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乾坤

第87章


 
  从他到河阳工作这一段时间的了解,他觉得史市长这个人十分精明干练,政治经验也很丰富。他魄力强,个性也强,处理问题果断,但有时也略显急躁。每次开会或听取汇报,他的即兴讲话或点评总是精炼准确,让人不佩服不行。各项工作,一般的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不过他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比如,在新河阳商业城店面处置这个问题上,尹凡就弄不懂,自己觉得看起来很简单清楚的事,史市长为什么会把它当作一件复杂的事情来对待,还要搞什么排查?新商业城店面的发售这样的事情,本来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情,整日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市之长完全没有必要为之花费脑筋,即使发生了上访这样的事件,也完全可以先交职能部门处理,可史朝义不但格外关注,竟然还把它上纲上线了,这让尹凡感到费解。 
  尹凡又想到市委书记高前。高前这个人和史朝义有很大的不同。他年纪虽然相比要轻得多,但个性却显得沉稳,既内敛又有相当内涵。平时他的话语不很多,讲起话来总能从很高的视角上看问题。有时不过简单两句话,就让人体味到他深厚的理论素养。平时,当着下属的面,他不大表态,对于政府方面抓的工作,除了重大的、经过市委决策的问题外,他一般很少仔细过问,知道个大概就行了。但他对干部的思想动态关心得比较多,了解得也比较细。在一次市委、市政府班子联席会上,他谈到有关人才和干部工作的话题时这样说,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思想和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地方老百姓的思想和情绪。河阳这个地方,哪个干部家里没有当老百姓的亲戚?干部们固然有自己独特的看待事物、看待问题的角度,但他们中除了极少数腐化堕落、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者外,绝大多数和老百姓还是有着天然的联系的。所以,多和干部接触,也是当领导的一种方式。我们这些人,平时就和普通百姓接触少,如果连干部也不接触的话,那就真的高高在上,不能够了解现实生活的实际了。他这番话真切而又平实,尹凡觉得如同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所想,于是便深深地记住了。前一段时间,高前带一批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去了,考察的内容当然包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同时还包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内容。高前的意图要让河阳市的干部走出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在学习开放地区发展经济的模式中,学会他们关于创新和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按照时间来计算,他们的学习考察很快将结束,就要回程了。   
  政界乾坤 第四十三章(4)   
  虽然史朝义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较强,也确实做出了一些看得见的成绩,但在尹凡的内心,倒觉得像高前这种能把视野放得更高更远、能超越一时的功利,从长远的角度去看问题、看发展的领导,尽管性格温和一点,内敛一点,其实倒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从内心里,他对高前的风格有着一种更亲切的感触。 
  他想,要是高书记面对昨天的事件,大概就不会搞什么排查之类的部署了,而且对待该事件的定性,也一定会更慎重。 
  接着,他又想起刚才巫军电话里说的事。那个臧国庆,不管他是否昨天晚上有违反治安处罚条例的行为,公安局把他拘禁的信息传到社会上去,舆论都会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评论的。如果所谓臧国庆介绍嫖娼事实弄错了的话,那对市里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可就太大了。都说搞干部工作、搞党务工作要讲政治,搞经济工作、搞行政管理工作又何尝不要讲政治啊。 
  思维一滑到这里,他马上提醒自己:这样评价史市长处理该事件的处置,那不是认定史市长不讲政治了吗?这可是对领导的大不恭啊!他马上收回思绪,开始认真考虑自己该做何抉择。 
  本来,他听完巫军的报告也就算了,自己完全可可以佯装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万一发生什么意外的情况,自己一点也用不着担责任。但是,骨子里有一种知性让他不能就这么不闻不问,他想,要不给史市长提个醒?毕竟史朝义没有让公安局对臧国庆采取直接的行动。但他知道公安局昨晚的行动后恼怒起来怎么办?到时候追究责任,会弄得有人下不了台。那么,把这件事报告高前书记?高前书记知道了最终还是要交给史市长处理,这样会把自己夹在中间,弄得里外不是人。思来想去,还没想出合适的办法,却接到史朝义的秘书谭石坚的电话,说史市长召集一个办公会。什么议题?尹凡问。还是接着昨天的内容吧,小谭以棱摸两可的语气答。   
  政界乾坤 第四十四章(1)   
  就在巫军给尹凡打电话的同时,史朝义也接到秦涌挂来的电话,说是要和郭秘书长一道向他汇报关于对河阳商业城商户“闹事”的幕后人物调查中发现的新情况。很快,两人就进了史市长的办公室。秦涌把臧国庆与XX军区副政委臧国华原来竟是堂兄弟的情况向史朝义一五一十地进行汇报,史朝义一边听,一边皱起眉头。当秦涌汇报完之后,史朝义心中一个大致的决断也出来了。但他没有先说出来,而是问郭天明:你看这个事情怎么处理? 
  郭天明张了张嘴,却一下说不出什么意见。新河阳商业城店面的发售直接涉及到他和好些局长们的利益,甚至涉及到史朝义的儿子。市里几家主管局发出的文件说要积极引进外商前来发展河阳的三产,要把河阳商业城作为招商引资兴三产的样板,其实是有所指的。因为早已确定了将新商业城中位置最佳的一排店面给一个注册叫“华鑫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的企业,而且预定的发售价格连建筑成本都不到。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名叫史飞,别人恐怕不会知道他的来历,郭天明却知道,他恰是史朝义的公子。此刻,他明白,如果不把关于臧国庆的这层社会关系当回事,恐怕是不行的,因为这层社会关系将来会像一枚定时炸弹,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产生震荡,弄出事端。如果当一回事,那他们几个人事先谋划并得到史朝义默许的所谓“竞标租售”计划就要放弃。作为这项预谋的首倡者,他现在处于尴尬的境地。见他平时敏捷的灵巧反应和机变此刻都像消失了,史朝义带着冷笑嘲讽说,我们有些同志啊,担任的是重要的参谋助手的职责,却小事处处精明,大事却拿不出主意!郭天明抬头看了一下史朝义的眼睛,又赶紧回避开,他脑子也在紧张思考,该怎么办才好。没等他想出办法,史朝义开口了:这样吧——这也是史朝义的习惯,但凡他要表态做决定,常以这三个字开头——秦局长掌握的这个情况都是准确的?(秦涌回答,绝对准确,不会有误)好,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这个问题。对待群众上访,过去一直采取限制和控制的做法,当然那是不得已。部分群众往往从自身利益去理解和领会上级政策,不善于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改革和发展,有时要求得不到满足就采取过激行动,我们当领导的就要善于引导嘛。制止和劝阻是一种方式,有时顺势而为也是一种方式。换一种思路怎么样呢?这次就满足一下商户们提出的要求,但是要把市政府善于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观点亮出来,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这样我们政府就掌握主动权了嘛。他稍微停顿一下,问道,你们的意见呢? 
  秦涌和郭天明模模糊糊猜到了史朝义的思路,但不明白该采取怎样的具体方式。他们只得说,市长的意见非常正确,总是能站在很高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在看问题的能力上还差一大截呀。 
  史朝义呵呵一笑,表情随即又严肃起来。他说,立即召开一个会,按照我刚才的思路,把一些事情定下来。 
  秦涌问,这个会我还参加吗? 
  史朝义说,你就不用参加了。不过,有关情况你还得盯住一点。秦涌说,是。然后一个人先走了。 
  郭天明也出去了一会儿,然后回来报告,开会的事都已经通知了,大家马上到。 
  史朝义说召开一个会,实际上是两个会。几个相关局的局长们先到,史朝义让郭天明主持,做了一些商议。史朝义点了点头,说:什么叫因势利导?这就叫因势利导。不要拘泥一城一地的得失——他把“一城一地”这几个字说得很重,然后又说,这检验我们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讲完这几句话,他才让小谭通知尹凡和郎军,正式召开市长办公会。今天这个市长办公会离昨天那个会的时间相隔正好是整整24小时。 
  尹凡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人都已经到场,会议室里萦绕着很重的烟味。他扫了一眼会议室,见来的人和昨天差不多。尹凡坐下后,史朝义对郭天明说,市委宣传部来人了吗?郭天明赶紧站起来说,来了来了,《河阳日报》、市电视台记者都来了,在我的办公室等着呢。   
  政界乾坤 第四十四章(2)   
  叫他们进来。 
  好的,好的。郭天明说完,赶紧走出会议室。不一会儿,几位记者模样的人夹着本子、扛着机子进来了。他们在郭天明的指挥下或安装摄像机,或找位子坐下。等大家都安定下来,史朝义先清了两下嗓子,然后满面春风、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这个会,和昨天会议的内容有一定关联,但是却是新的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