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册

第26章


  那时候,梁五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吃过大盘荆芥么?这是多么傲慢的一句话呀(在平原,谁都知道,说“荆芥”不是荆芥,指的是“见识”。)!就这么一句话,说得一村人侧目而视。在人们心里,老蔡是支书,是村里第一人。他连支书都看不上了,他认为他的“见识”已超过当年的“上尉军官”了。那么,他还会看上谁呢?就此,村里人就不高兴了,谁见了他都翻白眼。
  梁五方实在是太傲造了。那时的梁五方就象是个“红头牛”,说话呛人,他几乎把一村人都得罪了。他很忙啊,每日里骑着一辆(他自己买零件组装的)自行车,日儿、日儿地从村街里飞过,车瓦上的亮光一闪一闪地……很扎眼!可他浑然不觉。
  后来,有一天,梁五方突然在村街里拦住老姑父,说:老蔡,女方催了,我想把婚事办了。老姑父随口说:办呗。五方说:我兄弟三个,就一处宅,没房子。老姑父说:你不是九爷的徒弟么?老姑父知道,九爷早已不认他这个徒弟了,可老姑父就这么说,也是想杀杀他的傲气。可梁五方却说:哼,我龙麒麟都盖了……你给我划片地方,房子我自己盖。老姑父说:这事,得商量商量。五方说:你商量个啥?随便给我划一片就是了。老姑父气了,说:这能是随便的事么?说着,老姑父伸手一指,说:我给你划这儿,你愿么?梁五方看了看,说:这可是你说的。行,就这儿。
  这么一来,老姑父愣了。他指的是村街旁边的一个沤麻的水塘。塘里曾经沤过麻,一层蠓虫,还有大半坑子水呢……老姑父摇摇头,笑了。他觉得这是句玩笑话。一个大水坑,半坑子水,怎么能盖房呢?别说是他一个人,就是一村人,也不可能在一个大水塘里盖起一所房子呀?于是,他说:行啊,你要有本事,你就盖吧。
  大凡傲造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一村人都没想到,奇迹出现了。
  经过了两个冬、春,梁五方真的就在那个垫起来的水坑里盖起了一栋房子。而且,这房子竟然是他一个人盖的。一个人,不央人,不求人,独自盖起了一栋房子,这已经很让人吃惊了。那年月,更让人眼黑的是:他盖的还是一砖到顶的三间新瓦房!
  不过,最初的时候,村里人谁也没在意,仿佛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就那坑水,他是一年也挑不干的,更别说盖房了。可梁五方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仍是不慌不忙的,每天按时下地干活,闲时就蹲在坑边发呆……每逢有村人走过,就笑他:准备盖房呢?去月亮上盖吧。
  他“哼”一声,也不说什么。
  可是,突然有一天,傍晚时分,人们听到了“轰轰轰、吐吐吐……”的响声,惊得一村人都跑出来看。原来,梁五方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一个带有长管子的水泵!他不但弄来了水泵,那时村里没电,他还弄来了一台小型发电机,全是人们没见过的“洋玩意”!这边“轰轰轰……”,那边“吐吐吐……”于是,一夜之间,那水就抽干了。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在我眼里,梁五方简直就是个神人!我蹲在那水坑边整整看了一夜,那样的一个皮管子,怎么就把水吸出来了呢?五方的行为给我带来了无限遐想。也许,正是从这一天起,我心里才长出了要飞出去的翅膀。
  在平原的乡村,人跟人太密,你要是私下了做了什么事,是瞒不住人的。后来,村里人终于打听出来了,原来梁五方用的抽水机是从县供销社借来的。县供销社主任的女儿出嫁,请梁五方给打了一套家俱。当家俱打好后,主任给他工钱他不要。主任说,这不合适吧?拿着拿着。这时,梁五方说:王主任,工钱我是不会要的。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你那水泵借我用用。王主任先是一怔,说水泵?我这儿有水泵么?五方说,有,我看了。新进的,就在供销社后院。于是王主任大手一挥,说:用。你尽管用。
  可水泵是借来了,没有电。梁五方真聪明啊,他只不过是从李月仙那里拾了句话,就又用上了。当年,在桥上临分别时,李月仙曾经告诉他,她老舅是县电影放映队的,到时候约他一块去看电影。于是就托李月仙找了她舅,借来了县电影队的发电机……
  一个人,不让任何人帮忙,独自盖起了一栋房子。你可以想像他傲造到何等程度?!那时候,梁五方如果张张嘴、低低头,说句求人的话,村里人是会帮他的。可他就是不说这句话,他谁也不求,就一个人闷着头干……冬天里,他一个人拉土,一车一车地垫那抽干了水的大坑。有时候,李月仙也会跑来,帮他拉拉捎儿什么的,他还不让,说:走,你走。
  就这么经过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当他把那个大坑先垫起来了一部分之后,就开始张罗着扎根基盖房了。连地基是他一个人夯的,他整整夯了一个冬天。他先用小石础础上几遍,再用木夯来夯(连木夯都是他自己做的)。每天夯一遍,让地基往下辄辄,再夯,一直到夯实了为止;砖也是他一车一车从东村窑场上拉来的,哼着小曲,汗如雨下……那时候,他还买不起房顶上用的瓦板,就用“栈子棍”代替。一般匠人把找来的木棍破成一节一节的就是了,因为上边还要糊一层泥。五方讲究,他用的“栈子棍”都是他用找来的旧木料或是砍的粗树枝一根根挑选出来的,先是劈成一节一节,尔后再把这些砍好的“栈子棍”一捆一捆地垛起来,浇上水“醒醒”,等风干了的时候再刨一遍,每一根“栈子棍”都刨的平平展展、四正四棱的,就象是艺术品。这些准备工作他做了很长时间,等一切都备齐了,才开始铺地砖扎基础,一层一层往上垒。砌墙的时候,他也是有讲究的,每天只垒三层。更让人眼热的是,他居然跑到县上,不知从何处倒腾来了几斤糯米。那年月,这可是拿钱都买不来的稀罕物啊!他找一大锅熬了,全都浇在沙灰里砌墙用……人们见了,觉得可惜,说:五方,你盖金銮殿呢?!他说:没听九爷说,过去地主老财盖房,都这样。人们听了,恨恨地。等扭过头去,走上几步,回身就是一句国骂:xxx(草泥马)!
  最后到了上梁时,人们觉得他总是得求人了吧?不然,那梁怎么上?可他还是不求。他借来了滑轮,一头吊在滑轮上,固定好了一处,再去搞另一处。那一天很多人围着看,看这狗日的怎样把梁放上?那是午时,阳光热辣辣的,我觉得在人们的目光里,抖然生出了很多黑蚂蚁。蚂蚁一窝一窝的,很恶毒地亮着……可是,梁五方,一个人,居然,他居然就把梁吊起来,放正了。这人太……他,他在房山的两头都搭上梯形的架子板,房山的一头留上豁口,尔后把梁木的一头用粗铁丝拦两道箍儿(他是怕滑脱了),再挂上钩子,用导链慢慢吊起来。他吊的时候,非常小心,一链一链地往上吊,待梁竖起来时再慢慢靠近豁口,有豁口的这一端先靠上,那豁口的斜度是他计算出来的,刚刚好。尔后再用滑轮去吊另一头……最后再把房山一头的豁口用砖重新补上。
  众人一片沉默。人们说,这人太毒了,他连自己的兄弟都不用啊!
  这一次,九爷真生气了!九爷背着手围着村子整整转了三圈!碰见老姑父的时候,他一跺脚,说:老蔡,毁了。毁了。你说,我怎么教出来这么一个徒弟?!
  老姑父也跟着摇摇头,说:是个能人。
  我告诉你,在平原,人要是太“个涩”了,就会受到众人的反对。有一段时间,村里人暗地里都叫他“长脖子老等”,这是一句土话,也就是昂着头的“鹅”。那是说他头扬的太高了,眼里没有人!
  在这个世界上,你以后会遇到许多“个涩”的人。“个涩”不一定就是缺点,但“个涩”肯定是人群中最难相处、最不合群的一个。梁五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是谁站在他的面前,只要说上三句话,你马上就会觉算得你傻,脑子不够用。你说,在这个世界上,谁愿意当一个傻子呢?
  就这样,他真的是一个人,硬是把新房建起来了。等新房盖好后,他让李月仙来看房子,李月仙抱着他的手,一个指头一个指头看……她哭了。
  梁五方是第二年秋天结的婚。他结婚时,因为盖房加上置办家俱,他把挣来的所有干私活的钱全都花光了。所以,结婚时,他只买了两瓶酒、两盒烟,一挂鞭炮,仍是不请村里一个人……这怕是世界上最吝啬、最简约的一个婚礼了。李月仙是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接来的。那鞭炮还是我给点的,两人骑着自行车到新房门口时,我眼巴巴地说:方叔,我放炮吧?
  梁五方看了看我,终于说:好,丢儿,放吧。
  那天夜里,只有我一个人听房……我悄悄地把窗纸用唾沫湿了一个小洞儿,只见一盏油灯下,两人脸对脸在床边坐着,五方拉着李月仙的手说:月仙,你信我么?
  李月仙说:我信。
  梁五方说:只要你信,我不管傍人说什么。
  李月仙心疼地说:你瘦了。
  梁五方说:没事,我浑身是力。
  接着,他豪迈地说:你就可劲给我生孩子吧,一个孩子一处宅!
  李月仙笑了,说:龙,还是麒麟?
  梁五方倒楣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
  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个词:“运动”。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繁荣开放的时期,肯定不知道什么叫“运动”?“运动”这个词,在一定的时期内,加上前置定语……是有特殊含意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