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黑洞

第25章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王辉蹲在地上,双手抱着脑袋放声痛哭:“我好后悔啊!”
  法律是无情。王辉由于好奇心而最后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案情之五:
  现年35岁的张黄堂,是河北省沧州人。今年2月份,张黄堂来到河南省项城县采购塑料鞋底。张黄堂在此无亲无故也就无处走动。吃过晚饭,张黄堂本想先上街闲逛一阵,然后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或录像消磨时光。当他来到电影院附近时,一位小青年迎面朝他走来。
  小青年笑容可掬,先打上了招呼:“大哥,看情形您是生意人吧?”张黄堂见是当地青年主动与他打招呼,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正闲着,无人聊话。现在有了一个伴,张黄堂当然不愿意放弃,连忙回答:“做小买卖的。”别以为是张黄堂自谦,其实是不善言辞。张黄堂只有小学文化,在家乡时,邻居家都不大愿意与他来往。平日缺乏与人交谈,口才自然就平平,仅靠农闲时出来跑些小本买卖,结识的生意人也有限,口才难有进步。不然的话,张黄堂早已过而立之年,怎么会仍是光棍一根呢?
  小青年听口音断定张黄堂是个外乡人,又是孤身一人,心里舒坦多了。谈话也主动多了,三句两句就把张黄堂的情况套了个八九不离十。小青年朝四周巡视一番后,小心翼翼地从裤袋中掏出一叠钞票在张黄堂面前晃了一晃,“要买钱吗?”
  张黄堂一听,当时就呆住了,半晌才醒过神来,“钱,还能买吗?”张黄堂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青年朝前挪动半步,嘴唇凑近张黄堂的耳朵,小声地说:“不瞒大哥说,这些钱是假的。是我的朋友从深圳那边带过来的,保证印刷技术上乘,一点破绽都没有。”随手抽出一张100元面额的新票递给张黄堂。
  张黄堂拿起来凑到眼前反复瞅了瞅,心里直犯嘀咕:怪了,这钱咋和真的一样呢。张黄堂只会直观地简单地认识真人民币,自然,对做工精细、逼真的假人民币就不可能分辨真伪。“这买卖咋做呢?”
  小青年知道买卖有戏,连忙回答:“1:3”。
  张黄堂马上就明白了1:3的含义,从上衣口袋里掏出1OOO元钱,二话没说就交给了小青年。
  小青年迅速数出30张100元面额的假币交给张黄堂。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生意在不声不响中成交。
  张黄堂揣着3O0元假币没有去电影院,而是折回了旅馆。
  躺在床上,张黄堂琢磨起来。只要把这3000元脱手,就可以稳赚2000元钱,抵得上干一年农活。说不定拿这笔钱还可以找到一个四川妹子做老婆。在张黄堂的眼里,四川妹子最漂亮,他发誓要找一个川妹子做老婆。以前兜里没有钱只敢胡思乱想,现在有了钱,就能娶老婆了。想到老婆,张黄堂在床上折腾了一宿没有入睡。
  第二天,张黄堂带上塑料鞋底往家返。当晚落脚在石家庄市车站旅馆。
  天下事真是无巧不成书。在车站旅馆里住着两位来自四川
  的兄妹,而且与张黄堂同在一个楼层。吃晚饭时,张黄堂在饭厅里照见过这一对兄妹。那四川妹子长得水灵劲,当时就把张黄堂看两眼直发直。川妹子见有陌生男人直面盯着自己看,不但不紧张,反而冲着那男人莞尔一笑,倒使那男人不好意思起来。这男子就是张黄堂。毕竟是乡下人进城,张黄堂不敢在陌生姑娘面前表现出放肆,况且姑娘的身旁还有一位小伙子保护着。
  张黄堂匆忙吃完晚饭就回房间休息,刚刚关上房门,就听到有人在敲门。
  张黄堂打开房门一看,站在门口的正是在饭厅里坐在川妹子身旁的那位小伙子。张黄尘连忙把小伙子迎进了房间。
  小伙子入座后,先是一番自我介绍。小伙子自称唐材,四川安县人,在石家庄找工作。张黄堂得知小伙子是四川人,很是高兴,心想也许通过眼前这位朋友可以接识到四川姑娘。张黄堂马上变得殷勤起来,又是敬茶,又是上烟,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个人在东扯西拉中,张黄堂流露出了想找一位四川妹为妻的想法。唐材明白了张黄堂的心思后,来了个顺水推舟。
  “大哥,在街上见到的姑娘就是我的亲妹妹,叫唐丽,今年20岁。这次,我带她来石家庄一是打工赚几个钱,二是为她找一个好婆家。看大哥是一个生意场上的明白人,家境肯定不错。如果不嫌弃,我当兄长的作主,把妹妹许配给大哥。”听到这话,张黄堂感到天降姻缘,满脸堆起了笑容。
  “小弟,是诚心给大哥找乐子吧?”张黄堂虽笑容满面,心中却有些犯疑。世上真会有奇缘不成。千里姻缘一线牵,难道就会把我张黄堂一个穷庄稼汉牵住。
  “大哥不信现在就可叫小妹过来见见。在饭厅,见到大哥后,小妹就发誓要嫁给象大哥这样的青年。这样,我才来找大哥说媒的。”
  唐材说得合情合理,有鼻子有眼的,张黄堂不信还不行,可转念一想,我张黄堂与姑娘仅一面之交,就这副穷酸相,会赢得姑娘的芳心?莫不是七仙女下凡吧?难道这兄妹二人是在演双簧,骗我的钱财不成。张黄堂也是在外闯荡过几次的生意人,世间的稀奇怪事耳闻了不少,对这桩天降的喜事心中还是有些戒备。可说到钱财,张黄堂猛然想起自己兜中的那3000元假币来。自己手中的人民币也不是真的,只要能用它把唐丽哄骗到手,带回家中,待生米做成了熟饭,还怕她飞了不成。
  就在当天晚上,张黄堂将3000元假币全部交给了唐材。张黄堂害怕夜长梦多,连夜带着唐雨赶回沧州。
  唐材拿到钱后,按照与唐丽的约定赶快调换旅馆。唐材拿着现金来到柜台结账时,旅馆服务员发现他手里的钞票全是假的,当场将其扭送到公安派出所。
  经审问,唐材交代:唐而真名叫谭丽,四川安县人。现年20岁。去年,谭丽跟随同村的小姐妹离开家乡,来到绵阳打工。不久,谭丽就厌烦了打工妹那种繁重的劳动和微薄的收入。就在这时,谭丽在大街上碰见了同村的男青年谭村(改名唐材)。谭村三年前就离开了家乡在外闯荡,先是南下广州闯世界,后又北上打天下,却都是两手空空。谭材在外发现许多人靠骗婚发了大财,也想如法炮制。在异乡碰到女老乡后,谭村马上将这一想法与谭丽如此这般劝说,不料,谭丽马上满口答应。二人一拍即合,遂以兄妹相称,结伴来到石家庄。谭材兄妹的第一桩买卖正好碰上了张黄堂。不曾想,骗婚不成反陷身囹圄。
  张黄堂带着潭丽星夜兼程赶回沧州老家时,当地派出所民警已恭等他们多时了。这正是假币换妻反自欺。
  张黄堂、谭村、谭丽三人均因诈骗罪受到劳动教养二年。
  案情之六
  江西省瑞金县壬田镇农民谢荣一贯好逸恶劳。人到中年还不会稼穑,从小就靠行骗谋生。先是凭三寸不烂之舌行骗邻近村民的财物糊口。久而久之。恶名远扬,远近村民见到谢荣赶忙退避三舍惟恐不及。
  谢荣见周围邻里乡亲身上已捞不着油水,只得另想策。他听说,城里人特别喜欢金器,而且黄金价格还在一个劲地上涨,小脑瓜子一转悠,又打起了黄金的主意。谢荣找到邻村的一个铁匠铺,用100元钱央求铁匠打造了三只假元宝。
  今年4月底的一天,谢荣背着行囊,带着三只假元宝南下广东,开始行骗营生。赴广州、下深圳、奔中山,半个月时间里,谢荣行经了8个县市.就是无人问津他手中的“元宝”。眼看囊中钱财所剩无几,不得不准备打道回府了。
  5月3日,谢荣垂头丧气地来到广州增城汽车站购买了一张返程车票,离开车时间还有2个小时,谢荣如无头的苍蝇一样在车站里瞎转起来。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归。
  忽然,谢荣看见在一棵大树下站着一位中年男子。看装束象是外地来的生意人。凭着多年行骗的经验。树荣断定此人是“大款”,赶忙凑过去主动与中年男子搭起话来。
  中年人也不介意,很和善地与谢荣聊起天来。
  聊了一会儿,谢荣从兜中摸出一只“元宝”来,举到中年人面前晃了一晃。
  中年人见是黄灿灿的“元宝”,双眼都发直,马上露出惊讶之色,连忙问谢荣:“这东西是从哪来的,是真的吗?”。
  谢荣见中年男子情有所钟,赶忙摇动起三寸不烂之舌。
  “这次我来广东真倒霉,到深圳买股票把血本都搭进去了。现在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忍痛把家传的宝物卖掉,买车票回家去。”谢荣不愧是行骗的行家里手。虽只有初中文化,但编起词来却能入木三分,令路人落泪。
  中年男子马上就被谢荣的话感染住了,露出了同情的脸色。谢荣见中年男子心有所动,继续编起故事来。如何只身携带巨款来深圳炒股票;如何失手赔进血本;如何沦落街头,故事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如真的一般。
  看来中年男子真有些相信谢荣编造的故事,接过“元宝”在手中掂了掂,在耳边听了听。谢荣赶紧在一旁介绍“元宝”得来如何不容易,如何保值,如何区别真假,仿佛成了一位鉴定专家。中年男子听得直点头。
  谢荣清楚眼前的中年人一点黄金常识都没有,只要再稍加点火候,买卖就可成功。谢荣如叙家常一般又讲起自己的奋斗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