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箭

第5章


“大概30分钟吧。”武浩略微思索了一下。
 “不过,大量PB燃料的泄漏,会给上面带来不小的麻烦,搞不好会直接影响试飞的。”郭尚云沉吟,“不行,我得到二号平台看看,那边的感应比这里清楚,万不得已的话,只能直接从那边启动应急泵了。对了,我让老高他们去分析数据了,希望能快点儿弄明白是哪儿出的错。上面有MAIL下来的话,赶紧通知我。”
 郭尚云转身要走,忽然又看到身边的叶红枫。叶红枫看样子还想跟他出去。
 “不行。你要不是诚心来捣乱的话,就老老实实待在这里。武浩,你负责给我看着她。”
 叶红枫这一次没有再反驳。
 武浩望望郭尚云的背影,作了个鬼脸:“枫姐,你和郭工真是一点儿久别重逢的样子都没有。”
 叶红枫站在正面的监控台前,似乎专注地看着什么。
 武浩招呼她:“枫姐,好久没见了。没想到你能来这里。”
 叶红枫转过头笑了笑:“挺难想象的,这地方会是这样。”
 “是呵,地下300多米。”武浩应道,“够气派吧。”
 监控室里的空气好像稍稍放松了一些,叶红枫脱去外面的风衣,坐到武浩旁边的位子里:“真没想到这七年里,你们的进展这么快。我可是有些后悔了。”
 事实上,叶红枫说这话也并不是十足的言不由衷,是不是有些后悔呢?
 天知道。
 “枫姐,是不是想回来?”
 “你们把事情都做成这个样子了,哪还用得到我。”回答不免酸溜溜的。
 “话不能这么说吧,它到底还没飞起来呢。”
 “我想它飞的时候,一定很好看。”
 “所以包括郭工在内,我们一直觉得你当初这个异次元超想结构简直是个天才的设计。”
 叶红枫淡然一笑:“那不是我的功劳,当年廖博士留下的本就是个不错的基础。”
 “不过,没有你的那份设计,光明之箭至少要晚出生三年。”
 叶红枫静静地端详着监控主屏上光明之箭那硕大的、翘然欲飞的骨架:“你们真的完全按当初的设计做的?”
 “只做了一些小改动,枫姐,我们把整个储备箱做成深井的时候,才发现这种做法有个意想不到的好处,你看这里……”武浩点动控制钮,让主屏上那骨架转过一个角度,露出储备箱的舱底,“在这儿,我们后来用了一种新的多点间歇式反喷结构,同时有意把深井做成密闭式的,反喷的气体因为积聚,会在井底产生一种高压,随着气体膨胀,机体就会被向上推动,就和发射炮弹的道理一样,最终让机体以一种极高的初速度弹出去,这样不必打开所有的喷射口就可以突破大气阻碍。那样,几乎能省出5%的PB燃料……”
 叶红枫“噫”了一声:“那不是正好弥补了突破亚光速障碍时亏损的那部分么?”
 “不错。”武浩告诉她,“从理论上有了足够的能量超越光速。但是这样做了之后,我们碰到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底舱结构变化,Q值已经接近临界点,而且有瞬间超标状态出现……”
 “你们所说的Q值超标到底指什么,舱底承压?”叶红枫一直不解。
 “嘟”
 监控台上的红灯忽然怪异地闪烁了一下。
 “稍等!”武浩的神经像是被什么拨动了一下,霍地转头望向左监控屏上的那幅曲线。
 几乎是与此同时,对讲器传来郭尚云急促的询问声:
 “武浩,又看到瞬时超标了么?”
 “看到了。”武浩旋动着台面上的控制钮,“已经是第四次了。”
 “最近一次有多长时间了?”
 “大约17分钟,比上一次间隔短了五分钟。”
 “这种递减说明阀门挡板已经在失效了。通知上面,五分钟之内作好启动应急泵的准备,看来不能再耗下去了,得先排一些PB到外面去。”
 叶红枫一愣:“你们要把PB燃料排到地面上去,为什么?这种高能燃料暴露在空气中是要出火灾的。”
 武浩疾速地键动着主机,并不时地扫视着数据屏的反馈:“不得以而为之,这种价钱高昂的燃料,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会白白排上去烧掉。但是Q值实在太高了,不这样的话,真等到阀门挡板彻底被冲开,恐怕只有哭的份了。”
 “到底Q值指的什么?”叶红枫只有再问。
 一个极其简单的物理公式:P=ρgh。
 液体某深度的压强等于其密度与重力常数及深度之积。
 这种简单的东西叶红枫当然决不会不明白。
 对讲器那边,郭尚云的声音充满了不快:“现在没时间给你说这种低级理论,你是不是还嫌我们忙得不够? Q值就是ρ值的变式,舱底承压系数。明白了吧,大小姐,你这会儿最好先少提些问题。”
 “舱底承压?”叶红枫的眉头攒动了一下。
 武浩在忙乱中接道:“由于高密度的PB液态燃料ρ值太大,所以造成第七单元底舱与反喷装置的接口阀门挡板承压过重,如果阀门挡板一旦无法承受重压,出现折裂,PB燃料就会大量泄漏……”他没有再说下去,后果如何,没有人不清楚。
 叶红枫吃惊,也许她远没有料到情况竟会如此危急。
 她不敢再打搅武浩,只是独自低头细细打量着数据屏上的数据。
 小屋中的空气再度因为紧张而凝结。
 片刻,叶红枫忽然忍不住摇头,“这真的是原来的设计?”
 武浩确认。
 “不,绝不可能。”她终于叫了一声。
 这确实就是最初的设计,主结构几乎没有不同。武浩再次确认:“枫姐,你发现了什么?”
 “不,我是说底舱承压值绝不可能这么高,这里一定有问题。”叶红枫认定。
 武浩承认:“只是我们一直分析不出问题所在,也许是当局者迷吧。”
 “这个值不对,小武,给我调T3层数据。”叶红枫忽然道。
 “叶红枫,你捣什么乱!”对讲器里郭尚云开始大声斥责。
 “调T3层数据。”斥责显然没有打断叶红枫的思路,要求近乎命令。
 武浩沉吟了一下,终于照做了。
 “不错,就是这个。”叶红枫扫视了一下数据屏,眼中闪过一道兴奋的光。她突地抄起对讲器话筒,“郭尚云,你们是不是没有关死第七单元入口的导流阀门。”
 叶红枫的判断很快被证实:“怎么能这样?那么大的负载加在一块底舱板上, Q值不超标才怪。”
 第七单元入口导流阀门?
 对讲器的那一边忽然没有了声音。郭尚云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难道阀门本应是关上的?
 武浩被叶红枫的举动弄得愣了一下:“枫姐,你认为问题在这里?”
 “第七单元的深度是整个储备箱的七分之一,入口导流阀门开着就意味着上面六个单元的压强完全叠加在底舱上,这要比阀门关着时候的压强大七倍。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怎么会忽视?”
 道理的确简单。
 “我们并没有忽视。”武浩解释。
 “底舱挡板一定另外设计了加强结构,否则现在已经击穿了。难道你们是存心开着阀门的,为什么?”
 “理论上确实像你说的那样,我们不是没有考虑过这点。但如果关死的阀门只能在升空后打开的话,动力系统就会有更大的麻烦。我们后来测算了一下,从主机发出开启指令,到阀门完全打开完成有效导流,至少要28分钟。这样很有可能由于没有足够的燃料流入第七单元接续,这将引起动力机构熄火,后果也许是灾难性的。”
 失速坠毁;或凌空爆炸?!叶红枫当然明白。
 “况且,升空时受加速度影响,关死的阀门还可能因为承受不住突然增大的压力而变形,甚至折损,直接造成机件失效。”武浩补充道。
 “不,绝不是这样,我想是你们忽视了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叶红枫一直在摇头。
 一个细节?
 对讲器那边,沉默良久的郭尚云忽然发问:“这么说在最初的么设计中,六、七单元间的挡板不仅仅是支撑储备箱的龙骨,还兼有分解底舱压强的作用?”
 “当然应该是这样。”叶红枫回答。
 对讲器里又没有了声音,郭尚云似乎仍在想。
 “可是升空后那28分钟的燃料补充又怎么解决?”武浩怀疑地问。
 “根本没有那28分钟。”这是叶红枫的解释。
 没有,怎么会没有?
 “确实没有那28分钟。”对讲器里郭尚云的声音再次传出,“武浩,她说对了,看来我们这段时间里自己给自己布了个局,而且愈陷愈深。”
 突如其来的结论把武浩弄得一头雾水,他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对讲器,又看了看叶红枫。
 郭尚云继续道:“我们一直太在意对每一个细节的人为操控了。”
 难道这也有错?
 “郭工,你指什么?”武浩再问。
 “我们以前对开启导流阀门的理论计算犯了个很大的错误,这一步设计其实在实际中根本不存在。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导流阀门关死的情况下,第七单元在点火升空同时需要排放大量的PB燃料,这就会导致舱内液面急骤下降,舱体上部出现真空,而第六单元此时满负载加速升空过程中,会因为加速度作用使底板承压数倍增大,这样造成导流阀门两面承压严重失衡,阀门会在加速瞬间被击穿,根本用不着主机发令开启,燃料会自动灌入第七单元接续动力。”
 “可那样阀门岂不是被毁掉了?”
 “也许这正是我们钻了牛角尖的地方。我们为什么非要保证阀门完好无损不可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