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海军陆战队

第16章


  
微软最近运用云遮雾罩之计的一个佐证就是推出“NET”计划。很明显,“NET”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能够使客户与小商家,或是小商家与其供应商在网上通畅和有效地进行数据交换。微软宣称“NET”计划包括了极为广泛的产品,从微软的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器到WindowsXP操作系统,再到其他生产力软件都在其中。  
尽管竞争者们都对“NET”计划是否能够真正整合这一切产品表示怀疑,但还是别无选择,只能对这个“可能”做出市场反应。就这样,微软通过迫使竞争对手做出反应,从而能够度量竞争反应度,并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行动。  
领导力课程  
云遮雾罩之计并不意味着有违诚信或是触犯法律。但是,仅仅通过发布大量的似是而非的产品前景,微软就有效地削弱了竞争对手的决策能力,并为自己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余地。当然,运用如此之计也有其潜在的成本,即消费者也会如同竞争者一般感到困惑不堪,并且法院可能不会视其为善意行为。在2001年微软与美国政府之间的著名诉讼案中,就有关于这种疑兵之计的争辩。尽管,直到最后,美国法院都无法做出微软妨碍市场竞争的判决,但微软公司却也为这种云遮雾罩的行为花了一大笔诉讼费。以一言以蔽之,微软告诉了我们如何使竞争对手防不胜防,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招数,迫使竞争对手分散自己的资源,将原本可以得到更好利用的资源耗费在抵御根本不存在的威胁。      
CEO的海军陆战队: 最近新类型管理书中最出色的一>瞒天过海:诺曼底登陆的前夕   
詹森·A.桑塔马利雅 
1944年,盟军妙用瞒天过海之计,诱使德国最高指挥部相信,加莱(PasdeCalais)才最可能是盟军展开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地点,而不是事实上的诺曼底。  
盟军采取了一个代号为“北方坚忍”(PerationFortitude)的行动,在英国多佛(Dover,与加莱隔着英吉利海峡相望)伪造出了大量的坦克,油库,飞机场和停在地面的飞机。参与这一行动的部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之师,并一直保持着行动的高度机密性。“坦克”和“舰船”都是用橡胶气球做的,“飞机”和“建筑”则只不过是胶合板的制作品,而这一切,都被有意放置在德军侦察机能够发现的地方。此外,盟军最高指挥官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还特地指派了一名干将,即大名鼎鼎的乔治·巴顿将军,“指挥”这支虚假的部队。  
不仅如此,盟军还在瞒天过海的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巴顿的公众行为,虚假的无线电通讯,双料间谍和误导性的空中轰炸。首先,在德军大概要进行侦察的时候,巴顿适时对部队进行检阅和前往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司令部汇报,为自己吸引到了相当的注意力。第二,盟军还伪造出一支庞大部队的无线电通讯,从而营造出联军将要在多佛大举进攻的迹象。第三,为了让德国人收到更多的假信号,盟军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复杂的双料间谍战,西班牙人加宝(JuanPujol-Garcia)就是盟军一名优秀的双料间谍,他甚至拥有直接向希特勒汇报的特权,并使其相信诺曼底最多只是盟军用于分散德军兵力的进攻点而已。最后,为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进行,盟军对加莱进行了比对诺曼底更为猛烈的轰炸,凡是向诺曼底投下1吨炸弹,一定要向加莱投下2吨炸弹。  
结果,德军最高指挥部果然信以为真,令主要的防守力量盯住加莱,并误以为盟军的进攻总兵力达90个师。在这种情况下,兵力为39个师的盟军在1944年6月6日进行了震惊世界的诺曼底登陆。尽管,德军在诺曼底地区的防御依然很顽强,但却已经不足以阻止盟军在法国建立滩头阵地及以后的推进了。  
这次瞒天过海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在盟军大举进攻诺曼底之后,德军最高指挥部依然相信巴顿正准备在多佛实施真正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因此继续令大部队待在多佛侯命,而不肯将其调入诺曼底地区。之后,为了继续让德军蒙在鼓里,盟军直到6月中旬还在进行战略欺骗。所有的这一切安排得太过巧妙了,以至于诺曼底登陆都快一个月了,德军才明白过来诺曼底才是盟军真正的主攻方向,但此时,大势已去,要想组织有效的抵抗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领导力课程  
盟军瞒天过海战术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虚假信息是令人信服的,并能够互相验证、加强,而且这些信息是正在进行中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委派一名高级将领“指挥”那支虚假的部队,并对加莱进行了不惜成本的轰炸,这一切,看在德军最高指挥部眼里,他们很难不去相信:加莱才是盟军的真正的主攻方向。此外,德军所能得到的情报是可以交叉验证和加强的——德国间谍在英国的观察,双料间谍对德军最高指挥部的密报,德国的空中侦察结果,截获的虚假无线电通讯,以及盟军对加莱的轰炸——这一切都可以丝丝入扣。最后,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很久,欺骗活动都还在加莱继续进行,从而使多佛吸引了德军更为长久的注意力。      
CEO的海军陆战队: 最近新类型管理书中最出色的一>美林证券公司   
詹森·A.桑塔马利雅 
瞒天过海:美林证券公司推出现金管理账户CMA  
有迹象表明,美林证券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现金管理账户CMA时,就用了瞒天过海之计,以阻止其他证券公司的竞争。  
CMA将经纪账户、货币市场基金、支票账户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功能融为一身,是一种全新的资金管理账户。CMA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并且,当时的商业银行根据规定只能为储蓄账户提供5%到5.5%的利率,而CMA却能够给客户带来125%的利率,所以,美林证券公司从零售银行和商业银行手中夺取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显然,商业银行绝不肯善罢甘休,他们以CMA触犯了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为由,纷纷提起诉讼。[译者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Act,也称《1933年银行法》,该法案是在参议员卡特·格拉斯(CarterGlass)的提案及众议院银行与货币委员会主席亨利·斯蒂格尔(HenrySteagall)的修正案的基础上被国会通过的。该法案提出了严禁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4条理由:即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是导致股市崩溃和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引发了银行业体系的崩溃;商业银行与其证券部门在资金配置上侵害了储蓄客户的利益;商业银行在证券促销活动中存在着不正当经营的行为。此法案在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设立了一道业务分离的“防火墙”,规定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除了可以进行投资代理、经营指定的政府债券、用自有资本有限制地买卖有价证券这3种投资性业务以外,不能同时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投资业务。同时,经营证券投资的投资银行也不能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首先发难的是一个商业银行集团,美林证券公司刚开始在丹佛(Denver)的一家报纸上宣传CMA,这个集团就跳了出来,打响了对美林公司诉讼案的第一炮。很快,商业银行的领导者们就开始大肆宣扬,国家必须出面禁止CMA,而且事实上,1981年,在犹他州(Utah),CMA就险遭被禁。甚至,当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亚瑟·伯恩斯(ArthurBurns),都公开表示怀疑CMA的合法性。  
然而,美林证券公司却把这种论战视为瞒骗未来竞争对手(在极具吸引力的CMA市场上)的一个大好机会,并非常高明地把媒体的注意力吸引到那些诉讼案上去。表面上看来,美林证券公司这一举动过于大胆,但是事实上,CMA在设计之初,就重点考虑过不得有违那些联邦证券法,因此,美林公司心里很明白,出台对CMA的禁止政策的可能性其实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美林证券公司还做出了正确的预计:与自己呈竞争关系的经纪商不可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于每一个诉讼案的每一个结果,而且,竞争对手们也不太可能在CMA的合法性还存在疑问时,就致力于相应竞争产品的研发。  
此外,在CMA大举攻城掠地时,纵然是官司缠身,麻烦不断,美林证券公司也极少提到CMA其实根本没有违背任何一条证券法这一事实。这种有选择性的信息公布虽然会产生不良的诉讼影响,但却能有助于阻碍未来的竞争者提供相似的产品,从而使美林证券公司在利润丰厚的CMA市场上取得了整整5年的领导地位。若干年之后,《华尔街日报》把CMA的推出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商业行为之一,它写道:“1982年,其他券商终于赶了上来,但此时,美林证券已经卖出了53.3万个CMA,总价值为320亿美元之巨。”  
领导力课程  
美林证券公司很巧妙地利用了媒体,使得竞争对手们不愿下功夫去收集他们自己的第一手资料。竞争对手们想当然的以为媒体是一个精确且公正的信息来源,然而,美林证券公司的信息发布却是有选择性的,只把他们希望竞争对手看到和听到的信息公布出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