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妇甜茹糖

第12章


  这天,唐糖正抱着平安和抱着苹果的顾大郎说话,院落突然一阵波动,亮光闪过,四人就被送出了院落,突然从院落到家里,温度相差了有二十度,唐糖和顾大郎忙着给两个孩子穿衣服,等两人忙完孩子,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穿棉袄。
  唐糖和顾大郎最后还是感冒了,温度的骤变加上没有及时加衣服,两人一起感冒了,院落又进不去,唐糖要喂孩子,大雪封了山,两人没有办法,只能一个人喝了一大碗生姜水,穿了厚厚的衣服,点了火炕,窝在炕上,希望能发出汗。
  三天后,院落终于可以进去了,而唐糖和顾大郎的感冒,也好的差不多了。
  “这个……”
  顾大郎张着嘴巴吃惊的看着眼前的一幕,院落一开始只有两百平方大,后来这几个月,经过唐糖巫力的提升,倒是变大了不少,但是那也只有两百五十平不到,而现在,院落最少有五百平,而唐糖之前心心念念的果树,也终于出现了。
  五棵苹果树,五棵梨树,五棵香蕉树,还有五棵桃树。
  除了这二十棵还是幼苗的果树,院落里又多出了两间房子,两间房子空空的,连着原本的六间房子,呈L型。
  “这两间房等我收拾好,打了家具,留给孩子们以后住,你看行不行?”
  行不行?当然很好了!
  “当然可以了,就是不知道院落以后还会不会变大,这次多了这么多土地,你又要忙活很久了,我看我还是和你一起忙活吧。”
  院落变大后,原本被分成六块的院子变成了八块,每块变大了不算,多了一块种果树的地,另一边,多了的一块地上,是十棵黄花梨树和十棵檀香木树。
  现在院落的格局是,阴阳泉的左边,约莫两百五十平被分成四块,第一块还是菜地,菜地里的菜现在品种多了很多,菜地占地约有六十平方,菜地旁边是茅草搭建的鸡窝,鸡窝里现在除了一开始的一公一母两只鸡,多出了很多鸡仔,每天这里都会产出一二十个鸡蛋,除了每天唐糖和顾大郎吃的,唐糖还收了几百个,放在仓库里可以保鲜,等到苹果和平安六个月后,就可以煮鸡蛋,让他们吃鸡蛋黄加米汤了。
  原来靠着院墙的是一小方池塘,现在池塘也变大了,池塘里的鱼也变多了。多出来的,是一块六十平方的树林,树林里是二十棵树,十颗黄花梨,十颗檀木,顾大郎说等开春了,他去山里找找,山里也有一些好木料的树。
  阴阳泉在院子的正中间,阴阳泉也变大了一圈,阴阳泉的右边,两百五十平的土地也变成了四份,阴阳泉旁边的第一块地里就是草药,经过这么几个月的整理,草药的种类也多了很多,临着草药的就是两块专门种稻子和小麦的土地,多出来的一块,因为被多出来的两间房子占了一点地方,只有五十平方大,分别种着四种果树,每种五棵。
  多出来的土地,几乎都是没有东西的,唐糖也没有忙着种地,她在药田里挑了几种草药,让顾大郎提了阳泉泉水,用院落里的厨房烧了一大锅药汤,先和顾大郎给两个孩子洗了澡,然后他们两个大人也洗了热水澡。
  这次她和顾大郎感冒,她一直担心会传染给两个孩子,可是让唐糖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孩子抵抗力都很好,并没有被传染,也或许是之前两个孩子经常出入院落,她经常用阳泉水给他们泡澡的缘故。
  洗了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如今唐糖一家四口穿的衣服,都是空间里的布料做的,唐糖也研究会了缝纫机怎么用,仓库里的布匹太多了,加上顾大郎之前不知道唐糖有院落,买了很多棉布回来让唐糖给自己还有两个孩子做衣服,所以现在,顾大郎一家是看不到旧衣服的,旧衣服都被唐糖做了两个孩子的尿布,差一点做的抹布,剩下的做了拖把。
  对于唐糖的做法,顾大郎没有任何意见,现在两个孩子都睡着了,唐糖整理药田里的草药,顾大郎则在整理菜地,按照唐糖的要求,把菜地里的菜都收了起来,然后种上玉米,家里现在大米和白面都有很多,缺了玉米,因为怕会打仗,所以唐糖还是觉得多准备点粮食好,也是考虑到唐大庄一家会来,多准备一点玉米,以后也好拿出来吃。
  “媳妇,鸡窝不要那么大的地方,我想把鸡窝隔一下,等开春了,养两只猪,再养一头牛,你放心,我肯定天天收拾,不会难闻的。”
  或许是害怕唐糖不同意,顾大郎说完后,还小心的看了唐糖一眼,对于顾大郎说的建议,唐糖是没有意见的,让她倒腾一下药材,她还可以,养家禽,还是算了吧!
  “既然这样,那开春了,咱们去趟县城,买了猪仔和牛,再买一点鱼苗,我还想养几只鸭子,把鸭棚就建在池塘边,在池塘里种点荷花,以后也能吃莲藕和莲蓬。”
  既然准备倒腾,那就多准备点,唐糖这么一说,顾大郎就同意了,开春了两个孩子也大一点了,他们一大早出门,晚上也能赶回来,养这些东西,还是要避开别人的,所以只有他们两个人一起去。
  院落的事情忙活了几天,等把院落里全部整理好,日子也到了腊月二十了,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今年不同于去年,去年过年的时候,一点都没有过年的气氛,今年就热闹多了,唐糖也准备好好的陪着顾大郎过个年。
  腊月二十二的清晨,顾大郎正在院子里扫雪,就听见了敲门声,自从他们一家四口长时间待在院落里开始,顾大郎家的院门就每天都关了起来,顾大郎还从里面插了门栓,就怕别人突然进来发现家里没人,或者正好看见他们出院落。
  “大郎,是我,开门。”
  唐大庄昨天刚回家,回到家就听媳妇说了妹妹交代的话,一联想前些日子在县里听到的消息,一夜都没有睡好的他,一大早就迎着风雪来了妹妹家。
  “是大哥啊,等着,我就来。”
  顾大郎故意的喊了一声,正在院落里修炼巫力的唐糖听到顾大郎的声音,嘴角泛起一丝笑容,一手抱着一个孩子立刻出了院落,把熟睡的两个孩子放到一直烧着火的炕上,盖上被子,就出了房门。
  “大哥快进来,外面冷的很。”
  说着,顾大郎就和唐大庄进了正屋,正屋的厅堂里,烧着一个火盆,唐糖倒了一杯热水给唐大庄,看着唐大庄缓过来了,才问道:“大哥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唐糖对于唐大庄的到来有意外也有一种他肯定会来的感觉,现在看到唐大庄这么早就到了,也猜到了他肯定是一大早就来了。
  “昨天下午到家的,听你嫂子说了你交代的话,我一想这些日子在县里听到的消息,就想着来和你们说一声。哦,对了,这两个拨浪鼓,是我从县里买的,想着两个孩子一人一个还有两双虎头鞋,两顶虎头帽,是你们嫂子做的,给两个孩子的。”
  说着,唐大庄就把身后的包袱打开,递给了顾大郎。
  而唐糖,听唐大庄这么一说,就在心里感慨起来,这要是在现代,有事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在这里,还要亲自走一趟,这大冬天的,还真的不好受。
  “你们也听到要打仗的消息了,我虽然没听到,但是我发现了县里的粮价涨了不少,我这次干活的东家就是开粮店的,听说今年南方的粮食大部分都突然没了,我现在这么一想,估计还真的是要打仗了。”
  唐大庄原本是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可是昨天到家后,听了媳妇转达的话,他立刻想到了,二十年前,朝廷也打仗了,那个时候他还小,可是还是有印象的。记得那一年,也是粮食先涨价,好多百姓都卖了粮食,结果打了三年的仗,饿死了很多人。
  “大哥,你过了年就别出去了,在家里要是真打了仗,咱们还能来得及躲山里不是。”
  唐糖的话刚说完,唐大庄就眼含泪花的看着她,他都听说了,妹妹要替他出兵役的银子,他突然觉得心很疼,是他这个做大哥的没做好,现在还要妹妹贴补。
  “哎,哎,都听你的。我和你嫂子说好了,明年开春,种了地,就来帮你家种,你从小就不会种地,今年你们又新开了地,都靠大郎一个人也不成,等地种好了,在帮你们盖房子。”
  唐大庄的声音有些哽咽,唐糖错开了唐大庄的眼神,她不是原主,原主恨娘家,她不恨,只是把那一家当成熟人,可是这几个月相处下来,经过顾大郎的劝说,她也想开了,这大哥大嫂其实也是好心,顾大郎的确是个合适的丈夫。
  “大哥和大郎你们说吧,我去做饭,大哥瘦了不少,我去炖肉给大哥补补。”
  唐糖怕她继续待在这里会流泪,连忙起身往屋外走,院子的右边是两间泥巴屋子,一间厨房,一间是杂物房,开春准备建的屋子在左边,正好对着右边的两间屋子。
  唐糖用腊五花肉炖了一大锅的白菜,里面放了冻豆腐,泡发好的蘑菇,用铜锅装好,架在小土炉上,又炒了一个大葱炒鸡蛋,还有一碗蒸的腊排骨,三个人,三道菜,都是硬实的菜。
  等唐大庄吃了饭离开的时候,唐糖又拿了一块五斤的腊肉和两只冻成硬块的野兔给他,唐大庄有些羞愧,每次来妹妹家,都要拿肉回去,他真的有些不好意思。
  或许是看出了唐大庄的窘迫,顾大郎直接告诉了唐大庄,他家还有几十斤腊肉和腊肠呢,野兔都是前段时间掉进陷阱和他用套子套到的。
  听到妹夫说了,唐大庄这才接过东西准备回去,顾大郎送唐大庄下了山才转身回家,现在越来越多的消息证实了要打仗,一想到又要动荡几年,他就难过,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