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手记 芝麻官悟语

第25章


所以说,规律、平衡、适度是每个领导者时时都应把握的问题,如果把握得好,你就能得心应手干好工作,成就事业,就能做一个好人,当一名好官。     
  第三部分   
  为官“三难得”(1)   
  一个领导者容易被官场上的阿谀奉承、阳奉阴违所蒙蔽而听不到真话;容易被已拥有的权力和地位所陶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而丢掉人心;容易受外界各种干扰和自身的一些弱点、不足的影响而得不到贤才。正因为如此,一个领导者最难得到的就是真话、人心、人才。 
  ○真话难得 
  ○人心难得 
  ○人才难得 
  真话难得 
  真话难得,对当官者来说,自古如此。翻开《战国策》,且看《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国人邹忌身高八尺,仪表堂堂。有一天,他想知道自己和城北徐公究竟谁美?连问妻、妾、客,得到的回答都是:您比徐公美多了。可是第二天见到徐公一比,他觉得自己比徐公差远了。为什么妻、妾、客都没有说真话?原来是妻子偏袒自己,小妾害怕自己,客人有求于自己。邹忌上朝后以此劝谏齐威王:大王身居高位,宫女左右无不偏袒您,朝中大臣无不害怕您,天下百姓无不有求于您,这样看来,大王受蒙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齐威王于是下令:敢当面劝谏本王的,受上赏;敢上书劝谏本王的,受中赏;敢私下议论本王,让本王听到的,受下赏。结果齐国大治,齐的敌国燕、韩、赵、魏都不得不来齐国朝见威王。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代明君唐太宗因大臣魏征屡次冒死进谏而龙颜大怒,咬牙切齿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听后穿起凤冠霞帔,长跪不起,连称陛下能有魏征这样敢于直言不讳的忠臣,乃是朝廷的大幸,是国家的大幸。真话难得,不只中国如此,外国也同样。翻开《安徒生童话》,再读一读“皇帝的新装”,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可怜的皇帝浑身上下一丝不挂去出席大典,可是从大臣到市民谁也不敢说一句真话,只有一个小孩才戳穿这一骗局。这样看来,真话难得在中外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时至今日,真话依旧难得。尤其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当你在位的时候,无论是大会作报告,征求意见,还是下乡调研,听汇报座谈,耳边听到的大多是颂扬之声、溢美之辞,很少能听到一句肺腑之言。在考察干部的时候,听到的也大多是一片叫好声,找点不足吧,对不起,实在想不出来。很少有人敢于或愿意讲真话。 
  人们为什么不说真话呢? 
  比干说真话被纣王挖了心,屈原说真话被放逐自投汨罗江,司马迁说真话被处以宫刑,就连“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老总,也是因为上万言书说了真话受到了无情的批判,被扣上“反党集团头子”的帽子。现在虽然进入21世纪,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还不够健全,每个单位的领导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如果说真话一不小心戳痛了领导的某处伤疤,很可能会自找倒霉,引火烧身。 
  领导同志一般资历比较深,工作经验丰富,大多很自信,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自觉不自觉地在部下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严。有的更是自以为是,唯我独尊,习惯于听顺耳话、恭维话,听到刺耳话,总会产生一种反感。“良药”虽然“利于病”,但毕竟“苦口”;“忠言”虽然“利于行”,但毕竟“逆耳”。 
  作为部下,谁不愿博得领导的赏识,尽快提个一官半职?况且谁又能没有一点事需要领导出面帮助?所以为了赢得领导的欢心和偏爱,部下大多总是顺着领导,讨好领导,甚至糊弄领导,看领导脸色行事,唯领导马首是瞻,真话窝在心底,脸上堆满笑容。这样,领导就很难从部下的口中得到几句真话。还有,有些领导给下级布置的任务不切实际,实在无法完成但又必须完成,下级不编假话就应付不过去,所以不得不说假话。 
  那么,怎样才能听到真话呢?作为领导者,要做到“四要”: 
  一要以身作则,广开言路。要想听到真话,首先你得让人相信你是真心实意想听到真话,任何虚伪和敷衍都不可能得到真话。你要想拥有“魏征”这样的忠臣,你自己就必须首先成为“唐太宗”;你要想听到“邹忌”的真话,你自己就必须首先成为“齐威王”。只要你树起从谏如流的大旗,真话便会顺流而至。 
  二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俗话说:“要知朝中事,请问山中人。”古代许多有作为的皇帝经常微服私访,这样也是为了听到百姓的心声,真正体察民情。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长年累月窝在机关,高高在上,只满足于打电话,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可能了解到实情,听到真话的。只有眼睛向下,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深入百姓当中,才能听到基层干部和百姓的心声。 
  三要推心置腹,促膝谈心。作为领导干部,要意识到自己在职务上与部下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但在工作性质上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人格上更是完全平等的,完全不必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只要放下架子,以诚相待,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和部下交朋友,多一点人情味,就能以自己的真心换来部下的真话。 
  四要依靠群众,发扬民主。人民群众是诚实、纯朴、善良的。他们并不是不想说真话,而是不敢说真话。因此,要通过推行民主政治,采取民主方式,让群众想说,敢说,真正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征求意见、民主选举、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时,采取无记名投票,设立秘密写票处和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为官“三难得”(2)   
  这样看来,真话说难得实在难得,但要真正想得也并不难得,关键看你是否有听真话的诚意、胸襟和行动。 
  人心难得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句歌词唱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歌词点破两层涵义:一是人心重要,二是人心难得。三国时刘备之所以能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除了得到关、张、赵等几员大将和军师诸葛亮这些不可多得的人才外,还得益于他以汉室皇亲为旗号,招兵买马,战败时也不忘把百姓带在身边,这样就赢得了人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把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战役期间,你看那千千万万的支前民工队伍,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那车轮滚滚的动人情景不正是人心所向的最好注解么?渡江战役前,长江北岸找不到一艘渡船,可战役打响后,长江沿线竟一下子涌出千万条战船,千帆竞发,直指对岸,转瞬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这时,难道你感觉不到人心所向的巨大威力么?现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最根本的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赢得人心,凝聚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心的向背,对于一个领导干部事业的成败和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至关重要的。究竟什么是人心?人心隔肚皮,谁也看不见,摸不着;谁也骗不到,吹不来。不要看你在位时,有权有势,别人对你点头哈腰,甜言蜜语,但这不一定都是真正的人心。你可以用金钱收买个别人心,但却无法收买全部人心;也可以收买人心于一时,但却无法永远收买人心。你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征服一切,甚至包括人的肉体,但却无法征服人心。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得到人心呢?那就应当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以爱心换人心。爱心,就是时时处处理解人、关怀人、爱护人,有一副好心肠。人与人之间需要同情,需要理解,需要真诚的爱。平时互相之间问个好,敬杯茶,让个座,客客气气,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在别人有难的关键时刻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对处于困难中的父老乡亲,伸出援助之手帮一把,包括捐钱献物,哪怕仅仅是几元钱,都是爱心的体现。做官能够做到万家忧乐挂心头,视群众的疾苦为自己的疾苦,视群众的欢乐为自己的欢乐,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时时处处考虑到群众的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一定能够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以清心换人心。清心,就是要淡泊名利,不贪不占。为官应做到清心寡欲、清明廉洁,要严于律己、理智冷静,不为私欲所动。钱财是生活所需,人生一世,没有不行,但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所谓取之有道,就是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一分不拿。对于普通人,该拿的,是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得;不该拿的,是通过偷、抢、骗这些非法途径得到的东西。对于做官的,该拿的,是国家和人民给你的工作报酬;不该拿的,是通过贪、占、捞这些以权谋私的手段得到的东西。只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以宽心换人心。宽心,就是对人要有宽容之心,为人要有宽广胸怀。逢事不必斤斤计较,对人不必耿耿于怀。同事之间,不记恨,不结仇。领导之间,遇事能换位思考、善解人意、互相理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