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

第323章


  孟长抱住她的腰,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她推了他一把,无奈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能不能正经点!”
  “你问这么敏感的问题,我要跟你说悄悄话啊!”孟长轻松写意地调侃,没有一点紧张的神色。
  “那你说罢。”姜明月拿他的赖皮没办法。
  他就是属狗皮膏药的,她走哪儿,他贴哪儿,一贴一个准儿。
  “其实,我们只要跟着皇伯父就行了,他在后、宫里虽然有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但朝政上却是无可指摘的好皇帝,朝廷大员们还是很拥戴他的。”孟长附耳道。
  姜明月觉得他说的是废话:“可是,陛下身子骨不大好了呀。”
  他不会真的想做皇帝罢?姜明月一起这个念头,便觉得心惊肉跳。
  “他不会死的,十年八年有的活。”孟长笃定地说道。
  姜明月想说,皇帝今年就会死,但想想今生跟前世很多事都变了,说不准皇帝真的会活个十年八年的。
  而且,她说出来,孟长不知道会不会揍她,因为她诅咒皇帝今年就死。
  见孟长胸有成竹,姜明月也不再白担心,反正再担心,时局不会按照她想象的那样发展。
  倒是孟长,姜明月看出他跟姜明宣存的心思是相同的把太子拉下马。
  目前,孟长只要坐山观虎斗便可以了。
  姜明月连亲生父亲都不敢主动去设计,更别说太子了。
  这一刻,她真正见识了孟长心中隐藏的狠辣、腹黑。
  用过午膳后,钱书风和齐宝平上门拜访孟长,姜明月推他去见客,自己去翻嫁妆册子,琢磨着把什么东西换成金银。
  思考了一下午,她终于有了些眉目,叫来端姑:“端姑,你秘密把江南良田里的粮食运到这边来,就在离京城隔三四座城市的小城买一座仓库,把粮食放进去。
  别用世子爷和我的名字。有些陈旧的首饰、布匹,都拿去换成金银罢。”
  端姑脸色唰白:“世子妃,这是要怎么了啊?”
  怎么感觉要去逃难一样?
  “你就当我杞人忧天罢,太子的流言你大概也听到了风声,唉,京城的天要变了,我做不了什么,就做好准备随时逃离京城。”姜明月叹口气,没有跟端姑解释更多。
  连她自己都对未来一片茫然。
  前世,她和孟长的结局都不好,她自己不用说,孟长被亲爹追杀,何其悲哀。
  对她来说,身份地位没有性命重要,所以关键时刻,保住性命才是第一位的。
  端姑应诺,一脸迷茫地出去吩咐。
  孟长临近傍晚才从书房回来,姜明月强装笑脸:“谈什么,兴致这么高,谈了一下午?”
  “哦,他们听说太子倒霉了,来跟我投诚,说如果我做皇帝,他们第一个支持我。”孟长淡笑着回答。
  姜明月一口茶呛在嗓子口,捂住帕子咳得脸颊泛红。
  他帮她捶背,姜明月顺了气:“你下次能不能别在我吃茶的时候,说这些话?”
  孟长抿嘴一乐,扶她到炕上坐着,轻拍她的肚子,柔声问:“小宝儿,你娘没呛着你罢?”
  姜明月无语,旋即问道:“你方才不会是开玩笑罢?”
  “这种话能随便开玩笑么?大家都知道皇伯父的身子骨日渐积弱,早晚会把主意打到储君上来,太子不能承嗣,当然是要找个能承嗣的人。
  我们王府跟皇伯父的血缘最近,我又成年了,有小石头,你肚子里还揣了一个,最好的人选当然是我。”
  孟长的口吻逐渐从漫不经心变得讥讽。
  姜明月头晕目眩,好像回到了前世,先是打出孟长的旗号,仿佛是孟长要谋逆一样,接着卫亲王再推孟长城上位,抛弃孟长。
  她一下子抓紧孟长的袖子:“世子爷,这出头鸟,你可不能做啊!”
  “放心,我跟他们说了利害关系,他们不会来找我了。我估摸着,这段日子,倒是有不少人会上门游说我。咱们还是去庄子上为妙。”
  孟长已经不是前世那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了,他有妻子儿女,当然要留着这条命保护他们。
  ☆、第501章 过继
  姜明月深以为然,生怕被皇帝和太子惦记上,连夜让白英收拾行李。()
  一家四口用完晚膳,姜明月陪着儿女们说了会儿话,催他们去睡觉。
  孟长从外面回来,白英打了热水,连忙退出去。
  孟长洗了手和脸,扶姜明月出去散步:“我们用晚膳那会儿,皇伯父才退朝,他被大臣们逼问得没办法,答应明儿让太医给太子诊脉。”
  事关江山传承,大臣们不炸开锅才怪。
  姜明月脚步一顿,莫名觉得太子被逼得太可怜了,她担心地问道:“世子爷,太子逼急了,会不会破罐破摔,把我当初在冷宫的事,给抖出来?”
  “放心,他不敢跟你对质,何况还有我做人证。一旦这事暴光,太子只会死得更快,不能承嗣就罢了,还品性不端,大臣们可能原本想给他过继孩子的,也不会再支持他了。”
  支持一个名声败坏的人,相当于自己也是个同流合污的。
  姜明月放心了,忍不住幸灾乐祸地说道:“夜路走多了,总会撞到鬼。太子这次可要自认倒霉了。”
  “是啊,不过,他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说不准会狗急跳墙,脑子混沌,我一会儿派人给他提个醒。”孟长微微一笑。
  失去宁玉贵支持,又失去众多官员的关系网,太子一遇到大事便如困兽一般,动弹不得。
  这次,他贸贸然缩在东宫装病,便是明显地示弱表现。如果宁玉贵活着,是绝对不会让太子这么犯糊涂的。
  姜明月不禁想,宁玉贵的死,是否也是姜明宣谋划的一步棋?
  能把宁玉贵那只老狐狸扳倒,姜明宣倒也是不简单。
  她蓦地顿住脚步,王家!
  “世子爷,宁玉贵的死是因为科举舞弊案被揭发,当初第一个揭发科举舞弊的人是谁,你还记得么?”姜明月拉住孟长的袖子,问道。
  “是吏部右侍郎权学仁,权大人。怎么了?”孟长疑惑地问。
  “我只是觉得,宁玉贵的死可能跟姜明宣有关。科举的时候权大人没有揭发,说明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隔了这么久又揭发出来,还牵扯到剑南书院那么深,这绝非权大人能做到的。”姜明月越说,脑子越清醒。
  孟长沉吟,若有所思:“你是说,王桢在背后帮助姜明宣?”
  “嗯,王家一直是书快电子书论坛,在京城经营好几代人,虽然抄过家,但根基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抄家只抄了金银,却抄不走他们的人脉,还有学识、底蕴。王桢这个人,人在乡野,心在朝堂,你看他用心培养姜明宣就知道了。”
  孟长挑眉,捧住姜明月的脸:“哎,明月,我发现,你这次怀孕,没变傻,反而变聪明了!”
  姜明月满脸黑线,摇了摇头,挣脱他的大手:“我跟你说正事呢,你正经点!”
  “是,是,我听着呢。”孟长一本正经地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姜明月:“……”
  脸皮到底是什么磨的,怎么能这么厚呢?
  第二天,一家四口去皇庄。
  到晚上,卫亲王让小厮送了封信过来,痛骂孟长,国事危急,他却跑到庄子上逍遥自在,赶紧滚回来!
  孟长把信当小厮的面给烧了,小厮回去禀告后,卫亲王气得跳脚大骂,险些没气晕过去。
  而暗卫也带回了太子的消息:皇帝带信任的重臣来到东宫,命铁甲卫制服东宫侍卫,找出太子,太医诊脉得出的结果,在众臣意料之内,但仍旧让大家吃惊得恨不得自家断子绝孙,来交换太子可承嗣,就有大臣当场崩溃大哭,像死了亲爹亲娘一般。
  华灯初上,东宫里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皇帝满面疲惫地坐在首位,而太子麻木地坐在下手,宁贵妃抓着太子的胳膊低低啜泣,嗓子都哭哑了。
  和惠长公主哄着啼哭的孟清淑喂饭,飞燕公主怒视太子。
  太子这个心狠毒辣的人,差点饿死了她的女儿!
  此刻,她才不管太子怎么样,擦了一把眼泪,出口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皇帝舅舅,儿臣要跟太子和离!”
  太子无力地看她一眼,宁贵妃跳起来,不顾及贵妃形象,指着她骂:“你还有脸和离!
  若非你生出的这个野种,太子哪会被大臣们质疑品性!你就是个扫把星,便是你想跟太子撇清关系,也该把你打入冷宫!”
  飞燕公主不甘示弱地回骂:“我凭什么没脸和离?当初是太子骗我,说我这个孩子是他的,不然我娘早一碗药给打了。
  既然生下来,我就是清淑的娘,管她爹是谁,哪怕是个石头呢,她也是我女儿!不许你说什么野种,好歹她身上也流着皇家的血。
  事情落到这个地步,是太子欺瞒、欺骗在先,哼,我凭什么进冷宫?要进冷宫也是你进,是你生了个不举的儿子!”
  “你!”宁贵妃气炸了,冲口就想解释原因,“陛下,太子他不是天生的,是世……”
  “是儿臣流连青楼,被人误伤。”太子被两个女人的声音炸得回魂,及时拦住宁贵妃的话。
  他冷冷地瞟了眼飞燕公主,飞燕公主仿佛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似的,回瞪回去。
  和惠长公主暗自感叹,真是个傻大姐,天不怕,地不怕。
  她嘴角苦涩,女儿进东宫,自己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息事宁人地说道:“现在追究那些没了意义,想办法解决,安抚众臣和百姓的心,才是首当其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