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携带异空间

第四十六章 开源,从养鸡开始


没有钱还真的万万不能,
    蒋浩现在的心里就是这样纠结不已,,前段时间有钱的时候,自己是想包山就可以包到山,想建桥也是在很短时间内建好了桥。
    可惜的是现在想买点鱼料都需要精打细算……
    蒋浩想了想,要开源!
    在村里面,想要开源,蒋浩暂时只想到有几种方法:建个大的养猪场、蔬菜基地、养鸡、养鸭、果园。
    养猪场?蒋浩想了想自己小时候天天背个背篓割猪草的经历,不选!打死都不选。养猪还需要重新盖个大的猪圈,每天食用量太大,管理也很麻烦。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养猪仔到出卖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四个月。这还是饲料才能催出来的,自己那又那么多钱啊……
    不选!
    蔬菜基地,这个看起来稍微简单一点点,虽然秧苗价格不是很贵,有空间水在也不需要化肥什么的投入,但是繁杂的日常田土管理,如浇水、施肥、除草,还有些需要断尖什么的,估计到时候也累得够呛。
    一个人更本忙不过来,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这些都行,但是自己的适合土地也不够啊!蒋浩家的田土就集中在西边这里,除了紧挨着小溪的几块田之外,其他倒是有好几块土,但是缺时上一块下一块的,面积加起来不过三亩地,这点能做什么,难道还去承包一点?!
    就现在这么多地蒋浩都不愿忙活了,更别说其他再来一些地了……
    果园,好的,蒋浩承认他确实想建设一批果园,有空间水在,日常的管理几乎可以省略,但是那玩意占地太大。如果真的建起来估计自己承包的这盘就真的浪费了。更重要的是收成太慢了,时间紧迫,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待。
    好吧,那剩下的就只有养鸡养鸭,也许还可以养点鹅!蒋浩忽然这样想到。
    鸡鸭这些家禽投入不是很大,鸡笼鸭舍可以直接叫村里的竹篾匠帮忙编制一些就好了,吃的也不是很多,实在不行每天可以让自家狗狗当一下牧鸡犬、牧鸭犬什么的,每天让他们把这些小东西赶出去到西面的封山育林区自己觅食,这样即节约了一点粮食、还不让自己每天去操心。加上现在这类家禽的借个也在芝麻开花节节高!
    就它了!
    蒋浩下定决心,开源就从他开始吧!
    蒋浩知道,鸡鸭鹅这些禽类,只要挨过了小时候最脆弱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时最容易养活了,哪怕时不喂他们,每天也能吃得饱饱的!自己有空间灵水在,小时候身体脆弱容易生病的问题根本就不再时问题。
    正巧这时候,罗秀英过来说到:“我刚刚取问了几户人家,他们的哦有一些杂粮在家里面仓库之中,但是每一家都不是很多,我和他们说好了,你需要的话直接和他们说一声就可以了。”
    蒋浩点点偷,这种情况很理解,在南方许多人家虽然有田土,但是却收获不是那大,尤其是近年来外出人口太多,家家户户一般种的田土已经很少了,一般只满足自己一家的吃饭问题和牲畜的食量问题就行了。
    家家户户剩余的还真是不多,不象以前还想多产一点拿出去卖……
    “幺娘,你看我人也不是很认识,要不这样,你给我介绍一下,好多人我不知道家在那里了……”蒋浩不好意思说道
    “你啊你,不愧是大学生啊,出门这么久什么都忘记了……”罗秀英实在是不知道对自己这个极品侄儿说什么好了,幸好她也料到了这种情况:“跟我过来,幸好我刚刚叫住了他们,不然人家都走了,我还得去追……”
    蒋浩跟着罗秀英到了一大群大娘、老太太中间,和她们说清楚了情况,然后才把蒋浩这个“新”农民重新介绍给了他们认识一下。
    这些人本来以为是罗秀英自己要买,这才明白原来是他这个大侄子。对于蒋浩他们的记忆和蒋浩一样,都留在了很多年前蒋浩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这时候才真正明白了过来,原来是他要要购买。
    这时候大家就稀奇了,你说你一个大学生干什么不好,还回来种地养鸡。虽然前段时间他们只有有人要花几十万承包村里西面这块地,但是大家没有注意这个冤大头是谁,反正自己又得不到什么利益,管他呢……
    现在通过罗秀英说,才明白原来这个冤大头居然是好多年不见的老八的儿子(蒋浩的老爸时蒋浩爷爷第八个儿子)。这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一个大学生拿出这么多钱大家可以理解,但是拿出这么多钱来当冤大头大家就有点奇怪了,纷纷拉住蒋浩问了起来
    “怎么想起承包这地了?……”
    “山上那些树木长势好好啊,大学生用了什么技术啊?”
    “大学生怎么想起回来养鱼了啊?”
    “开始那个波浪是不是大学生你用了什么技术啊?……”
    ……
    一时间,蒋浩就觉得置身与一大群鸭子之间,瓜瓜的叫个没完……
    蒋浩终于有明白了一个网络上为什么有这么一句话“珍爱生命,远离女人”看来真的有道理啊,哪怕是五六十岁了,还是这么“强大”,还真让蒋浩有点吃不消……
    可惜的是这些人全是自己的阿姨、太婆,自己可不能不回答,只能东拉西扯的应付了半天,终于让满足了她们一个个的好奇心。
    蒋浩辛苦的说了这么久,唯一值得安慰的估计就是,给了自己这些“长辈”一个好印象,都热情的邀请他取家里面做客,至于购买粗粮这事情更不是问题,待会儿就叫人吧东西搬过来过秤。
    这也让蒋浩松了一口气,本来他还在想怎么运送呢,村里面除了村公路之外,全是羊肠小道,一户人家的粗粮虽然不是很多,但怎么说还是有一两百斤。没有交通工具能用,自己难道还亲自取扛在肩膀上面慢慢背回来?!
    幸好这些“长辈”想得周到,自己不用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只在家里面等着过秤交钱就可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