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妖娆妃

第334章


  钱若水点头,“放心吧,我有分寸。”
  从檀州至幽州,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积雪未融,路上甚是难行,越是往北冰冻越严重,走了五日才到幽州城下。王赞上前叩门,守城将士如临大敌,派人去禀冯琰和慕容擎,冯琰听说太后亲至要见蒋氏,心中不安,立刻回绝。
  可钱若水远道而来,不是来吃闭门羹的。
  于是,她在幽州城外燃了火堆取暖,继续等待着。
  冯琰与她在土门关相处过数月,知道她不是容易打发的人,可她安之若素地守在城外,已经让将士们议论纷纷,当朝太后亲临,而他们又是大魏的子民,似至亲来访,亲切倍至。少时,已传至城中各处,蒋氏自然也就知晓了。
  她心下迟疑,在屋中坐了半晌,又至厨房忙碌许久,而后直接去了冯琰议事的州府。
  冯琰见她前来,不悦地问:“你怎么来了”
  她道:“刚送来一批新鲜的蔬菜,妾身想着二月二已过,今年还没吃过春饼,便让婆子们烙了饼,大略做了一些,慕容将军想必也没吃过中原的春饼,正好可以尝尝。”
  慕容擎勾唇浅笑,并未拒绝,“我先出去洗个手再来。”
  这是留给他们夫妻叙话的时间。
  “你故意做的春饼”冯琰问她,“想勾起我的思乡之情”
  蒋氏打开食盒,面色与平常无异,“听说太后想见我,我也想见她,土门关一别,已有经年未见,郎君不必如此困扰,毕竟是大魏太后,让她一个人在城外苦候,会让将士们萌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战局无益。”
  “我可以杀了她”
  “郎君莫要忘了,太上皇待她如珠如宝,她若是死了,他必会全面反扑,誓杀你为太后报仇。”蒋氏平静地分析着,“况且太后只是来见妾身,并非攻城拔寨,你杀一个手无寸铁的妇人,必会遭天下人耻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你奉慕容为主,但你仍是冯琰。”
  蒋氏的话很重,冯琰听得出来,她对自己的决定十分不满,但因为是他的妻,她没有反对。.
  ...
  ☆、第364章:娘娘还是在威胁我?
  天很冷,蒋氏出来的时候特地带了一壶热热的杏仁奶,钱若水不客气地接了过去,捧在手中边捂手边喝。天寒地冻,才喝了几口便觉得已开始变凉,她便不喝了,拿在手里,隔着渐散的热气,对蒋氏说:“我带了你时常念叨的桂花莲藕。”
  秋蝉递过去,蒋氏行礼收了起来,“谢娘娘还记得。”
  “桂花莲藕容易保存,尤其是在北境,放上个把月没有问题。只是你爱吃的那些莼菜羹和西湖醋鱼,都没办法带来。”
  蒋氏自幼长在临安,嫁了冯琰之后,一直没有再回去过,对故乡的一切,她都常念在心,期盼有一日能回到幼时的宅院,过着惬意无忧的日子。
  “不过我还带了些去岁新收的江南米,给你尝个新鲜。这军中的大米都是收缴之后统一调配的,并不一定能吃到江南的米,还有些不易变质的糕点。”钱若水又让秋蝉把准备好的丝绸拿出来,“这些料子都是江南最好的丝绵铺子新制的,你以前同我说过,独爱红袖坊的料子,本想让宫中的绣娘为你制好新衣送来,只是你我许久未见,怕缝出来不合适,夫人手巧,当成制成合体衣裳。”
  蒋氏统统收下,“娘娘此举让妾身怀念故土,心中对上皇甚是歉疚。”
  “千万别这么说,人都是往高处走的,冯琰不想继续为上皇效力,必是上皇有对他不住的地方。叛便叛了,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是个人的选择罢了,夫人无须挂怀。”钱若水避而不谈战事,“对了,我还准备了今年国子监新编的书籍,给两个孩子的。”
  钱若水只是来送礼的,“还有新制的黄宣和狼毫。”
  蒋氏笑了,“娘娘以为这是什么地方妾与冯郎十数年在外漂泊,已经习惯在异乡为异客的生活,孩子们也大了,在西北六年,在北境五年,书也没念多少,也不在乎用的是什么样的纸和笔,至于娘娘送的书籍,想必他们识字不多,无法领会贯通。”
  这是令人悲伤的无奈,有着良好出身的她无法让自己的一双儿女得到最好的教育,冯琰因军务繁忙无法兼顾,如今他叛离大魏,这场战事况日持久,他还有没有命在,尚未可知。
  “你还想回家吗”钱若水问。
  “有冯郎的地方就是妾的家。”
  钱若水深叹一口气,“你若是想把孩子送回京城,我可以帮你。无论战事成败,慕容擎和冯将军关系将变得十分微妙。”
  “既是如此,慕容擎如何会让你把孩子带走”蒋氏不笨,“还是说,娘娘想以孩子为人质,逼迫冯郎就范”
  钱若水冷笑,蒋氏思虑太深,是对她的看轻,她不是卑鄙之人,但大敌当前,她可以用尽一切的手段,“我若是想这么做的话,你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蒋氏防备地望着她,“娘娘”
  “你已经出幽州城,我要做什么你是如何也拦不住的。”
  “你真的要这么做”
  钱若水轻哼一声,“战事是属于男人们的事情,与你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又有什么关系,我今日只是来访友,备下了重礼,而友人嫌弃,我也无能为力。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并不强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女人的宿命。冯琰不管做了什么,一起承担后果的是冯氏满门,我不能向你保证什么,但太上皇取得全面胜利,他必不会留下冯琰,至于你那一双儿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那也只能看上皇的心情了。”
  “娘娘还是在威胁我”蒋氏蹙了眉。
  “这是后果,这是冯琰叛离大魏所应当承担的后果。”钱若水的声音渐渐冰冷,“不要心存侥幸,觉得手握二十万重兵,就有打赢太上皇的侥幸,本宫要提醒夫人,那二十万的大军也是大魏的子民,他们的一家老小还都在大魏。”
  “娘娘你这是想草菅人命”
  “夫人也知道什么叫草菅人命吗冯将军带着这二十万大军离开大魏,他们就等于是死人了,难道夫人觉得冯琰之举还是救苦救难吗”钱若水逆风而立,脸已被冻白,“冯琰向来勤勉忠厚,上皇以他为倚重,才把边关重镇交到他手上,可万万没有想到,最后辜负上皇之人,竟是将军。”
  “冯郎守了十数年的边关”
  “不妨说,冯琰这十数年的边关委屈,是令兄所为。”
  蒋氏的目光倏地一凛,“娘娘此言是何用意”
  钱若水把她的反应看在眼底,“你说呢”
  不再与她做口舌之争,钱若水上了马车,对谢洲说:“回檀州。”
  等走到蒋氏听不到声音的地方,钱若水又道:“走慢些,越慢越好,让沿途的驻军能看到之后所发生的一切,是再好不过了。”
  谢洲不明白,“娘娘指的是什么”
  庞统清咳一声,“别问了,让娘娘休息一下。”
  谢洲闻言不敢再问,慢慢驾着车走在冰天雪地之间。
  半个时辰后,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马蹄踏破冰雪的声音格外森冷,钱若水坐在马车骤然开眸。
  五日后,钱若水的仪仗回到檀州驻地,杜恪辰面色铁青,眸中透着一股肃杀的光芒,若不是此时仍是冰封三尺,他会倾巢而出,把慕容部杀得片甲不留。
  “你又瞒着朕擅作主张了”杜恪辰已经得到军报,“你明知慕容擎会追杀你,可你还是没有选择避开他,而与他正面交锋,难道你就不怕他人多势众,你没有足够的人马可以招架”
  钱若水进了帐,就着火盆暖手,“临行前,我就没想带那么多的人。只是造访朋友,联络感情,若是带太多的人,就显得我动机不纯了。这样的人马刚刚好,我在幽州城外的空地上,带了多少人一目了然,慕容擎偷袭我这个弱女子,于道义上他会被降他的大魏士兵唾弃,我只需要引发将士对他的不满,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这是你离开前就已经打算好的”
  钱若水也没有瞒他,“正是如此。”
  杜恪辰把她拉进怀中,“以后这种事情要事先与我商量,不要自作主张,虽然你能全身而退,但不表示慕容擎会善罢甘休,若是他还有后手,你的性命堪忧。”
  “不是还有你吗”钱若水说:“你一直派人跟着我,我一定会没事的。”
  杜恪辰没了脾气,看到她平安,他的怒气已经全消,但不表示他对她的所作所为是赞同的。他明白钱若水的用意,二十万将士不可能尽数臣服于慕容擎,他们是大魏的子民,他们还有家人仍在大魏,而一旦战事败了,他们性命不保的同时,家人一样会人头落地,谁也不愿意承担这种家破人亡的命运。若慕容擎是圣主明君,跟着他还会有一线希望,等他一统天下,他们就是英雄,加官进爵,而不会是罪人。然而,慕容擎这般小人行径,背后偷袭大魏的太后,欺负一个访友的女子,跟着这种人打天下,他们看不到任何的未来。倘若说钱若水此举不是访友,而是另有所图,她是大魏太后,她有如此胆魄深入敌营,就值得像战士一样被对待,光明正大地对阵,以决胜负,而不是从背后妄图绑架她。这样的小人,又岂能是英主。
  “两军对阵,最怕的是军心动摇。面对降军,慕容擎不知立威,却把信任如此挥霍,气数必不长久。但他是这样的小人,你可要小心堤防。”钱若水担心的却是慕容擎的小人行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