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能

第526章


    于是在这个世界上,最‘精’通装甲集团作战的几位元帅终于有了面对面一决高下的机会。
    德国人以明斯克为基地,不断从俄国占领区各地‘抽’掉了几千辆坦克装甲车和上万‘门’大炮,陆续前往莫斯科地区增援。
    而俄国人也不差,整个俄国几乎是倾国之力,在美国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下,俄国有的是可以挥霍战略物资。
    于是朱可夫发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把所有能改装成重武器的物资统统用上了。拖拉机改装成坦克了,所有的卡车也被加装了钢板改装成了装甲车。
    而所有还能动的轿车,各类农用车也都被朱可夫改装成了自行火炮。虽然这些改装的重武器普遍存在稳定‘性’差,火力不‘精’确的‘毛’病,可是也聊胜于无吧。
    就这样俄国人硬是在如此东拼西凑的情况下,改装成了一万辆坦克,两万辆装甲车,三万‘门’各类火炮。单从这些重武器的数量上比,俄国人要远远多于德国人的。
    可是就算是拥有如此大的装甲车数量,俄国人仍然没有在战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因为德国人的坦克装甲车实在是‘精’良,往往普通的一辆德国战车就可以消灭几辆俄国的战车。
    再加上德国的装甲兵经验丰富,所以德国与俄国的战损比不成比例。德国装甲部队往往在一比五的情况下,仍然能打败俄军。
    可是俄军的优势就是量大,每次与德军装甲部队进行战斗的时候,俄军总是会以两倍甚至三倍的数量进行战斗。
    在有意识的战术运用下,在拥有如此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在战场上很容易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再加上俄国的反坦克敢死队也越来越历害了。
    俄德两国最优秀的几名装甲军元帅在莫斯科地区再次开展了为期长达一年的装甲绞杀战。
    在明斯克与莫斯科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德国与俄国都没有取得好成绩;
    德国人觉得俄国人真难缠,就像是打不死的蟑螂,消灭了一批还有一批。而俄国人觉得德国人真难打,几乎每消灭一辆德国坦克,自己都要损失五倍的兵力。
    就这样,双方各有各的优势,在这种不得不战的情况下,双方的士兵在不停的厮杀着。
    两百万德国‘精’锐带领一百多万仆从军,与俄国三百万正规军,两百万新兵,双方在莫斯科郊外展开了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的的绞杀战。
    由于双方都是行动迅速的坦克装甲车为主力,所以经常发生你方刚刚消灭我方部队,就被我方增援而来的部队咬住,然后双方再经过一场大战,再消灭,再增援,再‘激’战,最终两败俱伤的局面。
    几乎每一天在莫斯科的郊外广阔的土地上都能看到十几万人的拼杀。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傍晚,从空中打到地面,没有一时不再战斗,没有一刻不再轰炸。
    似乎只有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双方的士兵才能获得短暂的休息。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任何战术和诡计都没有用了。
    双方比的就是实力,就是意志力,在明斯克和莫斯科之间,任何的埋伏,任何的突击都会转变为另一场埋伏或者是另一场遭遇战。
    双方在每一个‘交’战的战场,不停的增兵,不停的轰炸,直到战场上已经没有双方任何的部队,战斗才会停止。
    这场发生在俄国土地上的绞杀战意义深远,由于这场绞杀战,整个俄国其他的战场都趋于平静了。
    因为所有的战斗都要为这里让步,整个世界的目光也被吸引到了这里,各国的情报部‘门’争相的将这里的战斗信息传回国内。
    ‘交’战一个月,俄国与德国再次损失一百万人,仅仅这一个月,俄国与德国的指挥者们都觉察到了身心的无比疲惫。
    可是谁也不能停下来,因为最先撑不住的一方注定会失去这场战役的胜利,而这场战役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德国与俄国这场倾国之战的胜负。
   
第五百四十三章 难受的俄德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旬,寒冷的冬天再一次光临俄国,可是这一年德俄战争和以往不一样了。
    前两年,在最寒冷的冬季,俄德双方总会停止大规模的用兵,双方借着冬季互相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今年不一样了,现在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每一天早上坦克和装甲车想要启动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可是德俄双方仍然在忘我的厮杀着。
    在一天的清晨,在明斯克德军的一处堡垒,十几位将帅正在聚精会神的研讨着眼前的战争态势图。
    古德里安和曼斯坦因难得的聚在一起,两人听着远处时时传来的炮声,一起凝望着莫斯科方向的天空。
    两个月了,德国精锐已经伤亡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足足有一百万德国精锐倒在了明斯克到莫斯科一线的土地上。
    而此时战争还远远没有尽头,两人都在为德国的未来担心,虽然两人在作战会议上总是为在场的的将领们打气。
    告诉大家,只要打胜这一仗,俄国人就失去了最后的精血,从此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可是两人心十分清楚,现在的德国在战略上已经处于极为不利的地步,哪怕他们打败了俄国,他们也不可能嬴得整个世界大战的胜利了。
    因为欧洲的盟友已经投降了,亚洲的日本也被国与美国联合打压着,眼本的战略优势也在一点点被美联合军队蚕食。
    再加上英美两国在欧洲的反攻越来越频繁了,欧洲许多占领区的反抗也越来越成规模了。就算在俄国战场,哪怕现在的局势已经如此紧张,希特勒又刚刚从东线调走了两支装甲师前往西线增援。
    而对面的俄国人就好像不要命了一样与德国人死磕,虽然俄国人的损失远远大于德国,可是无论是古德里安还是曼斯坦因都知道,他们德国的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少。
    经过这几年的消耗,虽然德国取得了节节的胜利,可是随着他们的伤亡越来越大,德国在俄国的战略优势已经失去了。
    这种人口战略上的失败绝不是靠几场酣畅淋漓的战役就能扭转过来的。虽然俄国人的底牌已经越来越少了,俄国人的战争潜力也快没有了。
    可是不要忘了,在列宁格勒还有几十万的华兴匪军,还有近两百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军队在以逸待劳。
    在如此焦灼的战况下,一旦匪军联合部队前来增援莫斯科战场,他们德军必败无疑。
    所以现在已经不是考虑如何打败俄国人的时候了。现在是考虑如何才能不让匪军联合部队参战的问题了,同时也是考虑如何能尽量给帝国留下更多的精兵的时候了。
    “也许该派个代表去找向左谈谈了?”两人相信,德国十几年来一直与李铁与华兴集团合作愉快,如果不是希特勒最后一脚踢开了李铁,说不定他们还能与华兴集团联手称霸这个世界呢。
    不过这些只能是奢望了,毕竟他们现在与华兴也是敌人了。不过两人相信,凭借他们与李铁深厚的交情,他们一定能与匪军达成双方都能承受的协议。
    与此同时,莫斯科废墟内,朱可夫站在指挥部防空洞的瞭望口前,眼睁睁的百架刚刚完成轰炸的德国战机离去。
    然后朱可夫拿起桌前的战报仔细的来,当朱可夫一份份最新的战报时,他的心在滴血。
    两个月来仅仅是俄国的正规军就有两百多万人的伤亡,其他的辅兵和群众更是牺牲无数。耗费如此大的牺牲也不过是挡住了德国人的反扑而己,虽然从表面上人是在节节胜利,收复了一个又一个失陷的城市。
    而且援兵还在不断的涌来,德国人也眼支持不下去了。可是朱可夫确一点高兴的样子也没有,因为他知道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打下去,哪怕他们最终赶跑了德国人,他们俄国最后的结局也会凄惨无比。
    大量青壮的牺牲,会严重影响俄国的未来,要知道他们俄国可是一个拥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
    可是如今又是怎样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了,远东地区让整个让华兴集团占领了,说是租借,可是谁不知道如果俄国实力不济,那租借协议最终就会成为实际占领了。
    对于李铁的心思,朱可夫十分的明白,李铁每每借着俄国虚弱的时候都会前来占上很大的便宜。
    对于李铁这种恶行,朱可夫确一点恨意也没有,因为国与国之间,本来就是这样,他们俄国当年不也是趁着满清落后强占了满清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就连蒙古也是被俄国人强行从国分离了出去。如今正赶上他们俄国人走下坡路,李铁又能不趁火打劫。
    只不过朱可夫唯一有点恼怒的就是李铁下手实在是太狠,也太准,对于李铁每次都能从俄国牟取巨大的利益,朱可夫也是毫无办法。因为朱可夫很清楚,战争打到现在,眼国就要战胜德国了,可是他们俄国确总是差着这最后的一丝力气才能扳倒强大的德国。
    而这一丝强大的力气只有从列宁格勒的匪军联合部队那里去借,朱可夫知道这个时候去找向左,无疑是送羊入虎口,更是给了李铁狮子大开口的机会。可是如果没有匪军的参加,他们就不能打败德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