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战术学

第60章


根据情况,指挥列车继续前进,或者用附近隧道规避,或者就地停车,人员迅速下车疏散隐蔽。当遭敌核、化学、生物等武器袭击时,应当立即发出警报,迅速穿戴防护器材,紧闭门窗,组织灭火,救护伤员,快速通过受染地域。当铁路遭到破坏或者遇到障碍时,应当立即停车,迅速查明情况,报告上级和军事代表,组织力量抢修或者排除。在短时间内不能修复或者排除时,应当及时根据上级指示行动。水路输送,当航行中遭到敌空袭时,船队通常实施规避航行,并组织火力掩护,空袭后立即组织力量抢救伤员,修补船舶,并将情况报告上级。当有水雷或者沉船等阻塞航行时应当绕行。
空中输送,航行中飞机若发生故障或受损、受伤,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服从指挥。指挥员应将情况简明迅速报告上级,并根据上级指示和当时情况,定下按计划飞行或返航迫降的决心。如需迫降,所有人员应坐好,系好安全带(若无安全带应就近扶牢机上扶手或其他设备)。迫降前由机组人员打开机门和紧急舱口;迫降成功后,人员迅速离开飞机。当飞机遇较大气流左右摆动时,机内人员应在座位上控制住舟体,避免东倒西歪发生混乱。若前舱失火,应迅速报告机组,并判明失火原因。若火势较大一时不能判明原因时,应协同机组人员打开舱门,将前舱人员转人后舱,若货舱失火,应及时报告机组人员,协助机组人员灭火。若灭火无效,应将货物抛出机外,配合机组人员采取紧急措施
(三)卸载:卸载是输送的最后阶段。能否迅速、隐蔽、安全地实施卸载,对保障步兵分队按时进入集结地域、适时投入战斗或转入行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铁路输送,当列车接近卸载地域或接到卸载的预报后,应向有关人员传达卸载地域的敌情、社情、卸载站的条件、预期到达卸载站的时间和卸载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并指示全体人员迅速做好卸载准备。列车到达卸载车站后,指挥员应率领有关人员前往卸载指挥所,报告卸载准备情况,听取卸载指示。在卸载指挥所的统一指挥下,派出警戒和调整勤务,区分各分队的卸载地点和通往集结地域的道路,指挥分队按照先易后难,先轻后重、先人员后物资装备的顺序迅速卸载。卸载后,应清理现场,消除痕迹,尽快离开卸载点,进人集结地域,做好换乘、行军或战斗准备。卸载中如遭敌空袭,应按上级命令上车变换卸载地点或迅速撤往最近的隐蔽地隐蔽,并留置警卫哨负责对技术装备和物资器材的警戒;如遭敌地面突然袭击,应迅速利用建筑物、车体和有利地形,实施坚决、勇猛的反击,并及时将情况报告上级。
水路输送,当船舶驶临目的地后,指挥员应进行简短动员,交待下船注意事项;组织整理装具,清点武器装备;下船勘察卸载码头、进出道路及分队集合地点。卸载时,应按先人员后物资装备的顺序实施。卸载过程中如遭敌空袭时,应视情况立即停止卸载并迅速利用地形隐蔽,待空袭过后继续卸载或在上级火力掩护下强行卸载。完毕后,应向上级报告,根据命令迅速离开码头,隐蔽进入集合地域,清点人员、武器、弹药、车辆和物资等,并做好战斗准备,待命行动。不能在原定地点卸载时,应当按照上级命令行动。空中输送,听到或看到降落信号后应做好下机准备。飞机着陆后,应按照装载相反的顺序卸载。下机后,指挥员应清点人数、武器及物资器材,并组织人员迅速离开停机位置,进至指定集合地域。
第三节宿营
宿营,是指部(分)队离开常驻营房遂行各种任务中的临时住宿,其目的是使部(分)队得到休息和整顿,为继续行军或战斗做好准备。宿营分为舍营和露营。根据情况,也可采取两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宿营。舍营是在房舍内的宿营,是宿营的主要方式。露营是在房舍外的宿营,通常在无房舍或不便舍营时采用,可根据情况采取架设帐篷、搭棚或挖洞,挖窖等方式进行。宿营随着行军、作战的需要成为部(分)队不可缺少的行动。
古代宿营以帐幕露营为主,配置与阵法一致,一般不在复杂地形上宿营,营区周围以木栅、挖沟筑垒设置障碍,并规定宿营纪律,派出警戒,利用各种简易信号报警和应变。近代,由于城市、居民地的发展,舍营得到了广泛采用。但在一些国家,为了提高部(分)队的机动和应变能力,继续采用露营方式。现代,随着武器装备特别是侦察技术的发展,宿营更加注重隐蔽伪装,疏散配置,并构筑工事,组织对空警戒和各种防护措施,灵活采用各种宿营方法。我军步兵在历次战争中,根据战斗需要组织宿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宿营时,注意选择隐蔽和便于机动的地形,利用人民群众的掩护,秘密进入舍营地域,不久住一地,常夜行晓宿,露营与舍营相结合,严密组织各种警戒和保护,等等。宿营具有条件简陋,环境复杂,居住分数,指挥不便,受敌威胁等特点。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战斗的连续性增强,战斗间隙短暂,宿营与战斗的联系更加紧密,组织宿营更加复杂,受敌威胁进一步增大,组织有效防护将更为重要。因此,在组织宿营时,要充分利用地形,疏散、隐蔽地配置,构筑必要的掩蔽工事,加强侦察、警戒、防空和伪装,严密组织对敌核、化学、生物和燃烧等武器的防护;有敌情顾虑时,还要预先制定战斗方案,加强值班,做好随时抗击来自地面和空中敌人突然袭击的准备,确保分队安全休息和迅速转入行军、输送或者投入战斗。
一、选定宿营地域:步兵宿营地域通常由上级确定,单独宿营时可在上级指定的地区内自行选定。自行选择时,应视敌情、地形情况,按照小集中、大间隔的要求,灵活采用预先选择和临时选定两种方法。预先选择,通常由指挥员先在图上确定宿营位置,然后派出设菅队(组)预先进入宿营位置,负责侦察地形,进行宿营准备。临时选定,一般是在敌情颐虑不大、地形有利和分队战斗后急需休整的情况下实施。宿营地域通常具有下列条件:有适当的地幅和良好的地形,便于疏散隐蔽地配置;有充足的水源,便于饮水、用水;有良好进出道赂,便于机动和迅速投入战斗。避开洪水道、油库、高压电源和易崩塌的危险地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避开严重的感染病区、传染病区,以便卫生防疫等。夏季宿营地域应选择在比较干燥、地势较高、通风良好、蚊虫较少的地方;冬季应根据风向和距燃料、水源的远近等情况确定宿营地域,尽量避开易被积雪掩埋的地点,以免风雪埋没帐篷或遮棚。
二、确定宿营部署:宿营部署是宿营时对兵力所作的部署。步兵进至宿营地域后,指挥员应根据敌情、地形,宿营时间、宿营方式和行军序列确定宿营部署。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住宿地的部署(兵力配置),二是宿营警戒部署。住宿地部署主要包括区分各分队宿营地,选择紧急集合场和紧急疏散地域。住宿地部署的样式有两种:一是长方形部署。通常在无敌情顾虑和敌情顾虑较小、宿营时间较短时采用。通常措行军路线将各分队疏散配置于狭长地域。二是环形部署,通常在敌情顾虑较大、宿营时阿较长或分队位于待机(集结)地域时采用,应尽可能离开行进路线,将各分队疏散配置于便于隐蔽、便于警戒和便于快速行动的环形地域。露营时,应利用地形地物,以班、排为单位疏散配置。
舍营时,应根据房舍条件,尽量按建制分配住房,通常以连、排为单位,尽量配置于居民地边缘区的房舍内,并离开重要岔路口、桥梁和有明显地物的街区。车辆配置在建筑物外面便于隐蔽的地点,并严密伪装。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通常将步兵分队部署在受敌威胁较大方向的外侧,将火器分队部署在宿营地内侧便于发扬火力的地域,指挥所位于宿营地中央附近。乘车行军露营时,可安排适当人员在车上住宿,其余人员利用制式和就便器材或者挖掘掩体宿营。车辆应疏散隐蔽地停于露营地域便于机动的位置。紧急集合场应选择在宿营地内或附近便于集中的地方。紧急疏散场应选择在便于疏散隐蔽的地点。露营警戒部署主要包括观察报知勤务的派遣,班哨、步哨、游动哨、潜伏哨和警卫哨的部署。
三、组织侦察、警戒:为保障分队顺利、隐蔽进入宿营地域,安全实施宿营,在有敌情顾虑的情况下,分队在进人宿营地域之前,应首先组织对宿营地域进行侦察、搜索,查明情况,并对水源进行检查和警戒。进入宿菅地后,指挥员应迅速指定对空观察哨和值班火器(分队)。根据情况向有敌情顾虑的方向派出班哨、步哨、游动哨和潜伏哨。在任何情况下,宿营地内都应派出警戒哨,严防敌人突然袭击和敌特破坏。派出警戒的数量和距离,根据敌情、地形和分队展开所需时间而定。连(排)在上级编成内宿营时,通常不单独组织宿营警戒,只派出警戒哨。摩托化行军宿营时,应加强对车辆的警戒。
四、组织休息,搞好管理
1.清整宿营位置。对选定的位置应组织人员进行修整。在夏季通常应铲除杂草,平整土地,开挖排水沟,燃烧草艾驱除蚊虫。冬季应利用就便器材设置挡风墙,采集燃料,搜集干燥的茅草、树叶和细枝条铺设地铺等。
2.架设帐篷、挖掘厕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