中竟升起了一丝愧疚:自己为这三位老人做了什么,值得这三人如此殚精竭虑为汉室分忧?更难得的是,在汉室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不顾年老体衰,仍旧站在自己身前,用似乎永远压不垮的脊梁抗住那些风浪。
“待长安叛乱平息之后,朕当厚待卢植、皇甫嵩、朱儁三员宿将。打仗就不要他们亲自动手了,坐在朝堂上震慑一下那些敢炸刺儿的将领、替大汉出出主意,还是挺好的。”刘协仍旧舍不得让这三人退下朝堂,因为,有他们在,自己就感觉永远有了后盾。
“陛下宅心仁厚,乃臣子福分。”李儒虽然阴冷狠毒,但也不是无情之人。相反,他更喜欢看到刘协此时感性的一面。
“至于你,你就别想了,啥时候老了,自个儿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就得了。”
好吧,李儒知道自己又自作多情了。然而他嘴角露出的,自然是欣慰的笑意。
可是,毒蛇笑了,那四方诸侯却不敢笑。他们,在接到一封诏令之后,一个个表情都很精彩!
“文若,依汝之见,某该如何答复这封诏书?”此人手持朝廷的绢布诏书,丝毫不以为意。举手投足间颇有种玩世不恭的味道,这种气质显示出他对整个世俗的玩味和无所不能的怡然自得。此外,只要细细观察,不难发现,此人身上另有种独特的霸气,一种将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上、视他人如草芥粪土的霸气。
此人当然就是曹操曹孟德。
除了曹操,谁还能有这种气势和风度?
此时在行军大帐当中,曹操仍戴着沉重的虎纹钢盔,而钢盔下面是一张普普通通的脸:焦黄黎黑的皮肤、消瘦的面颊,但配上他那深邃的、蕴藏着无穷智慧的眼睛,竟然产生出一种决不平凡的奇异魅力,令人不敢仰视。可就是这样一个富有奇异特质和独样霸气的人,语气却令人如沐春风,说不出的温和可亲。
而被问询的那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在高冠的束发下,是一张清矍俊秀的脸庞。而纤长伟岸的身上,竟还有淡淡檀香味道,说不出的好闻。历史上汉末史书上,除了荀彧荀文若之外,无人有此记载。
“汉室风雨飘摇,此乃明公奋威匡扶之时。然明公此刻镇抚青州,手下兵微将少,实无独挽狂澜之力。依属下之见,当上书与袁绍,表诉明公为汉室分忧之心,望袁绍借兵相助。此事若成,一来可表明公匡扶社稷之心,二来可加重明公声望;若不成,也可将袁绍兵马留于己用。”曹操此时名义上还是袁绍的小弟,而荀彧一番计略下来,不仅让曹操两面得好,还能白白再捞一把名望,当真是一条滴水不漏的妙计。
曹操听后,抚掌大笑:“得荀文若助我,何愁天下不定?”
而荀彧,听闻曹操说出如此不臣之语,脸色竟有一丝黯淡。他宽大的袖袍之中,紧紧抓住了那封荀攸写给自己的‘家信’……
“元皓,依汝之见,某当何为?”一人手中同样拿着朝廷的绢布诏书,比起曹操的不在意来,他似乎显得在意一些,但其目光神情却从未正经扫过一眼,说明在心底,他比之曹操更蔑视这封诏书。只不过,他比曹操多一层伪装而已。
而在外貌上,此人却比曹操样俊美许多。也许是得于家族良好的遗传基因。袁绍生得美姿有仪容。额宇宽广,脸庞中正,剑眉星目之下,还有一束蓄养得很整洁的胡子,更显得袁绍像是乱世当中的翩翩君子。
“明公,属下以为,当引兵入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个中好处,以明公天资,不难想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