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第81章


  “那啥,是这么回事,”任正赶紧呈上匈奴间谍口供,“是匈奴单于意图联结楼兰王,劫杀我天朝使者,这岂可容忍,所以小将才将他拿回问罪。”
  “放屁!”霍光斥道,“任正,你会说人话吧?是你无意中截获了匈奴人秘联楼兰王的奸细,报知朝廷陛下,奉陛下御旨,拿回楼兰王的,听明白了没有?”
  “啥意思呀?”任正眨眨眼,恍然大悟,“是是是,是小将不会说人话,正是小将奉陛下御旨,仰仗天子天威,这才拿得楼兰王的。谅小将这般薄命之人,不是借天子洪福,怎么可能拿得了楼兰王?”
  “这就对了嘛。”霍光欣慰地扭头,“史官,把任正奉陛下之御旨,拿回楼兰王的事件,详细地记述下来,注意要细节生动。”
  那边楼兰王叩首:“陛下,这没我什么事了吧?小王可以走了吗?”
  霍光道:“走当然可以,没人拦住你。不过,你走之前,先要发布一个声明,严厉谴责匈奴单于挑起战争的无耻罪行,并表态决不容忍匈奴破坏和平,誓死与之周旋到底。”
  “唉,你看这事闹的。”楼兰王无奈,只好公开宣称与匈奴为敌,这才获准归国。
  匈奴接到楼兰王表态敌对的消息,大单于好不郁闷,没几日工夫,竟尔活活郁闷死了。
  这么短时间里,接连死俩单于,这也堪称异数。总之,在大宛战场上,已经没人妨碍李广利,他尽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绝境之战
  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发了,声势浩大,惊天动地的样子。
  人数是多了,但仍然没人给李广利运输粮草。
  摆明了就是要坑死他。
  幸好李广利的人马众多,沿途小国,见之无不惊骇,生怕李广利来打自己,纷纷上前劳军,拉关系套交情,运来粮草以示臣服。
  只有一个轮台小国,对汉军采取了毫不掩饰的敌对态度。那李广利可就不客气了,他挥师打破轮台,进行了血腥的屠城。
  屠城事件表明,李广利应该已经知道弟弟李延年被灭族的事情了。现在,他在朝中再无依靠,只有强敌大仇,虎视眈眈慢条斯理地在摆布他。所以他要给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尽管他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但现在,他已经发了狠,西域诸国,最好不要惹他。
  兵抵大宛城下。
  李广利先不忙着攻城,而是大兴土木,挖沟掘壕,把大宛城的水源,引到了别的地方。这下子可好,大宛顿成死城。
  大宛虽然沦为死城,但他们也有后援,这后援就是康居国。虽然康居国的援兵未见踪影,但大宛还是死硬地坚守了四十多天。
  四十多天后,大宛内部崩溃了。
  一些贵族秘密商议说:“你说好端端的,招惹来汉国的大兵攻城,图个啥呢?就是因为国王这厮,他死活不答应给汉家天子几匹好马。那马有个屁用?值得死这么多人为之殉葬吗?
  “眼下这情形,康居国的援兵四十多天还不见踪影,我等纵然不被汉军打死,也会活活渴死。与其如此,还不如杀掉惹祸招灾的破国王,投降汉军算了。”
  于是贵族们藏械入宫,面见国王,说是有重要军情禀报。国王出来,贵族们趁机一拥而上,按住国王手脚,把国王的脑壳吭哧吭哧地锯了下来。
  杀完国王,众贵族惊恐地发现大宛外城已破,李广利率汉军冲了进来,开始强攻内城。贵族们急忙拿着国王的脑壳登城,对李广利说:“李将军,你看好了,你们此来,只是为了大宛的宝马而已。不肯给你们宝马的,是国王,现在我们已经把国王杀了,他的脑壳在此。现在,我们请你们停止攻城,我们将把国王脑壳给你们,打开马廊,宝马随你们挑选。如果你们不答应,那我们就只能把所有的宝马,统统杀死,然后居城死战。等到康居国的援兵到达,你们汉军就是腹背受敌。何去何从,请将军选择吧。”
  这时候李广利获知一个消息,大宛城中,最近抓到了一批汉人,而这些汉人,懂得打井技术。这就意味着大宛内城,有可能打出水来。而城中粮食又多,再有水源,那么这场战事恐怕就没有结束的可能了。如果是这样,自己孤师悬于域外,就很危险了。
  于是李广利答应了大宛贵族的请求,大宛贵族依言打开马廊,让李广利精选了良马三千多匹。又给大宛立了个亲近汉国的大宛贵族味蔡为新国王。李广利这才踏上回师之路。
  行不及远,就听到后方传来遥遥的呼声:“等一等,上官桀将军攻破郁成,打到康居国,把郁成王给逮来了。”
  有这事?李广利惊喜之下,急忙停步。
  匈奴臣服
  原来,汉军征大宛,还有场大家避而不谈的败仗。
  初,李广利率数万人从敦煌出发,兵分两路。他自己当然还是带数万人,来攻打大宛城。另派了不知怎么招惹他的校尉王申生,只带了千把来人,去攻打郁成。可千把来人怎么可能攻得下来?
  结果很不幸,王申生抵达郁成之下,就被郁成王设伏,把这一千来人包了饺子,差不多等于全歼灭了。只逃出零星几个人。
  李广利大怒,就派了上官桀出马。上官桀带多少人不知道,但郁成王一见他来到,撒腿就狂奔,一口气逃到了康居国。上官桀穷追不舍,追到康居——所以,大宛苦候康居救兵而不至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到得大宛城被攻破,康居王吓得半死,赶紧把郁成王捆绑起来,送给上官桀,表态臣服。
  上官桀就派了四名骑兵,把郁成王给李广利押送来。四名骑兵出了门,商量说:这个俘虏可不好送,他是个活人啊,万一跑了可咋整?
  必须要想出个安全的押送法子。
  这法子也简单,就是……一个骑兵拔出剑来,“吭哧”一剑,把郁成王的脑壳给砍了下来。
  上官桀的表现,为这次战事画上个完美的句号。汉家军队可谓名副其实的威震西域。值李广利回师,沿途各国全都派出自家的王室子弟,狂追着汉国大军,央求跟随前往汉廷做人质。只要汉军不来打自己,干什么都行。
  这次战事,也令汉国举国震动。此前汉国只知道天下之大,自家是最牛的。但究竟如何一个牛法,这却不太清楚。而李广利大宛之战,明确地告诉大家,汉家天子,威行天下,谁不服就死定了。
  如果一定要给这场战事挑点小毛病,那就是汉军太疯狂了,简直是一群狼。实际上在大宛之战中战死的士兵并不多,而死于自家兄弟之手的,却比比皆是。因为汉军要自行解决粮草,解决的法子,就是去攻打别人,抢夺粮草。所以大宛之战,大家是一面围城,一面自相残杀。城里城外都是打得一塌糊涂。
  汉武帝拓边之功,为历史之最大,至今中国人仍然享受着他给后人打下来的地盘。当然牺牲也是极为惨烈。但他之所以成为千古一帝,是因为其他帝王,也让百姓付出了同样甚至更为惨烈的牺牲,但其历史功业,却连汉武大帝的脚趾头都摸不到。
  汉国为这场胜利陷入癫狂,最失控的,当然还是汉武大帝本人。
  公元前101年,56岁的汉武大帝难得地临朝,大肆分封。
  汉武大帝最重军功,他给立功将士的奖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李广利封海西侯,上官桀晋为少府,从军者无论是此前、还是现在的犯罪行为,概不追究,另加封赏。从军的官吏,有三人升为九卿,俸禄二千石的军士超过百人,俸禄一千石的有一千多人。
  对这场战事,最害怕的,当然是新任匈奴大单于。
  前面那个想秘密联络楼兰的大单于,他在大宛之战中,竟然无法捕捉到战机,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令他郁闷而死。他死后,儿子年幼,于是众人推举了他的弟弟为大单于。
  新任大单于是个年轻人,他向汉使说:“我是谁呀?我是晚辈呀,汉家天子,是我的长辈,我做晚辈的,怎么敢冒犯长辈?请让我释放此前那些被扣押的汉使吧,请求允许。”
  汉廷诸臣大喜,就派中郎将苏武,带着副使张胜,携丰厚的礼物,前往匈奴迎回那些被扣押的汉使们。
  有分教,苏武魂消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树,陇上羊生塞草烟。由于汉武帝只重军功不看手段,只要结果不重过程,与苏武随行之人,俱各跃跃欲试,想在匈奴大闹一场,博取个千秋万世封侯名。这种喧哗与骚动,种下苏武扎根北疆,北海牧羊十九年的华丽效果。
  
第十六章 阴谋笼罩的帝国
  武装起义失败
  苏武一行抵达匈奴,迎接他的,是卫律。
  卫律是哪个?
  他就是协律校尉李延年的知交好友,因李延年推荐,获得出使匈奴机会。但他返回长安时,恰好见到朝廷以秽乱宫廷之名,诛灭早就被阉割了的李延年全族。当时卫律惊恐之下,立即逃到了匈奴这边。
  卫律被大单于封为丁灵王,参与谋划大事。
  除了卫律,匈奴中还有一伙怪人,这伙人被汉军逮住,就归附汉国。等再被匈奴抓到,就又归附匈奴。看起来他们谁也不招惹,但他们,实则心有所属。这伙人中一个叫虞常的,就来找苏武的副使张胜,曰:“我的心,属于汉家天子,已经很久很久了。”
  张胜问:“那你咋在这旮旯呢?”
  虞常答:“我是被匈奴人抓来的,身不由己呀。那啥,我为啥来找你们呢,是因为我身在匈奴,心在汉廷,一直在秘密发动群众,准备武装起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