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无声

第22章


她要抛掉过去的一切,去寻找一种全新的生活,充实有趣、丰富多彩、充满希望、让她能够静下心好好学习的生活。   
  《玩偶》二(2)   
  如今,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里的校园宁静漂亮、设施一应俱全,这里的学生像蒸馏水一般清澈透亮、温文尔雅。如果过去对于孟遥来讲是泥沼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天堂! 
  “我要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孟遥为自己感到自豪。能够从一个不断堕落的环境里爬上来,实现自己曾经未能完成的梦想,世间最大的成功也莫过于此了!“让过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见鬼去!我要变得和现在那些同学一样,知书达理、文雅大方、博学多识。我要以这里为基础考上重点大学……啊!那是多么美好的前景啊!或许开始会有些不适应,但是我能做到的,我会尽一切所能去做到的。况且胡老师对我那么好,那么有信心……” 
  提到“胡老师”三个字时孟遥突然想起了自己初中时的班主任来:从大学毕业起她就在致高中学整整工作了十年,终日想方设法与那些不良学生周旋,尽一切所能阻止他们逃课或在课堂上起哄。她讲话的声音嘶哑而生硬,乍一听让人觉得有些害怕。可是没有这样的声音又怎能镇住那些顽劣成性的不良分子——胡老师那种谆谆善诱对他们来讲恐怕就是秀才遇上兵吧。 
  因为嗓音的缘故同学们都不喜欢她,背地里时常叫她“老修女”。而她似乎并不计较这些,仍然用她自己的方式在致高中学里工作、教书、管治违规学生,十年如一日,在那乌烟瘴气的地方。而她看上去好像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小王国,根本没有想过去别的学校发展自己——尽管那里的校园和教室更加宽敞明亮,也不需要有不良学生让她累到吐血。 
  “老修女”一直以孟遥为荣。在她看来像孟遥这样认真好学又洁身自好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她不断地告诫孟遥不要和那些不思进取者为伍、应该洁身自好并尽力争取考进重点高中。“那里的学习环境更好更适合你。呆在现在这种学校里对你这样的学生来说实在太可惜了。”她总是对孟遥这么说。孟遥也不喜欢“老修女”,但这番话却一直是她努力的动力来源。孟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老修女”的鼓励是有不少功劳的。 
  孟遥又想起了自己的物理老师。他总是穿着随便,几乎从来不扣外套口子,上起课来永远按部就班、漫不经心。即使初三毕业前夕他也从来没有给过孟遥他们任何考前辅导。然而每当有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总会毫不犹豫的放下手中的课本,当着全班的面用“混蛋”、“死猪不怕开水烫”这类粗话厉声责骂。他骂起人来真是个好手,语速之快,措辞之严厉简直能与演说家相比。没有人喜欢物理老师,一些男生更喜欢在课堂上故意跟他捣乱,弄得物理教学进度总是落后。这种老师在孟遥看来简直就是个祸害、根本没有做老师的资格。可她却被迫受了他整整两年毒害。如果是在湘宁,一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湘宁中学筛选老师的严格程度众所周知,能够被选上的几乎个个都是精英级别的。 
  孟遥翻遍了自己所有的记忆。在她的记忆中所有的老师都只不过是枯燥死板的说教机器,而她对老师说的话一向也不甚以为然。但胡老师却让她开始相信传说中善解人意、与学生为友的老师不再是杜撰的传闻,这一次——而且是第一次——她相信确实有这样一种老师:他们名副其实象征着真正的智慧,一种能将学生引向真理殿堂的智慧。胡老师真诚的目光与高雅而亲切的谈吐也让孟遥难以忘怀。胡老师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声线很柔和,和以前那些动辄粗声粗气骂人的老师相比让她觉得和蔼可亲多了。而且在孟遥的记忆中所有的老师总是有意无意的与学生保持着距离,他们的讲话像是毫无感情的磁带录音,仿佛只有这种没有人情味儿的态度才能赢得学生的敬畏。只有胡老师,让孟遥感觉到原来老师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也可以像个知心朋友一样跟学生谈天说地。这是她平生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你一定可以的。”孟遥喃喃自语,“是的,你一定可以……”   
  《玩偶》二(3)   
  家里依旧没有人,桌上放着一张纸条:今晚不回来吃晚饭,冰箱里还有饭菜,一人在家注意安全。 
  孟遥叹了口气将纸条揉成团扔进垃圾桶,她对这种纸条已经见惯不惊了。孟遥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夜里才回家是家常便饭,回家时往往也累得除了睡觉什么都不想做。幸好孟遥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一点不需要他们操心。而孟遥也已经习惯了独自生活,父母不在身边反而让她更自在。 
  晚上十点母亲才回来。“去过学校了吗?”母亲一脸疲态,但仍然问了孟遥一句,“感觉怎么样?” 
  “去了,感觉挺好的。”孟遥回答。 
  “今天在学校都干什么啦?”母亲又问。 
  “找教室,同学之间认识了一下,还认识班主任。” 
  “班主任叫什么名字?” 
  “姓胡,叫胡炜。” 
  “他人怎么样?” 
  “挺好的。” 
  “没别的问题吧?” 
  “一切都好。” 
  “你爸又出差去了。下周才能回来。我过几天也得出去两天。不过生活费我会给你准备好的。”母亲一边说一边换下衣服走进卫生间洗脸卸妆。昏黄的灯光下她的脸显得特别疲惫。 
  孟遥“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这是她和父母之间最常见的谈话内容。其他的都无话可说,因为彼此聚少离多。 
  “你能考上湘宁也真不容易啊。”母亲不由感慨。三年前孟遥升学考试失利让她一直耿耿于怀。母亲和孟遥父亲当年都是高材生,如今也是单位里的骨干人物。在他们看来美酒就应该用金碗来盛,只有重点学校才与高材生子女的身份相配。这次孟遥能考上湘宁让他们很欣慰,否则总觉得自己不够体面——同事的孩子可都是重点学校生,有的还出国留学呢。 
  “同学们怎么样?”母亲问。 
  “还好。” 
  “没有不习惯的地方吧。” 
  “没有。” 
  母亲想了想:“这里可不比你那初中,能上那么好的学校的人一定都很出色,你可要多学学人家的优点,别被比下去了。接下来三年你也别放松,努把力考上个好大学。到时候我们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将来工作的事你也不用发愁了,不然……” 
  “这话已经说了好几遍了。”孟遥忍不住打断了母亲。但她心里还是很高兴,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升入湘宁这样的学校在她和家人看来不但意味着将来的保障之外,还能够让自己感受更高尚的文化熏陶,体验更美好充实的生活。不但不需要继续和那些垃圾人渣待在一起,还可以接近像胡炜那种真才实学又有智慧的人。所谓近朱者赤,在一个被精英所环绕的环境中,孟遥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变得更加优秀。 
  “知道了就好。”母亲打着哈欠走进卧房。她实在是累得要命,也顾不得说更多了。 
  孟遥也回到自己房间。关上卧室的门,她的心仍然沉浸在蜜糖般的喜悦之中。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荣耀。所有人都对她的成功充满赞许,这也令孟遥非常自豪。她还没把这件事告诉初中班主任和以往那些好朋友,想必他们知道后会对自己更加钦佩吧?毕竟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办到的啊,尤其是在致高那种学校里。孟遥甚至能打赌像她这样的人学校几百个毕业生里肯定还不到二十个——平均一个班最多两名! 
  “你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孟遥在心里对自己说。所谓“到了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生活”,既然身处名校,言谈举止也应该更符合身边的环境才对。孟遥走到穿衣镜前打量着里面的自己:她长得不算难看,虽然脸有点儿圆,但那双眼睛却闪现着一种倔强的光芒。她没来由的想起英语辅导班的那个女孩。女孩的眼睛总是微微低垂着,像鸽子一样温顺,与之相比自己的眼睛简直能流露出“不敬”的神采来。与女孩相比这种眼睛未免过于锐利了。 
  “这种眼睛会不会不太讨喜?”孟遥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念头,以前她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毕竟在那个鱼龙混杂的环境里,懂得用眼神耍狠装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而她身边的人也都与她差不多——除了学习的用功程度。   
  《玩偶》二(4)   
  “你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孟遥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郑重其事地重复了一遍,“这里与初中可不一样。你一定要学好,变得像那些优秀的同学一样,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冒冒失失、莽莽撞撞的了,不然别人会觉得你像个刚进城的乡巴佬。”   
  《玩偶》三(1)   
  拓荒者说过:“开拓的路上到处布满了艰难险阻。” 
  短暂的军训后孟遥马上投入了全新的高中学习中。然而头天上课对孟遥来说无疑是当头一个极大的打击。老师们讲课进度之快、难度之大令孟遥听课觉得很吃力。尤其是数学这个孟遥原本就不甚擅长的科目,更令她如坠云里雾中,不知所以然。 
  孟遥注意到数学老师总喜欢把“大家都预习过了。”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跳过基础课,直入难题的前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