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天子赵祯传奇

第十九章 南方平叛(二)


庆历四年,宋仁宗召拜陈执中为参知政事。庆历五年,封陈执中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至此,陈执中登上了大宋王朝宰相的宝座。
    陈执中,字昭誉,大宋名相陈恕之子,北宋洪州南昌人。真宗时以父荫封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
    陈执中在梧州任职期间,真宗皇帝年事已高,且染病在身,但大臣们都不敢建议立太子。只有陈执中上奏《复古要道》三篇和《演要》三篇,在《复古要道》中,他建议皇上早立太子,以安定国本。
    在朝廷上,真宗要陈执中从衣袖里拿出《复古要道》,让群臣提意见,众臣都齐声赞好。真宗又指陈执中衣袖笑问:“你还有更精彩的在里面么?”
    这时,陈执中又从袖间拿出《演要》来,大臣们读后也齐声赞好。陈执中此次上奏,大胆说出王公大臣们想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真宗皇帝欣然纳谏。因此这位苍梧知府的奏章,也引起了此时还未立为太子的赵祯关注。
    此后,陈执中在官场上顺风顺水,一路高升,先后官拜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徙江宁府、扬州,再迁工部郎中,改任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又以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改任尚书工部侍郎、陕西同经略安抚招讨使。
    第二年,又拜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逾月复官。迁吏部、观文殿大学士。
    狄青出身行伍,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太会逢迎人。有一回,狄青从西夏打了胜仗回到京城,宰相陈执中为了拉拢他,亲自率文武百官前来迎接大军,表示祝贺。
    狄青很高兴,连忙摆了盛宴款待大伙。但他并没有特别恭维陈执中,敬酒的时候,反而先与欧阳修碰杯。
    这小小的无意之举,一下激怒了宰相陈执中。陈执中心想,狄青这小子,真是给脸不要脸,我堂堂宰相前来迎接你,你居然不把老夫放在眼里,这分明是居功自傲,不把我这个当朝宰相放在眼里。从此,陈执中就对狄青怀恨在心。
    待众人散去后,欧阳修劝告狄青,如今怠慢了宰相,要当心祸从天降。狄青一愣,随即哈哈一笑说:“我哪里怠慢他了?皇上英明,我心正身正,何惧之有?”事实上,狄青也确实光明磊落,后来的日子里,尽管陈执中总想伺机报复,却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而不得不作罢。
    宋仁宗皇佑四年,狄青奉命跟随范仲淹征讨西夏,在渭州保卫战中,一举扭转战局,并在战争中屡立奇功。班师还朝的时候,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堵在路上,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卫国大英雄“狄天使”。狄青马不能行,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向路边成千上万的百姓们拱手致意。
    哪料想,这场面却被陈执中知道了!他立刻进宫对仁宗上奏章说:“狄青已深得民心,如果不除,必成大患!”仁宗一惊,惊慌道:“此话怎讲?”这样,陈执中就把狄青受到百姓拥戴的情形,添油加醋说了一番。仁宗听后,摇摇头说:“狄青是忠臣,不会谋反。”陈执中当即回应道:“恕臣下斗胆直言,太祖何尝不也是周世宗的忠臣啊!”
    这话说中了仁宗的痛处。当初,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员虎将,周世宗死后,因后周皇帝年幼,赵匡胤就在手下将士的簇拥下黄袍加身,夺了周家的天下。那时候,赵匡胤曾痛哭流涕,对后周众臣说:“我实在是万不得已啊!”,仁宗心想,这个狄青,会不会也“万不得已”而黄袍加身呢?仁宗不由得惊得半晌没有说话。
    可问题是,狄青现在并没有罪,而且还立下赫赫的战功。仁宗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南方又发生了侬智高叛变造反,造成南方几个州发生大规模骚乱。
    原来,岭南有一个叫侬智高的,因不服大宋统治,便煽动部分少数民族起来造反。他们的声势很大,当地的宋军抵挡不住,一退再退,没多久,叛军就控制了好几个州县。消息传来,朝野上下顿时慌作一团。这时候,仁宗想到了狄青,但又不太放心,就与陈执中商议,先命陈曙带兵十万,前去迎敌。
    这陈曙是陈执中的心腹,奸诈而有心计,尽管精于官场政治,却不懂军事,不会打仗。遇到侬智高的叛军,一开战,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陈曙慌了,忙重整队伍再打,可还是一败涂地,实在顶不住了,他只好向朝廷紧急求救。
    仁宗也没有办法,只好再次起用狄青。陈执中心里虽然不快,却因陈曙不争气,没什么好说的。但他怕狄青再立大功,就派人密令陈曙说:“狄青大军一到,侬智高一定会惊慌,必败,这头功你一定要抢在手!”
    狄青临走前,欧阳修来为他饯行。欧阳修忧心忡忡地说:“这一去,你可得小心些。你要冷落百姓,如果他们再围观你,你就用鞭子狠狠打他们,尽量让他们恨你。”
    这算什么话?狄青不解。欧阳修说:“当初,韩信领兵在外,遭到刘邦的怀疑,曾问计于张良,张良告诉他要‘自污’。韩信听了张良的话,行军打仗的时候,对百姓们大肆掳掠,以至于百姓们都怨声载道,大骂狗韩信。刘邦知道后,嘴上虽然对韩信严加斥责,心里却不再怀疑他了。你现在与韩信有何区别?”
    狄青恍然大悟,出了一身的冷汗。不出欧阳修所料,狄青带着大军,离开京城还没走多远,便遇上了一群百姓携老扶幼,送粮送酒,为他送行。
    狄青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便狠心下令,对卫士们说:“给我乱棒打散!”于是,狄青的兵将就一齐动手,把这些百姓打得四散而走,这样一连打了几次,狄青的名声彻底坏了,都说他是个没良心的,升了官就忘了本。士兵们也觉得狄青变了,都敢怒不敢言。
    这些事儿,很快传到了京师宋仁宗的耳里。仁宗大喜,对宰相陈执中笑道:“狄青这个莽夫,怎能如此对待百姓?朕一定要严惩他。”陈执中点头称是,心里却暗暗嘀咕:狄青怎么变聪明了?
    到了阵前,狄青安营扎寨后传出命令,无论谁都不许贸然进兵,违者一律斩首。他的意思是,先想查清敌情,再一举破敌。
    可陈曙却误以为,狄青这个命令,是怕他抢功,再加上他有宰相陈执中这个靠山,胆子就更大了,就暗暗带三千人马出来偷袭侬智高。结果,又是大败,三千宋军还被敌兵牢牢困住,一下子搅乱了狄青的计划!
    狄青大怒,亲率贴身精兵,冲进敌营救出陈曙的部队。回到宋军大营帅帐,陈曙跪下请罪,正要谢恩,哪想狄青却大吼一声:“给我绑了!拉出去斩首!”
    陈曙素知狄青执法无情,铁面无私,料想这一次已不能活命,临死前忽然心生一条毒计,对执刑的士兵高声大笑道:“狄将军是真龙天子,死在他手下,我没有任何怨恨!大家还不快拜?”说罢,就对着狄青叩头,并三呼万岁。他的手下一些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赶紧随着他跪下,大呼“万岁”。
    狄青被陈曙这一喊,吓得也懵住了,惊得浑身发冷,脸都发白了。他一刀上前杀死陈曙,怒吼道:“狗贼!你怎敢逼我以下犯上?”又对跪着的士兵流泪道,“诸位大将,你们这是干什么啊?”这时,众卫兵才醒悟过来,连忙站起来,愣愣地看着狄青,说不出话来。
    狄青并召来袁用等三十名将校,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孙沔、余靖相视惊吓,而众将领则吓得两腿颤抖,至此,宋军才成为一支真正具有极大杀伤力的铁军部队。接着,狄青命令部队按兵不动,从各地调拨、屯集了大批的粮草。
    这天,狄青率领的大军路过荒野中的一间百年古庙,为了激励宋军决胜的信心,狄青带领众将参拜庙中的佛像。他拿出一百个铜钱,捧在手上,向神明祈祷说:“这次出征,胜负难料。如果我能获得大胜,就请让我投下的一百个铜钱都出现正面吧!”
    左右一听,连忙上前进谏劝阻,大家都说神意难测,要是结果不如人意,恐怕会挫折士气。
    但狄青却置若罔闻,他双手一挥,一百个铜钱瞬间落地,竟然真的都出现正面!全军不禁欢声雷动,士气高涨,士兵们更加坚信,此次必定能成功打败敌军,得胜归来,狄青于是用一百个钉子将铜钱钉在地面,以青纱笼封盖。
    不久,宋军到达昆仑关,侬智高正据守昆仑关,试图阻止宋军南下。狄青军至宾州,正值上元节(元宵节),他下令军中大张灯火,第一夜宴请军中将领,第二夜宴请随从军官,第三夜犒劳军校。第一夜饮宴奏乐通宵达旦。
    第二夜二鼓时分,狄青忽然称病,即刻起来进入内帐。过了很久,派人告诉孙元规,要他暂时主持宴席敬酒,自己稍微服点药就出来,并多次使人向座上宾客劝酒。
    侬军派出侦探打探宋军动向,侦探不知狄青计谋,回报侬智高,宋军全部在喝酒奏乐,一时不会发动进攻。侬智高的部下建议只要死守昆仑关,等宋军远道而来,粮草用尽,军队疲惫,就可趁机打败宋军。侬智高觉得有理,放松了戒备。
    夜半时分,狄青乘着夜色中的漫天风雨,出其不意,亲率一支精锐骑兵部队从小山道中秘密潜出,袭取昆仑关,大军悄悄埋伏于归仁铺密林深处。
    黎明时分,宋军传令兵来报,宋军众将才知狄大帅已经带兵在前方关外,孙沔、余靖急忙挥军急进。侬智高见险关已失守,倾尽数万全军布阵迎战。
    狄青依侬军阵势,令右班殿直张玉为先锋,如京副使贾逵、西京左藏库副使孙节分别率左、右军,孙沔、余靖率中军,自率精骑隐蔽于阵侧后。
    初战,侬军气势甚锐,频频猛攻,孙节力战而死,宋军稍退。贾逵见侬军蜂拥而至,引军占据高地,挥众军自上而下冲击,将侬军部队一冲为二。这时,宋军鼓声大振,狄青手持白旗,挥旗从两翼杀出。两路骑兵互相穿插,忽左忽右,不时变换冲击方向。
    侬军犹疑不决,不知所为,阵势大乱,纷纷逃跑,退回邕州。宋军追杀50余里,追杀侬智高弟侬建中、侍郎黄师宓及士卒2200余人,俘获敌军500多人。
    经过白天的一场拼死厮杀,侬军已如惊弓之鸟。夜里,宋军突然兵临城下,高举火把,大呼攻城,侬智高以为宋军马上就要发起攻城的冲锋,立即纵火烧城,率军逃往大理。后来,狄青继续挥兵南下,平定叛军,逼死侬智高。
    狄青一举攻破昆仑关,大败侬智高。凯旋回到那间大庙酬神后,狄青揭开青纱笼,收回地面上的一百个铜钱,交给左右传看,原来每个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那间庙宇也被诏封为“灵顺庙”。
    可是,凯旋而归的时候,狄青却仍然很紧张,陈曙喊他万岁一事,总是沉沉地压在心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