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情报

第14章


  覃总看来很满意,小艳也在一旁用眼神对他表示赞赏和鼓励。覃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了句:“我可以正式宣布,你被录取了。但要你做一个普通职员太浪费了。我想把你放到我身边,专搞策划,月薪暂定八千元。小艳,你马上把聘书填好给刘峻,明天就上班。”
  小艳微笑着答道:“覃总,我马上就会办好。”
  刘峻站了起来,说:“谢谢覃总的厚爱,我会全力工作的。”
  覃总说:“你先坐下。今天能招聘到你这样的年轻人,是我天华的荣幸。所以,我现在的心情非常好。我正有一件难事在手,久思而无良策。你帮我出个主意如何?这可以算是你为公司做的第一件工作。”
  刘峻很兴奋,眼睛闪着亮光,他最喜欢新鲜刺激的事情,便说:“请覃总明示。”
  “我从一个小公司做到一个大公司,再从一个大公司做到一个集团公司,但我并没有自我满足。我的目标是要往跨国公司的方向努力。现在中国不是在搞入世谈判吗?现在的问题是,我的资金在房地产市场投入不少,周转资金又跟不上。我需要钱,不仅是维持运转,我还要扩张搞新的项目。目前中央正搞清理整顿,我在银行的几个老关系胆子突然变小了。他们都不敢贷款给我。不过,我不怪他们,因为他们前些年给了我很大支持。在芜城,只有工商银行我没有去贷过款。那时我并不需要。前不久,工行换了个行长,是个年轻人。我托朋友请他吃饭,他参加。可送钱,或请他洗澡按摩什么的,他坚决不参加。而且还不像是假正经。你说,有什么好办法把他攻下来?”覃总一口气说了一大通。
  刘峻听了,一方面为覃总的远见卓识而深感佩服,另一方面又为这样一件有趣的事而心驰神往。他觉得应该首先把这件事做好,做好了这件事,自己就可以在天华立足了。而且,自从给L国董事长做事以来,他感到与人玩和玩人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游戏,在这一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和体现人的智慧,体验常人难以体验到的快感。
  他就问:“覃总,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吗?”
  覃总点了点头,鼓励他说下去。
  “公司已经用过的手段能告诉我吗?”
  覃军怔了一下,他感觉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确实非同一般。今天面试了这么多人,能过前面两关的人都不多。看样子,这个刘峻可能还真有办法替他解决那道难题。他决定说实话。
  他说:“金钱和美色一直是我认为无往而不胜的两大法宝,事实上在此之前,也确实发挥了无往而不胜的作用。我可以告诉你,这两大法宝都用了,但现在不灵了。”
  刘峻说:“我认为这两大法宝永远还是两大法宝。只要人类的基因在本质上没有改变,它们就永远是灵的。我觉得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气候,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使用法宝,才是最重要的。覃总,您如果有具体对象而且又信任我的话,请您把他的个人资料给我,我好好琢磨琢磨。我想,一个星期后,您肯定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覃军听他说得很有道理,喜出望外,说:“这个人是芜城工商银行行长刘志伟。他的个人资料官小姐会给你的。那好,我预祝你成功,也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牛刀小试
  芜城工商银行行长刘志伟年纪确实不大,不到四十岁。但他为人稳重,业务娴熟,又清正廉洁,颇得上头器重。他毕业于芜城财经学院,在他的同学中,他是第一个进入厅级干部层次的,可谓少年得志。他出身于贫困山区,其父母靠卖猪卖羊供他上完大学。他为此非常孝顺父母。现在,他把父母接到芜城同住。他妻子与他是同班同学,有一个儿子,十二岁,上初一。
  这一段时间,可以用“疲于应付”和“焦头烂额”来形容他的工作与生活。每天不知有多少公司开张,都要贷款,有领导写条子的,有同学朋友介绍的,有过去的老关系来求贷的,一上班,办公室门口就排满了人。而与此同时,中央一个接一个发文件,要求严格控制贷款,还要严查坏账,要下大力气追贷。有不少资金,包括银行自己动用的,都办公司、入股市或炒房地产去了,哪能说回就回呀。而且,这些都是他的前任搞的,前任在前面开拓奋进,现在由他在后面打扫战场。可气的还在后头,省行平时看不到人,这个时候竟然一个接一个督察组来催他,好像是一批一批的催命鬼。还煞有介事地说,这是锻炼与考验他领导能力与水平的时候了。他心里很不是个滋味,谁有能力谁来呀。这一切都弄得他寝食难安。
  而偏偏在这节骨眼上,他的母亲突然病倒,医生说有中风的迹象,令他措手不及。当时,他正在外地出差,是妻子送他母亲去医院的。如今的医院也真他妈的黑,没有五万元,就硬是不让你住。他家哪来那么多钱?妻子不得不打电话向工行求救。工行财务部门急忙送去了五万元。他妻子写了张借条。“屋漏偏逢连阴雨,自古有祸不单行。”刘志伟心想,这中国的古人说话也真他妈绝,好像是印第安人的咒语一样。他这一段算是真正体会到了这句咒语的沉重含义。
  好不容易下了班,他第一件事是去医院送饭。他很感谢妻子,是她专门请了假照顾母亲。她很理解他,也心疼他。她还说,这是女人的事。作为一个有大学文化的职业女性,有这样传统的思想,着实令他惊讶,也着实令他感动。所以,这一段时间,他没有要司机开车。他对司机说,要你天天跑医院,不仅你烦,我也过意不去。于是,下了班,他就自己开车,先买好盒饭送到医院,陪母亲聊聊天,然后再回去做饭与父亲和儿子一起吃。
  这天,从医院送完饭回家,在车内就看到宿舍大门口坐着一个算命的瞎子。平时他是不大注意的,也不太相信这东西。但路灯下,那块算命招牌上写的几个字却令他怦然心动。上面写道:“专为春风得意者和倒霉透顶者算命”。他走南闯北,这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怪异的算命广告。
  他坐在车里久久没有下来。他在反思自己,我到底算是个春风得意者还是个倒霉透顶者?在外人看来,我肯定是春风得意、少年得志,羡慕和眼红我的人不知有多少。但这一段,我倒霉透顶,又有谁知道?按宿命的说法,现在是我命中一劫,既是劫,就在劫难逃。但这一劫到底要持续多久?他还担心母亲,她真的就这样一病不起了?她还没享什么福呀。他起了去算一算命的念头。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他感到了一个人的渺小,感到了冥冥中可能真有一个主宰人类命运的神。可堂堂行长能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蹲在瞎子旁边抽签求卦吗?
  他等了一会儿,正是吃晚饭看《新闻联播》的时候,门口没有几个人了。他于是迅速推开车门,走到瞎子面前,说:“先生,来,到我的车里给我算个命。”
  瞎子看样子是个中年人,长发披肩,仙风道骨,戴副墨镜,驼背。他两只手朝前探,说:“好好,车在哪儿?”
  刘志伟就牵了他的手,两人开门坐进了后排。车里没开灯,外面的人看不见里面。
  算命人问道:“先生,请报上您的生辰八字。”
  刘志伟就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时辰说了。
  不料那瞎子还没有掐指去算就说:“先生您姓刘吧?”这一句话把刘志伟吓了个半死。他以前只从地摊小报上或从别人的闲聊中知道有些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的神人,如今这样的神人高手竟坐在自己眼前。他不由得肃然起敬。
  “您怎么知道?”他大惑不解。
  “您是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真话。”
  “那好,按规矩,我先说三句话,如果是真的,您就听下去;如果是假的,您就把我从车里推下去。”
  刘志伟笑了笑,说:“您说吧。”
  “第一句,您的妻子是您的同学;第二句,您有一个儿子;第三句,您是一个孝子,而令堂现在正得一场大病。”瞎子眼睛始终空空洞洞望着前面,嘴里喃喃念道。
  刘志伟听完,头皮开始发麻。他是从不相信所谓命运的。他只相信自己,相信个人奋斗。但此刻,他的一切信仰都轰然坍塌。他不得不相信,这个社会,还真有洞悉过去预知未来的高人。而人的命运,确确实实是生来就注定了的。他的兴趣陡增,他想知道,自己今后的路到底怎么样。他于是说:“先生,您说下去。”
  瞎子说:“实话告诉您吧,是观音菩萨要我来的。您以前看见过我在这里算命吗?肯定没有。我一直在五一大道的天桥上摆摊算命的。昨晚观音托梦于我,告诉了我您的地址和姓名,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的大名叫刘志伟。我又碰上一个好心人牵我来的。菩萨说您是个难得的孝子,令堂有难,特叫我来引渡开导您。您目前有一大劫,此劫不化,您以及您的家人将会有大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无论如何要我做好这件善事,也是为来世积德。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坐三天,您如果找我,那是您有救,您必将有大福;如果您不找我,那您就在劫难逃,怨不得谁了。”
  听到这里,刘志伟是彻底地五体投地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