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会史

第2章


在辛亥革命的年代,一些帮会组织甚至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说明,民间帮会组织由于历史的原因所形成的江湖义气和一些流氓习气,对革命的战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尤其在随之而来的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帮会组织显得与革命的政党格格不入,要暴露出其落后,甚至反动的一面,有的成为反对革命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会道门,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
  ——编者注
  ②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以辽宁省最多。其直系祖先为明代女真。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分布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统一为共同体,金太宗年间,下式改诸申(女真)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中央政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由清王朝的统治,女真人被简称满族。本书作者为民国初年学者,把满清王朝对中国的统治认为是外族的入侵,把满清统治者称为“满尊”。书中类似观点存在明显的偏颇和局限。为保持民国时期学术著作的原貌,这次编辑出版时对原著未作改动,信读者对书中类似有予鉴识和甄别。
  ——编者注 
  
 
 自言
   
  我自加入帮会追随洪门先进刘克斌杨庆山诸大哥之后已经三十年了,我的主旨是要尽我国民一份子责任,联络帮会同志,发扬洪门精神,为国族的前途而奋斗。
  谁都知道帮会是有悠久光荣历史的,可是没有相当的机会把它露布出来,因为过去满清政府是把帮会当做仇敌的,干脆说,帮会也确是它的仇敌,因为帮会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反清复明”。
  因此满酋们对于帮会,不断地设法捕逮处以极刑———杀头,三百年来,也不知流过多少热血,牺牲过多少头颅,可是帮会的份子愈杀愈多,帮会革命的悲剧愈演愈烈,由于孙中山的起而领导,卒将满清推翻,使全民得到真正的自由幸福。
  过去帮会的举动,好像很神秘的,原因是在专制政府统治仇视下,一切行动不得不格外严密,甚至语言文字都用一种特制的暗慌,借以避免满奴的侦查。
  也正因为这样,帮会的组织才能日益健全,得到孙中山的青睐,促成最后的成功。
  帮会做事,向来是埋头苦干,有功不居的,故在打倒满清后,一致地退回农工商贾的岗位,从事原来的职业,绝口不谈前事。
  一九三一年,由于敌人的无故侵略,使五千万英勇的帮会同志,抚着过去亡国的创伤,不得不再度联合起来,在贤明的领袖蒋委员长领导下,和敌人作殊死战。①
  我于民二十七武汉沦陷时流亡到海外,因为没有机会到前方去流血,只好在海外流一点汗,做一点文字宣传,使海内外同胞们,了解帮会过去革命的真相,策励今后奋斗的精神,同时认清做亡国奴的痛苦,连说话都不自由,旁的还用说吗*9芽这就是我写帮会史的动机。
  亲爱的同胞们,你们同情我这样办吗*9芽请你再接受我一个万分诚恳的忠告,你们要想免做敌人的牛马,保持自由的幸福,只有一条光明的大道,就是集中意志,集中力量,拥护领袖,努力抗建。
  刘联珂写于海外
  1940年2月 
 
 
 三把半香
   
  洪门中的弟兄们,没有一个不知道“三把半香”这句话,也没有一个不知道 “三把半香”这个礼节的,这礼节在洪门中弟兄们简直随时随地都用得着,它代表着洪门的无上尊敬,义侠。不论你在什么地方,对待人一定得用这个“三把半香”的礼节。自己要好的弟兄固不用说,即使是素昧平生的弟兄,见你施用着这个礼节,他就会确定你是同志,他会给予你许多帮助。“三把半香”是拿手指来代表的,小指是第一把香,无名指是第二把香,三指是第三把香,食指和大指接连成了一个圈,这一个圈,是代表在圆,食指和三个指头成为平行的 便只有半截,所以只能说是半把香,为什么要用这三把半香?这三把半香含蕴着什么意义,这都是一般人所要知道,也是洪门弟兄所应该知道的。三把半香纪念着四桩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这四桩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便是每一个洪门弟兄的好榜样。第一把香纪念着羊角哀和左伯桃,这把香,叫做仁义香。第二把香纪念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把香,叫做忠义香。第三把香纪念着梁山泊一百单八将,这把香,叫做侠义香。半把香纪念秦叔宝和单雄信,这把半把香,叫做有仁无义香。这四种故事也许是读者们所熟知的,可是正和一个人决不会见了白米饭讨厌的原故一样,让我来把这四桩故事再简略地介绍一遍罢。第一把香,纪念着一件惊人的舍命全交的故事: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关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
  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鬼与鬼便起了纠纷。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诉说荆轲的凶暴,羊角哀醒来之后: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罢。”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荆轲的坟爆开了。
  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徐州失散之后,关羽保定了两位嫂嫂,突围而走,这时候曹操派张辽在土山约三事劝关公归曹,曹操要买关公的心,封他为汉寿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赐金,下马赐银,美女十名,赠袍赐马,谁知毫无用处,当关公打听得刘备下落时,便封金挂印保着皇嫂而去,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才得相会。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民国纪元前一千六百九十三年,西历二百十九年。关夫子在麦城升天。
  二百二十一年,魏文帝受汉禅,改元黄初二年。刘备称昭烈帝,改元章武。这一年,孙权也称了吴王,刘备因为东吴有杀关羽之仇,欲屠其国而泄恨,誓死为二弟复仇,否则情愿一死。张飞听说大哥养精蓄锐,给二哥报仇,又是欢喜又是悲伤。所以他主张这次出兵,全用白色旗甲以志哀悼,张飞的部将范疆张达,因为没有用白旗白甲,张飞以为大大的不尊敬,把二人打一顿鞭子,疆、达二人怀恨在心,竟把张飞暗杀了,把首级拿到东吴去投降。刘备见两个兄弟都死了,直哭得死去活来,于是报仇的事愈弄愈大。
  刘备出兵之后,连战皆捷,把仇人傅士仁、马忠、潘漳、糜芳等都捉到杀了,东吴见势头不好,把范疆张达囚了起来,和张桓侯的首级一起献给刘备,刘备见着范疆张达二人,恨不得剥了他的皮。
  东吴情愿交还荆州,以求停战,刘备不肯,东吴又挟孙夫人。尚香,孙权的妹子,刘备的夫人。以求和,刘备因为只想替两个兄弟报仇,怎么也不答应。东吴急了,派陆逊为大将,起倾国之师,和蜀汉的兵打,这时候蜀汉军扎在彝陵,因为天热不过,就移到树林茂盛的地方驻扎,连营七百里,你想这人数可观不可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