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懂事

第8章


  不比那随走随停的班车,舒岩上车后约四十分钟就到了盘龙市。龚程执意要将舒岩送到住处,舒岩人在车内,拉动车门把手,竟没打开,只好告诉龚程租住的地点。
  龚程对盘龙市显然很熟悉,很快把舒岩送到了指定地点。他把车停好,想要送舒岩进去,舒岩吓一跳。心想,这要真送到,同居的事情可就曝光了,当真不妥的紧。
  见舒岩坚决不肯,龚程只好作罢,两人交换了手机号码,舒岩目送龚程开车离去。
  舒岩不知,这位叫龚程的男子,与自己日后情感纠葛不清。
  
第十五章 老将卸任
更新时间2016-2-3 20:55:12  字数:1508
 盘龙银行人事变动通常都发生在12月至1月。理由很简单,便于离任审计时各项指标数据的统计和考核。
  这是2004年的最后一周。
  周一上班,整个高新区支行的气氛十分诡异。虽与平时一样仍是三三两两地扎堆议论,但表情严肃,声音低沉。
  问张师傅才知道老行长要卸任了。
  老行长一生都在银行奋斗。从最初的城市信用社到现在的城市商业银行,她从17岁工作到55岁。由于她聪慧果敢、手腕高明,25岁时成为行长助理,28岁时成为行长,38年的从业经历中,倒有30年都是高居上位的行长。
  任你是如何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终抵不过岁月流逝的残酷,心里再怎样的风起云涌,身体吃不消了。
  老行长卸任,新行长的人选成为焦点。
  上午十点钟左右,从总行来了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老行长将其迎入会议室。
  王玉和黄川召集了支行所有能够抽身的普通员工到二楼会议室集中。
  总行的工作人员坐在中间的主座位置,老行长、王玉和黄川挨着坐下。
  老行长首先开口:“给大家介绍下,这是咱们总行的郭副行长和人力资源部的姚经理。现在请郭行长宣布重要决定。”老行长的神态与平时并无异样。
  郭副行长是位身材微胖的男人,将近五十岁的样子,稍有谢顶,两只眼睛十分灵活,在盘龙银行里他虽身居高位,却也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他开口道:“先请总行人力资源部姚经理宣布盘龙银行的人事任免。”
  姚经理对郭副行长点头,这位姚经理看上去十分严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文件:“根据盘龙银行干部任免规定,盘龙银行原行长林菲同志任职期限已满,现任命黄川同志为盘龙银行行长。”
  郭副行长笑嘻嘻地开口了:“林老行长为咱们盘龙银行奋斗了一生呀,她现在到了退休年龄,我也十分不舍,但除了工作之外,也应该让他好好享受下悠闲的生活了。黄川同志通过了我行审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志,你们以后要好好配合他工作的开展!”
  众人鼓掌,同时望向林老行长,眼神中饱含不舍。
  老行长手向下一压,做了个停止的动作,众人安静下来。
  显然,老行长也是思绪难平,这位平时杀伐决断的女强人眼中闪着泪光。“离开工作岗位,说明我老了,我也舍不得大家。你们在我眼里都是孩子,每个人的优点和毛病我也清楚,都和大家谈过,不管你们认可不认可,我的出发点就是把工作干好,也让你们变得更好、更优秀。”
  老行长的话让众人更加感动,多人已饱含热泪。
  老行长把眼神转向黄川:“黄川是位好同志,各方面都十分优秀,大家以后,要像以前支持我的工作一样支持他的工作!谢谢大家。”
  黄川满眼感激地看着老行长点点头。
  郭副行长说道:“黄川同志虽然年龄不大,但工作经验丰富,业绩突出,而且在群众中的口碑很好,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他的工作,也期望黄川同志能够带领我们高新区支行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众人鼓掌。
  会议渐近一个小时后结束,老行长和黄川下楼恭送总行领导。楼上办公的几个人立刻聚在一起,进行信息交流。
  “你们不知道吧,上周咱老行长提出退休后,总行就立即召开会议商定接班人选了,黄川和王玉被提名了,总行暗中选择了一些和支行有业务来往的部门和我们支行部分人做了民意调查呢!”信贷员小李瞄瞄王玉的位置,看见王玉没在,继续对众人说:“王玉被否了!”同时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张师傅说道:“黄川年轻有为,总行眼光倒也不错,不过这么大一个摊子,可不好干哪!”
  “是呀!干好了才是真本事!”众人回身一看,原来是王玉接了话,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众人身后的楼梯口,含着招牌式的妩媚笑容接着说道:“行长不好干呀!可不是总行有人就能完成任务,老行长那么了不起的人都觉得完成存款任务吃力,以后就看黄川的本事了!”说完她款款走向座位。
  王玉此次上位失败,本与其平起平坐的黄川陡然高其一头,心中自然愤懑。只是她存款业绩傲人,在存款为王的银行,她仍是无冕之王。
  
第十六章 一帆双亲
更新时间2016-2-3 20:58:32  字数:1936
 元旦,单位放假三天。
  见叶一帆的父母是舒岩提出来的,叶一帆同意了。其实,在此之前,舒岩曾经明示和暗示,但叶一帆没有积极响应。
  舒岩感觉迟钝,没多想。只是认准若想与叶一帆结婚必定是要见叶一帆父母的。
  2005年的第一天,两人早早起床。走出出租屋,便看到了整条胡同里沿路两侧满是卖早饭的摊贩。可谓满目繁华。这里的摊贩不用担心被城管抓,想是比占用城市道路摆摊的商贩幸福感强了许多。
  叶一帆家在盘龙市周边的满仓县。去往满仓县的班车由县客运办管理,较为正规。
  一上车就感觉班车里干净宽敞,两人都有座位。从车站出发时甚至还空有一半的座位。
  但等班车出站行驶至城市外环路时,情况瞬间发生变化。
  班车在一簇十几个人的人群边停下了。那些人翘首以待,一幅等的就是你的表情。看见车门打开后一涌而上,提着大包小包左奔右突占座位。没挤上座位的六个人站在过道里。
  班车好像还在等待。
  透过玻璃窗,三男一女提着麻袋大小的包跑过来,有个男人还抱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抱孩子的男人跑过来后气喘吁吁地说道:“总算没有误!”
  车上精瘦的售票小伙回道:“没事,说好了就要等你呢。”
  这些人的票价较站内买票便宜十元。原来这些班车逃避向车站缴更多的管理费。管理费一般按站内售票价款的一定比例抽取,客车经营者当然不想被车站过多抽取。有些乘客对于有没有座位不在意,在意的是十元的差价,十元钱可以买上四斤米、三袋锅巴、二盒烟呢。因此这种外环乘车的做法还是很有市场的,可达到“双赢”目的。
  看懂这里的门道,舒岩和叶一帆交换一下眼神,都抿嘴暗笑。叶一帆很正经地说了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班车上备有小板凳——专门为超载准备的。这种情形舒岩在回老家的班车上才见识过,看来这种做法很实用,易推广。正常座位一旦坐满人,售票员就将板凳拿出来,分发给超员的乘客。没有板凳的人站着,如若碰到交警,售票员就指挥着他们蹲下来、把头压低,一般都能躲过超载检查。
  对于见叶一帆的父母,舒岩十分忐忑。她不知道叶一帆的父母会怎样看待自己。但她又觉得如果两个人相爱,父母的意见并不会十分重要。
  车子到达满仓县城客运站,他们避开拥挤的下车人潮最后下车。
  满仓县县城是个初步开发的小城,街上基本看不到三层以上的楼房,汽车也较少,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很是无所顾忌地在马路中间穿行。
  叶一帆拦了一辆载客营运的电动三轮车,谈好两元钱把他们送到目的地。
  叶一帆家在城东,其实就是县城边缘的村落。他在一户两层楼房的小院前停下,用眼睛示意舒岩到了。已经有些斑驳的暗红色的铁门大开着,舒岩一眼就看到了院里的情形,心里不由有些失望。因为一路过来,十之六七村民的二层小楼都封着阳台,透过阳台的玻璃可以隐约看见墙面的瓷砖和窗户的窗帘。而叶一帆家的二层看上去就是一个未完工的框架。
  失望归失望,倒证明叶一帆没骗自己,他之前就说过,家里很穷的。
  院子是满仓县整体规划的大小,没走几步就到了堂屋。一个中年妇女闪身出来迎上叶一帆,满是沟壑的脸上显出喜悦的表情,说道:“回来了!”看到叶一帆身后的舒岩,她并没有显出多么喜悦,只是礼节性地说道:“回家里面吧!”
  舒岩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向堂屋走的时候,院子东边的厨房里有个男人忙碌的身影,想来是叶一帆的父亲。
  叶一帆对舒岩一直保持着一种客气的态度,他比较谨慎地招呼着舒岩,问她要不要喝水,饿了没有。显得很是生分。
  叶母转身去厨房拿了两个碗回来,手里还掂着一个铝壶,壶嘴往外呼呼地冒着热气。叶母注水入碗,问叶一帆要不要放点白糖,叶一帆用目光询问,舒岩摇手表示不用。
  不久饭菜上桌,大家落座进餐。
  从叶父和叶母的表情上,看不到舒岩所期待的喜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