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发挥的是,《红楼梦》是世俗小说,它的好处在诗的意识。
除了当代,诗在中国的地位一直最高,次之文章。小说地位低,这也是原因。要想在中国的这样一种情况下将小说做好,运用诗的意识是一种路子。
《红楼梦》开篇提到厌烦才子佳人小人拨乱的套路,潜台词就是“那不是诗”。
诗是什么?“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无一句不实,但联缀这些“实”也就是“象”以后,却产生一种再也实写不出来的“意”。
曹雪芹即是把握住世俗关系的“象”之上有个“意”,使《红楼梦》区别于它以前的世俗小说。这以后差不多一直到“五四”新文学之前,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小说。
这一点是我二十岁以后的一个心得,自己只是在写小说时注意不要让这个心得自觉起来,好比打嗝胃酸涌上来。我的“遍地风流”系列短篇因为是少作,所以“诗”腔外露,做作得不得了。我是不会直接做诗的人,所以很想知道曹雪芹是怎么想的。
48
既提到诗,不妨多扯几句。
依我之见,艺术起源于母系时代的巫,原理在那时大致确立。文字发明于父系时代,用来记录母系创作的遗传,或者用来篡改这种遗传。
为什么巫使艺术发生呢?因为巫是专职沟通人神的,其心要诚。表达这个诚的状态,要有手段,于是艺术来了,诵,歌,舞,韵的组合排列,色彩,图形。
巫是专门干这个的,可比我们现在的专业艺术家。什么事情一到专业地步,花样就来了。
巫要富灵感。例如大瘟疫,久旱不雨,敌人来犯,巫又是一族的领袖,千百只眼睛等着他,心灵脑力的激荡不安,久思不获,突然得之,现在的诗人们当有同感,所谓创作的焦虑或真诚。若遇节令,大收获,产子等等,也都要真诚地祷谢。这么多的项目需求,真是要专业才应付得过来。
所以艺术在巫的时代,初始应该是一种工具,但成为工具后,巫靠它来将自己催眠进入状态,继续产生艺术,再将其他人催眠,大家共同进入一种催眠的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远古的真诚。
宗教亦是如此。那时的艺术,是整体的,是当时最高的人文状态。
艺术最初靠什么?靠想象。巫的时代靠巫师想象,其他人相信他的想象。现在无非是每个艺术家都是巫,希望别的人,包括别的巫也认可自己的想象罢了。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说法,不无道理,但专业与非专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与各个人先天的素质也是有区别的。灵感契机人人都会有一些,但将它们完成为艺术形态并且传下去,不断完善修改,应该是巫这种专业人士来做的。
49
所以现在对艺术的各种说法,都有来源,
什么“艺术是最伟大的”啦,
什么“灵感”“状态”啦,
什么“艺术家不能等同常人”啦,
什么“创作是无中生有”啦,
什么“艺术的社会责任感”啦,
什么“艺术与宗教相通啦”,
什么“艺术就是想象”啦,
等等等等,这些要求,指证,描述,都是巫可以承担起来的。
应该说,直到今天艺术还处在巫的形态里。
你们不妨去观察你们的艺术家朋友,再听听他们或真或假的“创作谈”,都是巫风的遗绪。当然也有拿酒遮脸借酒撒疯的世故,因为“艺术”也可以成为一种借口。
诗很早就由诵和歌演变而成,诗在中国的地位那么高,有它在中国发生太早因。
中国艺术的高雅精神传之在诗。中国诗一直有舒情、韵律、意象的特点。“意象”里,“意”是催眠的结果,由“象”来完成。
将艺术独立出来,所谓纯艺术,纯小说,是人类在后来的逐步自觉,是理性。
当初巫对艺术的理性要求应该是实用,创作时则是非理性。
我对艺术理性总是觉得吉凶未卜,像我讲小说要入诗的意识,才可能将中国小说既不脱俗又脱俗,就是一种理性,所以亦是吉凶未卜,姑且听我这么一说吧。
50
另外,以我看来,曹雪芹对所有的角色都有世俗的同情,相同之情,例如宝钗,贾政等等乃至讨厌的老妈子。
写“现实主义”小说,强调所谓观察生活,这个提法我看是隔靴搔痒。
你对周遭无有同情,何以观察?有眼无珠罢了。
我主张“同情的自由”,自由是种能力,我们其实受很多束缚,例如“道德”,“时髦”,缺乏广泛的相同之情的能力,因此离自由还早。即使对诸如“道德”、“时髦”,也要有同情才完全。
刘再复早几年提过两重性格,其实人只有一重性格,类似痴呆,两重,无趣,要多重乃至不可分重,才有意思了。
写书的人愈是多重自身,对“实相”、“幻相”才愈有多种同情,相同之情,一身而有多身的相同之情。
这就要说到“想象力”,但想象力实在是做艺术的基本能力,就像男子跑百米总要近十秒才有资格进入决赛,十一秒免谈。
若认为自称现实主义的人写小说必然在说现实,是这样认为的人缺乏想象力。
51
世俗世俗,就是活生生的多重实在,岂是好坏兴亡所能剔分的?我前面说《红楼梦》开篇提到厌烦才子佳人小人拨乱的套路,只不过曹雪芹人重言轻了,才子佳人小人拨乱自是一重世俗趣味,犯不上这么对着干,不知曹公在天之灵以为然否?
这样一派明显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世俗景观,近当代中国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多不明写,或者是这样写会显得不革命没学问?那可能就是故意不挑明。
这样的结果,当然使人们羞于以世俗经验与情感来读小说,也就是胡适之先生说的“没有价值”。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的好坏》里谈到中国戏,说“中国超阶级的升官发财多妻的腐败思想随处皆是,而在小说戏文里最为浓厚显著”,我倒觉得中国小说戏文的不自在处,因为有礼下庶人的束缚。
“没有价值”,这是时代精神,反世俗的时代精神。其实胡适之、朱自清、郑振铎诸先生后来在西方理论的影响下都做过白话小说史或俗文学史,只是有些虎头蛇尾。
相反,民初一代的革命文人,他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自为活跃,读读回忆录就令人惊奇。
52
《红楼梦》将诗的意识带入世俗小说,成为中国世俗小说的一响晨钟,虽是晨钟,上午来得也实在太慢。
《红楼梦》气长且绵,多少后人临此帖,只有气短、滥和酸。
《红楼梦》造成了古典世俗小说的高峰,却不是暮鼓,清代世俗小说依世俗的需要,层出不穷。到了清末,混杂着继续下来的优秀古典世俗小说,中国近现代的世俗小说开始兴起,鼎盛。
清末有一册《老残游记》不妨看重,刘鄂信笔写来,有一种很特殊的诚恳在里面。
我们做小说,都有小说“腔”在,《老残游记》没有小说腔。读它的疑惑也就在此,你用尽古典小说批评,它可能不是小说,可它不是小说是什么呢?
《老残游记》的样貌正是后现代批评的一个范本,行话称“文本”,俗说叫“作品”,可后现代批评怎么消解它的那份世俗诚恳呢?
不过后现代批评也形成了“腔”,于是有诸多投“腔”而来的后现代小说,《老残游记》无此嫌疑,是一块新鲜肉,以后若有时间不妨来聊聊它。
53
晚清一直到一九四九年前的小说,“鸳鸯蝴蝶派”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一大流派。
像我这样的人,几乎不了解“鸳鸯蝴蝶派”。我是个一九四九年以后在中国内地长大的人,知道中国近现代的文学上有过“鸳鸯蝴蝶派”,是因为看鲁迅的杂文里提到,语稍讥讽,想来是几个无聊文人在大时代里做无聊事吧。
又见过文学史里略提到“鸳鸯蝴蝶派”,比如郑振铎诸先生,都斥它为“逆流”。我因为好奇这逆流,倒特别去寻看。一九六四年以前,北京的旧书店里还常常可以翻检到“鸳鸯蝴蝶派”的东西。
“鸳鸯蝴蝶派”据文学史说兴起于一九零八年左右。为什么这时会世俗小说成为主流,我猜与一九零五年清廷正式废除科举制度有关联。
此前元代的不准汉人科举做官,造成汉族读书人转而去写戏曲,结果元杂剧元曲奇盛。
清末废科举,难免读过书的人转而写写小说。
另一个原因我想是西方的机器印刷术传进来,有点像宋时世俗间有条件大量使用纸。
五十多年间“鸳鸯蝴蝶派”大约有五百多个作者,我一提你们就知道的有周瘦鹃,包天笑,张恨水等等。当时几乎所有的刊物或报纸的副刊,例如《小说月报》、《申报》的“自由谈”等等,都是“鸳鸯蝴蝶派”的天下。
小说推荐
- 幽香闲闲露华浓
- 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 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 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作者:方唐所写的《幽香闲闲露华
- 都市言情方唐完本
- 最新章:第685章相聚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从理工男到洋务大臣,第三世成为小呆霸王。薛蟠决定安安静静做个纨绔 谁承想夺嫡里自己站错了队,好基友居然不是原著新皇?那就放手一搏吧 其实是缓慢的改变着历史,与红楼有关联但不多,全是为了主线服务 cp 互攻,儒雅薛蟠X面瘫郇昰 明代穿越崇祯与重生厂花完结文[明]狭路相逢 电脑版可戳 手机版可戳 现代新
- 都市言情山海十八完本
- 最新章:125 现代番外(完)
- 闲话妖族,笔落梦生
- 泠河源头的梦笔山林是个神秘的所在,从远古到现今,无人知晓它在世间存在了多久,正如无人数得清它被赋予了多少传奇与梦 一阵清风抚过,繁杂的乔木和灌丛或正常或诡异地摇曳,山峦绵延足有八百里。这里地处人间,却几乎不属于人间,这是妖的世界。如果有哪个胆大包天的凡人敢来到此地,多半要被吓个半死 黑色袍子的狼妖灰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1章
- 玉堂闲话
- 玉堂闲话刘玉堂 作者:刘玉堂所写的《玉堂闲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刘玉堂完本
- 最新章:《》的闲话(代跋)
- 神话情话之人鱼奇缘
-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无情又如何?天理,亦不外乎人情而已。所以神话也许是情话《神话情话》系列由金,木,水,火,土,冥,人,天八部组成《人鱼奇缘》是第一部,五行属水 这是一本很难用男频女频来划分的小说,所苦苦追寻的,是一种人生思考 在修仙的路途上,一念成神,一念成魔。神魔之间,在于本心。欢迎加入书友群6
- 玄幻小说我是跟风狗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有缘再会
- 我在神话复苏中成为神话
- 大劫来临,李拓深陷其中 一路挣扎求生,一路亲眼见证 神话中的人物并非高高在上,人类在危难中的闪光永远不会断绝 仙门大开,门派开府 直升机机掩护羽冠道人施法轰炸 玄门高人催动法术掩护士兵冲锋 剑仙与战斗机将相呼应 禁法,导弹,仙兵,机甲 怪物横行的时代,人类谱写了一段变革的史诗 作者:忧郁的发际线所写
- 恐怖灵异忧郁的发际线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发射
- 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史话
- 曹正文 一、侦探小说的雏形与发展二“世界侦探小说之父”柯南道尔三、侦探小说走入歧途和形成概念四、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五、从欧美侦探到曰本推理六、曰本推理小说史上的文坛三杰七、举起人性旗帜的森村诚一八、曰本的女推理小说家与婚姻推理小说九、反暴力推理与青春派推理的崛起十、世界侦探推理小说流派与特点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章
- 实话实说谈保险
- 实话实说谈保险作者:张一程 作者根据不同的内容,使用了信箱问答、小品故事、三言两语和专论品论等不同的形式,有题而发,有感而起,取材很自由,碰到什么,想到什么,都可写。实话实说,不受字数限制,也不去压抑喜怒,将该说的话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自己舒服,读者痛快。很多人对保险确实太少了解,拥有太多的谬误讯息和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骨头在说话
- 作者:凯丝·莱克斯译者:简伊玲这次案件里的女性死者触动了我,从尸体上我感受到她们的恐惧、痛苦和无助。愤怒和被侮辱的感觉包围着我,唯有挖出那禽兽,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我才能稍稍舒解 作者:所写的《骨头在说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