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也有色彩

第22章


  小孩子说善良也善良,说残路也残酷。她们还小,不理解那些不幸带来的痛苦,所以自然不懂得拿别人家的不幸说事,是一件多么不道德的事。
  但也拜她们所赐,平歌知道了张小洁的父亲死得有些奇怪。
  不过那几个女孩因为听说的渠道不同,所以版本也有好几个。
  平歌略微总结了一下,几个版本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张小洁的父亲是骑摩托车的时候,不小心在一座桥边打滑,然后人跟着车从桥上落下,摔死在了桥下面的石头上。
  不同的地方,就是纠结张小洁的父亲是怎么骑车打滑的?第一个版本说,是因为她父亲因为过度饮酒,造成酒精中毒,所以造成过桥的时候骑车不稳;第二个版本说,张小洁的父亲是她妈妈下了咒,然后在过桥的时候被水鬼拉下去,死的。第三个版本说,张小洁的父亲是被他第一个老婆的冤魂弄死的,因为在张小洁的父亲与张小洁的母亲结婚前,张小洁的父亲结过一次婚,并且听人们说,张小洁的父亲在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就有很严重的家暴倾向,并失手打死了自己的老婆。
  平歌从没有听说过张小洁的爸爸居然在之前还结过婚,尽管她不喜欢讨论别人家的隐私,但是此时因为很在意,所以就加入了女生群八卦的行列。
  “张小洁的爸爸之前结过婚?”平歌问那几个女生。
  “是的,我们寨子上的人都知道。”那几个女生都点头。
  其中还给平歌解释,“其实张小洁的母亲也挺可怜的,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穷,也不会嫁给她的爸爸。”
  “她爸爸死了确实是件好事。”平歌闻言淡淡地说道。
  平歌的推理能力不强,所以也不去想知道张小洁的父亲是怎么死。随他是酒精中毒还是被人下咒,这样的人,死了就可以了。
  平歌很同情张小洁,但是自己不能为她做些什么。反而最后还是她惦记着自己当初与她的约定,然后本该不用来学校的她,亲自来学校给平歌送本子。平歌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就重新离开人群,以课本为借口,避开了与别人讨论有关张小洁的事。
  她不是圣人,不是多么杰出的人物,且注定没有别人聪明和伟大,所以她只能用凡人所能处理的方法处理与那可怜女孩的友谊,那就是,记住她,同情她,并且不和别人去伤害她。
  张小洁给平歌的本子,平歌直到回家的时候才敢打开看,因为她怕别人发现它,并对它产生好奇。
  她想保护这个本子,就像保护她与张小洁的友谊一样。
  “小洁,你爸爸死了,你和妈妈会不会过得好一点呢?”在翻开那本写了约定的故事之前,平歌心里想着这句话。
  “发生了这些事,你会写个什么故事给我看?”平歌小心翼翼地翻开那个小本子,此时,她的心里忽然翻涌着强烈的好奇。
  在翻开本子的时候,一片叶子轻轻滑落在了书桌上,尽管叶片已经干了,但从小就见过各种花花草草额平歌,一眼就认出那是什么叶子。那是一片夹竹桃的叶子。
  可能是张小洁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不小心从床边落进来,然后夹在了她的本子里的吧。
  “从前有一个人,生活在农村。”这是一行熟悉的文字,当初在张小洁的椅子边的时候,平歌偷偷的看她的本子,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原来她果真给她的是当初说好的那个故事。
  平歌微微有些失望,她曾有千分之一的想,张小洁会不会告诉她一些她藏在心里的悲伤或者痛苦。
  她虽然帮不了张小洁什么,但是,她想理解她。她想,也许哪一天能遇见的时候,她可以当她那个能说话的人。
  平歌脑海浮现白天张小洁给自己告别的场景,“再见,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了。”她静静地说出这句话。
  为什么那一分钟自己没有说出更真诚,或者更能安慰她的话?而是傻傻的看着她说着,看着她把本子递给自己,最后,来不及说什么,就那样傻傻的看着她离开?
  她真的不是一个好朋友,一个合格的朋友。
  或许,她真的不聪明,许多事情,都等过了以后,才反应过来要怎么做怎么做。
  “我大概就是那么平凡。我大概成不了科学家,艺术家,或者其他什么家,我大概,就一辈子跟着身边平凡的人生活,然后成为最平凡的那个人。”平歌有些丧气的想着。
  “可我不甘心。”心底的最深处,有个小小的声音在诉说。那声音就响了那么一次,然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平歌低头进入张小洁本子上,所写的那个故事的世界。
  那个故事不短也不长,大概有四千字那么多。
  讲的有点新颖,讲述了一个汉奸,在不是汉奸之前,如何被社会逼成汉奸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因为那汉奸在还不是汉奸时,因为家穷,又加上收成不好,没能照顾好自己唯一的亲人,也就是他的宝贝儿子。他的儿子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保证营养,所以长得面黄肌瘦。不过他儿子很乖,很听父亲的话,父子俩虽穷,却彼此相依为命,没有说过一个苦字。就是这样一对父子,最终敌不过天灾。有一年大旱,所有的庄稼都收成不好,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都受到了饥饿的威胁。那对父子也不例外,在这场天灾中,农民额儿子因为长时间得不到食物,最后身体虚弱,病倒了。
  尽管在这个时候,这个农民也没有埋怨别人,而是怨自己,“儿啊!你上辈子犯了什么错啊!转世到我这个没用人这里,让你饭吃不饱,生病也没钱医,我……我对不住你。”这是故事里,那个父亲看到自己的心肝儿子生病时,自己无能为力而说出的话。
  他儿子的回答,平歌看到那几行文字时,心里莫名的辛酸。“爸,都是我不好!生了病,给家里添了麻烦。”那身体虚弱的儿子,到这个时候,还在想着父亲的感受。
  故事里,张小洁写到这里,是这样描述这个场景的,“父亲抱着儿子哭了起来,声音传到了屋外,可是又有谁在这个时候来帮他呢?他俩伤心的哭着,似乎忘掉了这个世界,似乎世界只有他俩。”
  故事里,那无助的父亲最后为了儿子,决定去向地主借钱,他甚至做好了终生给那地主做奴隶的打算。只要为了儿子,他什么都愿意做。
  然而,他去借钱的时候却处处碰壁,似乎在天灾里,奴隶还没有粮食值钱,所以所有的地主都把那可怜的父亲拒之门外。这可怜人一直不肯放弃,他像狗一样的低头求人,甚至被人撵出门,被人打被人骂,他都不放弃。可惜,他的执着没有任何回报,最终,一身伤痕的空手回家。
  他儿子看到父亲的模样,心疼得哭了起来。
  但哭加重了身体的虚弱。看着越发虚弱的儿子,这位父亲决定厚脸皮,去那些大夫那里求大夫给他儿子看病。他知道自己会被拒绝,所以想了一路上想了很多求人的话,甚至想以死威胁那些大夫。就在他想着各种办法的时候,久旱的天空终于下了大雨。但雨现在却是让他最讨厌的,因为他儿子生病了,淋不得雨。
  大雨铺天盖地的下,他想找东西给儿子遮雨,但又想更快的带儿子去大夫那里。在这样的犹豫中,最终他脱下了自己的衣服,把瘦弱的儿子抱在胸前,然后跌跌撞撞的向最近的医馆跑去。
  可是,他敲门求医的时候,大夫看他没钱拒绝了给他儿子治病。任他怎么求,哭得呼天抢地,或者说得比最惨的人还惨,大夫都是铁了心肠不让他进门。
  但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铁石心肠,这个可怜的父亲求了好几个医馆后,终于有个老医生让他进了屋。但是,还没有等他心花怒放,眉开眼笑,老大夫的诊断就立刻让他跌落到谷底。他儿子来晚了,救不活了。
  其实,也很正常,任何重病的人在大雨里一阵风吹雨打,都会加重病情的。更何况,又是多天没吃饭,饿病的呢?
  在这可怜的父亲儿子下葬的那一天,他对着自己儿子的坟说:“孩子,你去得好,免得你在人家活受罪。但是我恨,恨那些无情的家伙,钱,钱啊,我要是有了你,也许我可怜的孩子也不会离我而去。我要得到你,即是牺牲所有的一切,我要把那些无情的家伙一个个的干掉。”
  几天后,他离开了村子,人们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故事的结局是,七年后,一个衣着华丽,带着墨镜的先生来到了这个村子,就在他进了这个村子不久,几个地主被伪军抄家没收了所有财产,然后爬到了大街上要饭。人们不知道这个人世谁,只知道他是个有钱有权的人。
  后来人们知道了他是汉奸,专门给日本人做走狗。
  再后来,人们看到他在一个农夫的儿子坟前烧香,那七年前埋下的坟,早已长满野草,成了小土坡。如果不是熟悉的人,根本无法在那些土坡里找到坟的位置。那一刻,人们恍然大悟,他就是七年前离家出走的农夫。
  一个刚进村不久的年轻人听到了这个故事,感叹道:“他原来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这个到处冷酷无情的世界,使得他走上了汉奸之力。以前我总以为奥谢汉奸个个都是没有感情的人,现在我才明白。但最终还是个黑暗的社会,使一个人由好变坏。”
  人们听了,都点点头。
  张小洁的故事到此结束。
  不过,平歌在故事后面,又看到了一行话。
  那是与这个故事无关,专门写给平歌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