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恋 卿本丫头

第31章


  “谢谢皇兄打点一切,我决定不走了,筱儿也不走,一起回宫!”李偌语气坚定,没有半分迟疑。
  李仪的表情有些许僵硬,很快又恢复如常:“为兄尊重你的决定,但也请你尊重为兄,一旦回宫,筱儿就是你的嫂子,请不要再打扰。”
  说完,拿回缰绳,牵着马,与李偌擦肩而过。
  两人神情相仿,半分复杂,半分凝重。
  筱儿此刻正在屋里指挥宫女们收拾细软,她根本不知道,有些什么,正与她擦肩而过……
  ……
  一行马车停在山庄北门前,马夫正往马车上插黄色旗子,每辆车上插两根,旗子上分别标注“车队经过”和“路人注意”。
  不一会儿,即将告别这个山庄的人们陆续走出来,与早早等候在北门前的驻守山庄的人们依依话别。
  阿彩、李偌、李仪、筱儿,一人上了一辆马车。
  马车缓缓起程,离开他们呆了一个多月的山庄,宫女太监侍卫们互相挥手道别。
  阿彩也探出车窗外挥手。
  李偌、李仪、筱儿端坐车内,各自各怀念。
  一场旅行,以阿彩生病开始,以筱儿生病告终,恍如一梦。
  遥望着山庄越来越小,直至隐于群山中渐看不见,阿彩才肯把脑袋从车窗外缩回来。
  叹气:才离开不久,我怎么就开始有点挂念?好像山庄里的花大朵一点,嗯,应该是这个原因,没错的。
  (第八集完)
  第九集 置之死地而后生(1)
  96
  “娘娘,到了。”马车外传来小菀的声音。
  阿彩掀开帘子,看着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宫,粉墙黛瓦,雕栏玉砌。
  传令官传御旨:“皇上有旨,请太子殿下与平王殿下即刻前往紫宸殿商议战事,二位娘娘请先行回宫休息,明早再请圣安。”
  李偌来到阿彩身边,在她耳边叮咛:“送筱儿回未央宫。”
  阿彩点点头:“你放心。”
  与此同时,李仪交待身边随从:“见情形不妙就先带王妃娘娘出宫,等我从太极殿回来再做安排。”
  偌仪一起向紫宸殿走去……
  ……
  阿彩陪筱儿回到未央宫,帮她打点好一切后,告辞离开。
  临出门前,筱儿叫住她:“善柔!……这些日子承蒙你一直照顾……常言道大恩不言谢……但除了道谢以外我想不到还能为你做些什么……”
  “想谢我就常到东宫找我玩呀!”阿彩摆摆手,“我走啦!你好好歇着。”
  从未央宫回东宫的路上,途经一个御花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阿彩走了进去,在脑里细细回想:我什么时候来过这儿?
  来到一棵树下,往事一幕幕在脑里涌现:我在树上睡觉,他来这里采花,我睡着睡着就摔下了树,刚好摔在他身上……
  带着一丝甜笑,阿彩爬上了树,进行“案件重演”:某年某月的某一日,一个貌美如花的少女在树上歇息,一个玉树临风的少年路经此树……少女一个不留神摔下了树,说时迟那时快,少年飞身上前接住少女,两人在空中转啊转啊转,衣袂翩翩,深情对望……少年忍不住开口问:“姑娘是否愿意与我一同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少女忍不住说:“且慢!你是做什么的?月收入多少?有没有房产?”“海上打渔的,月入百两银。”“那你明早来提亲吧!”“一言为定。”少年作揖离开,少女沉浸在幸福的遐想中,突然想起什么,朝着人已无踪的前方大叫:“你还没问我住哪呢~~”……
  唉,传奇看多了吧我!多看无益啊!站在树上的阿彩拍拍自己的脑袋,无意中看见贵妃正气势汹汹地朝未央宫方向走去,顿感不妙。
  ……
  “你还有脸回来?给我仪儿丢的脸还嫌不够吗?!”人还未进门,贵妃的声音已从门外传来。
  筱儿从床上爬起跪下:“筱儿参见贵妃娘娘。”
  “真看不出来,门户低微也就算了,这骨子里竟是个水性杨花的婊子!”贵妃语带不雅,极尽羞辱之能事。
  筱儿低着头,暗暗咬住了下唇,强忍就要夺眶而出的泪。
  “善柔参见贵妃娘娘,请娘娘自重!这件事等皇上下了定论娘娘再骂不迟。门户低微跟水性杨花有什么关系?!”阿彩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房门口。
  “反了你!别以为有皇后撑腰就可以目无尊长!”
  “善柔愚笨,不懂尊老,娘娘聪慧,一定知道爱幼。”
  “你!”贵妃气得讲不出话来。
  筱儿连忙叩头认错:“娘娘教训得是,一切都是筱儿的错。”然后斥责阿彩,“长辈说话,小辈不该插嘴。”
  贵妃这才找到了台阶下:“这才像是人说的话。想必是皇后素日对她缺乏管教她才会如此狂妄!幸亏我的儿媳还算是知书达礼,否则真是丢脸丢到家了……”
  阿彩看在筱儿份上,忍住不吭声。
  贵妃叫骂一通后,气忿难消地离开了。
  阿彩扶起筱儿:“这也太欺负人了,你怎么这都能忍啊。”
  “你的心意我领了,以后不用为我强出头。”筱儿正色道。
  阿彩错愕地看着筱儿。
  97
  紫宸殿上,只有父子三人,围着一块牛皮地图分析战况。
  皇帝只谈战事,绝口不提流水山庄那件事。
  李仪暗想:难道那件事并没有传到宫里?不对,父皇遣走所有大臣的用意应该是为了谈那件事而不是战事。
  第九集 置之死地而后生(2)
  皇帝说完,坐下喝茶:“情况就是这样,谈谈你们的想法。”
  太子率先发表见解:“儿臣以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想当年先帝把四夷打得毫无脾气,纷纷选择归顺,吐蕃为了表示臣服,还跟我朝和亲。这次毁约宣战,想必是忘了当年的教训,因此我们一定要迅速收复洮州、岷州,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难而退。”
  皇帝边听边点头:“唔,很好,太子与朕的想法相同啊,朕准备派重兵奔赴战场,这一仗一定要打的坚决迅速,不给吐蕃任何机会,让四夷看清楚我朝实力,以儆效尢,从而威服四夷!李仪,你怎么看?”
  李仪思虑片刻,说道:“儿臣担忧的是,今日的吐蕃已不是当年的吐蕃,通过归顺与和亲,他们获得了我朝大量的文化和技术,发展迅速,他们这次毁约宣战,迅速攻占两城,来势迅猛,可以说是蓄谋已久,有备而来,只怕无法快速拿下洮州、岷州,反而会因此牵制住了主要兵力,后防虚空。儿臣以为,不宜调出大量兵马,只派出精兵强将退守河州。河州城易守难攻,等敌人斗志消磨殆尽,再伺机反击,一举收回失地。”
  “混帐东西!”皇帝一忍再忍听李仪把话说完,还是忍不住摔了茶杯,“我朝国力强盛,兵多将广,麾下军队以百万计,岂能龟缩在河州被动挨打?!连失两城了还防守,我泱泱大国风范何存?!还有,向四夷传播文化技术乃民族融合的手段,何错之有?难道先帝不主张归顺和亲朕不主张民族融合吐蕃就不会有谋反之心?跟你母亲一样的目光短浅!小家做派!”
  李仪感觉像被甩了一大耳光一样,强忍心中的不忿与难堪,向父亲跪下:“请恕儿臣浅薄,但事关重大,应慎之又慎,请父皇三思!”
  “父皇,皇兄的顾虑有一定道理,就让儿臣先行带一支精锐部队到河洲探明敌军虚实,见机行事,迅速收复失地,李偌一定不辱使命!”太子抱拳请命。
  皇帝没有理会太子的请求,挥挥手:“你们退下吧。”
  “父皇!”太子也跪在了地上,“不知父皇是否因为流水山庄的谣言对儿臣失望不肯给儿臣机会,但那确确实实只是一个谣言,李偌与皇嫂之间并无任何苟且之事,皇兄在此,李偌绝不敢有半句虚言!”
  “朕是不给你去送死的机会!一个儿子是这样,两个儿子也是这样,完全体会不到朕的用心良苦。山庄的谣言朕早有耳闻,只字不提是为了给你一个主动向朕解释的机会!是你,还是上官筱儿?一定有一个人犯了错,否则不会空穴来风!”炯炯目光下,是一颗做皇帝和做父亲两难的心。
  跪在一旁的李仪不由得一阵心酸:原来他不提,是在给李偌澄清的机会。父亲,如果换了是我,你会给我同样的机会吗?
  我猜得没错,为了李偌,他打算牺牲筱儿。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就是两个人都犯了错,绝不会是一人犯错!是假的,那谁都没有错,如果有人为了谣言背负罪名,这个谣言便不再是谣言。父皇,皇嫂原打算回何府暂住,一来调养病体二来暂避谣言,是我坚持劝她回宫,人正又岂怕影子斜?逃避只会让谣言越传越真,一定要回来正面一切流言蜚语,让它无所遁形,以正视听!”太子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听完太子一席话,皇帝若有所思。
  沉思半晌,皇帝开口道:“时间可以去伪存真,就让时间来见证事实的真相。李仪你可有异议?”询问口气下是半点不容置疑。
  李仪在心里长长的叹气,苦笑自己自作聪明,多此一举,险些赔上了无辜的筱儿。我斗得过李偌我斗得过父亲偏袒的心吗?
  从紫宸殿出来的时候,李仪拍拍李偌的肩膀:“皇弟越来越厉害了,这么大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为兄自愧不如啊。”
  李偌也拍拍李仪臂膀:“哪里,其实是皇兄教我的,这招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