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雨

第34章


  在一八八师开上去之前,杨得志司令员特意打电话给傅崇碧,提醒他,六十三军的任务是防御阻击,而不是固守某一阵地。应当允许部队有失有得,得而复失……要注意保存力量减少牺牲,关键是从总体上阻住敌人进攻的势头,迟滞住敌人向铁原方向的逼近。
  “是,我们明白上级的意图,”傅崇碧回答道,“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只要挡住敌人就行!请首长放心,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
  二
  六月二日夜晚,一八八师五六三团由铁原东南的栗枝里向涟川方向开进,目标:高台山以南,接替一八九师防御阵地。
  大雨倾盆,山路泥泞不堪。战士们冒着大雨翻山越岭。幸好,敌人的探照灯不时在夜空中扫来扫去,让战士们不少“借光”。
  为了让战士们互相跟紧,不致掉队迷路,团领导让各营连将当地一种夜里能放出磷光的树剥了皮,每个战士背后绑上一块……崎岖的山路上,一溜放着磷光的活动目标在险路上攀援跃动。大雨中,后边的战士盯着前边战士背后的那块发亮的树皮,艰难地跋涉……
  大雨一夜未停,队伍的脚步也一夜未停。由于雨大路滑,行军路线不熟,加之山路陡峭,到达指定地域时,已是六月三日早晨……其间,有一次险些误入敌人阵地,多亏遇到一八九师阵地上的几个战士拦住了他们。
  队伍到达防御阵地后,团长马兆民和政委刘炎田找到一八九师指挥所,那是山岩边的一个洞子。虽是早晨,但阴雨使得天色昏黑……洞外雨水飞溅,洞里也很潮湿,洞顶和洞壁到处渗水,滴滴嗒嗒……
  马兆民和刘炎田赶到一八九师指挥所的时候,师长许诚等人正在吃早饭。说是早饭,不过是弹药箱子上放着几碗用炒面煮的糊糊,外加几块压缩饼干。军参谋长杜珏华也在一八九师。由于一八九师防御地段承受压力太大,傅崇碧特意让军参谋长亲自到一八九师指挥。这样,可以使军里更便于直接掌握情况;何况,入朝之前,杜珏华曾经担任过一八九师师长,对部队很熟悉。
  指挥所里,气氛紧张而压抑。人们默默地吃着简单的早餐,看到马兆民和刘炎田走进洞子,人们也没表现出意外或是惊喜。——或许,他们认为五六三团早就该开到了,为什么一直拖到今天早晨?不过,刘炎田政委还是从师长许诚的一声不为人注意的叹息声中,感觉到对方似乎如释重负了。
  简单的寒暄之后,迅速转入正题——战场上不需要多余的罗嗦和客套。 
  “你们五六三团全上来了?”军参谋长杜珏华问。
  “下大雨,走了一夜,都成了泥人啦!”马兆民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点头称是。
  “说是全团都来了,其实部队打了一个多月,减员很大。”刘炎田告诉杜珏华。
  “哦。”杜珏华并未在意,似乎减员缺编是很正常的事情。
  “现在,我们团的情况,人数多的连队也就有一百一二十人,少的连队只剩几十人了。”刘炎田补充道,又说,“人虽然少些,但是交给我们团的任务坚决完成,不打折扣!”
  “仗很残酷呀,你们要有准备……”师长许诚说,话语带有一种劝诫,“你们一八八师五六三团是个很能打的团,这我们知道……但是不能硬拼,尤其是敌人炮火准备的时候,千万要隐蔽好,减少伤亡……我们上去这两个团,几天打下来,所剩无几喽。”
  “这样吧,”杜珏华打断许诚的话,干脆简洁地交待任务,“你们团立即开上去,构筑工事,接替一八九师五六七团的防御……估计五六七团能坚持到今天中午十二点,十二点以前你们要把阵地接下来……另外,你们团先上去,明天,你们一八八师要全部开上来,接替一八九师——我已接到指挥部的通知……”
  接受任务后,马兆民和刘炎田立即赶回团指挥所,召集各营营长开会,布置任务,划分防域地段,命令各营连立即进入阵地,接替五六七团的防御。
  团指挥所设在一条干河滩里,河滩满是沙砾和巨石。由于沙石渗水,所以尽管连日大雨不断,河滩却无积水……散会后,警卫员们找来些柴禾,架几块石头,用罐头盒烧水。机关干部们也来来往往,处理一些事务……这时,雨已渐渐停歇了。从东边飞来一架散侦察机,嗡嗡嗡嗡,盘旋而过。这种情况大家都已司空见惯,并未在意。却不料十几分钟后,突然轰隆轰隆几声巨响,敌人向沙滩里发射了几发炮弹——炮弹爆炸后,腾起了滚滚的黄烟,直冲天空!这是敌人为给炮兵指示目标发射的烟幕弹。
  “不好,敌人放毒气弹啦!”副团长杨玉明喊了起来,“毒瓦斯!赶快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别吸了毒气!”
  人们乱成一团,各自找毛巾蘸水;水没有了,干脆就解开裤子朝毛巾上尿了一泡,之后捂住口鼻,以防毒气……
  顷刻间,一排接一排炮弹呼啸而至。河滩里落下炮弹——轰隆轰隆,响成一片。一颗炮弹正好落在烧水的警卫员身边,随着爆炸的声浪,罐头盒连同警卫员的帽子被高高地抛到空中……惨叫声四处可闻。
  团长马兆民和政委刘炎田迅速躲在河滩的巨石后,看见团指挥部人员四散躲避,被炸中的战士倒卧在河滩上,断肢残臂,鲜血殷红……
  爆炸声停止后,人们清理现场——警卫员和通信员一共被炸死八个!其中包括跟随刘炎田已经一年多的一位贴身警卫员!
  在掩埋这些烈士遗体的时候,团首长们阴沉着脸,一声不吭。他们在向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士们告别之际,顾不上流泪和感伤,他们心中很清楚: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已经告诉他们,等待着五六三团的,将是多么残酷的日日夜夜!
   ……就在团指挥所遭敌炮火轰击受损后,刚刚转移到河滩以西的一座小山坡上,便传来紧急情况——一营营长李寿昌向团指挥所报告:该营一连二排在打退敌人一个营的几次进攻后,已被敌人的两个营分路切断,将二排包围在一座孤立的高山上。
  “告诉二排,要沉着应战!晚上我派人去解围!”马兆民对一营营长说。
  团指挥所西南方向,一营阵地上,枪炮声密如炒豆……二排阵地比较靠南,而且被敌人两个营的兵力切断包围,形势相当严重。
  “直接跟二排联络!”刘炎田对一个参谋说。
  好不容易要通了二排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副排长李秉群。
  “请团首长放心,人在阵地在……”话筒里传出李秉群的声音,转瞬又被一阵密集的枪声淹没。
  “你们排现在还剩多少人?喂!喂!还剩多少人?”刘炎田大声喊着。
  “排长牺牲了……加上我,还剩八个人!首长,敌人又攻上来了,我去参加战斗啦!”李秉群在电话里急切呼喊起来。
  “你们要想办法拖到夜里,到时候我们派部队去接应你们突围……”刘炎田正讲着,猛听得话筒里传来轰的一响,接着便再无声息。
  刘炎田又将电话机摇柄转动着,但话筒里毫无声息:很显然,电话线被炸断了……李秉群怎么样了?二排这八个人能不能坚持到夜间?
  ……二排八勇士被敌重兵包围的情况,引起了团、师、军领导的关注,甚至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也为之牵肠挂肚。
  午夜后,兵团司令部参谋李大权向杨得志报告:五六三团一营二排坚守的山头上,依然有火光和枪声……八勇士还在与敌拼搏……
  “六十三军派去解围的部队呢?”杨得志关切的询问。
  “唉,几次派出接援部队,都没能靠上去……”李大权叹道,“下雨,山高路滑,敌人火力封锁很严密……”
  这一夜,淫雨不停。淅沥淅沥的雨声敲击着杨得志司令员的心,使得他彻夜焦虑不眠。
  拂晓时分,雨停了。五六三团的报告传到兵团指挥部:二排阵地上枪声停了。阵地前到处是敌人尸体……敌人也撤下去了。
  但是,阵地上不见了八位勇士的踪影……
  “赶快派人继续寻找!”杨得志命令道。
  一个多小时后,六十三军向兵团指挥部报告,已找回一位负伤的班长和两位负伤的战士,并将八勇士与敌搏斗的情况简要告知一这一夜,八勇士击退敌人多少次进攻,谁也记不清了。他们只记得敌人每次进攻前,都有二十分钟至半个小时的炮击……炮弹象一阵阵冰雹砸在阵地上,碎石泥土连同大雨漫天倾泻,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敌人几度冲上山头,都被他们打了下去……午夜过后,他们八个人总共剩下十五发子弹,然而敌人还是一个劲地向山上冲。他们只得用刺刀、枪托和石头、木棍与敌人搏斗……最后一颗子弹打光后,他们仅剩下几颗手榴弹。在危急关头,副排长李秉群对大家说:“现茌,我们已被敌人三面包围,与上级也失去了联络;要突围,我们只有八个人,不可能;要打,又没有子弹;和敌人面对面的拼,他们人太多,搞不好我们会被敌人捉了俘虏……我们是‘钢铁营’、‘特功排’的战士,不能给英雄部队脸上抹黑!更不能给中国人民丢脸!我提议跳崖!宁死不当俘虏!”
  ——李秉群的提议得到七位战士的赞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