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问所有人

第11章


其次,没啥文物还被偷了?
  A 故宫某工作人员答游客火星弟弟
  首先,我们确实是博物院,地库里有上百万件藏品,公众能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之所以不能在故宫内展示更多文物,是因为故宫建筑本身就是文物古迹,而且是土木结构,不允许接电,没法走线路,无法达到基本的保温保湿要求,所以文物只能放在地库里。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现代建筑,而法国卢浮宫等也不存在防火、用电问题。长期来看,只能通过修建地下故宫来解决这一问题。
  故宫被盗的不是文物,而是临时展品。这种事情谁也想不到,不会再发生了。
49.中国在你脑中是什么概念?
  Q 梦之一半问台湾地区的“80后”和“90后”
  对于你们,中国是一个什么概念?大陆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从一出生,你们看到的就是你们脚下的那片土地!接受的就是你们大人给你们的教育!吃的就是你们那儿成长的瓜果牛羊!对于隔海相望的“公鸡”,你们的体会也许远没有你们的父辈那么深!那么在你们眼中,对于“回归祖国”这事儿是否像大陆大多数人一样热情?
  A 台湾大学社会学硕士在读学生小时候答梦之一半
  不可否认,因为历史因素台湾对大陆存在许多复杂的情绪,这份复杂的情绪在我们父祖辈当中也许表现为乡愁,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却免不了困惑。事实上,我是典型受中华文化教育长大的孩子,在文化上对中国古典事物有很深的孺慕之情,这份孺慕之情来自于想象的中国。但是,文化上的亲近并没有让我们对大陆感到亲近。
  对我来说,文化上的倾慕和全盘认同是不一样的。我这一代的台湾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对两岸问题感到困扰,因为大家越来越清楚二者有了不同的进程。
  更进一步来说,我发现大陆人对台湾的想象也是很矛盾的。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我在上海做足浴的时候跟一位大姐聊天,她很热烈地问我关于台湾的事,也表明了对“同胞”的热烈欢迎。
  有趣的是,谈话快要结束时她突然问我:“哎呀,你的普通话怎么讲得这样好,那些从日本、韩国来的人都不会讲普通话的。”
  今年我去了一趟上海,发现大陆社会气氛有了些转变,越来越多人开始更开放地思考自己和国家的关系,我相信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坏事。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得以松绑,我认为这是进步的象征。很期待未来世界看到的大陆也能有不一样的面貌,就像我看到的那样。
  > Q49延伸阅读
  爱丽丝的秋海棠/杨佳娴
  作为一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台湾人,我刚好经历过威权时代与非威权时代的过渡。解严的时候我九岁,来年蒋经国去世,我当时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义,只是发现附近一所提供给半工读学生的宿舍,那些蓝制服的青年全都跑出去,聚集在杂货店里看电视,交头接耳。一种奇怪的气氛在串流。
  而我在南方的台湾第二大城高雄长大,这座城市一度被当做“民主圣地”(曾发生过“高雄事件”,逮捕了许多国民党外运动人士),可是,某些自由思潮,也很奇怪的,比起台北,还要慢一点才影响到中小学内的校园生活。所以,我拥有令我的同年纪台北朋友错愕的若干经历。
  例如,小学时代,班级导师发给每个同学五张卡片,假如听见同学说台语,就可以要求该位同学交出一张卡片。学期末,统计每个同学手上卡片的多寡,卡片越多,表示“国语化”得越彻底,方言说得少,是好孩子,好国民。我记得那时草木皆兵,连发出本地的发语词“欸”,也会有一群同学一拥而上大叫:“你说台语!给我一张!”那时候,我们以为对岸的人民全是讲“国语”的,如果有一天真要“统”在一起,我们一张口就是台语,久违的同胞会听不懂。
  或者是,我曾长期担任升旗典礼司仪。每逢假日,前一天就要在朝会时举行庆祝大会,“青年节庆祝大会”、“行宪纪念日庆祝大会”之类。我把白制服拉平了,拢一拢头发,端立于司令台一侧,自觉以比平日肃穆三倍的声音宣布:“纪念大会开始——现在恭请校长为我们致辞!”典礼结束,台下同学们额上大珠小珠,谁也没在听,互做怪表情,用脚尖踢来踢去。重点是,最后我得以昂扬的声情带领全校同学呼口号,口号内容不外乎“服从领袖领导”、“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类。参加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无论如何,到了结尾也一定要写“拯救大陆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以表示我是时时刻刻把这样庄重的信念放在心上。
  可是,也许是因为那已经是戒严文化末期,一切都形式化了,我其实是从来都不知道“大陆同胞”陷于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的。我只知道,大陆很大,省份很多,各省物产和交通路线得背起来,假如考卷上面问你:“王小明想搭乘火车从福州到北京去探望舅舅,他会经过哪些铁路?”必须能正确作答。
  童年读物里有一套《美丽秋海棠》,彩图,铜版纸,附注音,内容是假设两岸已经统一,台湾这里组了小学生团体去大陆作长达一年的访问旅行。那些童言童语带读者进入过去只在地理课本读到的世界,西湖、哈尔滨、呼和浩特、雅鲁藏布江。那个世界熟悉又陌生,我像爱丽丝忽然走进了梦中,没有兔子,可是有那么一只怀表始终滴答作响,提醒我某些时差的存在。
Chapter 3 轴
  本章节问答更倾向于
  轴  逻辑  科学
  采写:科学松鼠会 等
  例句:“害羞和脸红什么关系?”
  科学是什么?
  当我们爱上别人时,实际上是多巴胺在爱。
50.女人的肚脐眼比男人的好看?
  Q 桃之夭问
  能不能找个人回答我,为什么女人的肚脐眼普遍比男人的好看?至少根据我的统计是这样的。
  A 深圳市北大医院妇产科医生张主任答桃之夭
  肚脐眼形状的形成是个很随意、偶然的事儿,没有人去统计说男的还是女的肚脐更好看。婴儿出生以后,断脐的传统做法,是留1公分到1.5公分长的脐带,剪断后等待多余的部分自行脱落。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需要七天到十几天,恢复的时间比较长,碰到水容易感染。上海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不采用这个方法,而是在婴儿出生24小时后直接从脐带根部剪断。这个方法其实挺好的,过不了几天伤口就自行恢复了。但是在深圳没有人敢这么做。深圳人太矫情了,爱瞎闹瞎搅和,所以这里很多方面反而比较落后。至于形状的形成,应该是和皮下脂肪有关,后天皮下脂肪不一样,肚脐的形状表现也会不一样。另外,自行脱落后形成的肚脐,长起来会不均匀,采用直接在根部剪断的方法,伤口会比较平整。这就像给你一张纸,你手撕的,和剪刀剪的,肯定是后者比较平滑。
51.人的表皮脏不脏?
  Q 梦想小花园问
  我是个轻度洁癖患者,我们家用得最快的日用品就是洗手液。别人摸过的我的东西,我一定会再擦一遍。比如,钟点工擦过了我的桌子,我的那些瓶瓶罐罐,我就会再用湿纸巾擦一遍。我想知道,别人“摸”过了我的东西,到底会在那件东西上留下什么?他的指纹?他的表皮脱落下来的死了的细胞?留下的这些东西,到底脏不脏?
  A 蓝枫答梦想小花园
  Hello,我是科学松鼠会的蓝枫,我刚刚给患者看完病,可以握个手吗?开个玩笑,不过我的回答对你来说或许会受不了。所以,以下文字请在伴侣或监护人的陪同下谨慎阅读,如有不适,请及时随诊寻求帮助。
  从你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勤劳美丽的主妇,终日身着家居服,手握拖布杆,从卧室奋战到客厅,从卫生间转战到露台。当然,很高兴的是,貌似你的洁癖并没有给你带来过度的恐慌,你并没有极度焦虑、怀疑、粗暴地自我评判等那些CCMD-III中所列举的症状,所以,你仅仅是洁癖,并没有因此罹患强迫症。而你的轻微洁癖好好地利用或许还可以为你的家庭带来非常健康、舒适、整洁的家居环境,这可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好老婆哦。
  然后再说说你的问题吧,你想知道别人“摸”过的东西,到底会留下什么。那么就要看你怎么去“看”人了。直观地看,我们是一块皮肉组成的整体,可是如果在高倍显微镜下,其实我们都是一个又一个再接着一个、各种各样小小细胞组成的庞然大物。一般情况下,我们一个成人会拥有几百万亿个细胞,通过特殊的黏合方式,这些细胞或密密麻麻地紧密排列,或悠闲自在地游动,便组成了我们人体。这样一来,我们的手部表皮自然也就是一些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叫做角化细胞,它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然而,它也会凋亡,当战亡后,它便会慢慢脱离它的战友——我们的身体。至于落在哪里,那完全是个运气的问题。所以说,很有可能会在你“摸”我的东西时,遗落给我。
  除了你所担心的这些外,其他的看不见的,那么就是一些细菌了。要说到细菌,可以推荐你看一下科学松鼠会的经典大片《菌城旧事》。简单地说,人体内的细菌数量可以达到细胞数的十倍左右,加起来也不过三四斤重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