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km-s

第80章


也就是说,这技术并不能保证一具人类的躯体能够永远不衰老,而是将人类的意识从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从而使得人类的意识永远不会消失。这被亲代文明最初的人们称为“给灵魂换容器”,秦筝觉得这个比喻再合适不过。
  安装了量子储存器之后,秦筝和伊戈尔都没觉得自己比起原来有什么改变。量子储存器不能当做脑容量的扩充。它仅仅相当于一个附加的“硬盘”,仅仅用于备份而没有真正的运算功能,所以被储存在其中的意识并不能进行任何思维活动,基本上也就和死了没什么区别。
  但是有了这玩意儿还是让人安心了许多。虽然现在一号文明并没有成熟的人类克|隆技术,甚至连脑部手术做起来都有些勉强,但能够在体外保存意识,即使感觉上和死了没有区别,也是莫大的进步了。亲代文明不打算太过干扰一号文明的发展,故仅仅先保证一号文明的人类不再继续死亡,怎样探索真理、怎样真正脱离行星束缚步入恒星系级文明,这其余的一切还需要他们自己去完成。
  “这过程不会太漫长了。”迷因在秦筝和伊戈尔跨过穿梭机的虫洞时说道,“一号文明已经具备了技术爆发的先决条件,加上我的存在和意识储存技术对一号文明的刺激,技术水平呈指数增长的时代已经不远。我要在木卫二修一座度假村,相信很快,你们就能再次在那儿和我相见。”
  ——
  秦筝和伊戈尔从高端神秘的“迷因网”空间站回到狭窄而一目了然的“安娜-4”,都不禁有些不适应。在见识过了真正能够超越三维空间限制的虫洞旅行后,还在拘泥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反推发动机显得如同小孩子的玩具般简陋。当然,现在一号文明的水平,大概也就够玩玩这些小孩子的玩具了吧。
  秦筝心里有些埋怨迷因,他明明只要再在给她们的那个存储着“意识储存技术”的量子盘里多添点儿别的技术,就能赋予他们的一号文明翻天覆地的能力。不过也知道他这样选择是正确的,适当的先进技术可以促进进步,然而过多的外来技术反而会助长人们不劳而获的心理。
  一号文明之后的发展,大概真的会很快吧。秦筝已经准备好继续在航天事业投入青春了——倘若那些生物学家也能努力奋斗,当人体体外培养技术出现之后,她能够投入的“青春”就更多,而这就要看伊戈尔他们的了。如果迷因的所料不错,一号文明可能很快就真的能够发展出可靠的行星际航行技术,把人类送到木星的卫星上去了。
  不过,木卫二上的度假村啊,怎么听都不是什么严肃的事情。该说他们的亲代文明是个老顽童呢,还是该说他本质就是一个幼稚的小男孩儿——恐怕后者更可能些吧。
  不管怎么样,只要他不非得把秦筝留下当女朋友,秦筝就心满意足了。而至于伊戈尔,她其实到不介意。秦筝有时候暗暗想到,反正薇拉也不喜欢她,不如让她留在空间站陪着迷因好了,这样也省的周生白同志再为宝贝儿子操心。而且她肯定会喜欢什么木卫二上的度假村的。不过伊戈尔本人却坚决不同意。
  迷因没有提供给她们返程时变轨所需和反推器的燃料,然而却用穿梭机帮助她们捕捉了在较低轨道运行的“孤鹜”。
  “安娜-4”再次与“孤鹜”对接,秦筝和伊戈尔带着迷因给的量子储存盘,抛弃掉其余所有的东西转移到了“孤鹜”的返回舱里。
  “孤鹜”的载物舱没有氧气储备,秦筝和伊戈尔的呼吸只能依靠宇航服自带的氧气罐。这氧气罐的总储量只能够维持她们十个小时的静息代谢,而在代谢率大幅增加的应激状态下能够维持的时间就更短。所以一进入“孤鹜”,秦筝就连忙通过她在“孤鹜”控制系统中专门留出的后门,从“孤鹜”的自动控制计算机那里接过了控制权,启动了返回舱的返回程序。
  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孤鹜”的返回舱脱离卫星主体,由地心引力的作用向地球的大气层中落去。她们就将要离开美妙自由的宇宙空间了,但却并没有多少伤感,而是怀着凯旋的喜悦。
  因为“孤鹜”并没有为宇航员准备的安全带,秦筝和伊戈尔就把自己绑在返回舱固定原本固定生物样本的钛合金架上,因此当进入大气层剧烈震动时差点儿没把脑袋磕破,感觉到速度已经快到了离谱的程度。不过随后又是一阵猛烈的震动,返回舱的减速伞打开了,随后副伞也打开,速度终于开始减慢。在距离地面十几米的位置,反推器启动,并在较短的一段距离内将她们的对地速度减慢到返回到可以承受的程度。
  最终,降落的过程终结于“咚”的一声巨响,返回舱落入了太平洋。?
☆、第一百一十五章
?  两个年轻人爬出还冒着热气儿的返回舱,手触碰到灼热的舱门差点儿被烫出泡来,好在快速跳进海水里得到了很好的冷却。
  因为在迷因的空间站里同样具有一倍重力,重新回到地球上她们并没有怎么不适应,只不过突然被海水的冰冷激了一下儿,喝了几口咸涩的海水才重新找到游泳的感觉。
  “怎么没人来接?!”伊戈尔不满地抱怨道,“人民的英雄就这样被忽视了么?!”
  “先上岸再说吧。”秦筝指了指不远处的陆地说道,“好在咱们落在了近海,而不是大洋中央。”
  “呵,幸好量子储存盘是防水的。”伊戈尔把那储存盘的链子挂在脖子上,“迷因真是明智——他该不会料到咱们会降落在海里了吧?”
  “有可能,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海洋,这概率还是挺大的。”秦筝无奈地笑了笑。
  脱掉碍事儿的宇航服,她们徒手游到了海边的泥滩上,当脚终于能着地时已经筋疲力竭。秦筝抓着滩涂上一棵形态奇异的树努力直起身,气喘吁吁地问道:“这是哪儿?”
  伊戈尔看了看周围滩涂上这一片生长在咸水里的阔叶树,惊讶地叫道:“红树!这是红树林!天哪,咱们该不会在台湾吧?!”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秦筝抹了抹脸上的海水,“我不会说高山族的方言。”
  事实证明这地方的确是台湾。伊戈尔真不愧是业余的植物分类学家,能够迅速辨别出台湾的红树林与中国南部其他地区的红树林有怎样的物种组成差别。并且,虽然她们找到的那个海边小渔村里全是不会说普通话的高山族人,但竟然幸运地遇上了村里在福州大学上学的学生回家探亲。
  秦筝编造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对那个大学生解释自己和伊戈尔是从北京来的生态学家,到南海调查岛礁的珊瑚种群数量,然而在回程的时候船出了问题,原本想要在台湾沿岸停靠修理,可还没等靠岸就沉船了。那个年轻姑娘一开始有点儿不相信,但伊戈尔立刻用流利的法语夹杂着发音奇怪的俄语单词解释了一番,顿时让那姑娘放了心——那些闲的没事儿的西欧人若不是为了科学考察,很少到这些东南亚的安静海域来。
  那个大学生把秦筝和装作法国海洋动物学家的伊戈尔送到了台北,那里有整个台湾岛唯一一个机场。就这样,秦筝和伊戈尔在那个不怎么严格的台北机场赊了两张飞机票,乘飞机到了北京。
  然而刚下飞机她们就被扣下了,因为伊戈尔并没有护照,而秦筝也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秦筝只好打电话让母亲来接,顺便付飞机票的钱,心里却很奇怪:她们上天这么大的事儿,难道地面上这些人还一点儿都不知道吗?就算如此,难道就没有人看到几小时前有不明飞行物从天空坠落?!
  秦筝在机场负责人不信任的目光下拨出了家里的电话,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想要向父母汇报自己完好无损回到地球的“战绩”。不多时电话便接通了,听筒里传来父亲熟悉的声音。
  “爸,我回来了。”秦筝愉快地说道,“我现在在首都机场——”
  “小筝!”电话那边儿的秦夫人竟一下子哭了出来,“小筝!你上哪儿去了?!到处都找不到你,整个中国找遍了,连影子都见不到——你到底上哪儿去了?!”
  “我没事儿,只是——我只是出国旅行了一趟。”秦筝安慰他道,出大气层也算是出国的一种吧?“发射中心出了事儿,我必须得到别处避避风头。妈呢?妈还好么?哥哥和小淼呢?”
  “避风头?!你走了也不给家里打个电话,我们都以为你失踪了,你妈差点儿没犯心脏病!”秦夫人在电话里狠狠骂道,声音大得让秦筝不得不微微将听筒从耳边移开。然而他的声音却忽然又变成了低声的抽泣,“你知道你妈和我都要担心死了,尤其是你们单位出了那事儿,小筝……只要你没事儿就好了——你现在在哪儿?首都机场?我马上让你妈过去接你。”
  “让妈多带点儿钱,我赊了两张飞机票。”秦筝有些惭愧地说道,作为家里唯一正在工作的女人,她竟然还要向母亲要钱。并且她消失的这将近两个月航天部肯定没有给她发工资,尽管这段时间里她真的在非常认真地工作。“我还带了一个朋友,帕蒂克——哦不,是帕特里克,她——”
  “让我来说吧。”伊戈尔拍了拍秦筝的肩,接过听筒,以异常流利而亲切的中文说道,“叔叔您好,我叫帕特里克·兰伯特,家住在法国,职业是生态学家。事实上我是阿筝的女朋友——”她说到这句话时受到了秦筝将要吃人般的眼神,然而还是从容不迫地说了下去,“——我和她是在内蒙认识的……对……那时候我也在草原做生态学调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