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精英手记 操盘手

第17章


 
  章子良大声问:“你的决定是否已经不会改变?” 
  乔锋点头,不作一声。 
  章子良再起身大步迈到乔锋身侧,忽然重重一巴掌拍到乔锋肩上,乔锋心里一紧,听到章子良大声道:“好,既然如此,你就是我公司驻海南的员工!” 
  股市是一个残酷竞争的世界,每一个投资机构都试图运用自己的智谋击败对手,创下其他领域无法获得的超额利润。对于机构来讲,某一天的运气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你能够将这个好运气连续地保持到下一天、下一个星期、下一个月、下一个季度,乃至保持到一个项目的结束。由于沪深的投资收益不仅与操盘师的自身能力有关,而且也取决于当年行情的好坏,因此不少机构把自己形容成金钱沙场中的农民。一个好年成的来临,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讲意味着迎接一个事业巅峰的来临,而一个全胜之年则意味着从此可以自己重新规划前程了。当然那些重大战役的失败者也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前程。 
  在乔锋来到银赛港国际信托之前,银赛港国际信托在 
  证券投资上刚刚经历了广场失败的战役。在“5・18”行情中,公司追高买进 
  股票,不久就遇见政策性打压,导致大量资金高位被套。在股票投资的圈内,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成功的投资家背后有三股力量在支撑。这三股力量第一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胆识家,第二是法律顾问,第三是心理医生。股市对于那些不具备上述三个力量支撑的人来讲是老虎机,而对成功人士来讲则是提款机。一般情况下,在金融市场中失去的,在其他行业中很难捞回来,只有在金融市场中加大赌本才有希望捞回。就像押大小赌博一样,第一次押10元钱,如果输了,第二次必须押20元,如果又输了,第三次必须押40元。依次类推,只要你压对一次,就能够获得胜利。但这需要一个关键的前提,你的胜率必须基本上与对手相当,以及能够使用的资金无穷大,否则就真的变成了赌徒。卓融非常相信这点,在他自己的投资事业中几次遇到危机,都是使用这个方法转危为安,逐步壮大。因此在卓融的这一生中只考虑两件事情,第一是千方百计地挖人,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需要的人搞定,有了有用的人就能够有资源、有办法、有钱途;第二是打通一切融资的通道,在自己需要投入资金弹药的时候,敢于投入手榴弹、炸药包、爱国者导弹。现代社会,财经大鳄的价值不在于拥有财富,而是支配财富。一个厅长的价值就是一个亿万富翁,这是卓融的生存与事业的理论基础。卓融在认为原来的证券投资操盘师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就决定找一个真正的有用的高手,这样他就瞄上了乔锋。 
  乔锋刚到银赛港国际信托不久,国内金融行业便开始实行银行与证券业脱钩,不少地方四大银行的信托证券营业部开始出售,银赛港国际信托借机收购了几家。花几百万元就能控制一个有几个亿保证金的证券营业部是非常合算的。在收购几家营业部后,银赛港国际信托从总部分别向这些营业部派出了管理人员,同时向所属的原来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宣布:人员稳定,近期不会做出大的调整。决定宣布过后的事实是,这些营业部的人员天天都有调整。在这次收购事件中,本来没有乔锋什么事,但有一天卓融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去内地一个城市接收一批股票。乔锋第二天便动了身,结果在那遇到了一个熟人,那就是他的老乡李勇。 
  乔锋以前在万安证券的时候,李勇曾来请过他跟章子良鲁毅去讲课,乔锋因为要参加校庆,所以没能参加。这番见到李勇,已是物是人非,俩人尽归银赛港国际信托旗下,唏嘘感叹一番后,感觉上亲近了许多。 
  原来李勇所在那家证券营业部也被银赛港国际信托收购。由于他这个营业部比较特殊,也可以说规模比较大,在一个合法的大营业部下面挂了5个相当于营业部规模的服务部,这是种处于半合法状态的格局能否顺利存在,与当地监管部门的态度有直接关系。而李勇因为与这些监管部门关系较为密切,所以暂时得以保留总经理的位置。他自己清楚,如果不尽快地显示自己的能力,或者与上层老板搭上关系的话,独当一面的位置是很难让他这个被收编人员占据的。 
  人真是需要运气的,随后的两件事,很快给李勇提供了机遇,并引起了银赛港国际信托总部的注意。先说第一件事,李勇的营业部有一个机构客户经过实际的调研,发现在大盘最弱的时候深圳上市了一个小盘股票,这个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主营状况非常优异。这家上市公司是生产柴油机的,当时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农用机械和农用车,因此产品供不应求,当年的业绩会非常优异。这只股票可以说是市盈率最低的股票了,但由于当时一方面整个市场风靡技术分析和题材炒作,深圳市场相对沪市市场来讲只是一个区域市场,许多地方的营业部只有沪市的股票。这样,那个简称为“龙飞科技”的股票处于非常低的价位上。但是原有机构的领导突然得知了本单位即将发生领导班子变化,自己可能会离开一把手的位置,他不愿意让来接班的人坐收渔利,便决定在卸任之前把自己利用关系的借贷资金全部还掉,并且大量地给员工发奖金。由于那个机构有李勇帮忙获得的融资资金,事先那个机构老总把情况通知了李勇。 
  李勇知道这个情况后是先忧后喜,忧的是大量的保证金资产流失会不会引起总部对自己工作的误会,喜的是听说总部的自营盘一直非常活跃,据说还是交易所主要做市商。权衡之后,李勇先劝那个机构的老总暂时别动,他可以帮忙找个接盘的机构,这样对双方都有利。随后,他把这个事情紧急向银赛港国际信托总部汇报。卓融在确认了这件事情后,很快就决定接下这个股票的筹码。由于对方需要快速出货争取时间,没有太在乎价格,这样一个股价仅3元多、业绩6毛多、流通筹码2000万的小盘绩优股,就这样落在了银赛港国际信托自营盘的手中。 
  乔锋也正是因为这只股票得以与李勇见面。由于双方谈好了价格,交接就在李勇的营业部完成。一方用大笔的买单在下面接,另一方用大单往下砸,很快就完成了交接。由于是放量下跌,还震出了不少散户的筹码。事情完成后,乔锋打电话向卓融请示,是否马上回海南。卓融让他等几天,公司还有一笔资金调往该营业部,想把市场上的浮动筹码再买进一部分。 
  乔锋留在营业部的这期间,李勇又做了件出人意料的事,甚至惊动了总裁卓融。总裁不久后专程飞到该营业部所在的城市。 
  有一天李勇呆在办公室里,一个经常向他打探消息的大户走进来,笑嘻嘻地说:“这股市可真什么人都有。”李勇问他,“又有什么好笑的事情了?”大户便说了他刚从另外一家营业部听到的一件事。本城另外一家营业部,有一个近百岁的老太太在跟工作人员闹个不停。原来这老太太也要炒股,到那家营业部开户。那营业部工作人员看老太太只有3000元本金,再加上老太太实在太老了,生怕在炒股过程中老人家经受不住刺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营业部也麻烦,所以就劝老太太别炒了。但那老太太非常固执,说什么也要炒,连她的儿子闺女也劝不住,还在营业部里当着大家面骂他们不孝顺。最后老太太是被儿女硬劝回去的。李勇听了也觉得很可笑,说老太太都一大把年纪了,不在家享福出来炒什么股。 
  大户出去后,李勇随手拿起几张报纸翻看,忽然脑子里灵光一现,接着他面有喜色,大声招呼办公室主任进来。李勇吩咐办公室主任:“你尽快去帮我查一下那要炒股的老太太的资料,查到了马上通知我。”办公室主任不解其意,李勇就把刚才大户跟他讲的事说了一遍,并强调一定要抓紧办好,这事情很重要。 
  办公室主任很快查到了那老太太的情况,电话里告诉了李勇。李勇立刻亲自赶到了那老太太的家里,非常诚恳地对老太太说:“欢迎您到我们营业部炒股,我们营业部会安排专人为您服务的。”老太太正在家跟子女闹别扭呢,一听这话当然非常高兴。她的子女见李勇诚心相邀,并安排专人服务,也非常高兴,对李勇再三表示感谢。 
  第二天,老太太在子女陪同下,去李勇的营业部开了户。李勇对老太太特殊照顾,专门在散户大厅的咨询台旁,为老太太准备了一台电脑,享受中户待遇,还安排专门的分析师为老太太服务。结果老太太根据分析师的建议买股票,真的赚了钱。这老太太特别有意思,喜欢做短线,每当股票赚了钱,就到营业部外头买一支雪糕吃,赚不到钱就喝水。很多散户很快也喜欢上了这个特别的老太太,有些还跟着老太太买股票。后来李勇有意让媒体知道这件事,便有几家媒体来采访了老太太,争相报道这件奇闻怪事。李勇也及时大做广告,称银赛港国际信托所属营业部风水好,百岁老太炒股也赚钱。其他营业部的投资者有很多都来开户,营业部的交易一下子活跃起来。 
  百岁老太炒股的事情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是李勇的举动却让卓融觉得,这是一个思维敏捷,善于创造的年轻人。他在几天后,专程飞来营业部,想亲自见见这个与别的收编人员不同的年轻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