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第188章


经过陈子昂的再三催促,武攸宜还是不出兵,陈子昂彻底寒了心,于是就有了《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形势至此,完全向着有利于契丹叛军的方向发展,结果在这个时候,运气再一次眷顾了大周王朝,东突厥的部队再一次偷袭了契丹叛军的大本营。
原本孙万荣派出五名使节前往东突厥,邀请东突厥与自己一起进攻周朝,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也痛快地答应了。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随后发生了。
问题出在五名使节身上。
原来这五名使节不是同一时间到达的东突厥,而是阴差阳错地分成了两拨,第一拨三人,第二拨两人。
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会见第一拨使节时答应了联合出兵,而就在这时,第二拨的两个人到了,他们的姗姗来迟让阿史那默啜非常恼火,一声令下,推出去斩了。
眼看脑袋不保,两个使节大声呼喊了起来:“请让我们说几句话,再死不迟。”
阿史那默啜喝退了手下,然后冲着两人说道:“说吧!”
两个使节话一出口,阿史那默啜的眼睛亮了。
两个使节说:“现在契丹的大本营防守空虚,很容易击破,你不妨出兵进行攻击,收获必定比联合出兵进攻周朝大的多。”
古往今来,开门迎敌的家贼破坏力是最大的。
事情至此,峰回路转,阿史那默啜随即改变主意,不再联合出兵,而是火速出兵攻打契丹大本营。在出兵之前,他还顺手把先到达的三位使节斩了,转而将后来的两位奉为上宾。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此言不虚。
戏剧性的一幕就此发生,原定的盟友袭击了契丹的大本营,再次抢光了契丹叛军所有的家当,这一次契丹叛军再也坚持不住了。
此时,周朝的部队已经与契丹叛军再次正面遭遇,而契丹的叛军已经军心涣散,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一起出征的奚部落这时也反水了,他们直接从侧面向契丹军队发动了攻击。
契丹叛军就此兵败如山倒,领头的孙万荣最终被自己的家奴杀死,他和李尽忠领导的叛乱就此告一段落。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契丹大规模的叛乱结束了,小规模的叛乱却还在继续,如果处理不得当,小叛乱很有可能再次演变为大叛乱。
这时,狄仁杰提出一个建议:重用契丹降将。
这是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是很冒险的想法,一旦契丹降将再反叛呢?
对此,狄仁杰力排众议:“他们能为旧主效力,也就能为新主效力,只要我们安抚得当,就一定能为我所用。”
这时旁边有人提醒他:“这样做可是为自己埋下隐患啊。”
狄仁杰却平静地回应道:“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用管对我自己是否有害了。”
在狄仁杰的坚持下,契丹降将李楷固和骆务整得到重用:李楷固被委任为左玉钤卫将军,骆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而原本他俩是要被处死的,因为他们投降太晚了。
辛亏他们遇到了狄仁杰。
不久李楷固和骆务整用行动回报了狄仁杰的信任,他们率军迅速平定了契丹部落的所有叛乱。
数月后,李楷固、骆务整和狄仁杰一同出现在三阳宫的含枢殿上,李楷固因为战功得到了武则天的封赏,这个原本要处死的契丹降将被晋升为左玉钤卫大将军(从三品,副部级),封燕国公,赐姓武,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狄仁杰。
此时的李楷固在心中感激着狄仁杰,而同时还有一个人对狄仁杰充满了感激,这个人就是武则天。
在随后的宴会上,武则天冲狄仁杰举起了酒杯:“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狄仁杰却回应道:“这都是陛下的声威和将士的功劳,我哪有什么功劳。”
所有赏赐一概推辞不受,功劳全推给了武则天和其他将士。
老子说,“夫不争,天下莫与争,狄仁杰读懂了,也做到了。”
第八十一章 一次至关重要的谈话
公元697年闰十月二十七日,狄仁杰由幽州总管升任鸾台侍郎(副监督长),正是在鸾台侍郎的任上,他为李唐王朝的光复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在这个时候,关于武则天接班人的争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武承嗣和武三思都在多方活动,他们都想成为武则天的接班人,不过在各自藏有私心的同时,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先搞掉武旦。
两个人不断派人去游说武则天,核心的话题只有一个:“古往今来,还有没有让不同姓的人继承大统的。”
言下之意,武旦原本姓李,跟武则天是两姓,而武承嗣和武三思却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武字,他们比武旦更有继承大统的资格。
武则天再次陷入到犹豫之中,她不知该如何抉择。
不久之后,武则天与鸾台侍郎狄仁杰有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对于李唐光复至关重要。
狄仁杰对武则天说:“太宗皇帝栉风沐雨,冒着刀林箭雨平定了天下,然后将天下传给了子孙。先帝将两个儿子又托付给了陛下,现在陛下想把天下传给外姓,这恐怕不是天意。陛下比较一下,姑姑与侄子,母亲与儿子,到底哪一个更亲?陛下立子,离开人世后会配享太庙,代代相传,直至永远。如果立侄,臣没有听说过哪个皇帝把姑姑的牌位放进太庙过。”
狄仁杰话说到这个份上,立子还是立侄,明眼人都知道。
然而武则天还是有些不甘心,她还在犹豫,想暂时回避这个话题,便对狄仁杰说:“这是朕的家事,你就不用干预了。”
这句话正中狄仁杰的下怀,他等得就是这句话。
狄仁杰接过话头,说道:“君临天下的王者四海为家,四海之内都是陛下的奴仆和奴婢,哪一件不是陛下的家事?陛下为元首,臣为肱骨,就如同一体,况且臣既然位居宰相之位,难道不应该参与这些事情吗?”
国家,国家,对于皇帝而言,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国已经一体,武则天还想用家事来搪塞狄仁杰,显然已经应付不过去了。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真实面目,在皇帝家事这个问题上,狄仁杰与当年的托孤重臣李世勣高下立分。
李世勣在武则天立后的问题上说了一句话:“此乃陛下家事。”
而狄仁杰则在武则天传位的问题上说了另外一句话:“皇帝没有家事。”
一个为私,一个为公,由此可见,李世勣尽管被称为千古名将,然而跟狄仁杰相比,私心还是重了许多。
不久之后,狄仁杰跟武则天又有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效果更加明显。
这一天,武则天跟狄仁杰说起了自己的一个梦,在梦里,武则天看到了一只鹦鹉,可是这只鹦鹉的两只翅膀都断了,这个梦有什么含义呢?
狄仁杰随即接过了话头,他把这个梦又扯到了传位的话题上。
“鹦鹉,武也,象征着陛下的姓,两只翅膀,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陛下重新起用两个儿子,那么两个翅膀就会重新振作了起来。”狄仁杰话中有话地说道。
闻听此言,武则天的心中为之一振。
这次谈话记载于《资治通鉴》之中,而在《新唐书》中,则有另外一个版本:
武则天说:“我最近做梦,打双陆(唐朝的一种赌博游戏)总是赢不了,这个梦象征着什么?”
狄仁杰回应道:“这说明眼下陛下无子,如果起用两个儿子,那么打双陆就一定会赢了。”
两个版本都是狄仁杰解梦,而在解梦的同时却在做着讽谏的事,主题都是一个:把皇位传给儿子。
就这样,几番谈话下来,武则天心中的天平渐渐向儿子倾斜,如果再在这架天平上加一个砝码,儿子这一端就会彻底胜出。
第八十二章 特殊的砝码
在狄仁杰与武则天谈话后不久,一个特殊的砝码出现了。
这个特殊砝码就是正当宠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他俩也站到了武则天儿子这一端。
两位面首在武则天面前面陈述了传位给儿子的诸多好处,并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坚定地支持武旦和李显,这让武则天感到有些意外,什么风让他俩转向了李旦和李显呢?
武则天仔细想了一下,以张易之和张昌宗的智商是说不出这些话的,他们的背后一定藏着一个人,这个人应该就是吉顼。
吉顼就是那位力主处死来俊臣的明堂尉,此时他已经进入张易之和张昌宗领衔的控鹤府,与张易之兄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吉顼这个人非常复杂,相比于狄仁杰的“好官好人”,吉顼这个人则一分为二,他是一个好官,但不是一个好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时候他不择手段。
在酷吏横行的时代,吉顼也不是省油的灯,在《旧唐书》中,他的名字与来俊臣等人并列,被编进到《酷吏传》中。他曾经协助武懿宗审案,一下子牵连出三十六家无辜的官员,这笔血债最终记在了武懿宗的头上,而吉顼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尽管做人要打一些折扣,但是吉顼这个人大事不糊涂,他知道“立子还是立侄”关系到王朝的传承问题,因为他在心里暗做计划,而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就是他计划中的关键环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