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情报

第6章


她建议刘峻可以先关注一下导弹部队的情况,以他的名气到那里去交点朋友。她说,导弹部队的东西董事长也非常感兴趣,说董事长亲自传信过来,要他想办法打进去,弄点那里面的核心的东西。
  李副局长和甄隐他们听到这一消息后,又惊又喜又急。惊的是,刘峻的上司不是平志远,也不是王彬,而是一个神秘的女人!芜城有这么一个女间谍,他们竟然毫不知晓;喜的是,战果又扩大了,既发现了一个女间谍,又确定了一个新间谍;急的是,L国间谍情报部门又想把那双黑手伸向我导弹部队,必须采取对策,应对这一变化的形势。
  有一个问题一直令甄隐迷惑不解:在这宗间谍案件中,到底谁是核心人物?从国籍上来看,应该是L国人。但“闲云”是个什么角色?所有重要的指令应该从L国发出,但他们到底通过什么渠道?谁负责接收和传递?“闲云”指挥刘峻,但谁指挥“闲云”?从侦察的情况来看,平志远与王彬的有线电话及传真、信件等都没有发现可疑情况,那么,L国的指令到底是谁在收发呢?甄隐提出了这一问题。大家觉得他提得很有道理,可谁也作不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甚至推测。李副局长说,把这个问题暂时放到一边,先从实实在在的对象入手。他说他不相信顺藤摸不到瓜。
  于是,一张秘密的反间谍网悄悄在芜城撒开了。
  李副局长和甄隐等人当然不会忘记,驻芜城的导弹部队多年来一直是L国情报部门关注的重点。就在三年前,芜城国家安全局还协助公安机关在导弹部队所在的湄山区破获了一起因窃取情报而杀人的案件。想到这里,敏感的侦察员们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刘峻背后的那个人是不是当年在湄山指挥窃密的那个人呢?他们当年失败了,是不是这次变换面目又想卷土重来呢?甄隐便到档案室调出了那年的案卷。那个案子又一次展现在他眼前。
  湄山位于芜城的西郊,阳明峰是湄山的最高峰。三年前的四月八日黄昏,在如血的晚霞里,湄山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十多名民警在阳明峰下紧张地进行现场勘查。他们刚刚接一山民报告,说在阳明峰西侧一石崖下发现一具血肉模糊的女尸。
  经调查,死者是湄山风景区导游处的戴芳。戴芳,二十五岁,毕业于芜城旅游学校导游专业,L国语、日语能应对如流。她的父亲是导弹部队的副师职参谋。据了解,她作风正派,业务过硬,责任心强,干事麻利,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赞扬。
  法医鉴定表明,戴芳身上除碰撞伤痕外,没有他人击打或其他钝器的印迹。那么,戴芳是自杀,谋杀,还是不小心摔下了悬崖?
  说自杀,凡与戴芳熟悉的人都摇头否定。他们说戴芳决不是那种人,她事业心强,性格泼辣,办事干练,而决非懦弱受不得挫折之人。如果说有什么挫折的话,那就是在感情问题上,她前一段时间与附近一家L国通讯公司办事处的行政主管罗伯逊谈恋爱。听说最近两人分手了。是不是她想不通,就一气之下自杀了?但同事们都认为那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看到戴芳与罗伯逊分手以后,并没有什么情绪上的变化。她说:“还是找中国男朋友好,与外国人谈恋爱,文化、价值观以及习俗和为人处世的方式,都相差太大,非常累。”她甚至比以前更开朗更活泼了。
  说不小心坠下悬崖,大家也认为难以成立。因为戴芳虽谈不上走遍了嵋山的每一寸土地,但她为了当好导游,为了游客的安全,各个景点、各条山路,乃至各个有危险的地方,她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在一个大白天,她会不小心掉下悬崖?当然,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可那个地方并不是险峻的地方,戴芳的“失足”令人们无法相信。
  三种情况排除了两种,显然只剩下谋杀了。然而,这一种情况就更难说清。戴芳人缘极好,又没有和别人在工作、生活、感情上的矛盾,有谁会去谋杀她呢?是罗伯逊?可能性也几近于零。因为西方人的爱情观比中国人更开放更自由更随意,而且他还得在这里工作,有必要为了这次失恋而杀人吗?
  分析陷入僵局,调查悄悄展开。
  专案组一边开展外围调查,一边正面接触了罗伯逊,毕竟他曾经是戴芳的恋人,有必要告诉他这个消息,也好观察他的反应。罗伯逊长得高大魁梧,一头金黄色的卷发,蓝蓝的眼睛,直挺的鼻子,算得上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他一听这个消息,那双天蓝色的眼睛竟然流下了眼泪。民警们看不出他有丝毫做作。
  他说:“也许你们了解了一些情况。是的,我的外表给别人的印象是风流浪漫,其实,我在骨子里是传统的。我不善于主动与女孩子打交道,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几乎都是对方主动。戴芳也是如此。她主动邀请我玩,主动向我表白。后来,她看到还有一些女孩子来找我,就受不了。我知道这是中国女孩的通病。她们要求恋人一定要专一,至少恋爱期间不能再与异性交往。所以,她看到无法改变,就提出不和我交往了。我也没办法。我确实喜欢戴芳,我不相信她会自杀,我倒是有点相信她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因为,那个地方是我们以前经常去玩去坐的,她可能心情不好一个人去了那里。”
  如果真如罗伯逊所言,那戴芳不小心掉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但那一天戴芳是心情不好吗?她为什么会一个人去那里呢?弄清了这个问题,也许会找出一些眉目。
  于是,民警们就着手了解那天最后一个与戴芳有联系的人。为此,他们走访了戴芳的几个领导和同事。几位领导均称没有叫戴芳上阳明峰。同事们也说,那个时候她并没有导游任务,戴芳也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最后,还是管理处的司机小刘提供了一条线索:“戴芳下午一点多出门前,我去她办公室看报纸。推门进去时,听到她正在打电话,说的是L国语,叽里呱啦说了两句后,就挂了电话,很生气的样子。然后就出去了。”
  说的是L国语?是不是和罗伯逊?当然,那家通讯公司有八个L国人。专案组就暗地里派出民警开展了侦查。同时,因涉及到外国人,为慎重起见,公安分局将此情况报告了市公安局和市国家安全局。
  市国家安全局派甄隐参与了此案的调查。甄隐在案情分析会上,站在国家安全机关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他说:“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和工商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驻湄山的L国通讯公司的主管是L国国际技术研究中心。经我们查证,这个中心有L国军事情报局的背景。所以,他们在湄山建通讯公司办事处,其意图我们早有所知,就是冲着导弹部队而来的。这个办事处的主任叫约翰,是个中国通,曾在北京、上海呆过几年。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确凿证据认定他们搜集我军事情报。而从戴芳的身份来分析,她是导弹部队司令部一个副师职参谋的女儿,并和通讯公司的罗伯逊谈过恋爱。可不可以这么认为,罗伯逊看中戴芳的是她特殊的家庭背景呢?如果成立,那么,能不能进一步推测,当他们交往一段时间以后,罗伯逊提出要她想办法弄部队的情报,遭到戴芳的拒绝。而罗担心戴会把他的身份暴露出来,从而想杀人灭口?”
  大家认为甄隐的分析很有道理,因为前几次的推测可能性不大。但法律是讲究证据的,认定罗伯逊作案还没有确凿扎实的证据。于是,专案组请求国家安全局对罗伯逊进行全方位侦控。
  就在国家安全局派出技术侦察小组进驻湄山的第二天,公安分局收到一个署名“新加坡一游客”邮寄的包裹。邮戳是桂林的,时间是四月十四日,里面是一盒录像带,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是来自新加坡的一名游客,四月八日下午,我在拍摄阳明峰景区时,突然出现了下面一段镜头。我当即全部录了下来,但由于太突然和太短暂,录得不是很好。现提供给你们,想必会有用的。”
  局领导和刑侦大队的民警立即观看了一遍,兴奋不已,马上又召回专案组成员看了一遍:一个穿白色中山装的长发男青年与戴芳走在阳明峰西侧的石崖处,好像是在谈什么事。忽然,那男青年伸手将戴芳一把推下悬崖。接着那青年隐入了山后。
  专案组反复观看了多遍,大家好像都舒了一口气:“真是踏破铁鞋,得来轻松。”但那个男青年是谁呢?从录像带上来看,虽然距离远了点,而且那男人几乎全是侧面或背对摄像机。可他转身的那一瞬间还是被拍了个正着。
  专案组又查了旅游部的登记,确证四月八日是有一个新加坡旅游团来过湄山。警方分析,这名游客很可能是怕警方找他,影响他的日程安排,所以,在出境前才将这盒录像带寄来。
  事不宜迟,专案组当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磋商,并星夜将录像带送到了省城。省公安厅与省国家安全厅组成联合鉴定小组,对录像带上的人像进行了计算机点块解剖和扫描分析,很快将里面那个男青年的侧面和正面照片翻印了出来。
  经秘密比对,那个男青年是L国通讯公司办事处雇请的中国员工,叫郑威。当天晚上,郑威就被警方秘密逮捕。
  审讯中,郑威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但他说,这一切都是罗伯逊叫他干的。罗伯逊许诺,事成之后,给他十万元人民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