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临夜

32 第十章 红尘远(2)


第十章红尘远(2)
    一转眼,他们离开棘城已有月余,却因为接踵而至的事件,让彼时商量好的对策一再拖延。
    七日后,是个吉日。他们便定了这一天,由江临照从燕王那讨了个准,下了帖子去南宫家拜见南宫耀。
    苏久夜自然是跑到如意医馆去找徐姨做说客,那日的对话陷入僵局,苏久夜也就不管了,直接撒起娇来,徐姨被她央的没办法,只得点头说了声“好”,道只要燕王应允,就成全他们。只是约法的第二章,绝对不能破。苏久夜自然立即点头答应。
    江临照到了南宫家时,苏久夜和徐姨也刚见过南宫耀。却不想她那些软磨硬泡的功夫都做了废,南宫耀并没有没如她预料的一般,对徐姨言听计从。
    两人在致远堂照了面,苏久夜对江临照打了个手势,道情况不妙。
    依着礼数对几位长辈行完礼,又代父王问了好,再聊一聊两家祖上的情谊。江临照绕着圈子侃侃而谈了好一阵,才开口说了提亲的事。
    “虽说封家小姐如今已是方外之人,但到底与我有一纸婚约。父王和母后的意思是,世子元妃的位置还是她,我与小夜成亲后,只能委屈她先册为良娣。但待我日后登基大统,定会立她为后。”
    “良娣?”南宫耀一下便变了脸色,根本不管他是否贵为世子,冷笑了一声道,“我们小夜为了嫁你,要和我们南宫家永永远远地脱离关系,你如今就以一个侧室之位,来回报她?况且你们慕容家曾自立三章约法,如今这般轻描淡写地就想毁约不成?”
    江临照未想南宫耀会如此坚决,一时语塞。
    苏久夜赶紧转身向徐姨求救,没想到她竟也冷冷地道:“此事绝对不可。”
    这次求亲,最后以南宫耀以长辈之姿把江临照教训了一通而结束,完完全全成了一桩闹剧。
    南宫耀在训话时,苏久夜急急地把徐姨拉近了自己的房间。“徐姨,你刚才不是答应要帮我……”
    “我没答应你嫁给他做侧室。”
    苏久夜扶着徐姨坐下了,“可他又不会有别的妻妾,东宫殿便只有我一位良娣。”
    “他是世子,他还会有昭训,有奉仪。”
    “可我信他心里,不会有别人。”
    “但他的元妃是封出云。”徐姨一句话出来,苏久夜本就有些不舒服,却听她接着说,“她是你的姐姐,莫非你们要姐妹两人共侍一夫吗?”
    “我虽然唤她一声姐姐,但到底非亲非故,况且出云姐她也只是顶着一个名号罢了……”虽说确实不太舒服,但燕王能做到这样的让步,实属不易了。约法三章清清楚楚地刻在铁券之上,如此反悔,若说是两家协议也就罢了,若是传出去南宫家有不允的意思,燕王苦心经营的名声想是要大打折扣。
    苏久夜的脑中迅速地思考着说服徐姨的关键,却不想她淡淡地道了句:“封出云,就是你的亲姐姐。”
    ************
    十五年前,是燕王刚刚定都邺城的时候。
    那时候南宫家因为一枚丹书铁券,从最末流的商贾之家,成了比肩皇亲国戚的世家大族,而南宫耀,正是这显赫家族的继承人。
    与此同时,江山初定,大行封赏。与燕王一同征战辽东的将军封弈,不愿居功,甘愿放弃一身战功,做个小小的文官。可燕王亦感念多年的兄弟的情谊,反倒是逆了“相宜年长”的传统,让封弈成了少年丞相。
    邺城之中,一时间沸沸扬扬地流传着两位少年风华绝代的传说。
    故事的两位主角,却一直无缘相见。直到他们在一间酒馆里,看中了同一壶陈年的竹叶青。
    他们一个仗着自己富可敌国,一个仗着自己权势滔天,一步都不肯退让。
    南宫耀扬言要买下这个酒馆,封弈便道要查查这酒馆的账项。当时,国之初立,各项律法都不太完全,小商小铺偷逃些税款已然成了常态,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封弈这话一出口,掌柜便着了急。情急之下,他将那壶竹叶青放在了一张空桌上,一本正经地道:“那就请两位少爷一起坐下来,共商国是,谈谈我们大燕的税制,要如何规程,才可千秋万代、永世不衰。”
    糊里糊涂的一番话,却因为牵扯到了大燕的国运,让人无法小觑。南宫澈和封弈无奈之下,只好共饮了那一壶竹叶青。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觥筹交错间,他们真的谈论起大燕的税制来,而且一拍即合。
    当时少年风流,他们因酒结缘,引为知己好友,便时常一同在伊花坊饮酒作乐。伊花坊那时候,有着一位闻名天下的邺城第一舞姬,清玥。
    传闻她不同于一般乐坊舞姬的妖娆妩媚,也说不上宫廷舞姬那般端庄秀丽、国色天香,却能让人见之不忘,思之如狂。
    想见清玥姑娘一面的王孙公子、文人雅士几乎踏破了伊花坊的门槛,却还是一眼难求。
    而南宫耀也在此列,他为美人一掷千金,惹的封弈嘲弄,他却道“不愿君王诏,只盼美人顾”,更何况这美人还不是一般的美人。
    封弈只当他玩笑。
    却不想清高孤傲的清玥姑娘一见了南宫耀,竟然很快也情根深种,她罢了演出,一心只想和南宫耀长相厮守。
    而彼时的南宫耀,虽说是南宫家的独子,无什么兄弟争权,但到底有宗族里诸位叔伯盯着,若是行为不端,被他们寻了由头,家主之位也是岌岌可危。
    但他仗着父亲德高望重,为他庇佑,竟真要娶了清玥进门。伊花坊的坊主自然知道南宫耀的家世,想要讹他一笔,便百般刁难起来。大量的账项支出惹来了宗亲们的质疑,风月场的事,很快被提到了宗庙之中,一群叔伯把南宫家搞得一团混乱。
    而此时,南宫家的老爷本就终日劳碌、积疾已久,又听闻儿子和乐坊的舞姬纠缠不清,还要娶她进门,加上宗族众人以此为由,在南宫家大吵大嚷。南宫老爷一怒之下,气急攻心,便陷入昏厥。
    南宫耀日日在病榻前照料,便无暇再去顾及伊花坊。
    因为清玥不再出场,伊花坊也是被客人们闹得一日也不得安宁。坊主软硬皆施、好说歹说,清玥却一门心思要等着南宫耀。
    坊主惹不起楼下那些王孙公子,便想着干脆把清玥卖给哪个有权有势的大人物算了。清玥一听说,便闹起了绝食。
    这时候,是封弈拿出积蓄,替清玥赎了身。
    真是未曾想到,这情谊甚笃的兄弟,竟然会爱上了同一位美人。
    封弈当时一见清玥,便已为她着迷。可他虽是军中赫赫有名的将领,到底无关风月,性子沉闷,不善言语,不懂得如何博美人一笑。而南宫耀出身商贾之家,自是深谙此道。他抢先表明了心意,封弈自是无话可说,只能将那爱慕埋在心底。
    他日日陪着清玥弹琴奏曲,却碍于兄弟情分,什么也没说出口。
    清玥在封府一直等、一直等,却再没有等到南宫耀,只等到了一场邺城空前绝后的盛大婚宴。
    新郎是南宫耀,而新娘不是她。
    纵使南宫耀细心照料,南宫家的老爷终归是驾鹤西去。面对宗族的非议,南宫耀为了稳定家业,便由姐姐去凌家提亲,娶了一直爱慕他的凌家大小姐凌琅。
    那时候,清玥还不相信,她还傻傻的以为,南宫耀娶凌琅是为了稳定家业,而掌控了家业,是为了她。
    可是后来,满城都听说了,南宫耀在婚礼上立下誓言,道一生不会纳妾,一心一意爱护凌琅。
    清玥这才知道,自己与他已是缘断。
    或者说,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缘分。
    没人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凄苦才重新振作,也没人知道封弈是在何时表露自己的心迹的。
    几日之后,封弈向燕王请旨赐婚,说他要娶曾经的邺城第一舞姬。
    燕王自然是不允。
    封弈是他一手提拔的心腹将领,如今又贵为少相。他的婚事,甚至不亚于皇室联姻。他却要把诰命夫人之位,送给一个舞姬。
    哪怕是名满天下的第一舞姬,到底是个舞姬罢了。
    可封弈第二日,再次请旨。
    燕王无奈,只能退了一步,许他娶妻之前可先纳了这一房妾。还是有名有份的姨太太,不只是侍妾。
    这已是体谅,可封弈还是一步都不肯退让,道只愿与之为妻。
    燕王恩威并施,一样无用,也就只能依了他。
    后来,封弈便娶了清玥。
    那天,南宫耀也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两个人都被宾客灌得醉醺醺的。南宫耀对封弈说:“我以为我敌不过宗亲的非议、敌不过这家业的重任,放弃她也算是被逼无奈。却原来你为了她,连燕王的旨意也敢不从,到底还是你更喜欢她吧。”
    如此,这段故事便揭了过去,似乎一切都迈上了正轨。
    再后来,清玥和凌琅分别怀上了孩子。
    清玥先诞下了一个男孩。当时,因为成婚一事,封弈与燕王已有了嫌隙。他担心十几年之后,孩子若有所成,入职朝堂,封家便是位高权重,惹燕王猜忌了。
    史书写满了权臣的下场,越是一同打过天下,便越是容易功高震主。
    封弈不愿走上那条老路,之前才自己放弃了军权。如今便只得先谎报了所得为女婴,并赶紧差人去乡下寻一个女婴来替换。
    而此时,南宫耀却急需子嗣稳固家族地位。而且这个子嗣,将来是要继承南宫家的家业的。若凌琅诞下女孩,他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就去换个男孩子进来。
    于是,他便找封弈商议,若凌琅真的诞下女孩,两家正好互换一个孩子。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