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十日谈

第24章


难道你想告诉我你有什么鲜招,可以让人们不申请就拿到Offer吧。这招数就算能帮助那些出类拔萃的人,对一般人也不会适用呀。"
太傻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似乎很理解我的想法:"嗯,Jim,你不要着急。你能提出现在的问题,是因为你对我的理念理解了一些,但是理解得并不全面。对一些更实际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你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概念。所以,这些东西堆在一起,会显得格外冲突。这样吧,你慢慢地顺着我的思路回答问题就好了,谈完后,我保证你会深刻地理解它们。"
我点点头,以期待的眼光看着太傻,希望他继续谈下去。
太傻接着说:"我们这样开始。Jim,当你走进这个公司,看到这样一个女孩,知道她是太傻的签约客户,当然,这样的客户有很多,每年都有上千个。你觉得,作为一个专业的留学咨询公司,要为这个女孩做哪些事情呢?到底要做什么才能给她提供真正的帮助呢?"
我回答说:"这个问题其实你以前也问过我。我现在会说,你们会帮助她建立对留学正确的观念,帮助她巩固在专业上的优势,并通过文书呀,选择学校呀,面试沟通呀等诸如此类的环节,帮助她更有效地获得申请的成功。你以前总结过,留学申请,做的事情就是营销,把客户作为一个产品卖出去。"
太傻点点头,然后接着问:"要是你是一个客户经理,你会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去帮助这个客户呢?"
我思考了一下,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做金融的,和客户打交道这种事情难不倒我。于是我说:"我会首先分析这个客户的优势和劣势,并且通过和他的谈话,让她了解一些重要的环节和理念,然后帮助她选择一个范围较大的学校名单,然后再确定一个专业定向,帮助她在这个专业方向逐步增强自己的实力。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筛选,确定申请哪所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邮件联系的方式向一些教授了解招生情况和相关的细节,最后写文书,网上填表,整理其他的申请材料寄给学校。之后,继续沟通,和有录取意向的教授联系上,最后以面试或者电话交流的途径确定Offer,就是这样。"
太傻点点头,说:"你要是给自己做申请,也会按照这个程序,对吗?"
"当然了。"我回答道,"正确的方法只有一个,对自己和对别人都足一样。"
太傻接着说:"其实,这个操作方法并无特别之处。大部分人申请,也都是这样做的,对吗?你看,几乎所有的申请者都是先选择学校,然后和教授或者秘书联系,然后确定学校,再写文书,等等。就算有些人根本就不是特别了解留学,事实上他也会这样做,对吗?"
我点点头:"当然是这样。难道这个几乎必然的程序也错了吗?太傻,我很欣赏你在留学领域提出的那些理念,它们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很多人花特别多时间去琢磨怎么写文书,怎么包装自己,而我现在肯定不会犯这些错误。但是,承认你的理念有价值,并不意味着申请的程序要变化呀。你看,你打开任何一个学校的申请网站,它都会给你一个list,告诉你申请的具体要求,要按照什么程序走,要提交哪些文件,要在什么时间完成材料的提交工作,等等。学校都是这么指导的,难道有什么错吗?"
太傻笑着说:"我并不是说这样做有错。我的意思是,你们太看重这个程序了,也被这个程序禁锢住了。倘若你现在是一个准备留学的申请者,你会到太傻咨询寻求帮助吗?"
"不会。"我很肯定地说,"因为这些事情我都可以自己操作。我更迫切需要的是一些指导性的理念,获得了这些理念,我自己的申请就多了一些胜算。我相信,没有人能够比我更了解我自己。"
太傻很满意地点点头:"嗯,〗im,你看,你在潜意识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且你把自己的这个观念运用到所有的地方——你认为,就整体上而言,这样的程序是对的,而且只有这样一个方法是对的,所有的人都应该这样做,比如你认为申请一定要选校、填表、写PS,所有的人都要选校、填表、写PS,就算找到太傻,做的事情也不过是选校、填表、写PS,只不过稍微做得好一些,对吗?"
我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回答太傻的反诘,只是继续道出我的疑惑:"难道太傻咨询不选校,不填表,不写PS吗?不做这些,那你们还能做什么?就算做营销,也不能每天睡大觉呀。"
太傻接着说:"我这样给你总结一下:你刚才所有的话,反映了你的一个内在的逻辑——申请的操作步骤和申请理念是分开的,你认为很多人操作的步骤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只是思想理念的问题。你也是这么总结自己的。你相信,只要你能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做事情,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申请程序,获得更好的结果。是这样的吗?"
我点点头。难道不是这样吗?
太傻接着问道:"那么,你今年申请,和以往你进行的申请到底区别在哪里呢?你如何认为今年的申请会有本质的变化呢?仅仅是你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所以,你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吗?仅仅是你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就可以保障获得更好的结果吗?仅仅是你学会了反思自己,就可以进人你最理想的学校吗?——你既然已经把这些都学会了,为什么还在这里和我谈话呢?"
我被问得有点迷糊:"因为,我还有一些问题,感觉没有把握,比如,到底应该怎么写文书,比如沟通到底应该按照什么步骤,比如和教授联系到底应该怎么去把握尺度,等等。这些问题,我当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没有把握,想得到你的意见。"
太傻继续说,还是以那种抑扬顿挫的语气:"这个就是问题的实质了。你难道不奇怪,为什么你看起来理解了那么多,明白了那么多,好像把握了很多的理念,但是遇到问题,还是无法自己去解决呢?"
我点点头:"是的,这确实是我的难题。我觉得自己好像掌握了所有的理念,但是遇到实际的问题,还是不懂得到底应该如何操作。我虽然有一些经验,但足,为什么我没有能力,或者那种自信去作出判断呢?"
太傻笑着说:"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现在只是理解了留学申请的‘形‘,而没有看到留学的‘神‘。你还局限在按照步骤去操作留学的层次上。你不得不承认,你现在还只是在模仿,尽管你很用心地去反思,但是,你并没有突破表面的局限,没有把整个留学申请融会贯通。所以,你模仿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疑问,这些疑问你需要我给你解答,是这样吗?"
我有些无佘,我确实努力地思考,但是,我确实没有融会贡通。我总是期待下一次太傻和我的谈话,教给我更多的道理,这样我可以学会更多,其实,在不由自主中,我还是在模仿。想到这里,我回答道:"是的,你说得没错。但我还有很多东西不懂,你能告诉我,到底什么才是留学申请的‘神‘吗?"
太傻笑着说:"这个其实很简单。首先,你要理解神和形的区别,不要以为这是玩文字游戏,如果你突破不了这个局限,你就永远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你是学金融的,请你从本々、lk的角度说说看,金融的‘神‘是什么?"
我回答道:"嗯,这个问题我还是很有把握的。对金融的‘神‘,虽然家家有很多不懂的解释,但足,那些解释基本都是大问小异。金融的‘神‘,足‘钱的运转规律以及钱人与企业之间的力:动关系。"
太傻接着说:"你们学金融,是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努力去,捉原ffl!、ffl解那《M根本的规律上,还是放在学习销售股票的步骤上?"
我回答说:"理解金融的实质理念,是最重要的。当然,那些方法步骤,虽然也重要,但是,掌握原理理论才是核心,因为很多方法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能够掌握金融最根本规律的人,才能设计出最完善的操作范式。比如,一个企业IPO,到底采用哪种模式,这个虽然有很多所谓的案例总结,有很多书籍指导,但是,最终落实到某个具体的实践操作的时候,你不能简单地套用任何一个案例,而必须重新用理论去分析,用数据去证明,在此基础上,设计最合理的操作模式。"
太傻说:"你看,你其实自己就可以很清晰地把握一个事物形和神的区别。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你应该很熟悉股票,你看,有那么多人都在炒股,有的人按照自己的直觉买卖,有的人按照所谓的内部消息行事,还有的人每天看报纸分析文章,希望从中找出规律。你是学金融的,你看这些人有本质的区别吗?他们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
我回答说:"这问题简单,很好回答。不管你刚才说的那些人怎么弄,他们都逃不出‘业余‘的范畴。就算有的人运气好,有的人读了许多书,也仍是业余的做法。一个股票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是一个人看看报纸,看看书可以弄明白的。只是靠这些方法,就算一个金融学博士去炒股,也会亏得一塌糊涂。但是,真正的机构投资者就不一样,他们有一群专业的人,每天在拼命地研究各方面问题。他们不仅仅看报纸,还分析报纸;不仅仅看新闻,还系统地整理新闻。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什么消息而简单草率地作出某个决定,他们用各种模型分析,并且得出最合理的结论,在最合适的时候,买入最合适的股票,这就是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本质区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