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km-s

第39章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嘛,总会对人生大事充满了憧憬。秦筝也知道自己,除了看起来穷点儿、花起钱抠门儿点儿以及对于政治不敏感了点儿之外,并非有什么更加令人难以忍受的缺点,反而还有不少能够吸引男孩子的地方——否则她上大学的时候也不可能做到那么放荡不羁。
  但是,小采蘋喜欢谁很正常,她被男孩子喜欢也很正常,可是……
  小采蘋,喜欢,她?
  简直是一派胡言!
  她怎么可能同意让小采蘋当她的男朋友,这样和她娶了自己的弟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第五十五章
?  然而无论在私人情感上有什么问题,秦筝已经将要进入另外一个忙碌的阶段。
  发动机的设计基本定型,而火箭结构和有效载荷也基本倒腾清楚了,现在正处于三个部分与控制系统整合的阶段。
  控制系统,出于其在火箭构造中的独特地位,其设计是与其他三部分密切相关的。具体的构造中涉及很多电学元件和电学理论秦筝也不是非常清楚,然而那东西很难搞这个事实她却再清楚不过。
  卫星小组的任何东西都很难搞,秦筝一边看着手里的资料一边抚摸着不锈钢杯子的把手,就像发动机,就像结构,就像有效载荷。不过好在,如果大家的脑袋被这些难搞的事情填满,就不会再恐惧焦虑到不停地做揭发检举之类的事情了。
  十三个专家的主要工作场所已经基本从办公室转移到了计算机室和地下实验室,每个人每天花超过七个小时穿着特质的工作服,和那些工程师们一起试验,并且讨论试验结果所暴露出的问题。
  其中有几个很有经验的工程师不理解为什么她们设计的有效载荷中有那么大空间的冗余,对此有效载荷分组的封建梁同志总是以“隔热”或者“维持外部形态”的理由解释,然而工程师们却并不能完全接受。
  一般的人都会很疑惑,她们的卫星里面装了很多仪器,虽然有效载荷组的人已经尽全力削减重量,但它的重量还是远远超过了一开始设计的需要。而且在设计上这颗卫星能够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上分裂成两个部分,其中较小的部分可以自行运转,而另一部分则几乎没有长期运行的能力。
  然而对此,有效载荷分组的人有非常充分的解释。这火箭的有效载荷被发射到同步轨道上之后,可以在轨道上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用于制导和联络地面的同步卫星,另一个则是试验和返回舱,用于承载送出太空的作物种子和小型哺乳动物,进行无重力环境的生物试验,用于采集数据进行进一步载物和载人航天的研究。
  进行这项试验是中央的指令,保密级别甚至超过了卫星项目的多数工程师,只有专家小组和少数负责生命维持系统的专业人员能够了解。
  秦筝并不是十分赞同这种做法,要知道现在世界上真正成功发射过卫星的不过只有苏联而已,而中国的卫星尚且处于襁褓期,还没学好走路就急着去做载人,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主意。但这也是事实所迫,苏联人在搞卫星制导的同时,也在搞载人航天,据说他们的新火箭将要用他们的“西伯利亚生存计划”所产生的生命维持系统,把一只狗送上太空。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老百姓,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希望第一个走出大气层的人是苏联人而不是中国人。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制导卫星可能对国家产生威胁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如果苏联人先开始了载人航天,那么那些在二战之后发展同样迅速的欧洲国家就会更容易和苏联合作,甚至远在北美和南美的那些国家也会倾向于苏联。
  中国现在的经济衰退和资源短缺在国际上已经有目共睹,甚至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靠那些南亚国家的海上油田支援。资源没有优势,如果在航天技术上再不能抢占先机,那么当人类真正走入未来太空的时候,很可能苏联就将垄断太空,而中国人只能屈居人下,这种局面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而如果中国人此时也能表现出和苏联人相同的载物、载人航天技术,至少是对于载人航天相同的热情程度,那么就能展现给国际社会一个两国平分秋色的现状,而不是苏联一支独大。
  把一个国家某一方面的技术水平短时间内提升一个相当大的高度,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不过令秦筝惊讶的是,有效载荷分组的人竟然几乎做到了,而且控制系统分组在这方面的进展也令人惊喜。
  在卫星小组的例行会议上,魏请道同志给予了四个分组近来工作成果的高度肯定,并且直言这半年里对于发动机、火箭结构、有效载荷和控制系统四部分取得的突破是“近乎奇迹”的,希望同志们继续努力,依照这样的速度卫星的成功发射指日可待。
  秦筝对此有些愧疚,尽管发动机可以算是最困难的部分,不过她们也并不是完全只靠自己做到的。无论她想不想承认,那三本白先生弄来的苏联资料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她们这种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要想设计出好的发动机,试错是必然的过程,而那三本凝聚了苏联人经验的资料已经大大减少了她们试错的次数,才使得她们三个年轻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设计出这台发动机。
  相比之下,另外三个分组更加值得尊敬。
  让秦筝颇感安慰的是,这一个星期里揭发检举的事情明显消散了。研究进展顺利的时候,大家又恢复了原本的科学家的活力,甚至直到星期五都没有一个人再揭发她,只是晚上的舞会依旧没几个人参与。
  秦筝想到了那个郑梅音,说起来她当时还想要以后跟他跳跳舞当做消遣,不过那男孩儿大概已经把她当做那种睡过就翻脸的混蛋了吧。好吧,秦筝并不是没当过这种混蛋,对于这事儿也并没有多少愧疚,毕竟当时也是为了让他免于被检察院的人审查,说实在是是为他好。对于萍水相逢之人,秦筝能做到这份儿上也是可以了吧。
  然而郑梅音和小采蘋是不一样的。秦筝又有些头疼地想到:普通的纺织厂男工人,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不过一时对一个旁边单位的知识分子产生兴趣,感到失望之后也不会太在乎这事儿。但是小采蘋却只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小孩子,他没有母亲,父亲很忙,姐姐又不那么能让他满意,每个星期六秦筝都能感觉到,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小采蘋已经变得越来越依赖自己。
  她原先只是以为小采蘋把她当做他姐姐的替代,因为他和自己的亲姐姐不亲近。但没想到事情已经演变成这样——小采蘋竟然能说出“喜欢她”这样的话,而且在这个时候他姐姐还一直怀疑秦筝是个想要欺骗小采蘋的混蛋。
  这种事情要是传出去,先不说对于小采蘋一个男孩子的名誉会有多大影响,在现在的这种社会局面下,就连对秦筝自己的影响,都足以让她的档案里多上“作风不正”的一笔。
  秦筝叹了口气,关于这事她得找小采蘋好好谈谈。但是要怎么和一个喜欢她的小男孩儿谈呢?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才不会伤害到他的内心?秦筝又想起当初小淼是怎样痛恨林溯源的,如果她直接拒绝小采蘋,他不会像小淼那样开始痛恨她吧??
☆、第五十六章
?  星期六,经过了一番心理建设之后,秦筝还是收拾好心情来到了踏明湖公园。
  隔着一小段湖畔小路,秦筝就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坐在湖边长椅上,晃着一双细细的白白的小腿儿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夏日的阳光依旧猛烈,好在有微微的熏风稍稍吹散了些闷热,让湖边的空气中泛着水汽的清凉。今天林采蘋穿了一条白色的连衣裙,依旧是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应该穿的得体的学生款式,搭配那两条短短的麻花辫子,看上去年纪反而更小了几岁。
  秦筝想到,小采蘋的性格活泼开朗,但行为举止确实十分规矩的。他说他父亲只是个售货员,但却能教育出这样规矩的男孩子。他姐姐林溯源倒不是什么遵规守纪的人,却在学业上有些天赋。即使她在行为放荡了些,听秦筝某个大学毕业留校任职的朋友说,林溯源平日还是非常努力学习的,暑假期间又参加了社团活动,还是当年她参加过的科大拟化部,算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年轻人。这样的人,除了天生脑袋好使之外,没有小时候的良好教育是不行的。这么看来,虽然这两人的父亲生活比较贫穷,但对自己家孩子的教育却没有放松,还是很有成就的。
  从他们的名字也能看得出来,溯源、采蘋,都是很文雅的用词,还有些典故可查。想必他们的父亲虽然干的只是普通劳动工作,却应该也是了解些文化的吧?
  看到秦筝来了,林采蘋连忙从长椅上站起来向他招手,欢快地像是看到了拿着食物的游人的小鸽子,仿佛他上星期从来没和秦筝说过什么涉及到其他情感的话一样。
  “秦姐姐,你终于来了!”林采蘋笑着拉她做到长椅上,从旁边的蓝色挎包里拿出一本软皮的旧书来,正是那本秦筝上星期给他的《图解相对论知识》,“我放暑假了,所以就看了看这书,没想到还真挺有意思。只是我有些地方不太明白,你能给我讲讲吗?比如说这个洛伦兹变换,上面没怎么提到它怎么弄的……”
  秦筝对于他问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向来无法拒绝,于是从随身的资料包里抽出演算纸和铅笔给他演示起来。她画了坐标系,又用了很大的篇幅给他演算如何进行各种化简和整理,最终得到了变换的结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