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传

正文 第一六零回 韩家小妹(下)


“好嘞,我这就过去。”韩德寿欣喜的应了一声,转身便离开了厨房。
    “弟兄们,收拾一下,准备吃饭了。”即便是在厨房,也能将韩德寿的喊话声听得一清二楚。韩德寿的娘无奈的苦笑道:“这孩子的嗓门真够大的,也不知道随的是谁。”说话间,就将一盆热腾腾的猪肉炖罗卜端了出去。
    十多个人紧挨着围坐在方桌的四周,显得有点拥挤。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二老不停的往桌子上端菜,看来韩德寿家里的生活水平还是挺不错的,十来盘菜堆了满满一桌子,有一半是带荤腥的。而且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大多数都摆在了李翔的座位面前。
    韩德寿这回可没有多说话,即便是看见了这情况,只是在不停的招呼着大伙吃饭。席间韩德寿还想喝两杯,不过看见李翔没提这事,只能忍住作罢。
    “孩子,你哥把事情都告诉我了。当娘的也不想多问什么,只想知道你们刚才聊得怎么样,有什么眉目没有?”在韩玉玲的房间内,韩德寿的娘拉着女儿的手说着话。
    “哎呀娘——,大哥怎么连这事都和你说啊,他的嘴真不严实,下回我再也不跟他说心里话了。”韩玉玲娇嗔着,似乎很难为情。
    “这事可别怪你大哥,咱们都是一家人,谁不都是为了你好。我看那个孩子挺不错的,这一群人里就数他长得俊俏,而且还是什么,什么将军。快和娘说说,你们谈的怎么样了?”老人仍旧不甘心的问道,提起李翔,脸上不禁带着欣赏的神色。
    “这个叫我怎么说呢?”韩玉玲的确有点不好意思,哪怕是在自己的娘面前有事有些拘谨。不过看着娘一脸期盼,也知道她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操了不少心。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坦白交代道:“他说看我还不错,如果我要是同意的话,他就通知家里挑个日子上门提亲。”
    “那你同意了么?”韩玉玲的娘紧跟着问道。
    “我只是点了点头,可是他一直低着脑袋,也不知道看没看见。”韩玉玲说到这,有点丧气,恨恨的说道:“长的到是不错,为人也挺有礼貌的。就这那嘴,笨得要死,弄得比我还紧张呢,这样的男人真是第一次见到。”
    “你懂什么,这才是老实人呢。这样的人啊,一辈子都靠得住。”她娘似乎看出了女儿的心事,乐呵呵在在一旁解释道。“一会吃完饭我和他唠唠,保准把话都给你套出来。”
    “娘——”韩玉玲扭着身体,拉住她的手说道:“有什么好唠的,我才不想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好好,我知道了。”韩玉玲的娘扔下一句话,挂着微笑便离开了女儿的房间。
    “孩子,好吃么,大娘再给盛一碗。”不知道什么时候,韩德寿的娘又出现在了李翔的身边。看着李翔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却说不出的喜悦。
    “呃——好吃,大娘做的饭真好吃。不过我已经吃饱了,再也吃不下了。”李翔楞了一下,看着老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再也不好意思吃下去了,只能放下碗筷,端坐在原处。
    “大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没事。”说话间,韩德寿的娘也不管李翔什么反应,拿起碗就给他盛了满满一碗,动作可谓真是麻利之极,李翔想拦都没拦住。
    “娘,给我也来一碗,好些天没吃到家里的饭了,比军营里面好吃多了。”韩德寿见机也将空碗递了过去,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
    却见他娘老脸一板道:“这么大的体格,想吃就自己盛去,又没人拦着你。”转头朝着李翔却笑着问道:“多吃点,吃完我再给你盛。”
    众人一下子全都怔住了,一起望了望李翔,又看看韩德寿,心里可能都在想:倒是谁是这个老太太的儿子,咱们这是来的谁家啊。李翔也猜到了老人的用意,心说果然应承了那句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就算我是你女婿,也不至于把我往人前面推啊,这不叫大伙误会呢么,何况我还不是呢。
    韩德寿大嘴一撅,自己起身盛了饭。他也知道其中的原委,还好没有点明。就这样,一顿饭在大伙浑浑噩噩的感觉中吃完了。饭后李翔又被韩德寿的娘拉到了另一个房间,看着众人不解的表情,韩德寿却来个先入为主,没好气的说道:“都别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就等着你们的将军回来说吧,咱们先休息一会。”说完,郁闷的躺在床上,倒头便睡。
    “孩子,你看我那女儿怎么样啊?”刚一进屋子,韩德寿的娘就迫不及待的的问道。
    李翔被问得一呆,心说这老韩家的人怎么都这么奇怪。韩德寿是个大嗓门,急性子。当娘的性子好像比他还急,再加上一个倔脾气的女儿,也不知道那个当爹的是个什么样的人,真难为这一家四口平时是怎么相处的。他如何知道为了韩玉玲的亲事,老两口已经愁了好几年了。上门提亲的虽然不少,怎奈自己的女儿却一个也看不上,硬说要留在家里斥候老人一辈子。二老又怎会不了解女儿的脾气,就凭着韩玉玲那个性格,硬要逼她嫁人的话,肯定会闹出人命来。随着韩玉玲的年龄越来越大,老两口更是越来越愁,要知道这年头家中如果有一个这么大年纪的姑娘嫁不出去的话,是件很丢人的事。这回好不容易知道女儿有了意中人,能不着急么。
    定了定神,李翔有点羞涩的答道:“我认为你这个女儿挺好的,只是我不太会说话,也不知道惹恼了她没有。”
    “你说玉玲么,她可没有生气。我看我这女儿对你也挺有意思的,如果你认为合适,那咱们两家就挑个吉利日子,把事情定下来吧。”韩德寿的娘看见李翔的表态当时心中便欣喜若狂,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大娘这样说我心里也有了底,回去之后我定会抓紧办理此事。”李翔何尝不高兴呢,能在古代娶一个近似于现代女性的老婆,也是一件喜事。
    “那就这样定了,有什么事叫我儿子及时通知我,我们这边也好准备准备。”老人还是有点不放心,生怕耽误了大事。“我一会也嘱咐下那小子,叫他多上上心,争取年前就给我带个媳妇回来。你也帮忙留意一下,咱们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哦,我知道了。”面对这么热情的未来的丈母娘,李翔有点招架不住了。岔开话题说道:“大娘,今天我们这些人是因为办公事才来到大哥家中,又打扰了大伯和您,而且已经耽误很多时间了,回去还有事情要处理。所以,所以我们该回县营了,晚了就得赶夜路了。”
    “我们不怕打扰,要不在家也没什么事。再说,耽误了就明天再做嘛,你们晚上就留下,叫你大伯陪你喝两碗,我这就给你们打酒去。”老人越说越来劲,果真要动身出去。
    李翔的额头上直冒黑线,看见她要起身,连忙拦住说道:“大娘这个使不得,所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如果我们耽误了公事,一样会受到处罚的。”
    “听我儿子说,这县营不是你最大么?”韩德寿的娘一脸诧异的问道:“连县丞都归你管,谁还敢处罚你不成?”
    李翔暗自说道这都哪跟哪啊,可又没法跟她解释那么多,就算解释了她也未必能听得懂。只能应付道:“就因为我官职大,所以才要以身作则。如果我犯了军规不处罚自己,日后手下人如果做错事,我又有何脸面去处罚他们呢,那整个军营不乱套了吗。所以,大娘,我们也要按制度做事,马虎不得。”
    “嗯,你说的这个道理我明白。我家玉玲没看错人,的确是个明事理的孩子。那我也不拦着你们,要走就早吧,免得天黑了还要赶夜路,麻烦得很。”韩德寿的娘终于被李翔说动心了,也不再阻拦下去。
    “多谢大娘理解,那我就招呼他们回县营了。韩大哥我就不带走了吧,给他放两天假,也帮大娘做点家务。”李翔一时兴起,总算是熬过去了,也不惜拿韩德寿做个添头。
    “不用,让那小子在军营里面多历练历练。”老人连忙摆手推辞道:“而且你那边有什么动静,他还能尽快给我捎个信呢。”
    李翔听得有点迷糊,哪有当娘的不惦记自己儿子的,也不知道她这俩句话那句是真的,要是前面那句是的话,他都有点怀疑韩德寿是不是老两口从哪捡来的了。随即又与老人闲扯几句,就去招呼韩德寿,陆川等人上路。
    韩德寿的夫妇与韩玉玲自然也跟着送了出来,说来也好笑。李翔等人走到院子的时候,韩玉玲只是倚着门,任由二老相送。等到出了院子又到了路上,韩玉玲则是靠着院门目送,最后一行人出村子上了官路的时候,韩玉玲却又站在村口,与李翔遥遥相望。李翔也是有点不舍,打马前行没走几步便一回头,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别的官兵都没有看出来,陆川却是留意到了,再联想到吃饭时韩德寿的娘的举动,顿时恍然大悟。
    当下在李翔边上轻声道:“看来李将军的福分不浅啊。”
    李翔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不过也是小声问道:“陆掌柜此话怎讲?什么福分不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