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圣张良

第44章


    他一掌将两个儿女又推下车去。
    夏侯婴突然说:“汉王,乘车目标太大,又只有走大道,还是请汉王换马走小路安全灵便多了。”
    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弃车乘马。
    儿子跪在地上哭着哀求道:“父王,要扔就扔下我吧,千万把妹妹带上,父王!”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继承他王位的心地善良的太子刘盈。
    夏侯婴再一次从泥泞中把两个凄惨哭泣的孩子提起来,一前一后放在自己的马上。刘邦默默无语,面有愧色。
    似乎是命中注定,这个扔了三次也没有扔掉的儿子,后来立为太子后,刘邦又多次想废掉他,也最终未能如愿。
    楚军追近了,汉王和他的随从飞驶进一遍密林中的小道,消声匿迹了。
    在去下邑的路上,他又沿途收了一些流散的汉军。就在这时,听到一个从楚军中逃跑回来的汉军士兵说,他亲眼看见太公、吕后以及跟随他们的郦食其,已被楚军俘获,被霸王扣押在楚营中。
    刘邦得到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心如火焚,肝胆俱裂。这次败退彭城,虽然还不能说他就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关中尚安然无恙,萧何留守三秦,他的老巢尚存。但是这次败走彭城,可以算得上他起事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差点全军覆没,差一点连自己和老父妻儿都被项羽俘虏,要东山再起谈何容易!
    在死里逃生中,最令他痛心的是,他的队伍损失惨重。五路诸侯的兵,当然是靠不住了,这帮人都是谁强大就靠谁,反复无常。他自己的军队肯定死伤大半,一时难以恢复元气。
    刘邦清楚地意识到,今后单靠自己的力量,恐怕难以和项羽作最后胜负的较量。他想自己只拥有关中,将关东的地方给那些能打败项羽的人,使大家结成一股力量,共同攻打楚霸王,只有这样才可能共同破楚。但是,可以封给哪些人呢?
    他们的队伍刚爬上一座山岗,就看见有一小股汉军正在路边歇息。刘邦一看是自己的队伍,感到格外高兴。更使他喜出望外的是,在这里与张良意外相逢。城破之时,何肩带着几十名亲兵护卫着正在病中的张良杀出了城,他们很快便转入山间小路,甩掉了楚军。张良年轻流亡时,对这一带地形十分熟悉,没想到能在这里遇上汉王。
    刘邦让大家下马休息,这里离下邑已经不远,夏侯婴派人先赶去与周吕侯报信。此处荆棘丛生,无处可坐,卫兵将马鞍抬下来让汉王坐。汉王叫再抬一个马鞍来放在自己身旁,请张良坐下,然后对他说道:
    “近日在路上我一直在想,把关东的土地封给几位足以战胜项羽的人,借助他们的力量去打败项羽。不知子房以为如何?如果可行的话,目前我应当联合哪些人才可以战胜项羽呢?”
    张良点点头沉思着说:“不错,汉王新败彭城,汉军受到重创,一时难以恢复。霸王必乘楚强汉弱的时机,大举向我进击。汉王所见极是,我们必须尽快联合一批足以与项羽抗衡,并最后能战而胜之的人。我以为有三个人可以破楚,如果他们都能站到汉王的一边,何愁不能战胜霸王!”
    刘邦连日来疲惫不堪的精神,突然为之一振,急忙问道:“第一位是谁?”
    “九江王英布。”
    “他不是霸王手下的一位最勇健的大将吗?他不替项羽攻打我就算不错了!”
    “英布早就与霸王同床异梦,项羽借他之手除掉义帝,好让英布替他背上骂名,而英布却派人化装成强盗杀了义帝,说明他决不愿意与项羽站到一条船上。”
    刘邦点头表示赞同。
    “另外,”张良说:“这次项羽率兵北上伐齐,本来他命令英布率兵与他一道去打田荣,但结果英布只派了一只小部队去敷衍了一下,因此霸王对他十分不满,迟早是要收拾他的,这点英布心头也明白。如果汉王派人去联络他,并答应封他为王,他肯定会倒向汉王的。”
    “好!第二位呢?”刘邦问。
    “第二位是彭越。”张良说。
    “不错,彭越本来就是项羽的死对头。”
    “是的,齐王田荣反项羽时,就支持彭越在梁与项羽作对。事不宜迟,汉王一定要尽快派人去与他们谈妥,那样就等于霸王的左右臂都被人扯住了。”
    刘邦高兴地说:“好,我立刻派萧何去英布那里,再派一个得力的人去见彭越。那么第三位是谁呢?”
    “第三位……”张良微笑了一下说道:“这就好比汉王自己身上就佩带着一柄锋锐无比的利剑,为何还要去向别人借武器呢?”
    刘邦瞠目结舌不知所云。
    张良见他无所觉察,便进一步提醒他说:“汉王身边便拥有一位比前面两个更有力量,更能使项羽畏惧的人!”
    “你说的这人是……”
    张良说:“我说的就是汉王在南郑亲自登坛拜将的大将军韩信!”
    “是他?”颇有些出乎刘邦的意料,他未曾料到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有如此之高。
    提到韩信,刘邦的心情十分复杂,他承认此人是个难得之才,但却又始终放心不下。别人越推崇韩信,他心中越觉得不是滋味。他打天下离不开韩信,但他又不放心韩信,悲剧便一步步铸成。
    张良说:“韩信是一位难得的将才,此人堪当重任,可独当一面,你要充分信任他,他完全可以为你打开一个新局面。在用这个人上,汉王不应该有任何犹豫。”
    刘邦默然,始终不愿爽快地承诺。凭他的直觉,他觉得即使依靠了韩信战胜项羽,终有一天他会变成比项羽更可怕的人。
    “汉王急着想将关外之地送人,如果送给这三个人,楚就一定可破了。”
    张良一番点拨,真如云开雾散,连日来刘邦郁郁寡欢的心情终于开朗了。
    夏侯婴走来向他报告,周吕侯从下邑亲自率兵迎汉王来了
第17章 席前借箸驳郦生
    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自以为聪明过人的高阳狂生,他的馊主意险些儿坏了刘邦的大事。张良是纵观历史风云的智者,郦生只不过是玩弄小聪明的说客而已。
    刘邦与项羽你死我活逐鹿中原的战争,进入了高下难分、胜负难定的阶段。
    刘邦要打败项羽,决不能仅仅据有关中,谁能立足中原,鹿就死谁手。而当时的荥阳、成皋,也成了中原的战略要地,刘、项就始终在这一带周旋,进进退退,杀得难分难解。
    去年四月刘邦从彭城败退下邑,五月因为得到萧何、韩信的支持,重新恢复了元气,占领了荥阳。六月他虽然回到关中栎阳,八月又进入荥阳。为什么刘邦要死死抓住这个地方不放呢?因为荥阳的西北有一座敖山,自秦始皇占领中原以后,就开始在敖山筑城建仓,储备粮食,成为他征伐六国的军粮供给基地之一,也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物质保障。汉王占领荥阳之后,大将军韩信就立即控制了敖仓,派重兵把守。并且修筑了从山上到河边的甬道,运送粮食给荥阳的汉军。韩信北征以后,又任命大将周勃与曹参驻守敖仓,足见它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汉王刘邦对它的重视。
    这一点怎瞒得过精明的范增,他多次提醒项羽:“刘邦能在荥阳站住脚,就是因为有敖仓供给他的军粮。如果断了他的粮道,就不战自溃了!”
    于是项羽一面派精兵悍将,去侵夺汉军的粮道,切断甬道,夺取粮食。然后,项羽又亲自率兵围困荥阳。
    从去年末至今年初,发生了两次令天下人震恐的怪事。红日当空,突然一个黑色的影子慢慢将太阳吞没,顿时天昏地暗,如大夜弥天。许久,太阳才又被黑影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
    于是,人们在做着各种不安的猜测,太阳被吞没,是上天发出的何种警示?它像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灾异要降临人间?特别是在这天下大乱、征战不息的年代,它又预示着一种什么样的兴与亡?荥阳城内,汉军缺粮已一天天严重,刘邦焦虑不安。他派人出城向霸王求和,想把荥阳以西为汉,荥阳以东为楚。项羽想到北边齐乱未平,身后彭越难服,不妨双方暂且罢兵,等将齐、梁之乱平定后,再来与他决一雌雄。但听说亚父范增坚决反对,项羽才没有作出决断。
    一天,张良正要吃午饭了,才看见何肩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便问他道:
    “今天上午你到哪里去了,这么迟才回来?”
    何肩兴致勃勃地说:“宫里要请一位刻金印的工匠,恰巧当年我师傅有一位在荥阳的朋友,就是刻印高手,连铁匠活也是他教我师傅的。”
    “此人还在吗?”
    “早死了,找到了他的徒弟,把他请进宫来了。”
    张良有些诧异地问:“汉王要刻什么金印?”
    何肩说;“刻的是六国诸侯的金印。”
    张良大为震惊,此时此刻刻六国诸侯的金印干什么?
    他猛然想起败走彭城时,在去下邑的荒山上,汉王不是流露过自己想退回关中,将关东之地分封给其他的人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