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轻音

36 用心良苦


銮驾抵达扬州,子音带着扬州一众官员在城门迎驾。皇上早已派人来传话,在扬州期间就住在曹府,不必另行安排行宫。皇帝来到扬州后,首先要体察扬州民情,子音他们随侍左右,而一同前来的茗夫人以及大皇子便先行前往曹府。我带着静姝和府中所有人候驾,茗夫人携着大皇子走下马车,我跪拜迎接,礼数总是不能少的。
    “快起来,你现在怀着身孕,这些虚礼也就能免则免吧。”茗夫人上前将我扶起。
    “能免则免嘛,今天总是免不了的。我们也好久没见了,这一路上舟车劳顿的,膳食都在准备了,我府里的丫头手艺虽比不上御厨,可是偶尔尝尝也还是可以的。”
    “能把我们慕郡主养的这么好,这手艺自然是好的。哎呀,瞧我说了这么久,都忘了孩子了。旭儿,你快过来。”
    “大皇子如今可是快五岁了吧,我也算是他姑姑,却到今日才第一次见他。”
    “我们非得站在这门口说话吗?还是曹夫人不想让我进府啊?”
    “这是哪儿的话,我如今啊是什么礼数都忘了,也是昏了头,快进去吧。”
    “咱们大人说会儿话,让旭儿陪着静姝去玩吧。”
    我想这样也挺好,便将静姝唤来,嘱咐她带着大皇子在花园里逛逛,并叮嘱半雪一定要看牢了,不可出一点差错。
    自从上次离宫,以后五年未曾与茗夫人见过,与她虽谈不上有多深的交情,不过她也可算得上在宫中唯一能与我说得上话的了。不过听闻,近来她在宫中也不易,五年了,又生下了皇长子,位分却一直未见改变,后位仍然空着,也不知皇上心中作何想法。近年来朝中局势变化也大,皇上不可能坐视杜朝在朝中一人独大的局面,这后位自然不能轻易给了杜雨露。这些年,大齐添了不少皇子,一来,宫中需要有其他后妃牵制茗夫人;二来,皇上在朝堂之上也需更多大臣的支持。这在位者的权术,皇上如今也是用的得心应手了。
    至于如今南巡,为何带上近年来可说被冷落的茗夫人,不管怎么说,杜雨露的身份在这,无论后宫中添了多少妃子,可这夫人至今只有杜雨露一人。
    “你这院子倒是修缮的不错,想来你在扬州过的也是好的。”茗夫人突然说。
    “是啊,这几年,我也是难得得了清闲。”
    “你说这天下有多少女子巴望着能嫁给天子啊,却不知还及不上寻常夫妻快乐。”
    “夫人快别这么说,既得了常人不能得之荣耀地位,就要割舍常人的平淡。如今皇上也还是看重你的,此次南巡如此声势浩大的,也只是带了你和大皇子。”
    “你还是这样聪明,不过这样的看重我要来又有何用呢?我生旭儿那年,他对我是真好,我都天真地以为我们就能想寻常夫妻那样幸福了。可是生了旭儿才知,宫中怎可只有一位皇子呢?如今在宫里,虽无人能及的上我的地位,可是我要这尴尬的地位作甚呢?”
    “我原以为,你在宫中这么多年,应该已经看开了。”
    “哪里能那么简单呢?对了,你可还记得馨淑仪?”
    “毕华?”
    “不错,她也是个可怜人,皇上五六年未曾踏入她宫中半步,我原以为按着她刁蛮的性子总也该日日闹上一闹的,可没曾想这些年她的脾气全没了。如今她的寝宫已与佛堂无异了,没想到到头来她却比我看得清。”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了,毕华的性子,如今能被这深宫磨灭了脾气,也足可见生活在宫中是有多么的寂寞。
    “今日我见着静姝模样可真好,我倒是动了些心思,不知你愿不愿意。我啊,想给我儿子提前定个亲事。”
    “这,是不是太早了,静姝如今才四岁。况且,子音如今并非京官,这……”
    “我对你,也就不说别的了,我是想为旭儿留条后路。我深知这皇储之争的残酷,我不希望旭儿将来牵扯其中,我也知道你与曹大人都没有再回京城之意,所以这样的联姻能让旭儿远离纷争。况且,以后旭儿若真做了什么事触怒了皇上,皇上也总会顾忌你的面子。”
    “不过,静姝的婚事,我与子音都不想勉强她,现在他们都还太小,未来如何,我们都不能妄下定论啊。”
    “我也就这么一说,也是我实在怕了。”
    我正觉得无法接下话去,幼柏便过来说午膳已经准备妥当了,我便带着茗夫人前去用膳,大皇子和静姝自然也在席上。静姝原是偏冷的性子,我还怕她与大皇子处不来,不过毕竟是孩子,容易亲近些,我瞧着他们的样子玩的还不错。
    茗夫人向来有午睡的习惯,我不便打扰她,吩咐丫鬟在院子里好生伺候着,便去陪静姝温书去,没曾想大皇子也在书房里。
    静姝见我进来,喊了一声“娘”,大皇子眨巴着眼睛打量着我,也不知该喊我什么。
    “大皇子便喊我姑姑吧,我也算是你父皇的妹妹。”
    旭儿小小年纪,还不明白什么叫“算是”,犹豫着要不要开口喊我一声姑姑。我笑着将他拉到身边,说:“你父皇是我的兄长,你以后就喊我云姑姑,那姑姑以后也喊你旭儿可以吗?”
    旭儿奶声奶气地说了声好。
    “怎么没去你母亲那呢,是喜欢陪着妹妹吗?”
    “母妃睡觉的时候不喜欢我陪着,这里我就只认识妹妹一个人。”旭儿说这话并没有别的意思,我却听得有些心疼他,对他说:“妹妹没有午睡的习惯,那你就在这陪她念书吧,行吗?”
    “妹妹也念书吗?旭儿也念书,不知道妹妹念什么书呢?”
    “静姝,你过来告诉哥哥,你都念些什么书。”
    “平日里,师傅就教些《三字经》之类。”静姝学的不过是一些蒙学的基本内容,我和子音都不希望孩子太受拘束了,她四岁的年纪,只学些简单的就好。
    “这个我也会,平时母妃也常常考我,可是前些日子,母妃要我多学些东西,还让师傅教我《春秋》三传,不过我不太听得懂。”
    我有些吃惊,旭儿不过才五岁,茗夫人就让他读这些,我看她的用意并非让他学儒学,只是要让他从小就明白权利、战争、谋数的可怕。她为儿子考虑的不可不说少,今日与我说的话也是半真半假。
    “旭儿认识字了吗?”我笑着问。
    “师傅已经教了些字了。”
    “妹妹还没开始识字呢,旭儿若不累,就去教教妹妹吧。”
    孩子毕竟小,知道有人需要他教,心里很快乐,一蹦一跳地去叫服侍他的姑姑找来他识字的书。我拉过静姝,对她说:“静姝,这些天多陪陪哥哥,多和他说说话,知道吗?”
    “我知道了娘。”
    “快去吧,娘在这边陪着你们。”
    我在一旁看着两个小小的人坐在桌案前,旭儿用粗短的小手指指着教静姝识字,瞧他们开心的样子,我想,如果让旭儿留在这里和静姝一起也是挺好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