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雨

第31章


我是赵兰田……你是张士诚吗?快告诉我:枫亭到你们团没有?到啦?太好了,这我就放心喽!”
  张士诚从耳机里听出赵师长很激动,便立即把团指挥所剐刚研究的撤退方案报告了师长赵兰田。
  “好!好!你们很灵活机动!”赵师长激动地喊道,“一路上千万要机智灵活!我率领九十三团顶住敌人,掩护你们向东南去……要注意随时和师电台保持联络……”
  全团开进前,李长林向各营指示:部队白天在敌后行军,一定要严密警戒,随时准备战斗。现在部队必须去掉防窒伪装,尖兵排把缴获敌人的钢盔戴上,以整齐的队伍迷惑可能突然遭遇的敌人。
  上午十点,李长林亲自带领一个侦察班来到南汉江边,分段探测水情;选定涉渡点后,命全团开始徒涉南汉江。队伍动作紧张有序,千余人顺利东渡,进入内新基以北的茂密山林里隐蔽休息……夜幕降临后,队伍继续前进。
  李长林带着警卫连走在最前面。队伍一鼓作气爬上一座高山,又一路小跑奔下山岗……行进间,突然后边的队伍减慢了速度——李长林正带着警卫连向回走,一个连一个连地交待:警卫连刚才捉到敌人一个哨兵,说前面一路上村子里都住满了敌人。经过村庄时一定要肃静,不许任何人抽烟,以免敌人发现火光。如果遭遇到大股敌人,不要理睬,敌人若盘问,由翻译回答。如果遇到少数敌人插进我们的队伍,就把敌人捉起,捂住嘴,下了枪,押着一起走。没有命令,谁也不许开枪!
  李长林安排好后,队伍又加速前进了。
  一阵阴风过后,漫天飘起了冷雨。警卫连按照团长的命令,用雨衣遮住头部,冒雨疾行,有不少人戴着缴获敌人的钢盔。从表面上看,这支队伍很象是一支追击志愿军的南朝鲜军队。
  在进至元卜洞,即将涉过前方一条涨水的小河时,果然遇到一小股敌人。敌人以为是自己的队伍,就插进来一起冒雨赶路……过了小河,走了一里多路后,侦察排按照团长的安排,一个战士盯住一个敌人,突然间向敌人一齐猛扑过去,一个抓一个,一枪未发俘敌九人……以后一路上又陆续擒获一些敌人。从被俘敌兵的口供中,李长林得知,敌人在合围射南山、兄弟峰扑空后,发觉九十一团已东渡南汉江,便急调三个师来堵击,并以第十七联队抢占元卜洞以南高地,断我退路。所俘获的九名敌人就是敌先头部队的一个班。根据敌情,李长林命令一连留下,抢战元卜洞以南高地,准备掩护;团队继续向北疾进……
  在一处交叉路口,因敌我双方设置的路标被战士急匆匆的脚步塌倒而相混,致使断后的二营和一连走错方向,与团队失去联系。
  ……翌日拂晓,团主力经一夜疾进,越过广川,进至间坪里以南地区,遇到了朝鲜人民军一支侦察队。李长林得知,人民军前沿阵地在五台山,从西山方向再走不远就可到达——这使李长林松了一口气。但是,失去联系的二营和一连还不知去向。李长林命部队先休息,同时派由侦察股长带领几个侦察员寻找二营。
  天亮后,雨停了,李长林爬到山顶上,用望远镜向东南方了望……八点多以后,忽然听到东南方响起密集的枪声。李长林估计二营和一连可能被敌人包围了,正在边打边走。李长林命令部队改变从西北方向直奔五台山的路线,而挥师向北,接应二营和一连。
  队伍继续前进……山高路滑,乱石荆丛密布,部队抬着伤员、押着俘虏,行走非常艰难。直到午夜,队伍才爬上一座大山。
  那时,李长林借着星光,已看到东北方向的茫茫大海。夹带着咸腥气味的海风吹来,令李长林焦虑万分。他命令部队在山沟里隐蔽宿营,以等待二营。
  这天天亮后,到十点多,二营和一连终于被找回来了。原来他们走错方向后,转行到剑山地区。天明后被敌人发现,边走边打,冲了几十里才突破敌人的堵截,并歼敌一个连与一个排,还俘敌六十余人。看到二营和一连化险为夷,李长林大喜,随即命令部队折向西北,翻越海拔千余米的铁甲山,到达五台山,找到人民军的防御部队,将全团一路上俘获的一百一十九名俘虏交给了人民军。
  之后,李长林率领全团,沿县里、麟蹄、杨口艰苦跋涉。队伍忍饥挨饿,以野菜树叶充饥,顽强行进……又历经六天的长途行进,终于在二十九日到达文登里,与九十一师师部和师主力部队会合。
  当率部历经艰苦跋涉,克服了难以想像的重重困难,先期到达文登里的三十一师师长赵兰田和李长林相见时,二人紧紧相抱,激动的泪水流在沾满硝烟泥土的脸上。
  三
  金化西北不远的黄龙洞。三兵团指挥部驻地。
  掩蔽部里,缭绕着烟雾。人们都在抽烟,辛辣的烟草气味儿和人们身上的汗味儿混合在一起,使得空气显得异常憋闷。
  王近山拼命地吸着烟,在地上走来走去。日前,十二军曾绍山来电,称该军已撤回。三十一师位于文登里,三十四师位于芝村,三十五师在金化以西的榆谷里……
  十二军虽然归建,却并没有给王近山多少宽慰。据报,该军主力在过昭阳江时,与九兵团友邻部队挤在一起,千军万马在敌人航空兵和远程炮火的轰炸封锁中,从江中一条水到公路抢道而行,被炸死、淹死者不计其数。三十一师则绕道东海岸,忍饥挨饿十多天才回到文登里。更让王近山恼火的是,六十军一八〇师,整整一个师被打散,归队的没有多少。让王近山等兵团领导不解的是,为什么在自隐里出现歼灭美二十三团和法国营的极好战机时,九兵团首长却让三十一师继续南插?按照三十一师被指定到达的时间和地点看,在没有任何敌人拦阻的情况下,也必须以每小时十一华里的速度才能到达,何况敌机、坦克节节封锁?结果自隐里之战因兵力不足,形成击溃;而三十一师历尽艰险,穿插到位后,仗还没怎么打,就接到收兵回撤的指示,又千方百计从敌人肚子里往回钻……若非三十一师果断机智,恐怕也将遭遇一八〇师的厄运!
  “这仗打得真窝囊!”王近山愤愤地骂道。
  “通信联络是个大问题,”参谋长王蕴瑞说,“兵团转移时,电台被炸,与各部中断联络三天;而即使电台不炸,往往下达的电令各部迟至一两天后才能收到译出,这太可怕了!”
  “志司有电报,说毛主席很关心一八〇师的情况。”政治部主任刘有光,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后,一双发暗的眼睛满布忧虑低声道。“主席电报询问:‘六十军一八〇师情况如何?甚以为念。’现在,韦杰他们已撤到伊川附近。”
  “让作战处派去六十军调查情况!”王近山对王蕴瑞说。
  “好,那就让作战处长王振夫带人去吧。”王蕴瑞答道。“六十军要有检讨报告,我们兵团也得向上写检讨报告。”
  “这次三十一师脱险是个奇迹,”刘有光从一八〇师又联想到三十一师,“昨天,三十一师师长赵兰田来兵团部,汇报了情况。我真没想到他能活着回来……”
  “把三十一师的情况和一八〇师相比较,可以得出一些教训。”参谋长李懋芝说,“除了部队的素质有差异外,还有师、团领导的决心是否坚定,这很关键。”
  “嗯,三十一师是个老部队,能打,”刘有光说,“李长林带的九十一团是个红军团。六十军一八〇师成份复杂,国民党起义收编过来的人占比重很大。另外,干部的抽调配备也有问题,还有建制也乱……十二军是由原十一军一个师和十二军两个师合编的;六十军是由六十一军一个师和六十军两个师合编的。只有秦基伟的十五军是原来的完整建制。”
  “部队建制打乱了,干部从各处调配来,互相也不熟,作战习惯和战术方法都不太一样,给指挥上带来许多问题。”王蕴瑞点头道。
  正在兵团首长谈话间,刘有光的秘书李霞走进掩蔽部,说有人找刘有光。
  刘有光走出兵团指挥部作战室,迎面就撞上了六十军副军长查玉升。查玉升原是十四军的师长,是他的老部下,但是资历却比刘有光还老些。
  查玉升不知为什么穿了一身士兵服,带着一个警卫员。他敞着怀,一脸怒气。
  “噢,是老查呀!”刘有光亲热地招呼道。“走,到我住的掩蔽部谈谈。”
  几个人走进刘有光的掩蔽部。屁股还没落座,查玉升就骂开了——
  “娘的,老子不干啦!我要回十四军!”
  “别急嘛,有话慢慢说……”刘有光知道查玉升脾气暴躁,也估计到他是为一八〇师失利的事窝火。
  刘有光的秘书李霞在一旁帮着劝解:
  “查副军长,你消消气,今天兵团小灶吃饺子,你正好赶上……”
  “还吃什么鸡巴饺子!老子就是不干啦!六十军这个部队不行,打的什么鸟仗!哼,我打了多少年仗,没见过吃这种败仗,一个师让人家给歼灭,我军历史上都没见过……”
  “问题已经发生了,埋怨也没有用。”刘有光耐心劝导着,“兵团已派人去你们军调查情况,你不要急嘛……”
  “反正我是不干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