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你把朕掰弯了

第63章


    说罢慢慢的退了回去。
    他刚走出养荣堂的大门,就见一个女子穿着一身五彩宫纱逶迤而来,不由得顿了顿脚步。
    身边的小录子悄声说道:“皇上,是婉妃。”
    皇甫瑾瑜不动声色的低声“嗯”一下,便这么站着不动。
    这几年沈素变得聪明了些,不再一味痴缠着他,反而时不时的总来太后这边转转。
    太后喜静,也不耐烦她多走动,所以并不用她日日来请安,有时候隔三差五的过来瞧瞧,问个安略坐坐就走了。
    其实沈素也怪没趣的,偌大的宫殿里,没有皇后,没有妃嫔,想争风吃醋也没有人跟她争,想玩个宫斗更没有人跟她斗,尽拿一些宫女太监出气更是愚不可及的办法,失了人心她在宫中更是无趣的紧了。
    沈素远远地就见到了皇甫瑾瑜的銮驾,脚底下不由的又加快了几分速度,生怕皇甫瑾瑜转身又走掉了,急的身边扶着她的侍女连忙低声说道:“娘娘,你慢着点,小心摔了。”
    沈素哪里顾得上理会她,几乎算是一路小跑的的跑了过来,见皇甫瑾瑜并没有要走的意思,只负着双手这么定定看着她。
    沈素不由得心快又加快了几分,微喘着气说道:“参见皇上。”
    皇甫瑾瑜原本站着看她,是因为离得远,觉得她的身影又有点像沈殊的模样,所以便站了站,脑中想着的却是已经许多天没有音讯的沈殊,不知他又去埠城做什么。
    难道是因为听到自己的“銮驾”到了埠城,所以才赶过去的?
    皇甫瑾瑜有些自恋的想着,难不成这个家伙终于开窍了?
    正摸着下巴神游,小录子已经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说道:“皇上,婉妃娘娘给您请安呢。”
    皇甫瑾瑜这才恍然惊醒过来,忙打了个哈哈说道:“婉妃许久不见,好像又清减了,是不是宫中的膳食不合胃口?若是哪里住的不舒服,就告诉朕。”
    沈素许久没有见到皇甫瑾瑜如此和颜悦色的说话,又是惊喜又是委屈,忍不住眼圈就红了红,低声说道:“臣妾没有感到哪里不舒服,只要皇上能够常常惦记着臣妾,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皇甫瑾瑜有些微窘,摸了摸鼻子,轻咳了一声说道:“朕知道了,朕有空会去看你的。你不是要去给太后请安吗?快去吧,别让太后久等了。朕还有奏疏要看,先走了。”
    说罢不等沈素说什么,早已大步离开。
    沈殊哀怨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眼中的哀怨之色更加浓郁了几分。
    埠城位于风国与燕国的边境之左,是守护燕国边境最重要的一处防线。
    埠城共有军民百姓约有七八万人口,是一个中等却又繁茂的城镇。
    燕国退兵以后,埠城只留下三万兵马驻扎于此,警戒却比战前更加森严几分。
    天色渐渐的昏暗下来,此刻的埠城之外,却有一行人马行色匆匆从远而近。
    守城门的将士眼尖,顿时高声喝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那些人大约有七八位,有男有女,看样貌都在二、三十上下,却个个穿着锦袍,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样子。
    为首一人长得一副惊艳的模样,却是满头的银色发丝,有些诡异。
    他只略挑眉,从腰畔抽出一枚玉佩,冲着城墙上的士兵晃了晃,那将士便立即变了色,慌不迭的说道:“原来是玉仙人驾到,小人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他又朝旁边喊道:“快开城门!”
    只听城门发出沉闷的轰然巨响,缓缓被打开,这一行人马也不多话,大喇喇的进了城中。
    看守城门的将士早已从城门上一路跑了下来,赔笑道:“玉仙人此次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那白发的男子瞥了他一眼,倒没什么不耐烦,只淡淡说道:“你们的国主不是生病了么?专门飞鸽传书让我来瞧瞧。”
    那将士更不敢耽误他的行程,连声告着罪,让两边的行人速速让开一条道路,方便他们行路。
    这队人马不再搭话,驾了马飞速的离开了这里。
    直到走到人迹稀少的地方,才缓缓停了下来。
    这时那位“玉仙人”身边的一个面目普通的年轻男子突然扑哧一笑,声音却清越动听。
    却听他笑道:“大长老,没想到你多年没有进入燕国境内,你这块玉佩能拿出来唬人啊!”
    听这声音,分明就是沈殊本人。
 第75章
    阴柔绝美的大长老冷冷不屑一哼,“当年我就该一针扎死他,也省的给两国带来这么多的生灵涂炭,”
    沈殊缓缓从脸上揭下一张薄薄的面具,一面轻笑道,“你杀死了老皇帝,还有小皇帝,杀了小皇帝,还有其他的皇室宗亲,你杀的完吗,”
    大长老语塞,只好瞪了她一眼,又叫道,“你把脸上的那个东西揭下来干什么,”
    沈殊嗤笑道:“戴在脸上难受,大长老,你的易容术还需有待加强啊。”
    大长老不满意的哼哼道:“我一身才华惊才绝艳,偶尔有一两样技艺不够炉火纯青也是人之常情。一个人若是太完美了,会遭天妒的!”
    沈殊旁边的阿薰顿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沈殊眼中也露出少许笑意,轻声说道:“大长老你最炉火纯青的技艺不是你的医术,而是你的自吹自擂。”
    说罢轻轻一拽缰绳,马儿早已飞掠出去。
    大长老气的破口大骂,也追了上去。
    身后跟着的阿薰和薛晚灯众人只得摇头苦笑,这两个人从栖霞山一路斗嘴斗到了这里,从未消停过。
    傍晚时分,众人来到了燕国的另一个城镇,白城,此处离燕京还有两日的路程,他们将会在这里歇一晚上。
    正准备找一间客栈休息,几人忽然发现有一队燕军谨慎小心的从他们旁边走过,队伍中间还推着一只木笼囚车,囚车被一块黑色的帷幕盖着,不知里面关押的是什么人。
    为首的燕军将领对来往的行人但凡有些异于常人的,都会仔细的看几眼。尤其是看到沈殊他们这队人的时候,更是小心翼翼的多加注视了好一阵。
    大长老身上有燕国皇帝亲赐的玉佩,自然将一切燕国人都不放在眼中,那燕将见这群人衣饰华美,气度不凡,倒也不敢随便过去呵斥。
    他不欲惹事,只命令手下人速速赶路。
    就在此时,忽然听到那囚车里突然有一个男子大声叫道:“老子口渴了!给老子拿些水来!”
    沈殊忽然面色一变,却见那为首的将领一脸愤恨却又无可奈德,只得从腰畔取下一只水囊,从木笼的缝隙中塞了进去。
    沈殊一拉大长老的袖口,冲他使了个眼色,众人迅速离开了这里。
    走到相对隐蔽的一处,大长老皱眉道:“怎么了?那囚车中的人你认识?”
    沈殊沉声说道:“不光我认识......”她转头看了一眼薛晚灯与阿薰:“你们想必也听出来他的声音了吧!”
    薛晚灯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点点头说道:“是李元享。”
    沈殊蹙着眉头说道:“他怎么会在这里?还被燕军抓住了?”
    大长老不知李元享是什么人,薛晚灯便将李元享的来历大致说了一下,大长老就明白,如果真是李元享的话,那么沈殊无论如何也会要出手救他了。
    薛晚灯自然也明白沈殊的意思,只问道:“少主想要如何救他?他们也不过就只有两三百人,我们人数虽少,但是真想救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沈殊点点头,“这里不放便出手,毕竟还是燕国的地方,我们仍需谨慎一些。”
    大长老不在意的说道:“不就是一个侯爷的儿子嘛,我们直接去跟燕国皇帝要人就好了,他敢不给吗?他要是敢不给,我就让他的头风病再多犯几次。”
    沈殊摇摇头说说道:“既然他们能够如此谨慎的押送李元享,只怕其中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还是悄悄跟上去比较好。”
    沈殊迅速让其余人先找地方安顿好马匹,她和大长老,以及阿薰、薛晚灯四个人悄悄跟在那对队燕军之后,缓缓出了城。
    夜幕渐渐黑了下来,看来他们并不打算在哪里夜宿,只怕会连夜赶路。
    眼见前面就是一片茂林,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沈殊朝着大长老点点头,大长老阴柔绝美的脸上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只听他淡淡说道:“看我的。”
    整个人就仿佛一阵轻烟一般飞掠出去,一个燕军只觉得自己肩膀上被不知何物的东西轻轻按了按,他吓得顿时惊叫出声。
    整队燕军顿时警戒起来,为首的将士倒是不慌不忙,沉声说道:“迅速点燃火把!什么人在那里鬼鬼祟祟的!”
    两边的火把迅速燃起,周围一片光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