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美人

39 桃花之死


方静柔有孕后,便常在空山庭歇着,凌大公子将为人父,自然有喜有忧,整日留在空山庭,断不肯离开妻子半步了。凌府上下亦似多了些喜气,惟连映雪深恐此番再度应极九之咒,心下又苦无线索,只好漫无目的四处查看,倒留着白无恤与顾为川两人常常同在和光山房。白无恤非是不想跟着连映雪一处,只是她千叮万嘱,语态里似有肯求之意,求他护住顾为川——可真是求狐狸守着鸡了,以白无恤素来品性,一个字也不会答应,但转而又念在顾为川在谢府受了重伤,不过是为映雪儿出头罢了,方才勉勉强强应下了。
    两个情敌在一处本实在无甚可说的,倒是又有一点例外——两个都喜阅鉴佛经,虽说白无恤这样的人是否真心向佛难以言明,但毕竟清谈几句倒有些意兴。更何况顾为川品了白无恤这人沏的六安瓜片,竟是极品,可见白无恤倒不是俗人,不过行事太苛,由这茶也可见一斑——依顾为川看来,不止茶叶、泉水是上上选,连茶具都挑的精细越瓷,不晓得白无恤初来百草山庄,怎么就寻齐了这些物什。
    顾为川细细品罢,方放下瓷杯,客气从容道:
    “不知白公子可听过野狐禅的公案?”
    白无恤非是不知,但饶有兴趣听这顾为川要说些什么,只应道:“顾大侠不妨说来听听。”
    “曾有一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一人答了‘不落因果’。答话这人如此大妄语,即刻就堕入野狐身、困于山间五百年不得解脱。其实,凡修行之人怎逃得出因果循环?”
    “是么?顾大侠难道想劝诫在下时刻心存因果报应之念,莫做恶事?”白无恤绝顶聪明的人,一眼便看穿了顾为川本意,却半点也不肯领情道:
    “可惜我身在地狱苦海已多年,爱别离、求不得,我自问从未种下恶因,为何得此恶果?顾大侠亦从未种下善因,又为何得善果?难道是天命恂私?在下不得其解,顾大侠可否点拨一二呢?”
    白无恤神色平静,话语却字字锋利,令顾为川一霎有些羞惭。毕竟顾为川待映雪儿断未到问心无愧的地步,他只能强忍心头乱意,仍劝道:
    “苦海地狱,回头是岸,即便堕入狐身,但心诚求一转语,亦可再世为人。”
    “是何转语竟有如此神通?”白无恤故作不解,冷嘲热讽。
    “白公子心存‘不昧因果’四字,想必自有福报。”顾为川语气仍是和缓,白无恤心底最恨顾为川自诩正道,恨他凭此得了映雪儿青睐,却偏还要做出一副皆因福报的嘴脸。
    白无恤心上不由怒火中烧,碾转忍了又忍,面上却不怒反笑道:
    “敢问顾大侠,不昧因果四字当作何解?”
    “不违因果之律,三分恶因得三分恶果,不可妄自添减,过犹不及。”顾为川刻意暗指谢飞右手被剁一事,白无恤心底通透,冷冷道:
    “敢问顾大侠,两无辜女子命丧谢家大弟子之手,连带腹中婴孩共四命,当求谁报?谢飞明知凶徒是谁,还妄想将知情侍女灭口,包庇之意人尽皆知——更何况他一出手又想置映雪儿于死地,这样狼心狗肺的人难道也配仗剑行走江湖么?在下不知,”白无恤话里一顿,冷淡道:
    “是顾大侠剑道过于宽宏?还是顾大侠有意恂私名门?更何况此刻你虽满口仁义道德,在下却想起顾大侠独闯谢府时,所伤人命亦不下百条,血流成河人皆可肖想。‘过犹不及’四个字,顾大侠赠给在下实在多余,不如顾大侠自用罢……”
    白无恤唇舌之利比剑锋出鞘还狠!三言两语间,倒令顾为川陷入魔障。
    白无恤起身嘲笑道:
    “谁当正道?百年后武林自有定论!我心自在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三摩地,你以为一眼就可以窥透,未免可笑!非但我心你看不透,而映雪儿的心到底在何处,你难道就有十足把握?”
    白无恤从容逗起廊下凤头莺儿来,眉眼闲情适意,再衬他那身轻黄衣裳,仿佛是无知玩乐的公子哥儿一般,适才的凌厉霸道、深邃通透转眼消散得无影无踪,真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儿啊,映雪儿是如何捉摸透他的,被他说得体无完肤的顾为川竟难以想象了。
    此厢两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争辩,那厢连映雪又重去东池园晤歌亭察看,凡事有个缘起,她沿东池岸边踱步,凭栏看池内因冬燥水渐枯,连那些残荷都败化去了。她原听凌三公子说,太夫人的尸首是在晤歌亭旁发现的,连映雪拾阶上亭,沿美人靠俯望,想来老夫人就是在这亭下水泊溺死的。却见亭下另缀一条青苔小道至东池边,苔痕浮绿,滑不可立,连映雪想再近前看有无痕迹,便仔仔细细踩上那青苔小道,手上扶了乱石方稳些,她随意一瞥间,却在那乱石间瞧见一晶莹之物,她探下身去,在石缝里摸索了半日,良久方将那物什捞将起来,一瞧竟是个质地上乘的圆润玉镯。
    连映雪心上一动,将那镯子收进怀中,折返了又往正堂凌夫人坠落的那口石沿井查看,井水深透,一股凉意浮来,她沿井往凌家夫妇正宅去,即便抄了近道,也须一盏茶时候,凶徒是怎么拿捏时间、悄无声息地杀人后,竟不被当日巡视弟子发现半分的?连映雪一时无法可想了。
    她立在这这内宅的朝晖正堂前,只见凌天元正在书房展阅药书,隔窗依稀见他提笔疾书,连映雪叩门,凌天元方抬起头来,请她进来。近前看,这位原本有一身清正风骨的凌家家主已消损得不成人形了,只见他匆匆放下笔来,书案前一沓手书,似是记载药理,凌天元见连映雪目光,他沉痛道:
    “亲人接连辞世,我早已心灰意冷,只求记全毕生行医救人的独门方子,日后广为流传,可免世人苦痛。”
    百草山庄虽常被武林正道斥为邪医一流,可凌家人心系苍生,江湖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是心存敬服?凌府一门如此仁厚,为何百草山庄会遭恶咒?连映雪愈发想不出头绪来,凌天元忽而道:
    “我与你师傅素有私交,许多事也不瞒你,我平生自问光明磊落,但惟做过一件亏心事,此番历九之劫,大概就与当年那对幼儿寡母有关罢。”
    连映雪眼中诧异,仔细听着凌天元忆道:
    “约是十年前的冬日,洛阳流疫,无方可医,又加之天寒地冻,饥寒天气,转眼洛阳城内外已是哀鸿遍野,我和夫人听闻此事,忙出谷前去救治。我俩苦心钻研方子,费时半年才大约控制住疫情,但我和夫人听闻郊野深山还有个叫桃花村的地方,里头也有人染了疫症,我和夫人心存救死扶伤之念,便带了好些医药前去救治。
    桃花村整村不过三户人家,共九口人之数,进村时,我和夫人发现家家皆染了疫病,只是这疫毒与洛阳城中又略有所不同,我和夫人带的药方子竟毫无帮助,山里药材一时又凑不足。若留这九人苟延残喘,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和夫人下定决心要带这九人到山外诊疗。
    那日,我们一行十一人安顿了舟船正准备离开桃花村,谁知此时山雨忽至、夏洪突发,桃花村转眼陷入水泊,我和我夫人找来的船满满当当也只能搭载九人,我那时不知如何决断,还是夫人果决,说幼童难以撑过疫病,为保全其他村民,决心将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儿弃在村中至高处,但求天意了。
    那时其中一位男孩儿的父母已病得不省人事,只能任我夫妇如此行事,可另一个男孩儿的寡母尚清醒,死活不愿弃子,最后竟宁愿抱着自家的孩子留在桃花村也不愿上船。山雨愈大,我夫妇二人一面心痛一面也无可奈何,只好撑船带着其他村民离开了桃花村。
    后来山洪退去,我夫妇二人重回桃花村,村内屋舍早被卷得只剩土基残骸,也不见那幼儿寡母踪影,恐怕连尸首都被洪水冲得一干二净了。可我至今尚记得那幼儿寡母怨恨的眼神,尤其那幼童眼中恨意阴冷,即便事隔多年仍历历在目。”
    凌天元慨然叹气,“如今这凶手执迷极九之数,与当日船载九人之数,竟如此巧合,我心上疑虑,却也渐渐信是那幼童回来寻仇了。”
    默默倾听的连映雪没想到凌家曾与人结下这么段冤孽,依凌天元之语,多半是那幼童长大成人、追溯而来,她轻声道:
    “凌伯父当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怪这幼童彼时年纪尚小、心中生了暗魅。复仇之举于他虽有几分情理,但于大局看来却全然是忘恩负义的行径,此等小人,天道有遣,伯父不必多虑,我自会查清此案。”
    凌天元没料想映雪已长成如此通情达理的女子,心下松缓了许多,感怀间留她道:
    “映雪,伯父只有一事放心不下,求你成全。”
    “伯父但说无妨。”连映雪听凌天元说起托付女儿的话来,只顺从应着。
    “我膝下四个儿女,惟有小女儿世瑾最放心不下。你可还记得你师傅在生前曾向我提亲,求我将世瑾许配给白无恤!我当时虽未承下此桩婚事,但世瑾大了愈发不由我作主,她对白无恤的心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依我之意,世瑾是断嫁不得白无恤的,若侥幸让她嫁了也定是一生孤苦!你念在我的薄面上,无论使什么法子也要打消世瑾的那点痴心妄想,老夫在此先谢过了。”
    凌天元忽抱拳作揖,连映雪沉吟良久,淡淡答道:“映雪不敢辜负凌伯父所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