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卿不畏辛劳,自愿去襄阳督师,朕心甚慰。”
武英殿中,崇祯安然直视杨嗣昌,眼中略有赞许。陈新甲此策的确奏效,事一传开,弹劾杨嗣昌的折子果然少了许多,皇上这几日爱答不理的态度,也好似缓和了一些。
“为国分忧本是臣分内之事,何谈辛劳。”杨嗣昌低着头,恭敬地说,“陛下不究臣举贤不力之责,仍愿予臣以重任,臣怎敢不竭心尽力,报答陛下的信任。”
“爱卿言重了。”崇祯淡淡一笑,算是回应,“卿新赴襄阳上任,想来该有诸多不便,有何要求,尽管提来便是。”
“多谢陛下替臣顾虑。”杨嗣昌欠身道,“因索贿一事,襄阳官吏少去了不少,臣请求带几位能臣同去,以补空缺,不知陛下可否应允。”
“卿看谁可用,尽管带去便是。”崇祯欣然应允。
“谢陛下。”杨嗣昌道了谢,顿了一顿,又道,“左良玉左将军此战虽败,但其人有大将之才,宜重用,臣建议加封其平贼将军称号,以示鼓舞,促其再破贼军。”
“嗯……言之有理。”崇祯稍作沉吟,亦无异议,“此事卿可择日去办。”
“是。”杨嗣昌低着头,眉眼间显得很是谦顺,“除此两件之外,臣也无他求。陛下若无事,微臣就先告退了。”
“且慢。”崇祯直了直身子,正色道,“有一事,朕需嘱咐爱卿知晓。”
“陛下请讲。”
“平寇之策,是抚是剿,朕全权托付于卿,卿自可视情况而行,除却一件以外。”崇祯眼一眯,脸上透出一丝冷意,“张献忠与李自成二贼,惊扰祖陵,抚而又反,此番决不可再轻恕,若得机会,必当尽剿全歼,你可明白?”
“臣谨遵陛下旨意。”杨嗣昌躬身一拜。
“嗯,好。”崇祯点点头,又缓下了神色,从案上捻起一张薄纸,示意夕照交予杨嗣昌。杨嗣昌接过薄纸,只见纸上寥寥数字写得行云流水,走笔飞白,粗看来应是一首短诗。
“卿且念来听听。”崇祯眼眸中微含着笑意,松下身子,倚上椅背。
“是……”杨嗣昌清清嗓,朗声念道:
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
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
杨嗣昌一边念,双手一边微微颤抖着,待目光移至落款处“赠督师辅臣嗣昌”几字时,更是动容不已,几欲落下泪来。只听案后崇祯温声说着,语气是面对朝臣时少有的柔和:
“辅臣出外督师,古往今来实不常有。今写数字为卿赠行,愿卿马到成功,一举荡平贼寇,朕在京城等待着卿凯旋的那天。”
“谢……陛下……”杨嗣昌双膝一跪,将这重似千金的薄纸小心捧着,深深磕了个头,一句谢陛下说得悠悠颤颤,字字声浓,与方才那淡如凉水的谢大相径庭,令龙椅边的夕照也不禁生出些许感慨。杨嗣昌入朝多年,每每他入宫觐见,夕照一向在旁。在夕照看来,杨嗣昌内心之城府相较温体仁,只怕还要深上三分,那一举一动,一言一笑,多多少少都透着理智而缜密的算计,从不曾似今日这般真情流露。或许是这纸鲜有而莫大的恩赐打动了杨嗣昌算计之下的真心,激起了那尘封已久的一腔热忱;又或许是在这地位岌岌可危的当口,这首暗示着皇上圣眷不减的短诗终令他心中大石落地,以至于下意识地放开了平时的谨慎与戒备罢。而皇上面对朝臣一向也是内敛克制,平淡寡言,甚少有如今日一般心意切切,话语殷殷。难道即便是杨嗣昌身上背负着诸多怀疑,皇上仍对他的才能寄予着厚望?还是那些怀疑于皇上根本不那么重要,仅凭他此番的主动请缨,便足以一笔勾销?又或是这殷殷切切不过是虚像,皇上只是为了剿寇大计的成功,用这般方法给这位新督师更多一分的压力……饶是夕照揣测了种种可能,但面对这一幅君慈臣恭,和谐至极的场景,他也着实辨别不出到底哪一种可能,才最接近那个只存在于皇上以及杨嗣昌心中的,隐秘的真相。
二
尽管背负着皇上莫大的期待,但杨嗣昌赴任襄阳后,剿寇进展却不如想象的那般顺利。张献忠趁官军尚未重整完毕,已进入陕西四川交界之处,似乎是准备入川以图发展。官军各方围追堵截,却连连失利,湖广巡抚方孔炤领兵追剿,竟败至全军覆没,接二连三的败绩给新任督师杨嗣昌结结实实地送上了一个下马威。杨嗣昌本就不曾有实地督导军队的经验,遇此境况,更是一筹莫展,急招他一直以来最看好的将领左良玉,前来总督府议事。
左良玉一向在外征战,甚少回京。此番亲身来到襄阳,杨嗣昌才真正见到这位传言中的猛将。左良玉其人与他斯文儒雅的名字可谓是天壤之别,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威猛相较传言中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行事做派毫不谦谨,言谈举止礼数不通,他的粗莽也是大大出乎于杨嗣昌的意料之外。抵达总督府后,左良玉草草行了个礼,便径自坐在椅子上,粗声粗气地说:“大人唤下官来有何事?”
杨嗣昌见他这般行事,面皮一抽,好歹稳了稳情绪,只叫小厮把一封文书交予左良玉。“这是最新的战报,将军请过目……”
“大人如何叫我看这个!”不等杨嗣昌话音落,左良玉便一把推开文书,大声道,“下官不识字,看不懂这蜘蛛爬,大人有事直接说便是!”
“……”杨嗣昌愣了一愣,随即眼睛一眯,皱起了眉头——好个草莽将军,居然目不识丁!难怪如此粗鲁无礼。他从小厮手里收回文书,心中涌起些许不悦。不过细想来,目不识丁的草莽将军却这般战功累累,应是更有他的过人之处才是。思量到此,杨嗣昌便又展了展笑容,安抚左良玉道:
“本官事先不知,将军莫怪。”说着,打发小厮下去倒茶,接着又道,“既如此,战报不看也罢,总之大抵战况,将军想必也是清楚的。”
“那是自然。”左良玉倒也不客气,“不瞒大人说,下官此来,也有事想与大人商议。”
“哦?将军所为何事?”
左良玉前倾起身子,颜色一正,说道:“大人在初到襄阳的誓师会上曾言,陛下的意思,是要全力尽剿张献忠,不再招抚。既是不言抚了,便请大人派下官领兵从汉阳直接入蜀,绕到流寇前方阻击,必可大获全胜。”
小厮奉上茶来,在杨嗣昌与左良玉手旁一边各摆上了一杯。杨嗣昌呷了口茶,不动声色地思考了半天,方才点了点头,缓声说道:“嗯……将军所言有理,可派贺人龙领一队人马前去堵截,将军还是先留驻襄阳附近,以防张献忠佯作入蜀,实则仍是意在湖广。”
“单一队人马,又怎截得住他?!”左良玉闻言,声音立时提高了八度,震得杨嗣昌耳朵嗡嗡作响,“兵合则强,分则弱,张献忠兵马日日壮大,每战无论大小皆不可马虎,只分一队人马去截,大人未免太儿戏了!”
左良玉言语直来直去,半点不顾情面,饶是杨嗣昌再好耐性,也禁不住心火直冒。他脸色一冷,勉强压下怒气,耐心解释道:“将军所言虽有理,不过张献忠长期盘踞中原,未必当真愿意入蜀,此番他或是折返湖广,或是改道陕西,皆不无可能。将军麾下乃是我军主力,若尽数入蜀阻截,届时流寇却未入蜀,又当如何是好?依本官之见,还是应遣他人领兵入蜀堵截,以奇招摄敌,而襄阳主力仍需镇守此处要害,再调陕西军把守流寇入陕之路,方是围剿正途。”
“大人的部署看似万全,可这一来湖广陕西都布重兵围堵,唯有入蜀阻截一队薄弱,这不正是绝贼后路,将其逼往蜀地吗!”左良玉才不管杨嗣昌脸色如何,毫不掩饰地急急说道,“流寇如今最缺的是军饷,湖广陕西已是无粮可掠,他们不入蜀,又能何往?蜀地富庶,若任其入蜀,正好似放鱼入水,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况且下官所领乃是主力剿兵,若如此只守不战,张献忠何时可灭?为今之计,当出其不意,以攻代守,迎面重创,方是御敌之道!”
“可若主力尽去,襄阳空虚,张献忠果真复还又当如何!”
“那也要比放他入川的好!”
杨嗣昌嘴唇一抿,双眉一压,忽然间不再开口,只有脸色愈冷。主张已是条条分明,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再这么争辩下去也无意义。况且面对这个戎马半生,身经百战的将军,哪怕他只是个目不识丁的草莽,一向是纸上谈兵的杨嗣昌暗地里也确实缺些底气。只见他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稳稳放下,方才抬起眼,嘴角不经意间挑起一丝诡异的笑容,开口从容不迫,却似话中有话:“左将军这般慷慨激昂,想来该是有必胜的把握了。既如此,便依将军计行事罢。陛下不日即将下旨为将军册封称号,将军可要小心行事,切莫辜负了陛下的期待。”
左良玉蓦地一怔。即便他是个粗人,也能隐隐觉出杨嗣昌此言不善。不过只是一瞬,左良玉便展了神色,冷冷一笑,起身抱拳一礼,言语间毫不示弱。“胜与不胜,自是下官一肩承担。大人既是允了,那下官即刻便准备启程,就此告辞。”说罢,头一扭,大步离开了总督府。
小说推荐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
- 崇祯封神
- 喜欢黑山老妖的读者将就一下吧 作者:屠神龙所写的《崇祯封神》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屠神龙完本
- 最新章:新书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 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 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粉丝群 414450807欢迎来玩,永远有效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无弹窗
- 历史军事轩樟完本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聊天群
- 崇祯二年末,只能和当下人聊天的系统,向魂穿崇祯皇帝的胡广下达了第一个任务:给京师城外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 胡广:你这垃圾系统,只能聊天,就让朕给城外的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完不成还要抹杀,疯了么 群号306779547,欢迎进群聊天跑龙套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聊天群》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穿越架空叫天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 崇祯本纪
-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魏忠贤,你是把好刀 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 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 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 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 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 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 穿越架空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
- 大明之崇祯大帝
- 【历史新纪元脑洞风暴征文】参赛作品(免费火热历史爽文)崇祯十七年二月,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李自成大兵压境,文武百官争相卖国求荣 正是内忧外患,亡国灭种之时,且看身为穿越者的崇祯大帝朱由检如何重振大明河山 作者:檀芸所写的《大明之崇祯大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檀芸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