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天子赵祯传奇

第二十二章 后继无人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正月初一,时年46岁的宋仁宗到大庆殿接受百官朝拜。前天晚上,京师突降飞雪,太监报告说压坏了宫殿的一根大梁,闻听此消息,仁宗吓了一跑,认为是上天惩罚自己,赵祯便在后宫光着双脚向神灵祈祷。
    第二天,天明时雪才停,百官上朝,坐在龙椅上的仁宗皇帝,由于昨晚冻了一夜,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口角流水,一头栽倒在龙案上,朝堂上众大臣手忙脚乱,乱做一团。
    几个太监急忙将仁宗扶到到后宫,找来太医治疗,到了后宫,赵祯病情越加严重,心智不清,胡言乱语,高叫:“张茂则与皇后谋大逆!”吓得内侍臣张茂则几乎自杀。后来,经过太医的精心治疗,好在仁宗的身体又恢复过来。
    宋仁宗这一场大病,病的很重,作为一个万民臣服、拥有四海的皇帝,啥都不缺,可惜缺的就是儿子,帝国的事业没人继承?原来宋仁宗迟迟不立太子,是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相继早亡,没有皇储可立。
    皇帝病成这样,接班人的位子还空着,一旦山陵崩塌了怎么办?宰相文彦博沉不住气了,急不可耐地建议宋仁宗赶快把太子定下来,病中的宋仁宗同意了。可宋仁宗病好了以后,立太子的事儿又不提了。
    那么,到底立谁好呢?其实,这个问题宋仁宗很早就有考虑。
    在宋仁宗还未亲政的时候,皇太后刘娥曾将燕王赵元俨的儿子赵允良抱入皇宫,充作皇子养育。不过,那时候是刘娥为了防止宋仁宗早死而作的预防措施。后来,宋仁宗健康长大成人,都二十多了。刘娥就听从宰相吕夷简的意见,把赵允良又外放出宫。
    后来,皇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宫中由宋仁宗的养母杨太后打理。看看宋仁宗二十五六都还没有儿子,杨太后很着急。朝廷大臣也议论纷纷,万一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没有确定后嗣,那肯定要刮起血雨腥风啊。宋仁宗无奈,就同意杨太后出面去挑选一位宗室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养子,接入皇宫养育。
    杨太后找到的小孩就是濮王赵允良的儿子赵宗实,赵宗实也就两岁左右,够小,这样才好培养感情。接入宫中没一二年,宋仁宗的第一个儿子赵昉出世,宋仁宗狂喜,可没想到这孩子出身才一天就夭折了。
    后来,杨太后去世,赵宗实就由新上任的曹皇后抚养。
    可是,宋仁宗后来还是又生了几个孩子,虽然一直没有成年的儿子,可毕竟宋仁宗年轻,精力充沛。之前,杨太后担心宋仁宗不会生育,现在既然可以生育,那就可以不那么着急册封立太子了。于是,宋仁宗又让人吹吹打打把小赵宗实又送回了濮王府。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宋仁宗又生了许多儿女,可看看都五十出头,还是有一个活着的儿子,加上宋仁宗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大臣们催逼的也就更紧了。
    首先跳出来的是,知谏院范镇。按宋制,谏院是负责规谏讽谕的机构,其长官称为知谏院。所以,范镇认为,关于建储的事儿自己给皇帝提建议正对口。
    在嘉祐元年(1056)的五月,范镇理直气壮地给宋仁宗上了一道疏,慷慨陈辞,说道:“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并三次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至于痛哭流涕。宋仁宗也很感动,但就是不松口,并以委婉的语言安慰范镇说:“朕知卿忠心耿耿,卿言是也。当再等二三年。”
    宋仁宗为什么说要等个二三年再立太子呢?他当然有他的心思,嘉祐三年(1058)六月,刚刚就任宰相的韩琦向宋仁宗提了一条建议:“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廟、社稷计?”宋仁宗回答说:“后宫怀孕马上就要生产,暂且等一等。”
    一句话道出宋仁宗的心思,显然,此时的宋仁宗并不情愿把皇位传给宗室里的其他子侄。而且关键的是,他相信自己还有生育能力,或许苍天见怜,生个儿子也未可知。
    但宋仁宗似乎命里注定没儿子的命,后宫生的偏偏是个女儿,按理说,这回他该听大臣们的劝说了吧,可宋仁宗好像并不甘心。这时候,刚刚担任御史中丞的包拯也出来说话了,说的挺严肃:“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
    但是,任凭你怎么上纲上线,宋仁宗好像铁了心了,就是拖着不办。他对包拯这样说道:“徐当议之。”也就是说,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件事儿吧!一句话把包拯打发了。
    公元1062年九月,司马光又奏请早定皇储,他说:“臣不敢期望陛下立即定下太子的名分,只希望陛下亲自选择宗室中仁孝聪明的公子,把他作为养子,官爵与住处,同众人略微有些区别,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意有所属,以此来维系远近的人心,希望陛下果断而迅速地办这件事。”
    起初,韩琦已经理解司马光所说的话,但没有表示什么,过了十天,有诏书命司马光与殿中侍御史陈洙共同详细审定行户(以官价向官府供应物品的商户)的利弊。
    这时御史陈洙避开众人对司马光密语道:“前些天皇上在明堂祭祀,韩公兼任太尉,我任监察,韩公从容地对我说:‘听说你和司马君实很友好,君实近来建议立太子之事,遗憾的是不能把所说的意见送到中书省,我想申述这个建议,无从说起。’商业行会的利弊,不值得麻烦您,是想要我见您传达这个意思而已。”
    于是司马光又上奏,并且当面进言:“臣前些天进言,陛下听了很高兴,估计会立即施行。如今又无声无息了,这必定是有小人说什么‘陛下年富力强,何必急急忙忙为此不祥之事呢!’小人无远虑,只想在仓促之间拥立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罢了。”
    仁宗大为感动而领悟了,说道:“送中书省。”司马光来到中书省,面见韩琦等人说:“诸公不及时在目前议定立太子之事,有一天宫中半夜传出一个小纸片写着以某某人为皇帝的继承人,那么天下就没有人敢反对了。”韩琦等人都拱着手说:“怎么敢不尽力而为!”
    御史陈洙不久上奏,请求挑选宗室子弟中的贤者立为后太子。呈上奏折之后,陈洙对家人说道:“我今天上一奏文,谈论国家大计,如果获罪,重则死,轻则被贬斥,你们应当对此有所准备。”送奏折的人还未返回,陈洙得了急病突然就去世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