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头盖骨失踪记

第24章


 
  现在得知在取得的这些掠夺物中,包括有粗糙的工具,雕刻的牙齿的装饰品和说明这些物品在1929年北平附近周口店石灰岩山洞中发现的位置略图。它们曾在北平协和医学院保存过。 
  从被没收的信中泄露,“北京人”的遗骸曾被中国人很好地保藏起来,躲避了日本科学家三年的追寻。在日本当局通知了盟军总部后,这些物品在东京帝国大学内找到。 
  盟军总部的科学顾问、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职员怀特莫尔博士现在保管这个遗骸,并准备送回到中国中央地理调查所。 
  这则新闻如同“北京人”的发现和失踪一样,再度令世人为之震动,多年来渺无音讯的人类至宝终于在日本那已被盟军战领的国土上露出峥嵘,这对苦苦寻找了多年的中国人尤其是与其相关的科学家们,无疑是莫大的慰藉。 
  一个多月后,即1946年1月2日,英文版的《北平时事日报》又发表了英国路透社1月1日发自上海的一则消息: 
  “北京人”将由日本归还中国 
  在日本占领期间被日本军队当作掠夺物运往日本的“北京人”,将归还到中国中央地理调查所。据东京大学报告说,这些名贵的遗骸和石器工具已经一同交给了盟国当局。 
  寻找了三年之后,日本科学家在北平找到了“北京人”,由一个专家负责监督把它运往东京。遗骸和图标以及其它文件在日本人手中没有遭到任何损害。 
  在日本占领期间,日本科学家曾在发现过“北京人”遗骸的周口店附近进行过新的发掘工作,但是没有新的发现。 
  “北京人”是中国被日本掠夺的宝物中首先将被归还的,但是中国爱国团体现在还正在设法取回其它被日本抢去的中国的古物和艺术的宝物。 
  如果说1945年11月19日美联社发布的那条新闻多少还让有些人不太放心的话,那么英国路透社发布的这篇报道,则让人如同吃了一粒定心丸。——“北京人”真的要失而复得了。   
  第七章 紧急搜寻(7)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数众多的中国科学界人士积极呼吁,中国政府应该尽快组织人力,飞赴东京,从侵略者手中索回这一人类至宝。 
  机会终于到来了。   
  第八章 国人的无奈与哀伤(1)   
  李济在日本的搜寻 
  1946年3月31日,中国航空委员会派出的飞机第一次飞入日本领空。 
  日本投降后,同盟国纷纷派出代表团前往日本,参加在东京举行的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以及被日军掠夺物资的接收等活动。在抗日战争中付出沉重代价并为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自然也要派代表团前往。因而,这架进入日本领空的中国飞机,承载的便是前往日本参加战后各种活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团团长是朱世明将军,顾问便是具有“中国考古学之父”称谓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著名的考古学与人类学家李济博士。 
  李济此次以顾问的头衔随团赴日,主要执掌属于教育文化方面的事务,专门的责任是为调查战争期间日本劫去的中国的书画、古器物及一切与文化有关的物品,并与盟军总部商量要求赔偿的步骤,预备为讲和约时作一个具体的方案。这一点是教育部与外交部指定的工作,并在行前已征得盟军总部同意。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前人“未完成的重要使命”,那就是寻找、查证“北京人”! 
  李济到东京后所见的第一个美国人,是美国海军司令斯脱特将军。其人给李济留下的印象是,“一位很诚恳率直的人”。在服役海军以前,斯脱特曾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博物馆工作者。据李济后来撰文说,最初他听说自己来日本寻找“北京人”,“似乎感觉到有一点惊讶”,但当自己将有关“北京人”前后发掘情况以及它的重大意义与对方交谈后,这位司令官很快理解了中国人的心思和做法,并为中国人对古文明执着的追求精神所深深打动。 
  未久,斯脱特司令告诉李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北京人”的消息。遗憾的是,却是一个很坏的消息。斯脱特对李济说:“盟军总部已查询东京帝大的教授,据他们的说明及答复,‘北京人’不在东京,也不在日本。” 
  “这……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呢?有两篇报道已经清楚地说明,在日本发现了‘北京人’,怎么转眼‘北京人’又不在东京,也不在日本了呢?”李济感到惊讶的同时又难以置信。但斯脱特将军的话说得十分肯定。从对方的口气中,李济明显感觉到,对方的话决非儿戏,而是十分慎重的。 
  “我也不希望事情变成这样,但目前我得到的情报就是如此。”斯脱特摊了摊手,有些无奈地说。 
  “斯脱特先生,我恳切地希望您再协助我们查证一下,如果事情果真如此,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不过,希望您能协助我们再找一找新的线索。您知道,‘北京人’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人类进程史的研究,都是极其重要的。”李济再次强调说。 
  “这我理解。放心吧,我会尽力的。”斯脱特十分爽快地满口答应着。 
  李济与斯脱特道别后,即开始了对“北京人”的寻找。按他所掌握的线索与判断,要想在日本找到“北京人”,首先必须找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 
  然而,李济费尽周折,始终找不着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 
  盟军总部有关人士向他介绍说, 1942年底,二人由中国返回东京后,开始研究从中国运来的化石标本。日本战败后,二人陷入了战败后巨大的精神痛苦与绝望之中,前一段时日离开东京,隐身于某个乡村角落里,再也无从寻找了。 
  面对盟军总部的答复,李济于心不甘又无可奈何,因有其他事务在身,遂中止了对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的查找。 
  随后,李济又和盟军总部负责文化物质接收事宜的美国史克门少校取得了联系。由于少校对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较有了解,故二人的谈话开展得既快又顺利。可惜的是,史克门同样否认了他们已经找到了“北京人”的事实。李济的希望再次落空。 
  不过,在这次会晤中,史克门少校代向李济表示了七点意见: 
  (一)京都大学的梅原末治教授想约他当面谈退还日本劫掠的中国古物问题,他很赞成并愿同往;   
  第八章 国人的无奈与哀伤(2)   
  (二)盟军总部管美术品与纪念品的一组,保存有珍珠港事变后日本广播新闻的全份,其中有数条记载日本搬运中国古物的消息,可供中国代表团参考;(三)现在总部所订的规则为:凡是有确实证据并容易辨认为日本战时劫掠的属于盟国的器物,总部均可代为搜寻并退还原主:(四)在平时劫掠的美术品与古物,总部不拟办理:(五)周口店山顶洞层的遗物,已由盟军总部保管,可以退还中国:(六)中央图书馆的书籍现在东京,可以咨请盟军总部代索;(七)要日本政府命令日本收藏家各编一完备的收藏目录送盟军总部及各国代表团作参考,可以考虑。 
  史克门少校的这七条意见,有几条是对一些问题的答复,有的则代表盟军总部已经采取的立场,大致与斯脱特司令所说类似。 
  少校谈完意见后,提议与李济一起去京都走一趟,说不定在那里能找到“北京人”。李济自是喜出望外,这正是自己此次日本之行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人赶往京都,并住进了同一所饭店,李济利用各种机会与史克门少校交换搜寻“北京人”的线索和见意。遗憾的是,整整一个星期,还是没有找到“北京人”下落的确切线索。 
  在余下的日子里,李济依然坚持在日本四处奔波,八方打听,哪怕有一点点与“北京人”相关的线索,他也要亲自过问,亲自查询。但仍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日本找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盟军总部的有关人士却推说“地址不明,难以查询”。再者,美联社与英国路透社相继发表了“北京人”找到并即将归还中国的消息,而以美国为首的盟军总部主其事者,对“北京人”的下落问题又避而不谈,甚至干脆从根本上加以否定。很显然,“北京人”还在日本人手中,或者他们藏匿在了什么隐密之所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谁又能够断言,美国人就一定没有从日本人手中将“北京人”抠出来,装入自己的腰包呢? 
  李济把有关寻找“北京人”的情况向中国代表团团长朱世明将军作了汇报,朱感到问题比较复杂,也很棘手,当即给盟军总部发去一份《备忘录》,请求盟军总部继续协助查找“北京人”及其它人类学标本的下落。该《备忘录》原文如下:备忘录致:威娄柏中将参谋长助理主文:为送还周口店的人类学材料及中国猿人的研究记录1.根据报告,以下各项物件在战时从北平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被送到日本:(1)“北京人”标本,包括七个头骨、十二个下颌骨、一些牙齿及骨骼材料;(2)周口店第1地点、第15地点及山顶洞的石器、骨器及动物遗骸;(3)关于周口店发掘的工作记录、照片和文件等;(4)安阳发现的狗及狼等哺乳动物;(5)步达生教授及魏敦瑞的关于人类学的书及单行本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