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情报

第21章


  “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时勇说:“那我就不知道了。”
  刘峻就交代他:“时兄,从现在开始,只要赵军布置什么行动,你一定要事先通知我。这是我的名片。另外,你要主动靠拢赵军,了解一些情况。我一旦需要,就会打电话找你。你把你的呼机告诉我,我呼你,你不管什么情况都得回话。”
  “行,我记住了。”
  刘峻想,原来是赵军!这对他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这对他实施那个除掉赵军的计划有什么意义?他在心里盘算和思考着。他有了一个主意,要么向警方报案,借警方之手除掉赵军;要么,把这个情况告诉覃军,借覃军之手除掉赵军。但又一想,都不行,目前并没有赵军犯罪的证据,而覃军与赵军是把兄弟,弄得不好,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意图,以后再补救可就难了。所以,他决定,还是再观察一段再说。他想,既然赵军是这副德性,他肯定会有机会。于是,他叮嘱冯小华,以后那些二流子只要一动,他就通知酒店,武警转业的保安就严阵以待,弄他几次瓮中捉鳖。他告诉冯小华,如果那些人继续一意孤行,那就狠狠地打,当然不要闹出人命。如今有了书记的公子做后盾,公安又算什么?
  “政治敏感”
  刘峻收到覃军传呼的时候,正是早上。他在看早间新闻。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无论多么忙,他每天都坚持看新闻,他说这是学哲学的人的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一条新闻触动了他的神经。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央决定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说非国有企业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他完全忘记了回机。天生对政治敏感的他,对这条新闻的价值和它将会给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整整琢磨了一个小时。
  许雯因为有事,早早就出去了。他一个人呆在房子里。呼机又响,他这才开了手机回。
  覃军问他:“刘峻,怎么回事?是不是和许雯到了忘我的境地?我等了你一个小时了。”
  刘峻激动地说:“你今天看了早间新闻吗?”他以为所有人都有他这个毛病。
  “只有神经衰弱的人才那么早看电视。你快点过来,有要事商量。我在办公室。”
  “行,我就过来。我正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你。”
  一进办公室的门,刘峻刚要开口,覃军制止了他。覃军说:“你的大喜事慢一点讲,我手头正有一件大难事。说完大难事再说大喜事,心里舒服些。”
  刘峻发现覃军确是一副苦相,满脸的憔悴,像万恶的旧社会。就问:“什么难事能难倒我们的覃总?”
  覃军就把准备上市和目前碰到的困难简要地说了一下。
  刘峻听了,说:“这正和我要说的大喜事有关。大喜事绝对摆平大难事。”
  “噢,还有这样的好事?说说看。”覃军也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对刘峻最近处理的几件事很满意,特别是把书记的公子拉了过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是不是刘峻想动用杨书记的关系?
  刘峻又问:“你真的没看今天的早间新闻?太可惜了。它是条改变我们命运的新闻。”他就把中央将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的那条新闻说了。
  不料覃军反应冷淡。他说:“你喜欢看电视,我喜欢看报纸。昨天报纸上就登了,我也注意到了。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至少我目前还没有看出来。”
  “这里文章大着呢。”刘峻把沙发往前移了移,说,“前些年,中央实行税制改革和税收分流,分为国税与地税。在体制上各地分设国税局和地税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税收全部直接送中央,你说地方怎么办?地方政府就不过日子了吗?地方的官员就不要花钱了吗?地方的领导就不出政绩了吗?怎么办?就靠我们了,地方就得靠我们这些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农民了。而民营企业由于它有一定规模,有一定效益,有灵活的体制,又优于集体、个体和农民,必定成为地方财政、税收的大户和官员的钱袋子。以前没有政策,地方也不敢大胆扶持民营企业,因为那要冒一定风险。中央这一提倡和要求,当然对我们民营企业是一个利好消息。我们虽然会成为地方搜刮压榨的对象,但同时我们也增加了讨价还价的筹码。地方需要一个活的大的财源,政府绝不希望我们亏,更不希望我们垮,他们会来主动保护我们。所以,我预测,不出一个月,我们不找书记市长,书记市长会主动来找我们。我们是他们真正的衣食父母了。到那时,还怕要不到钱吗?还怕政策不向我们倾斜吗?西郊解套的日子也肯定不远了。”
  覃军听了他的分析,觉得是有道理。他的确受到了极大鼓舞,似乎看到了天华的美好灿烂的前景。但要到达那种境界,还需要一段时间。他眼前的问题是要马上弄到一个亿。他问刘峻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燃眉之急。
  刘峻说:“我们为什么不去找刘志伟呢?”
  覃军说:“上次要了一千五百万了,还没还呢。”
  “那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他私人的钱,况且现在的气候比两年前好多了,中央现在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同时发出要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信号,贷款应该容易多了。另外,只要我们能上市,马上可以圈到几个亿,还了债还有余。他完全不用担心我们的偿还能力。覃总,这件事我去办。我和他已经有了一次缘分了。按照他的性格,他不会轻易与其他人发生这种关系。你注意没有,那天晚上,他在东海楼玩得很高兴的。”
  “我知道,那个小姐告诉我,她把刘行长弄得很舒服。他非常满意。”
  “当然,这一次我们的礼物要比那一次重一些。我想,西郊到了解套的那天,还需要钱。因为那只是几栋房子,我们应该还要做大,我看中了那座山和那个水库,那是一笔很有潜力的旅游资源。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政府的注意力引导到那边去,让政府去修路,去搞基本建设,然后带动我们的产业。到了那个时候,刘行长还大有用场。我建议,在西郊选几套装修高档的房子送给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人。从刘行长开始。只要他们敢收,我们就敢送。”
  覃军加了一句:“他们如果要女人,我这里也有。”
  “天华还有这样的女人?”刘峻惊讶地问。
  “女子模特队呀。你以为我真要搞模特队?我是在搞人才贮备。不然,哪有小艳和许雯给我们享受?什么时候这些女人全部出去了,什么时候我们天华的事业就达到了辉煌。你那句话说得对,只要他们敢要,我们就敢送。你明天就带八十万和一套房子的钥匙去见刘行长。你告诉他,我们上市后,还可以送他一些内部职工股。他如果很积极配合的话,过几天约他吃个饭。我挑一个模特,我带小艳,你带许雯。只要他满意,就送他们去西郊过夜。”
  事情就按照他们设计的思路在运行。刘行长秉承佛的旨意,与刘峻彻底成了好朋友。不到半个月内,他指示几个支行,分别为天华贷款,总计一亿元。
  正当覃军春风满面一切顺利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副总经理候选人、“夜来香”夜总会经理朱迪被人杀害!
第九章
  朱迪被杀
  那天傍晚时分,朱迪不知什么事非常兴奋。他与有关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说今晚有事,他不来夜总会了,然后就匆匆回了家。他穿了一套名牌西服,扎了一条最漂亮的领带。站在镜子前,他把抹了摩丝早已僵硬的头发又梳理了一遍,直到没有了明显的破绽,才满意地笑了笑,拿着那件锃亮的皮大衣出了门。
  他是吹着口哨出门的。望着那轮渐渐隐去的落日,望着天边若隐若现的晚霞,他兀自笑了。一辆出租车停在身边,他开门坐了进去。司机问:“先生,去哪?”他说:“东方广场。”
  东方广场位于芜城大学的北面,是学校搞大型活动的地方,四周绿草如茵,广场的南面有一座巨大的雕塑,是芜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站在广场,可以看到横亘于前的芜江以及傲立于江中的芜洲岛。当出租车到达广场的时候,天骤然就黑了下来。朱迪下了车,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这里的空气和空气中含着的草莓的味道,他太熟悉了。
  学校正在放寒假。由于这里的空旷,三面来风,凛冽刺骨,广场上早早就没有了人。朱迪打了个寒噤,赶紧把皮大衣穿上,走到了雕塑下,许多许多的日子和画面就又恍然于眼前。他毕业于芜城大学,与这座雕塑相伴了整整四年。毕业后虽然还在同一个城市,但先忙于生计后忙于事业,愣是几年没有回过校园。他真的没有时间。
  他坐在雕塑下,望着如锅底一般黑的无边的夜空,开始了对多年前就发生在这里的一段浪漫时光的怀念。那是他的初恋。他是建筑工程系的高才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她是中文系的女才子。
  那是一个崇尚诗歌的年代。
  她叫朱梦。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和女人。
  然而,秀才恋爱就和“秀才造反”一样,往往难以成功。毕业的那年,女孩被父母召回家乡南昌,到了一所大专院校教书。爱情的余温只持续了一年就冷却了。当然,初恋的那份美好、那份浪漫、那份温情,犹如一粒种子播撒在心中,在一生的过程里,随时都可能发芽、开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