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所在的城市是一座古城,附近有很多的古迹。其中之一的就是满城陵山汉墓。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汉墓的情况吧。
在满城县的旁边有一座陵山,陵山下面有一个守灵村。多年来这里的人也不知道这座山和这个村子名字的由来,不知道所谓的陵是谁的陵墓。六八年的时候来了一队解放军到山上修国防工事,无意中挖出了一个山体里的陵墓。这件事上报了中央,周总理亲自安排郭沫若负责这个古墓的发掘。郭老看了墓穴的情况后马上判断出这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墓穴,并且马上指出在这个墓穴的旁边肯定还有一个他夫人的墓穴。果不其然,在这个墓穴旁边一百多米远的地方果真发现了一个同样的墓穴,里面葬的是刘胜的夫人窦绾。从这两个墓里面出土了上万件奇珍异宝,其中就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国家级文物。
满城汉墓中的文物还创造多项全国之最。4枚金针、5枚银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组成了迄今发掘出土的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汉时期医疗器具;计时器铜漏壶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个古代天文学器物;一个由石磨和大型铜漏斗组成的铜、石复合磨,是我国至今所见体积最大、时代最早、设计科学、构思奇妙的铜石复合粮食加工工具;500多件兵器中,有我国最早采用刃部淬火新工艺的铁剑,而刘胜的铁铠甲,也是迄今考古发掘中所见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汉铁甲;一件玻璃盘和两件玻璃耳杯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国产玻璃容器;窦绾的镶玉漆棺,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现……
藏有如此众多珍宝的墓穴竟然能存在二千一百多年而不被盗墓贼光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看来现在里描述的那些神通广大的倒斗之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
这么神奇的地方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约好了几个同学一起坐上了开往满城陵山的汽车。经过四五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陵山景区的门口,买票进入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些残破的石俑。再往里走就到了爬山的小径。这里说是叫做陵山,可毕竟处在平原地带。在我看来这座陵山也只不过算的上是一个小山丘。爬惯了高山的我还没有什么感觉就已经到达了山顶。从山顶俯视周围的景观才发觉这里真是一个绝佳的墓葬福地。在这陵山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各有一个略低的和陵山几乎一样的山丘。在往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从陵墓的位置看去,连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君临天下的霸气。虽然我不懂得风水之说,可凭感觉也能知道这里绝对是块风水宝地。
此时已经是初夏季节,天气已经显露出了炎热的暑气。可是当我走进墓穴之后身上马上感觉好像是被一股阴森森的寒气包围。我马上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墓穴是直接开凿在山体里纵深的洞穴,石壁上开凿的痕迹及其的工整,并且从墓穴的高度和宽度上面都可以感受到当时那个年代开凿这个墓穴所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皇族的奢华。墓穴里按照原来的样子摆放着各种各样仿制的珍宝。虽然看到的也是满眼的珠光宝气,可是我却感到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一直笼罩着我。
当我走到一个耳室的拐角处的时候,脚下突然踢到了一个小石头。小石头被我一踢滚出去老远。我走过去捡起来借着灯光一看,是一块扑通的扁圆形的石头。我仔细一看发现这个石头从中间一分为二的有两种颜色,一半是红色一半是黑色。我看着好玩就装进了兜里,就当个纪念品留着吧。
我只大概的看了一圈墓室就赶紧出来了,因为在里面实在是感觉怪怪的。直到从墓穴出来,站在了阳光底下才感觉心里一下就亮堂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我们几个人又到其他的两个山头上去走了一圈,发现每个山头上都有一个人工开凿的石洞。石洞上用红色油漆写着“游客止步”四个大字。我们感觉到一股很猛烈的冷风从石洞里吹出来,吹的人不寒而栗。我们不知道这个石洞到底有多深、通到哪里,我们也就不敢轻易的进去了。
大家又到山上的一个庙宇里面玩了一圈后就下山返回了。大家一路无话,我们到学校之后就去食堂吃晚饭。上完晚自习后我就回宿舍休息了。
洗漱完毕后我躺在床上和宿舍的几个兄弟聊天。我突然想起了白天捡到的那个石头,就取出来把玩了一番。熄灯后就随手放到枕头旁边睡觉了。
我刚睡着不久,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我在睡梦中迷迷糊糊的感觉到我的旁边躺着一个人,我甚至能感觉到他呼出来的气吹在我的脖子上痒痒的感觉。此时,我心里莫名其妙的又有了和白天在墓穴里所感受到的一样的阴森、异样的感觉。我心里很害怕,想立刻把旁边的这个人推下床去。可是这时我却怎么也动不了。我用力的使劲,身上已经急出汗来却还是无法动弹。突然,我听到有人在说话。有男人的声音也有女人的声音,我静下来想听他们在说什么,却怎么也听不清楚。就在这时,我看到眼前出现了好多白色的人影,像是有好多人在来回的走动。我心里特别的清楚,但就是动弹不了。最后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觉得无比的恼火,突然使劲的一挣扎我就坐了起来。我依然坐在宿舍的床上,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湿透了。窗外路灯的亮光从窗帘的一角射了进来,正照在我枕边的那块石头上。那块石头竟然隐约的反射出奇异的光芒。我再也睡不着了,睁着眼睛一直躺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我连早饭都没顾的上吃就搭第一班公交车到一个很远的郊区。我来到一个很大的池塘边,用力的把这块石头扔进了池塘的深处。当我坐在回来的汽车上的时候心里才感觉到一丝踏实。
回到宿舍之后我和宿舍的几个兄弟讲了这件事情,大家也都觉得十分的蹊跷。宿舍里的老大说:“你这是不是遇到所谓的‘鬼压身’了啊,我以前也听别人说过这个的。听起来和你昨晚遇到的情况挺像的。不过不用担心,这个‘鬼压身’从科学角度说穿了就是一种精神疲劳的症状。可能是你昨天玩的太累了吧。再说那个奇怪的石头不也远远的扔了嘛,以后就没事了。”我对老大的话还是将信将疑,不过自己想了想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也就不太在意了。
果然,从此以后我睡觉的时候再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次也是我遇到的唯一一次“鬼压床”的经历。
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一下,那种可能不太干净的地方的东西还是不要轻易的捡回来为好。
小说推荐
- 文革历险记----梁晓声亲身经历的武斗
- 他三十七岁,比我现在的年龄大一岁。可在我心目中是长辈。曾参加抗美援朝,立一次小功。复员当铁路乘警,得意过一阵子。天生的驴脾气,动辄以保家卫国的功臣自居,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屡屡触怒领导,结果仅仅由于一次两厢情愿的“男女问题”被开除公职。不服,研究法律。上诉。认为按照法律条文,自己是在与那女人将“入港”而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嫣然讲鬼故事之考古经历
- 来这个坛子很久了,很少发言。看到好多朋友们写的东西,有的真是很精彩。我尤其喜欢看那些真实的叙述类文章,我相信其中大部分人写的都是很真实的事情,虽说和个人的主观不无联系,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信的。不过孔老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古人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我想探讨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些东西可以写,有些东西不可以写,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我亲身经历的那些灵异事件
- 都是一些真实经历,了解的自然懂,不了解不理解的,就当故事看吧 作者:尊者无忌所写的《我亲身经历的那些灵异事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侦探推理尊者无忌连载中
- 最新章:2017年12月7日:丑人袪五鬼
- 规则怪谈:我能完美模拟怪谈过程
- 作品简介:天地降生,万物得阴阳。阴阳平衡,龙腾盛世,苍生荣灵 若阴阳失衡,则天崩地裂,万物之终!可在无数乱象与实体面前,一名高中生竟敢口出狂言,犯天下之大不讳 只有敢于逆天,才配称得上,斩神的勺黏 作者:暮雨的潇潇所写的《规则怪谈:我能完美模拟怪谈过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暮雨的潇潇连载中
- 最新章:一百三十三章:尾声
- 规则怪谈:我在怪谈世界为非作歹
- 七月十五,血月当空 婚宅外边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婚宅之内纸钱飘飘啼哭阵阵 作为怪谈世界天选者的榭尘,在洞房花烛夜的大美时刻,掀开了新娘的红盖头 床底传来腐烂的腥臭 床脚身穿婚衣的纸人流着血泪 床身的新娘是个断了脖子的玩偶【怪谈副本:新婚之夜【请天选者,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直至见到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的太
- 侦探推理陈清衍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4章 还没醒来?
- 夫人,你讲讲理
- 沈书乐的人生目标很简单 拿着祖上留下来的财富找个悠闲的地方混吃等死。最主要的是,逃离掌控他的母亲 然而,就在他收拾好钱财准备跑路时,遇到了一个逃婚的姑娘 莫名其妙的是,姑娘看了他一眼,就亲了上来,夺了他的初吻 亲就亲了吧,她还跳河 又不是自己让她亲的,她至于这么想不开吗?自己出于好心救了她,没想到就
- 都市言情林笑笑的鱼连载中
- 最新章:361
- 火影世界不讲科学,讲忍学
- “质能守恒?对对对,我定量的查克拉可以创造出定量的忍术,不是质量守恒吗“但是同等数量的查克拉制造的火焰能量数值和同等的查克拉制造的雷电的能量数值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话为什么会产生差别“这…有趣,你果然是个有趣的人啊,泷君”大蛇丸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嘴唇说到,动作有点恶心,但是还算可以接受“你也很厉害啊
- 网游小说鯃鱳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九章:崩溃
- 恐怖小说家周德东亲身经历的恐怖故事
- 《恐怖小说家周德东德东亲身经历的恐怖故事》是周德东继773等恐怖系列以来的又一力作 在小说中,周德东更是注意书写恐怖小说的“非恐怖化—爱恨情仇;颠沛流离;亲人、朋友、同事之间随时会遭遇的“恐怖。笔触涉及爱情、嫉妒、复仇等丰富多彩的“人类特殊生存状态”及现实生活的种种“裂变,通过一个个看似诡异的故事,
- 侦探推理周德东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午夜节目(11)
- 金刚经讲解
- 这部《金刚经讲解》是根据台湾慧律大法师于文殊讲堂的讲经录像转录整理而来,标题名称是编者所加,为便弘扬故《金刚经讲解》的转录工作是由一方师兄一人担当,一方师兄把大量的业余时间奉献在逐字逐句敲字记录的工作上的这种热情另人敬佩,在此特别感谢。后期校订工作则由虚空之风君力担大任,把经典原文、大德注解原文均同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