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传

第九十二章:挥师南下扫三苗


唐兴带着马车队奔草原而去,这几天,草原王满怀焦虑,自从幽州回来的探子,向他禀报了,幽州王兄弟为争王位内讧,相互残杀。最后华夏国出兵平息了叛乱,幽州己归了华夏国,他日夜忧心忡忡,害怕华夏国对草原兴兵。
    这天一个奴仆进帐来报说:“上次来的那个华夏大臣,带着一大队马车来了。”
    草原王听后赶紧迎了出去,看见唐兴分外高兴,通过传话人问:“你如何运来了这么多物品?”
    唐兴答:“这是织锦五百匹,美酒千坛,粮食两万斤,是禹王的厚赐!另外我自己又做了二十顶帐篷,只是比你的大帐小。”
    唐兴说完,又从一木匣中,拿出带鞘的长剑,交给草原王,草原王抽出长剑,只见是一柄闪着寒光的青铜剑,剑身上一条张牙舞爪的龙活灵活现,草原王顿时大喜,爱不释手,焦虑全无。
    吩咐奴仆:“赶快去杀牛宰羊,我要与我最尊贵的兄弟痛饮。”
    唐兴又让草原王安排人和自己的人一起搭建新帐蓬,这些帐篷小搭建的很快,等到煮熟牛羊肉端上来,草原王大帐的周围全成了新的帐篷,草原王的家人非常高兴,跳起了欢快的草原舞。
    草原王令传话人,座在身后不停传转两人的话。
    唐兴问:“王兄何亊发愁?”
    草原王直爽地说:“听说幽州王兄弟相残,华夏出兵,幽州己归属华夏国,兄正为华夏是否出兵草原忧心。”
    唐兴听后知道唐尧在幽州已顺利得手,于是豪气地说:“有我在华夏国,怎么可能兴兵草原,上次回去奏报了禹王和首辅,禹王对你大加赞赏。再说华夏国这次幽州兴兵,是受幽州王之请,只是来晚一步。是首辅亲自带两千精兵,本来可轻易帮幽州王平叛,谁知突兀提前动手,幽州王也是命数使然。唐首辅虽有神鬼莫测之才,但是,他是我的晚辈,对我很是尊重,王兄大可放心。只是上次我对他说咱俩已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时,他提了一条妙策,不知王兄以为如何。”
    草原王说:“不知唐首辅有何妙策?你我兄弟直说无妨。”
    唐兴说:“唐首辅说‘你们俩歃血为盟,只是私交,如果草原王愿与我华夏国结成盟约,是国与国之交。草原地域广袤,人员稀少,易受外族侵扰,如果两国结盟,华夏国出兵保护,方可名正言顺’。”
    草原王听后,异常兴奋,对唐兴说:“怪不得你那晚辈,小小年纪能当华夏国首辅,见识确实是我们不可及得,这样的盟约,我何尝不愿意啊,不知盟约你带来了没有?如果带来,我立马就签。”
    唐兴对草原王说:“结盟后,还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好处。”说道这里,笑眯眯地看着他,不再言语了。
    草原王迫不及待地问:“老兄弟,你能不能把话一次说完,你这样说一半留一半,想把我急死啊。”
    唐兴见草原王非常诚恳,直接对他说:“结盟后,禹王可封你草原王世袭。”
    草原王不解地问:“何为世袭?”
    唐兴说:“世袭就是,你老了有你儿子接替,你儿子老了,有你孙子接替,总而言之就是;华夏国保草原王,永远是你家的。”
    草原王听后,对唐兴感谢不止,急切地说:“这样我们还等什么,赶快先签盟约,签完后,我们还要好好地欢庆一番。”
    唐兴让传话人,将拟好的盟约读给草原王听,盟约中规定;草原的一切习俗都不改变,草原王每年向华夏国以牛马羊纳贡,数量不限。华夏国向草原提供保护,并给与粮食和物品上的援助。
    草原王听到这里,打住话头说:“只要有这些就足够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了。”说完后,拿过盟约,三下两下就签完了。然后哈哈大笑着说:“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这次我们一定要大醉三天。”
    唐兴临行时对草原王说:“王兄最好派几个人,到大都学习制作帐篷的技艺,这样,以后所有的草原人,放牧时都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好住处。”
    草原王说:“老弟说的极是,就让我的两个儿子,带上几个精明的汉子,随你一块去大都吧。”
    唐兴告别了草原王,带着一批牛羊,回到了冀州。唐兴在冀州等了几天后,唐尧才到。唐尧见唐兴将事情办得如此顺利,非常高兴!对唐兴道:“此次平定北番,你当属首功,凭智慧开疆拓土,方为人间正道,我要奏请禹王,为你请功,你带着众多牛羊行动缓慢,明天你就动身回大都吧。”
    第二天送走了唐兴,唐尧召见了冀侯,对他道:“我选了一处要塞,准备建一屯兵邑,在此屯兵一千,这样北疆将一劳永逸,安享太平。”
    冀州侯听后道:“首辅,深思远虑,本侯拜服,要冀州做什么,请首辅示下。”
    唐尧道:“此事以冀州为主,调沇州、青州役工配合你,时间越快越好,我准备留下三百役兵,护卫和帮你建邑,待邑建成,我为你向禹王请功。”
    冀州侯听后,心中自然高兴,北平邑建成,多了一道屏障,又有沇州、青州协助,自己还能得首功,满口答应。
    唐尧又召集了大小统领,对他们道:“谁愿留在冀州,筹建北平邑,自愿的优先,不愿意的决不勉强。”
    最后有三个统领,愿意留下,唐尧令三人此武,有一个梁州人第一,唐尧当众宣布;此人为四等候,北平邑统领。其他两人,为五等侯,北平邑佐领。三人做梦也没想到能封侯,跪地磕头不止。其余的头领,肠子都悔青了。
    唐尧对三人讲:“你三人一正两佐,一定要一心为国尽力,多立战功,禹王自有更大的封赏。我暂时给你们留下三百役兵,你们可有再招三百役兵的权限,从明天开始,你们就自行准备去吧。”
    唐尧给禹王写了一封奏章,对虞苗说:“你先行回大都,向禹王奏明,然后带上二百辆战车,开岁节前到荆州会合。”虞苗得令而去。
    虞苗回到大都,进宫拜见禹王,将唐尧的奏章奉上。
    禹王见幽州和草原都已收复,归入华夏疆域。心中大喜,尤其是建立北平邑的筹划,大加赞赏。称赞唐尧道:“首辅之志不但谋一域,而且谋万世,实天下百官楷模。”
    对虞苗道:“虞侯随首辅南北转战,屡立战功,待三苗平定,凯旋回朝,本王定有重赏。”
    唐尧的七百骑兵,直接挥师南下,赶到了荆州停下来休整。
    荆州的贵族、名流,筹集了猪、羊、鸡鸭、鱼等食品,犒赏大军。
    过了几天,虞苗带着两百战车赶到,唐尧令合兵一处,驻扎城南。
    第二天,唐尧自己骑着黑马来到了大江边,望着这茫茫的大江,唐尧思考着,如何将这近千人的大军渡过江去,如果临时造船,恐怕要耽搁半年以上,到那时三苗之地,蚊叮虫咬,疾病繁生,一旦传播开来,也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望着滔滔的江水,唐尧一愁莫展。他在江岸上来回踱步,就连上游的一艘大船沿江而下都没看见。
    大船的船头上,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人,对着岸上的唐尧大声喊道:“岸上的那位公子可是唐公子?”
    唐尧听到喊声,猛然抬头,见竟然是从三江口顺流而下的那位船主,心中大喜。大声应道:“正是在下,看来我与船主还真是有缘。”
    船主向唐尧大声喊道:“唐公子在此稍等,待我找地方靠岸,再行拜见。”
    大船找了一处水流较缓的地方靠在岸上,船还没停稳,船主就跳上岸来,跑近唐尧,纳头便拜。说道:“自从按恩人的图形加装了船舵,一年多来,很少有人再出事故,恩人不知救了多少人命,真是老天有眼,让我还能再见到你,这次我一定要好好地感谢你。”
    唐尧道:“感谢就免了吧,不知船主能否渡我过江?”
    船主高兴地道:“这有何难,恩人现在上船即可。”
    唐尧道:“这次可不是我一个人要过江,而是要千军人马过江。”
    船主听后,对唐尧道:“恩人作何生意,需要这么多人马?”
    唐尧道:“做为天下黎民谋幸福的生意,人马少了能行吗。”
    船主听后,用惊诧地眼神看着唐尧,猛然醒悟道:“公子莫非就是名满华夏的唐首辅?”
    唐尧微笑着点了点头。船主急忙跪地磕头,口称:“恕小人有眼无珠,失礼之罪,请首辅宽恕。”
    唐尧将船主扶起,对他说:“你我是故人,不必拘礼,当时我说过,有缘我们会再会的。现在我正着急人马该如何过江,你就来了,看来我们的缘分还是很深的,不知船主多长时间能将船上的货物卸掉,回到这个地方?”
    船主说:“首辅如果现在就用,我可马上卸下船上的货物。”
    唐尧想了一会说:“到也不用这么急,你先去卸下货物,十日内,我在此等你。”
    船主向唐尧深施一礼说:“十日之内,我筹集所有的大小船,在此等候首辅。”
    唐尧与船主告别,飞身上马回了荆州。船主望着唐尧远去的背影,难掩激动地自言自语:“我修了几辈子福,认识了唐首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