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会史

第12章


  于是,大家退出红花亭,各人去做各人的事,按下不提。
  一日,有一少年专程往访陈近南,自称为明室之后,崇祯之孙,名朱洪竹,陈近南听说之后,一声启请,少年入内,陈近南让坐,问朱洪竹根底,宫中事情,流落经过,朱洪竹一一对答,半点不错,待讲到流落经过的事,不免声泪俱下。陈近南见他举止谈吐,绝非俗人,才又集洪门弟兄于红花亭,立朱洪竹为王。
  由此,洪门实力更大,经一番训练之后,士气极旺,万云龙与众弟兄商榷,认为可以发动了。在康熙十二年五月十三日,由陈近南发号施令,洪门大军,向武昌进发,清兵见这支兵马,勇不可当,未战先已气馁,所以一路上大府小县,克服了不少。
  清帅闻报,急得两脚发跳,眼看着洪门大军指日就要逼近武昌,武昌若失,湖北便完了,才调动了全省精良军队,由于成龙———武昌守将———率领抵敌,起先洪门军士因为士气振旺,战事上还站在主动地位,后来便渐渐地有些支持不下,于成龙调度有方,武艺又高,到后来,终究寡不敌众,洪门的军队给于成龙击败。而朱洪竹、万云龙两位,也在这一战中殉难了。
  这时,清兵如狼似虎,追袭不遗余力,洪门弟兄就此溃散,陈近南机警,依旧逃到襄阳,在白鹤洞中做他的工作。
  人心不死,虽杀戮之惨,亦所不惧,三月后,洪门弟兄又活动起来,渐渐地又恢复了旧观,风起云涌,陈近南因为初次举义失利,所以不敢再意气用事,除掉广招弟兄之外,又叫众弟兄操练武艺,不得间断,屯兵积粮,二十年如一日,直至康熙三十七年,再攻武昌,此时清廷正在兴旺时代,洪家弟兄又告惨败,弟兄相继逝世,只有陈近南再三督勉新起弟兄,以百折不挠之精神,四处活动,候机再图大举。
  没有多久,陈近南先生也仙逝白鹤洞中,临终把洪门事务重托给后五祖吴天成等,阖眼时还以一生努力,未能兴复一寸土地为憾事。 
 
 
 天佑洪
   
  康熙五十二年,后五祖吴天成、洪太岁、姚必达、李式地、林永超五人也相继死去,此刻领导洪门弟兄的,叫做苏洪光,这苏洪光原在洪门中当一个头目,一身本领,志向很高,极得洪门弟兄的爱戴,和清兵大战小战,不下数十起,清廷认为是个心腹之患,屡次出赏缉拿,怎奈此时洪门势力逐渐强盛起来了,三教九流的人都有,说不定那个贴赏格缉拿苏洪光的人也是洪门弟兄,所以虽然清廷缉拿得凶,苏洪光还是苏洪光,连一根汗毛都动他不得。
  有道是怕的生老病死苦,在雍正元年,这苏洪光得病去世了。
  这里,相传有这么一桩奇事,真实与否,姑且勿论,不过忠魂不散,或许会演出这件借尸还魂的事来的。不是作者忒嫌怪诞,实在是灵魂这件事,慢说是作者不敢决定有无,即使中外有名的科学家,也不敢断定怎么说,这件借尸还魂的事既经先人传了下来,不妨录下来对诸位一谈,苏东坡有“姑妄言之”一语,我却请读者不如“姑妄听之”了。
  却这苏洪先生死了之后,尸首置在床上,脸上盖着纸钱,家人与众弟兄悲悼号哭。“寿星唱曲”老调文章,不用多赘。这天三更时分,月色朦胧,星光暗淡,西风落叶,凄惨万分,突然间东天展现了一片红光,一颗星亮得刺人眼睛,伴着苏洪光尸首的人正有些睡眼惺忪,突然见此红光,不免到中庭一望,那光和星只一会儿工夫,又便没有了,这些人又走了回来,此时,已是三更三点,月儿渐渐西沉了。
  大家正想打一个磕睡,忽然见尸首蠕地动了起来,自己把盖在脸上的冥钱拉掉,睁开两只眼睛,坐了起来。这一来,吓得众人丧魂失魄,叫了起来。而苏洪光忽然讲起话来,说道:“我到底活了!”说罢,大笑不已。众人更加奇怪的是:这说话的声音完全换了个人,一口京白。胆大地说道:“苏大哥!您怎么啦?”
  “苏大哥?我不是苏大哥,我见王承恩。”尸首说。
  大家格外奇怪,“你是王承恩?王承恩不是同崇祯帝吊死在煤山了吗?”
  “对了!我就是吊死在煤山的那个王承恩,我死了已经几十年了。”
  这一下引得众人不知如何说好,而复活的王承恩却侃侃述其遇难经过,和怎样遇着达摩祖师,可怜他一片忠贞,阴魂不散,才叫他借尸还阳,帮扶洪门。说得头头是道,众人哪敢不信,于是大家传了出去,引为奇迹,这复活的王承恩自愿领导洪门革命,运筹帷幄,比苏洪光在日,精明十倍,洪门弟兄,一个个服从命令,听候指挥。
  这时,这复活的王承恩既不能再用“王承恩”作名字,又不能叫苏洪光,却怎么办?好个聪明王承恩,换了一个名字,叫做“天佑洪”(洪门称为威宗)。因为他是个复活的人,没有父母兄弟,才有心倡议抛弃家族观念,奉天为父,地为母,日为兄弟,月为姊妹,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说,洪门中的弟兄等于一个爷娘生下来的兄弟,大家应当更加协力同心,反清复明了。
  这天佑洪在雍正年间,便成了洪门的主持人。而此时清廷对洪门十分注意,简直叫洪门弟兄不能发展,天佑洪有鉴于斯,才另外想出一个名目来。名义上虽与洪门两字不同,而实际却仍旧是一家,这就是“天地会”的创始。 
 
 
 天地会(三合会)
   
  清廷因为对洪门的注意,使洪门弟兄活动上受到了极大的威协,于是天佑洪才把洪门改为三合会,又名天地会。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施格列著的《天地会研究》一书(商务版)中,对于天地会的起源,说:“天地会的起源,中国史藉未见载记。天地会也不大注意这点……”等语,实在可以说是一个错误。雍正、乾隆中,洪门中弟兄更为清廷注目。这时,华侨在南洋一带的日众,天佑洪才派部将林烈向海外南洋等地发扬三合会,树立洪门在南洋一带的基础。
  这时,天佑洪等洪门弟兄等鉴于清廷防范洪门十分严密,活动不易,才用一部分弟兄假意去给清廷妥协,给清廷服务,实际上用以刺探消息,充分活动,这被派出去的一部分洪门弟兄,组织了一个“清门”。 
 
 
 清门
   
  其时在雍正三年,这被派出去给清朝妥协的一批洪门优秀分子,为首的有三个人:
  翁岩,字福亭,江苏常熟人,原籍山东东昌府聊城县鼓楼街。秀才出身,后弃文习武,在河南少林寺习艺,雍正二年加入了天地会。为会务奔走甚力。
  钱坚,字福斋,江苏武进县人,迁居安徽歙县,本来经商,仁义慷慨,有大志。
  潘清,字宣亭,浙江杭州武林门外哑叭桥人,为人见义勇为,人家都称他作 “小孟尝”。
  这三个人,都是奉了天佑洪的密令,假意投降清廷的。
  有人一定要问这三位怎么能够跑到清廷那方面去做事的了,原来这中间有一个机会。因为那时清廷征钱粮,每当征齐运到北京去的时候,时常发生变故———给人截劫,虽然屡次派官兵护运,也还不得安全。清廷才下诏求人,要想征求一个能干的人来负这运粮的责任,翁、钱、潘三位便借此机会,学毛遂而自荐。自称能够保证所运送粮米的安全。清廷当然乐用。却没有想到这一批人正是他们的心腹之患。所以“清帮”又叫做“粮米帮”。
  这样,清门便借运粮为名,去刺探各州各县的消息。
  为了要叫清门中的人不忘记他们的本来面目,为了要表示他们永久和洪门合作,当时的清门便用了一个“替天行道”的口号,这替天行道四字从字义上看来,是何等冠冕堂皇,实际上呢?这“天”字既不是真正的青天,也不是朝廷的天子,乃是代表天地会、天佑洪的。“替天行道”这句话,就是说清门是天地会天佑洪的同志,他们每个人都和天佑洪一样——不甘屈服在异族人的膝下,做顺民,做汉奸。
  清门的组织法,共分四十八个字,前廿四字,后廿四字。(就是四十八代)帮内称呼用师徒名义,是利用佛门中罗祖教行事,所以清门中除掉“替天行道”这句口号之外,还有一句话叫做“带发修行”,实际上他们真正在修行吗*9芽这无非是一个幌子罢了,完全是以推翻满清为目的。
  这四十八个字是:
  清净道德 文成佛法 人伦智慧 本来自信 圆明兴礼 大通悟觉 以上为前廿四字派。
  万象依皈 戒律传宝 化度心回 普门开放 临持广泰 光照乾坤 以上为后廿四字派。
  这四十八个字派,原是佛门中达摩老祖所传留,因为那时的清廷,对佛教非常尊敬和信仰,清门才利用这一点,把自己的同志也和佛门一样的排列字派起来。这翁、钱、潘三人都是“德”字派的人了。清门的始祖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左侍郎金纯。金纯号碧峰,南京麒麟门外金家村人氏,文武全材。因鉴于明末世道日非,遂弃官出家做了和尚,由他创用了达摩老祖定的这四十八个字派,他便是“清”字派,他的法名,便叫做“清源”。
  清源之下,便是罗靖,罗靖是甘肃兰州人氏,嘉靖年间的进士,嘉靖年间,正是严嵩专权的时候,要想做官的一定要去贿赂他才行,一时朝政大坏,他才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法名“静清”,他便是“净”字派的人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