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怨偶

第93章


将来回京官家若是问我实情,我就说是在匪徒窝里拿到的藏宝图,看着像是真的,编了个借口让官家好发掘。”
    宝如点头叹道:“可见虚伪了——你若真要干干净净,便是不拿又如何?我们又能吃多少米粮呢,你既要这名声,为何不干脆都献了出去名副其实,也算个问心无愧,拿了也不敢使劲花,何必何苦沾那一身腥,拿了钱还要立牌坊。”
    许宁道:“天予而不取,反为之灾。官家一贯仁慈,但是人心易变,如今他不计较,来日他一呼百应之时,却怕要清算,我如今和前世不同,却不能把合家性命都押在他身上。家国百姓固然重要,你们却也是我的责任,我要替你和子孙后代打算,少不得将后患扫干净,给你们铺好路。我也没拿多少,却至少足够三代富贵了,总不能让你白白跟了我两世——便是那裴大郎,也尽可做个富家翁了。”他面上坦然,全然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心中却微微一动,如此宝藏何人不贪,前世他总觉得宝如夫人胸襟,常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鸡犬不宁,如今却恍然发现,除去情爱,在钱财前程方面,这个女人却有着常人不及的豁达和清高。
    其实他却是误会宝如了,宝如其实出身市井最是市侩俗气不过,如今不计较,一则自幼受了教养不受非分之财,二则一直觉得这一世似梦如幻,是白白赚来的,已是满足,对那些宝藏却没甚么想头,毕竟她重活一世**淡薄,许宁又极擅经营,照顾得她和家人极好,并没什么了不得的**难以满足,若是等到孩子长大,许宁又做个穷官,处处拮据,只怕她又是另外一番想头了,所以贫贱夫妻原是最难,这一世他们日子不再拮据,二人心平气和下来,倒是都露了一番真性情来。
    宝如听到两世二字,却是触动前日所梦,含笑道:“我还道你这次真的又重生到另外一处去了,想必那里也还有个唐宝如。”
    许宁伸了手去撩起她的头发,低声道:“只这一世我便偿了你,绝不会丢下你。”
    他长睫微垂,神色淡淡,语声平平,似话家常,宝如却无端从中听出了一种缠绵悱恻、生死相许来。
    她为人虽然爽利,于感情上却分外羞耻于表露,许宁又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因此两人一贯极少有儿女情长缱绻情深指天图誓的作态,更不会说什么直白露骨的话,便是上一次秋闱,许宁误以为宝如没于洪水之中,也只是痛哭失声,之后又只是平淡度日,虽然一直情好,她却从未相信过他们之间有着甚么非你不可生死相许的情和爱。
    只是这一次,忽然也感觉到了面前这个人的不同,这个人给了她暗,却同时也给了她光,亲手让她痛,却又让她得到了依靠。
    也不知是什么孽缘,偏偏两世就都栽在了彼此身上,他们彼此似乎算不上倾心相爱,痴恋如寻常男女,但是命运教他们紧紧捆在一起,贪嗔爱恨怨,仅仅相连,以致于彼此都成为了对方最特殊的一个存在。
    作者有话要说: 
☆、第94章 不争是争
夏日太阳明媚得刺眼,多日晴天白云,正好晒书。
    远处蝉声阵阵,宝如斜倚在浓绿树荫下,看许宁穿着薄罗短袍,弹墨绢裤子,头发才洗过,松松扎着,站在烈日下一本书一本书地翻开晒着,前胸后背已出了透汗,袍子薄薄贴在他的身上,却并不让人觉得狼狈来。
    无论是前世今生,许宁对书本都十分珍惜,甚至为了防虫,做了芸草香片来,小小一片一片的,还用模弄出了花样来,雅致清香,放在书中便能防止蠹虫,这一世便是这样的小东西,十分大卖,不知获了多少利,她在京城时秦娘子每个月都送账本来给她看,那香铺子里头,名贵的香料其实都是不赚钱的,不过是拉高香铺档次,吸引贵人来看,真正赚钱的反而是这种香片香丸,看起来不过几文钱一片,却能翻一倍卖,每个月卖得多,赚得更多,如今为了防别人说他与民争利,那香铺子他几乎不过手了,全靠秦娘子经营着。
    许宁放了几本书后抬眼,看到宝如正手里执着纨扇一边晃一边无聊地看他,薄而宽松的衣衫松散着露出里头的葱绿肚兜儿,不由一笑:“无聊了?要不约些人来府里打马吊?”
    这些日子,许宁就了她推了许多应酬,只说夫人身子不适要在家调养,新任知州兼转运使许大人惧内之名不胫而走,当然宝如千里寻夫的名声也传了出去,一众官眷乡绅夫人们对她也是甚为好奇钦佩的,仍是时常有帖子来邀宴,偶尔也邀请人来打过一次两次马吊,赏赏花什么的,少不得笑谈这位新来的许知州,原本是青年得在高位,又面目英俊,家资富饶,没想到难得是个洁身自好的,蜀中因有前朝名妓薛涛在前,教坊女子多以她为榜样,人人皆解诗文,颇有不少才貌双全的名妓想上前拢住这位年轻知州大人的心,却一一铩羽而归,少不得纷纷揣想究竟是何等女子才能如此御夫有术,得见到宝如的,才又都心悦诚服的恭维起来。
    宝如摇头:“要应酬还不如就这么躺着发呆呢,而且打马吊也是要仔细思量好生计算的,这边的规矩又和京城不一样,太累了啦,也不知道孩子们几时候到,路上会不会累到。”她找到许宁,事事平顺,便开始牵肠挂肚地想孩子起来,如今蹙着长眉,想着也不知淼淼是不是想娘亲,荪哥儿还记不记得自己,心下更是忧愁。
    许宁含笑宽慰她:“算算日子应该快到了,你放心,裴瑄亲自去接的,他办事一向靠谱,保准你爹娘和两个孩子平平安安到成都。”
    宝如道:“这次给我娘请了诰命,你娘虽然也得了,肯定还是气得很,如今又只接我爹娘过来,你爹娘怕不要气得去一状告你忤逆,杀过成都来。”
    许宁道:“我已让人捎信给他们,说这里才打过仗,路途山匪多,再则天气炎热,请他们先回乡了,又和他们说了已命人送了些土产回武进县,如今他们肯定一直赶着回去看看我到底送了什么回去,哪里会冒险跟过来。”
    宝如点头:“可惜不曾让你看到他们立逼着要将敬哥儿过继过来的样子,前世怎么就没这一出呢,你爹娘看都不看荪哥儿一眼,只说他姓唐,算不得许家的继承人。”
    许宁沉默着理书,一言不发,宝如知他心里也不好受,也懒得再说,只得看看外头的蓝得干净之极的天空,转过话去:“这样热的天,要劳烦裴护卫了。”
    许宁道:“他是个歇不住脚的,就喜欢四处行走,如今才发了笔小财,自然是更欢喜,能回京看看老朋友也好,这次抗击乱匪,他也得了些功劳,得了个御前带刀的御前侍卫职务。”
    宝如想了下道:“他一贯仗义疏财的,只怕没多久又要全没了,倒要趁他手里还有钱钞,好好给他说个亲事才好。”
    许宁点头笑:“他把钱都放我们这里了,说让我们替他收着,大概也不是全不在意的,想必觉得如今未必会拖累女子了?”
    宝如却是想起长公主的事,便将京里裴瑄杀马救长公主的事说了下,却一边暗自观测许宁的神色,一边又说了些京里如今的情势,安妃生了公主,张相如今被人不看好之类的情势。
    许宁蹙眉半晌,宝如心下酸溜溜的,忍不住开口揶揄:“怎么,是不是在可惜?”
    许宁看了她一眼展眉道:“不是,前世长公主入皇庙出家这一事十分奇怪,她是太后亲女,谁敢勉强她?只是她与官家虽然不是亲姐弟,感情却一向十分好,我想着,当年官家突然病重,我被清算问罪,之后她出家,这当中究竟有何关联。太皇太后过世,张相势弱是必然的,此消彼长,王歆这一次便要渐渐强势起来,不知道官家京里布置得如何,若是能处置好,他不与太后联手,太后没有得力的外臣,也做不成事,倒是合了官家的意,最好是想办法让他们互相制衡。”
    宝如看他思索半日居然想的还是这些东西,忍不住道:“我告诉你的意思是,你觉得公主有可能看上裴护卫么?不是问你这些深宫秘事朝堂大局的。”
    许宁道:“这我怎么知道,当时我又没在,不过她拖这么长时间没嫁太后也没说什么,不是太宠女儿,就是待价而沽,笼络朝臣,官家毕竟不是亲弟,自然也不好插手太多,也不知她到底想嫁什么样子的驸马。”
    宝如嗔道:“我怎么觉得你这人凡事都是想着利弊,就没想过人有七情六欲,裴大郎那日威风凛凛,手提单刀,头簪鲜花,英挺风流,哪有美人不慕英雄呢,只是我心里总觉得有些顾虑,怕裴大郎这样的不羁男儿,侠义英雄,要被皇家那些规矩束缚,倒不如这些日子在蜀地给他物色一个合适的,不是都说蜀女多才。”
    许宁将一本书从箱子中拿了出来,听她夸裴瑄,心下不由发酸,嘲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行侠仗义,所救不过一人一村,我却能造福辖地百姓,来日辅佐官家,惠民济世,未必就不如他一介武夫了。”
    宝如心里想着事,也没计较许宁这仿佛含酸的语气,一边道:“我们这次往西一路行来,路上见到那些难民流离失所,哀嚎遍野,好不可怜,其实那些宝藏若是用来行侠仗义,只怕倒是真的能实实在在花在穷人身上,上交朝廷,呵呵,中间不知道要吃多少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