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

第152章


他通过与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尼基弗鲁斯的女儿萨马尔(Thamar)结婚,确保他对伊庇鲁斯领地的权力。1295年,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另外割让埃托利亚地区各城镇给他。
  希腊各独立国家的势力衰落得甚至比拜占廷帝国还要迅速。另外,伊庇鲁斯和塞萨利之间的关系严重恶化,武装冲突一再爆发。1290年,拜占廷帝国趁当地两大势力冲突之机成功地加以干涉。拜占廷军队挺进整个塞萨利地区,深入到伊庇鲁斯内地,包围了雅尼纳。第拉修姆也陷落于拜占廷人之手,帝国曾经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将其领土伸延到亚得里亚海沿海地区。
  伊庇鲁斯与塔兰托的腓力普的联盟使专制君主付出了一部分领土代价,却没有使其地位得到丝毫增强,结果却加大了与塞萨利之间的冲突,因为腓力普对塞萨利提出宗主权的要求遭到强烈的反抗。1295年,“头等大贵族”约翰的几个儿子对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发动战争,伊庇鲁斯人被击败,因此向拜占廷帝国求援。希腊各独立小国事态的演变似乎有利于拜占廷帝国,特别是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尼基弗鲁斯和拜占廷人的夙敌、塞萨利的“头等大贵族”约翰分别于1296年去世后更是如此。此时,米哈伊尔八世的侄女、拜占廷公主安娜[74]在伊庇鲁斯担任其子托马斯的摄政王,同时与她一起控制权力的还有亲拜占廷党人。然而正当此时,塞尔维亚挟强大军队出兵干涉,他们占领了拜占廷人新近刚刚夺回的第拉修姆。[75]
  塞尔维亚人向南挺进对拜占廷帝国的入侵始于奈曼加时期,此时这种入侵进入了关键阶段。自从米卢亭(1282~1321年在位)在其登基第一年就从拜占廷人手中夺取斯克普杰那个时代以来(参见第390页),塞尔维亚人就一直对马其顿边境地区发动进攻。1297年,拜占廷帝国在其最杰出的军事将领米哈伊尔·格拉巴斯(Michael Glabas)领导下发动了防御性反击,但是这一最后的努力也未能取得胜利。筋疲力尽的帝国再也没有机会在战场上与强大活跃的新兴斯拉夫人国家较量了。因此,安德罗尼库斯二世决定与塞尔维亚国王达成长期和平,并将自己的妹妹、特拉比仲德皇帝约翰的遗孀尤多西亚嫁给他。与拜占廷帝国结成的联盟使米卢亭在与其大哥德拉古亭(Dragutin)的斗争中获得了有力的支持。[76]而与生于皇室紫色寝宫的拜占廷公主结婚意味着其地位的提高,这一点绝不可小视,因为尽管拜占廷帝国的强大势力早已成为过眼烟云,但是古老的传统还继续存在,拜占廷皇家在周围邻国和民族中的地位丝毫也未降低。当尤多西亚平平淡淡地拒绝了米卢亭的婚约时,他的愤怒进一步被激发起来。拜占廷帝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胁,安德罗尼库斯二世认识到塞尔维亚国王的这种威胁性态度,被迫决定将其只有5岁的小女儿西蒙尼斯嫁给他为妻。[77]他坚决驳回其教士们的犹豫迟疑,他们反对小公主与塞尔维亚国王的婚事,因为后者已经与一位保加利亚妻子第三次结婚了。在米卢亭一边,也同样要克服大贵族的反对,他们坚决不同意与拜占廷帝国达成任何和约,[78]因为塞尔维亚大贵族的确从最近占领的拜占廷帝国领土中获得了最大的好处,他们是对拜占廷帝国开战最重要的推动力量。[79]经过漫长的谈判,拜占廷帝国特命全权大使塞奥多利·迈托奇特斯最终于1299年春季在塞尔维亚宫廷达成和约,并举行了米卢亭和小公主西蒙尼斯的婚礼。奥赫里德-普里利普-斯特普一线以北被占领地区都作为嫁妆被划归米卢亭。
  新和约和米卢亭的婚礼都使拜占廷帝国在塞尔维亚的影响得到极大提高。塞尔维亚宫廷生活和政府管理体制此时开始出现明显的希腊化,并在杜珊帝国时期达到了顶峰。[80]政治倾向经常变动,但是,拜占廷文化对塞尔维亚王国的影响和灌输却一直在继续,甚至随着该王国向拜占廷帝国境内扩张,并深入拜占廷领土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拜占廷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势力的衰落,部分是由于其内部军事财政资源枯竭,部分是由于小亚细亚地区事态的发展;同时,还有热那亚-威尼斯战争增加的复杂因素,拜占廷帝国被卷入这场战争,遭到极大的损失。米哈伊尔八世曾千方百计制衡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两大势力,避免任何一方占据上风,但是,安德罗尼库斯却犯下致命的政治大错,他给予热那亚人单方面公开的支持。当时,威尼斯人已经控制了爱琴海南部,热那亚在阿奇派拉格湾北部、马尔马拉海和黑海建立制海权,它还从加拉大商业特区扼守着从地中海进入黑海及其沿岸地区的通道。[81]热那亚势力的扩张激化了热那亚和威尼斯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1294年,他们之间爆发了战争,拜占廷帝国很快就卷入其中。当皇帝允许受到攻击的加拉大商业特区的热那亚人躲进君士坦丁堡,利用首都高大的城墙为他们提供保护时,威尼斯人就以洗劫君士坦丁堡郊区作为报复手段。当拜占廷人对居住在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威尼斯人进行报复时,热那亚和威尼斯之间的战争本身就结束了,转而演变为威尼斯和拜占廷帝国之间的战争了。热那亚立即解除了与拜占廷帝国的联盟,冷静地从困境中抽身而走,他们撤出了战争,并于1299年与威尼斯签订了“永久和约”。[82]拜占廷帝国既无舰队又无兵力,此时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顾及处于大帝国地位的尊严,它仍然顽强地拒绝威尼斯提出的赔偿要求,但最终在驻扎于“黄金角海湾”的威尼斯舰队的威胁下,被迫屈服于强权,接受了威尼斯人提出的赔偿要求,这场倒霉的战争于1302年通过一纸“十年停火协议”结束。威尼斯人重新确认了其原有的商业特权,并得到了多个阿奇派拉格湾岛屿上的殖民据点。而热那亚人则通过战争获取了经验,在其加拉大商业特区构建起高大的城墙,这样,一座强大的热那亚人武装要塞就在拜占廷首都一侧树立起来。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热那亚人还命令菲西亚的本尼德托·扎卡利亚(Benedetto Zaccaria of Phocaea)于1304年占领了拜占廷的西奥斯岛。[83]这个本尼德托作为法国国王“正义者”腓力普治下的海军将领脱颖而出,后来从菲西亚岛明矾矿聚敛了惊人的财富。这样,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航海共和国从战争中都获得了好处,实力大为增强,只有拜占廷帝国在这场它本不愿意卷入的战争中又添了新的创伤,又受到新的羞辱。
  但是,最要命的事情发生在小亚细亚,帝国正是在这里遭受到最可怕的重创。13世纪中期使整个近东地区动荡不安的蒙古入侵驱使大量土耳其部落迁徙到小亚细亚。一些新的族群涌入拜占廷-塞尔柱边境地区,不久,新来的民族即开始袭击拜占廷帝国在小亚细亚西部地区的领土,寻求土地和战利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土耳其人的入侵变得越来越残暴,而拜占廷人的抵抗则越来越衰弱。尼西亚帝国时代建立的边防体系早已崩溃,帝国完全不能抵御外族入侵。1261年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对帝国在小亚细亚的防御力量是极为严重的损削,这一点几乎不存在任何疑问。从那时以后,中央政权就从东方前线大举后撤,整个帝国政策重点的核心也转移到了西方。帝国恢复其在巴尔干半岛的权力的新任务和抵御来自西方威胁的紧急任务使它必须向欧洲地区集中全部力量,其财政和军事资源根本不足以抵御小亚细亚领土遭受的入侵。在米哈伊尔八世时期,情况就相当糟糕,塞尔柱边境地区的“阿克里特”边防军就因为不能支付军饷而解散了,[84]驻守在亚洲边境地区的边防部队因战争威胁被抽调到欧洲地区。一位当代作家写到:“东部地区的边防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被削弱了,而波斯人(土耳其人)进攻的胆子也大起来,侵入那些无法驱逐他们的地区”。[85]另外,帕列奥列格王朝时期,帝国日益加深的封建化也加快了占有军事小土地的农兵的破产,这些农兵是在约翰·瓦塔基斯时期建立的。这样,财政、军事、社会和总的政治原因,共同促使小亚细亚的防务体系瓦解。
  图65 小三联圣像画,中间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基督尸体的图画,两边分别为圣法兰西斯和圣马大兰,由著名克里特画家尼古拉斯·扎富里斯完成于1489~1500年间。现存于威尼斯档案馆  小亚细亚的全部领土都屈服于土耳其人的征服,尽管还有个别拜占廷城镇图65小三联圣像画,中间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基督尸体的图画,两边分别为圣法兰西斯和圣马大兰,由著名克里特画家尼古拉斯·扎富里斯完成于1489~1500年间。现存于威尼斯档案馆保持零星抵抗,但总的说来,整个帝国完全崩溃了。到了1300年,整个小亚细亚全都处于土耳其人控制下。很快,只有几个孤立的要塞像礁石一样保留在土耳其人入侵的滔天洪水中,例如尼西亚、尼科米底亚、布鲁萨、萨尔迪斯、非拉多非亚、马格奈西亚、菲西亚、斯米尔纳和滂都斯海沿岸那座孤立无援的海港城市伊拉克雷亚。[86]土耳其酋长们在他们中间划分了各自占领的土地,结果,小亚细亚西部地区被许多土耳其人君主所瓜分。通常称为比塞尼亚的地区划归奥斯曼(Othman),这个奥斯曼王朝的创立者最终将土耳其各部落统一于其麾下,并注定将征服拜占廷帝国和南斯拉夫各王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